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搜索文档
中原(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在郑州揭牌
搜狐财经· 2025-07-21 19:59
学院成立背景与定位 - 郑州市委市政府联合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共同成立中原(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学院 [1] - 学院依托深圳跨境电商协会行业资源优势和郑州技师学院职业教育基础 [1] - 打造集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能评价、职称评定、产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跨境电商产业学院 [1] 发展规划与目标 - 首期计划招生500人 [1] - 致力于为郑州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 全力打造一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创新平台体系 [3] 战略合作框架 - 郑州市政府与亚太世界贸易商务联盟及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 [5] - 郑州经开综保区管委会与宏鹰国际货运(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5] - 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发挥郑州人力资源优势和对外开放门户功能 [5] 行业意义与展望 - 对推动中部地区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3] - 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生态体系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3] - 助力郑州实现跨境电商领域"弯道超车"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3]
河南空管深化产教融合 为航空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中国民航网· 2025-07-21 15:15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 - 河南空管分局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共建本科生校外实习基地,整合双方资源搭建实践平台 [1] - 合作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谐双赢、共同发展"原则,为河南领空经济发展和航空人才培养助力 [1] 教学资源与课程设计 - 配备先进空管模拟设备,同步共享实操案例库与行业前沿动态,提供全链条学习资源 [2] - 定期更新教学素材,纳入最新管制技术、设备应用等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 [2] - 专业技术团队设计实习课程体系,结合空管岗位需求细化教学模块,涵盖设备操作、运行调度等核心技能 [3]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 - 管制运行部业务骨干担任兼职讲师,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演练传授应急处置经验 [3] - 组织学习观摩活动,将课堂理论与空管实操深度衔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 [4] - 提前挖掘和储备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4] 文化传播与校企协同 - 分局领导牵头组织管制教员进校园,开展现场教学并分享行业故事,弘扬空管文化 [5] - 未来将以校企协同为抓手,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为航空事业培育更多中坚力量 [5]
国脉科技(002093) - 002093国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9
2025-07-19 11:56
养老业务创新 - 提出两种全新养老解决方案,首创“大学养老”模式实现长者精神幸福,推出国脉居家养老AI智能体实现精准健康管理 [2] - 描述国脉创新养老模式场景,涵盖健康管理、学习交流、生活服务等环节,理念为“老有所为”与“高质量长寿” [3][4] - “国脉大学养老”是模拟居家养老的“身联网”实验社区,融合技术构建精准健康管理方案,注重长者精神需求 [5][6] 业务战略布局 - 基于居家养老需求主导的社会背景和技术发展趋势,协同推进实体养老与AI智能体,双向赋能、优势互补推动大健康业务发展 [7][9] - 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合作,探索智慧养老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9] 核心竞争力 - 依托“国脉大学养老项目”积累行业洞察,福州理工学院提供人才支持,形成产教融合优势 [8] - 福州理工学院构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事业发展赋能平台,为公司业务打造三大核心壁垒 [11] 学院情况 - 公司全资举办的福州理工学院是应用型本科大学,坚持产教融合办学模式,9月马尾基地将投入使用 [1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345%,半年度净利润同比预增60%-100%,二季度单季度同比预增75%-236%,连续10个报告期增速超35%,连续4个报告期增速超50% [12]
工程师红利时代,职业教育真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1:13
职业教育行业趋势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919所中高职(专科)学校占比过半达1554所[1] - 教育部已批复87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23年新增36所职业院校"升本"速度显著提升[2] - 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中70%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校毕业生[2] 职业教育市场需求 - 本科职业大学录取分数线大幅上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分数线超本科线117分超越部分211高校[2] - 库卡学院"订单班"实现产教融合学生未毕业即获机器人巨头库卡提前录用[3] - 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现场工程师红利支撑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2] 职业教育结构变化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三个专科专业仅招收本科毕业生计划名额135个[1] - 职业院校学位与普通本科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就业考研考公领域获认可[2] - 产业实验室教学模式普及课本采用企业技术手册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3]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丨教育+科技+人才?
河南日报· 2025-07-18 07:39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 教育是基石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根本 三要素协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创新发展 [5][8] - 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整合优质资源 院士担任班主任 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 一年内实现2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河南 [8] - 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生物技术创新团队每年创制1.5万个玉米新组合 其培育的5个品种跻身黄淮海地区全国高产"10强" [6][7]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融合 - 河南试点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后 郑州大学技术转化合同数从67项增至225项 合同总额从2768万元跃升至3.92亿元 增幅达236% [11] - 高校与企业共建2560家研发中心 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超75% 2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中4家由高校牵头 [15][16] - "科技副总"机制推动626名高校人才赴企业任职 博士刘超齐团队研发的禽类生物制剂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即将量产 [9][10] 学科建设与产业协同 - 2021年以来河南高校新增541个本科专业点 撤销199个 设立65个现代产业学院对接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 [14] - 省内高校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70%以上一线从业人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45校新增智能建造等122个学位专业 [13][15] - 省科学院集聚3000名科研人才 联合培养研究生规模突破700人 成为全国联合培养研究生最多的省级科研院所 [15]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 2024年河南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59亿元 同比增长28.7% "十四五"期间承担9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获17.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 [16][17] - 省内启动108项重大科技专项和798项重点研发专项 投入30亿元省财政资金 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110亿元 [17] - 2023年河南获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陈锋教授团队小麦基因育种技术以1500万元完成转让 [8][16]
以需求为导向 创新汽车人才培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7 16:53
人才在汽车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 人才是支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产业竞争进入深水区后,人才成为决定胜负的"内核" [1] - 汽车行业技术快速发展,传统人才难以满足需求,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急需 [1] - 技术和管理是产业发展的两个"轮子",人才是关键和核心,需建立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对应体系 [3] 汽车行业技能人才现状与挑战 - 汽车行业技能人才需求正经历金字塔式重构,智能化岗位需求增加,传统机械岗位减少近两成 [4] - 技能人才面临技术断层、分布断层、需求断层、结构断层四大挑战,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且区域分布不均衡 [4] - 现行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标准建设与校企协同存在短板,人才供给未跟上技术迭代 [4] 企业人才管理实践案例 - 吉利汽车以"人才经营中心"为载体,系统性经营人才,通过"人才森林"体系实现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结合 [5] - 一汽-大众通过数字化转型,两年内牵引超1万名技能人才参与学习,转型成功上岗200名数字化技工,每年节约超1万工时并创造产值超2000万元 [6] - 深圳市航盛电子运用AI技术进行招聘和培训,实践数字化+AI人力资源管理新系统 [7]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采用"三元模式",在学校和企业基础上增设服务企业的培训中心,分别满足在职员工培训和新鲜技能人才供给 [8] - 双元制教育在我国面临"剃头挑子一头热"问题,学校需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以推动产教融合 [8] - 行业需加强政策引导、深化产教融合、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以解决技能人才供给失衡问题 [4]
工程师红利,注入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2:05
工程师培养政策与需求 - 卓越工程师被列为国家4支战略人才力量之一[1] - 2022年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 首届2100多名工程硕士毕业[1][3] - 中国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人 拥有全球最大工程师队伍[3] - 71%首届毕业生留在本领域企业就业 精准服务国家战略[2]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 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由高校(清华/浙大等)联合企业(航天科工/宝武钢铁等)建设[3] - 学制采用硕士"1+2"、博士"2+3"模式 企业导师全程参与[9] - 67名首届硕士以实践成果替代论文申请学位[10] - 中国电科与34所高校联合培养900多名学生 提供1200余项企业课题[12] 关键技术领域突破 - 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等18个关键领域 建设201门核心课程[14] - 中国石化联培生研发的环保型抗高温降滤失剂需攻克5项技术指标[10] - 北航通过跨学科技术(航空发动机设计)解决半导体企业芯片清洗难题[13] - 微纳中心提供2500平米超净实验室 支持芯片全流程研发验证[13][14] 国际标准与未来规划 - 将发布《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填补国际硕博工程教育认证空白[17] - 2030年目标推动超50%工程培养单位自建卓越工程师学院[16] - 向67个专业学位类别推广产教融合机制[17] -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3]
我国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硕士生毕业,超70%服务国家战略
新京报· 2025-07-17 09:47
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成效 - 首批2100多名专项试点硕士生顺利毕业,71%留在本领域企业就业,精准服务国家战略 [1][2] - 企业提供5100多个来自产业一线的研究课题,学生在入学前选择课题,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2][3] - 北航首批83名硕士毕业生中93%留在联培企业就业,多为头部企业 [3] 培养模式创新 - 采取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硕士生1年在校+2年在企,博士生2年在校+3年在企 [3] - 校企深度融合,学生兼具高校学生和企业准员工双重身份 [3] - 重建工程硕博士学位评价标准,实践成果与学位论文并列可作为学位申请依据 [7] 课程与课题设置 - 聚焦18个关键领域,校企协同建设201门"高阶性、前沿性、交叉性、挑战度"核心课程 [3] - 课题来自企业一线"真需求",提升学生解决"真问题"能力 [3] - 北航学生张川宇在联培企业完成飞行器设计实践课题,为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6] 实践成果案例 - 首批毕业生中67人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 [8] - 中国石油大学张百川研发环保型抗高温降滤失剂,攻克五项技术难关 [8] - 张百川参与制定2项行业标准,发表1篇核心论文,完成1件专利初稿 [10] 认证标准与未来发展 - 下半年将发布《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启动学院认证工作 [12] - 标准覆盖学院定位、质量保障、合作开放、师资建设等全过程要素 [13] - 计划到2030年推动超半数工程硕博士培养单位自主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 [14]
为推进金融强国战略持续输送专业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郑商所合作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7-17 00:32
合作背景与意义 - 郑州商品交易所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标志着期货行业与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1] - 2019年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普及证券期货知识,此次合作是推进投教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1] -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在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1] 合作内容与成果 - 郑州商品交易所通过举办"郑商所杯"大赛、期货知识进校园、合作编写教材等方式推动期货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 [1] - 2024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启用实体投教基地,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期货市场的重要窗口和高校校外实践平台 [1] -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连续两年获"郑商所杯"优秀合作高校奖,14名学生在该赛事中获奖 [2] -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期货与金融衍生品领域具有科研积淀与教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2] 未来规划与行业影响 - 双方将以基地共建为契机,探索更多高校合作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3] - 郑州商品交易所计划与高校、期货公司、产业企业共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搭建校企交流渠道 [3] - 合作旨在提升高校师生金融实践能力、风险认知和职业竞争力,为期货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3] - 该模式将为推进投教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金融强国战略持续提供人才支撑 [3]
完美世界教育COO出席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开园仪式,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
中国经济网· 2025-07-16 20:48
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开园 - 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在浙江德清开园 占地10万平方米 配备5个LED虚拟影棚 2个实时预览棚及全流程配套设施 多项核心技术指标打破亚洲及全球行业纪录 成为中国影视工业化重要里程碑[1] - 开园仪式同期举办"影视数字资产产教研融合发展"圆桌论坛 汇聚影视行业 高等院校及科技企业专家学者 探讨数字资产时代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1] 影视数字资产发展趋势 - 虚拟制片技术普及和AI生成内容爆发式增长推动影视数字资产成为行业核心生产资料 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需兼具技术功底与行业流程理解[2] - 完美世界教育致力于搭建"企业-院校-学生"三位一体价值桥梁 通过精准对标行业需求帮助年轻人掌握数字内容创作技能 实现高质量就业[2] 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 完美世界教育与博采传媒合作推进三阶段人才培养:基础认知-仿真项目-真实项目实训体系 快速提升实战能力[5] - UB平台提供碎片化任务承接机会 采用"阿米巴+项目计件制"模式 帮助学员提前积累行业经验[5] - 联合举办"'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影视制作虚拟制片大赛" 为优秀学员创造直通头部企业机会[5] - 计划通过技术共享 课程共建 赛事联动等方式推动产教研深度融合 助力数字内容行业人才储备与生态繁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