Workflow
港股通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通,最新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7-21 14:33
深港通港股通标的调整 - 三花智控(02050)被调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调整于2025年7月21日生效 [1][2] - 三花智控成为今年第七家"A+H"公司,符合深交所规定条件后被纳入港股通 [1] - 今年以来已有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吉宏股份、海天味业等多家"A+H"公司被纳入港股通 [1][5] "A+H"公司纳入港股通概况 - 截至目前160家"A+H"公司中156家已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占全部港股通标的的28% [5] - 7月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迎来小高峰,11家公司在7月1日至11日递交港股上市备案申请 [7] - 41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申请正在受理中(包含备案成功、尚未备案及正在备案公司) [7] A股公司赴港上市驱动因素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并加快审批速度 [8] - 港交所优化措施吸引A股公司,如为百亿港元市值以上公司开设快速审核通道及"科企"专线服务 [8] - 今年以来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赴港上市积极性显著提升 [6][7] AH股溢价与市场动态 - 截至7月18日160家"A+H"公司中155家A股股价对港股存在溢价,5家出现折价(含宁德时代、恒瑞医药) [10] - 宁德时代AH股溢价率为-24.63%,恒瑞医药AH股溢价率约为-11.64% [10]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年内下降11.69%,反映南向资金对H股重新定价及两地估值差距收窄 [10]
港股通,最新调整!
证券时报· 2025-07-21 14:15
深港通港股通标的调整 - 深交所7月21日公告将三花智控(02050)调入港股通标的 调整当日生效[1][4] - 三花智控成为今年第7家"A+H"公司 符合港交所价格稳定期结束及A股上市满10个交易日的纳入条件[1] - 调整后港股通标的达156家 占全部港股通标的的28%[8] 年内"A+H"公司纳入情况 - 2025年以来已有赤峰黄金(06693)、钧达股份(02865)、宁德时代(03750)、恒瑞医药(01276)、吉宏股份(02603)、海天味业(03288)等多家公司被纳入港股通[2][7] - 7月出现小高峰 单月新增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两家公司[7] A股赴港上市趋势 - 年内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 7月1-11日另有11家公司递交港股上市备案申请[12][13] - 41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申请正在受理中[14] - 监管优化措施包括中国证监会加快备案审批 港交所为百亿港元市值公司开设快速通道及"科企"专线服务[15] AH股溢价变化 - 160家"A+H"公司中155家A股对港股存在溢价 宁德时代(-24.63%)和恒瑞医药(-11.64%)出现折价[18][20]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年内下降11.69% 反映南向资金对H股重新定价[22] - 优质A股赴港上市缓解H股流动性折价 推动两地估值差距收窄[2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9:05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以32.15亿元成交额位居榜首,净卖出2.94亿元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成交额29.95亿元排名第二,净卖出2.20亿元 [1][2]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成交额28.56亿元位列第三,净买入89.55万元 [1][2] - 中芯国际(00981)净买入额最高达3.81亿元,成交额17.09亿元 [2] - 众安在线(06060)净买入2.37亿元,成交额15.37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3.60亿元居首,净买入6.82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4.31亿元排名第二,净卖出2.47亿元 [1][2] - 金山云(03896)成交额12.46亿元位列第三,净买入2.34亿元 [1][2] - 美团-W(03690)净买入2.84亿元,成交额10.27亿元 [2] - 理想汽车-W(02015)净买入1.13亿元,成交额7.98亿元 [2] 跨市场成交对比 - 阿里巴巴-W(09988)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5.75亿元,净买入合计3.88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两市场合计成交31.34亿元,净卖出合计3.62亿元 [1][2] - 金山云(03896)两市场合计成交35.07亿元,净买入合计2.51亿元 [1][2]
7月16日港股通净买入16.03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20:18
市场表现 - 7月16日恒生指数下跌0 29% 报收24517 76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16 03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288 02亿港元 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819 58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成交468 44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20 09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以57 28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但净卖出3 43亿港元 股价上涨0 26% [1] - 建设银行净买入7 59亿港元居首 股价下跌0 36% [1]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56 73亿港元 净买入1 01亿港元 股价大涨4 93% [1][2] - 泡泡玛特成交36 23亿港元 净买入3 16亿港元 股价下跌4 03% [1][2] 深市港股通交易 - 深市港股通净卖出4 06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30 76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3 14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成交27 18亿港元 净卖出14 64亿港元 股价下跌0 19% [2] - 美团-W净买入3 59亿港元 股价下跌1 66% [2] - 泡泡玛特成交22 07亿港元 但净卖出3 94亿港元 [2] 个股涨跌幅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表现最佳 上涨4 93% [1][2] - 康方生物上涨4 39% [2] - 泡泡玛特和金山云跌幅较大 分别下跌4 03%和4 04% [1][2] - 美团-W和小米集团-W分别下跌1 66%和0 61% [2]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716
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卖出公司 - 本周前十大净买入公司中,美团 - W净买入金额最高,达34.74亿元,持股变动数为28948209 [8] - 本周前十大净卖出公司中,阿里巴巴 - W净卖出金额最高,达20.13亿元,持股变动数为 - 19157265 [9] 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 - 2025年7月11日沪市港股通中,中州证券合计买卖额最高,为85.75亿元,成交净买入2.29亿元 [18] - 2025年7月11日深市港股通中,国泰君安国际合计买卖额最高,为31.31亿元,成交净买入1.84亿元 [18] 港股通与南下资金介绍 - 港股通分为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对方交易所上市股票 [28]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股票的中国内地资金,其流向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 [29][30]
港股通(深)净买入39.4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23:27
市场表现 - 7月11日恒生指数上涨0.46%,报收24139.57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17.44亿港元 [1] 港股通成交数据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819.91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7.44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1186.68亿港元,成交净卖出21.97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633.23亿港元,成交净买入39.41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 - 中州证券成交额85.75亿港元,居首 [1]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83.76亿港元,巨星传奇成交额51.63亿港元 [1] - 美团-W净买入4.02亿港元,股价上涨1.18% [1] - 阿里巴巴-W净卖出9.13亿港元,股价上涨1.84% [1] 深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31.31亿港元,居首 [2] - 中州证券成交额31.15亿港元,阿里巴巴-W成交额22.84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净买入7.30亿港元,股价上涨1.84% [2] - 腾讯控股净卖出0.66亿港元,股价平盘 [2] 个股表现 - 中州证券日涨跌幅47.47%,成交金额857473.33万港元 [2] - 国泰君安国际日涨跌幅1.26%,成交金额837634.51万港元 [2] - 巨星传奇日涨跌幅9.92%,成交金额516276.11万港元 [2] - 美团-W日涨跌幅1.18%,净买入40214.70万港元 [2] - 腾讯控股日涨跌幅0.00%,净卖出6628.95万港元 [2] - 中国平安日涨跌幅2.32%,净买入52361.55万港元 [2] - 香港交易所日涨跌幅2.95%,净买入25528.00万港元 [2]
小诸葛带您走进港股通——五分钟了解港股通交易税费
港股通交易税费计算规则 - 港股通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券商佣金、换汇成本与税费,其中交易所与结算公司收取的税费共计约1.1‰ [2] - 投资者买卖港股通股票需按照香港市场规定缴纳税费,包括交易税费、结算及交收服务费用、存管和公司行为服务费用等 [4] 交易所与结算公司收取费用明细 - 印花税:双边收取,按成交金额的0.1%计收(取整到元,不足1元港币按1元计) [4] - 交易征费:双边收取,按成交金额的0.00285%计收(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 [4] - 交易费:双边收取,按成交金额的0.00565%计收(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 [4] - 股份交收费:双边收取,按成交金额的0.0042%计收 [4] - 证券组合费:根据持有港股市值设定不同费率,年费率从0.008%到0.003%不等 [6] 港股通税费计算示例 - 买入某股票10000股,成交单价为港币100元,成交总价为港币100万时: - 印花税:1000港币 [6] - 交易征费:28.5港币 [6] - 交易费:56.5港币 [6] - 股份交收费:42港币 [6] - 合计税费:1127港币 [6] - 证券组合费:持有一年需收取100万*0.008%=80元,平均到自然日约为每天0.22元港币 [6] 港股通与A股税费差异 - 港股通交易税费约为1.1‰,其中印花税是双边支付0.1% [7] - A股印花税是出让方单边支付0.5‰,这是两者税费最大的区别 [7] 其他注意事项 - 若投资者在沪港通下的港股通与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买卖同一只港股,其所需缴纳的税费按两个市场分别收取 [5] - 深沪港股通税费率相同 [5] - 分笔成交时印花税、交收费每笔都要不低于最低收费 [5]
港交所6锣齐响 五家内地企业同日上市
每日商报· 2025-07-10 06:55
港股IPO市场复苏 - 港交所同日迎来6家公司上市,包括5家内地企业(蓝思科技、极智嘉、讯众通信、FORTIOR、大众口腔)和1只ETF,为7年来首次重现6锣同响盛况[1] - 截至收盘5只新股全部上涨,涨幅最高为FORTIOR(+16.02%至139.8港元/股),最低为讯众通信(+0.22%至13.58港元/股)[2] - 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200家,预计未来多公司同时上市场景将更频繁[1] 上半年IPO数据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募资1070亿港元同比增22%,暂列全球第一[3] - 7月初单周新增14家公司更新IPO进展,其中老乡鸡和星源材质新递交招股书[3] - 消费与科技企业构成IPO主力,该特征在新增申请企业中延续[3]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德勤预测2025年港股将迎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较原预期(1300-1500亿)大幅上调,其中25只为"A+H"模式[4]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7月前5日净流入211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超7500亿港元[4] - 港股通持仓占比从2017年3月的1.8%升至2025年6月的12.0%,预计将继续提升[5] 板块配置建议 - 恒生科技、互联网、云计算、创新药等板块股权风险溢价(ERP)修复至高位,具备边际改善机会[6] - 消费板块受政策刺激预期改善,重点关注医药和可选消费行业[6] - 高股息板块短期性价比下降但中长期配置价值仍存[6]
超20%收益基金曝光:富国25只霸榜,这一赛道竟成最大赢家
华夏时报· 2025-07-09 17:41
2025年公募基金中期业绩分析 头部基金公司表现 - 富国基金以25只收益率超20%的主动权益基金领跑全市场 其中富国医药创新A以55.84%涨幅居首 形成医药主题"三剑客"格局(富国医药创新A 55.84% 富国医药成长30 51.20% 富国全球健康生活人民币A 50.27%)[1][3][4] - 广发基金18只产品上榜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以68.29%涨幅成为全市场表现最佳单品 吴远怡、吴兴武管理的多只医药主题基金贡献显著[1][5][6] - 平安基金与鹏华基金各有13只产品入围 平安医药精选A(58.8%)、鹏华医药科技A(52.97%)等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1][5][8][9] 行业配置特征 - 医药生物板块成为最大赢家 头部公司前十大收益产品中医药主题占比超70% 富国、广发、平安等公司医药基金平均收益率达45%-55%[4][6][7][8] - 港股通主题基金展现跨市场配置能力 富国港股通策略精选A(33.15%)、广发港股通优质增长A(23.92%)等产品受益于港股价值重估[4][6][9] - 成长风格占据主导 创新药、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主题基金平均收益率超30% 显著跑赢传统行业基金[7][9][10] 创新药投资逻辑 - 行业迎来三重机遇:出海爆发(2025年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同比+120%)、国内放量(医保谈判通过率提升至85%)、集体盈利(头部企业ROE回升至15%+)[10][11] - 重点布局方向:双抗/ADC药物(临床阶段项目数量同比+65%)、肿瘤靶向治疗(市场份额占创新药研发管线42%)、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18%)[11][12] - 估值体系重构:A股医药板块PE从2024年25倍修复至35倍 仍低于历史中位数40倍 港股生物科技指数PB处于近五年10%分位[12]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92.56亿元。港股通(沪)方面,建设银行、阿里巴巴-W分别获净买入11.0亿港元、10.38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0.49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中国生物制药、中芯国际分别获净买入3.09亿港元、2.55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0.25亿港元。
快讯· 2025-07-09 17:36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92 56亿元 [1] - 港股通(沪)方面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11 0亿港元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0 38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方面 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 金额为0 49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方面 中国生物制药获净买入3 09亿港元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2 55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方面 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 金额为0 25亿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