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
搜索文档
西安七星级医院重整“生死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6:27
公司破产重组进展 -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陕西华凌企业重整清算事务有限公司担任新长安妇产医院及新长安实业合并破产管理人,并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1][21][22] - 截至公告发布,已申报登记债权总金额达17.22亿元,最终金额需经债权人会议核查及法院裁定确认 [3][23] - 公司名下资产包括西安市东大街14866.50㎡国有土地使用权(住宿餐饮用地)、42233.99㎡地上建筑及医疗设备等 [23] 医院历史与定位 - 前身为西安凯悦阿房宫大酒店(1990年开业),2016年因经营困难被取消五星级资格并以8764万元挂牌出售 [6][7] - 新长安实业接手后斥资11亿元改造为妇产医院,2019年6月开业,定位"七星级"高端妇产医疗综合体,提供229张床位及定制化硬件设施 [8][10][11] - 运营主体西安新长安妇产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新长安实业全资控股 [8] 经营困境分析 - 开业初期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新生儿1867万),但后续出生人口持续下滑(2023年降至902万)导致市场需求萎缩 [12][19] - 价格与公立医院差异不明显,医疗技术及专家资源相比综合性医院缺乏竞争优势 [15] - 自2021年起频发欠薪纠纷,涉及50多起法律诉讼(90%为被告),包括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 [19][2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高端妇产医院依赖高客流量维持运营成本,但生育率下降及综合医院竞争加剧直接冲击业务模式 [19][27] - 破产重整面临债务高企(17.22亿元)、品牌形象受损及市场信任重建等难题 [23][27] - 案例警示专科医院需动态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单纯依赖硬件投入难以持续 [27]
天邦食品: 关于与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17:47
公司重整及预重整事项概况 - 公司与厦门建发物产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约定在协议生效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与财务投资人签署投资协议,目前仍在与多家财务投资人进行商务谈判以争取更有利的方案 [1] - 法院已对公司进行预重整,并指定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担任预重整管理人 [1] - 公司于2024年9月3日披露债权申报公告,9月30日披露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公告,共收到5家产业投资人和2家财务投资人提交的正式报名材料 [2] - 宁波中院两次延长预重整期限,先延长至2025年5月9日,后再次延长至2025年11月9日 [2] 与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的进展 - 目前公司仍在与多家财务投资人进行商务谈判,尚未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2] - 公司将继续积极与财务投资人谈判,并根据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信息披露及公告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 [4] - 公司所有信息以指定媒体刊登为准 [4]
*ST京蓝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中国经营报· 2025-06-03 22:57
公司信披违规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这是短期内第二次因信披问题被立案 [2] - 2023年11月黑龙江证监局认定公司存在多项信披违规:2021-2022年报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信息、少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和坏账准备,被处以300万元罚款 [2] - 公司曾承诺将吸取教训强化内部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7.38亿元→1.95亿元→1.49亿元(同比下降23.69%) [3]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3.69%至3.7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同比减少110.41%),扣非净利润-1.1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295万元 [4] 业务发展状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及城市固废处置、耕地土壤治理等环保领域 [3] - 2024年亏损主因:并购项目处于整合期(9月起才产生收入)、原有土壤修复业务新接订单少(营收从1.42亿元大幅下降) [3] - 一季度亏损解释:春节停产导致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利润减少,叠加年度检修费用影响 [4] 行业背景 - 环保行业在政策驱动下前景广阔 [3] - 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存在季节性特征,一季度常处于微亏状态 [4]
18岁差点瘫痪,曾掌舵数百亿元资产!62岁“摩托大王”,如今为“晚节”最后一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1:30
隆鑫系发展历程 - 1993年涂建华在重庆创办隆鑫交通机械厂,以摩托车发动机配件起家,逐步扩张至发动机和整车领域 [1] - 2000年代初隆鑫年营收突破百亿元,成为重庆民企龙头之一,与力帆、宗申并称重庆"摩帮" [1] - 隆鑫摩托车曾畅销国内三四线城市及东南亚、非洲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1] 多元化扩张与危机爆发 - 公司涉足金属加工、体育文化、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开启多元化狂飙 [3] - 2018年因现金流断裂启动破产重组程序 [3] - 隆鑫集团通过隆鑫控股控制隆鑫通用(603766)、*ST丰华(600615)等A股公司,并参股瀚华金控(03903)、渝农商行(601077)等金融机构 [4] 破产重组波折 - 2021年9月申请破产重整,12月引入山东九羊集团为首个意向投资者 [5] - 2022年6月因协议分歧与九羊集团终止合作,10月改由中国合伙人和重庆发展投资接替 [5] - 2022年11月法院批准重整计划,但中国合伙人仅支付5亿元保证金,未兑现86亿元投资承诺 [6] - 2023年11月重组延期6个月至2024年5月,后再度延期3个月 [6][8] 资产分拆争议 - 2024年隆鑫通用和丰华股份部分股权被分拆出售给渝富资产、宗申新制造等主体 [8] - 公司指控管理人未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违规拆分资产并绕过公开遴选程序 [9] - 管理人通过掌控公章和法院协助通知书完成工商变更,公司向香港法院起诉暂停了齐合环保股权转让 [12] 控制权争夺 - 涂建华通过齐合环保发声指控管理人违法违规,并向北京法院提起诉讼 [12] - 公司认为重组已演变为管理人主导的非市场化清算,导致资产低价处置 [14] - 原重组计划中涂建华保留5%新隆鑫控股股权的承诺无法兑现,个人担保也未解除 [15] 创始人诉求 - 涂建华强调不追求股权收回,但要求对管理人违规行为给出法律说法 [15] - 公司质疑管理人屏蔽债务人参与重组谈判,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 [9] - 重整方案从"整体转让"变为"分拆出售",违背最初原则并造成价值损失 [14]
从陕西走出的果汁巨头,开始资产“大甩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19:23
资产拍卖情况 - 海升果业总部园区及相关资产将于一周后公开拍卖 起拍价2.1亿元 为第二次拍卖[1] - 同一资产曾于今年4月首次拍卖 起拍价2.15亿元 因无人出价流拍[2][10] - 拍卖标的包括土地使用权(面积32878.39㎡ 评估价值7929.20万元) 房屋建筑物(评估价值1.35亿元)及办公设备 土地用途为教育科研 使用期限至2061年[4][7][8] - 青岛海升资产评估价9950.57万元 三拍价格降至6890.99万元[12] - 灵宝分公司资产评估价1.09亿元 三拍价格降至5692.15万元 降价幅度近30%[14] 资产流拍原因 - 总部土地为教育科研用地 不得用于商业开发 限制竞买方范围[16] - 土地转为工业用地需政府规划调整 增加买家时间和成本[16] - 资产需承担改造成本且拿地成本高[16] - 部分土地及建筑物处于抵押状态 存在解押风险[18] - 果汁生产线等专用设备流动性低 行业外买家难以利用[18] - 设备自2022年后未更新 可能存在过时老旧问题[18] 公司发展历程 - 海升果业成立于1996年 为国内最大浓缩苹果汁生产商 在三大苹果主产区布局10家工厂[19] - 2005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陕西首家在港主板上市企业[19] - 2006-2011年营业收入从8.64亿元增长至21.06亿元 2011年达营收顶峰[19] - 95%以上产品出口海外 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量占全球浓缩苹果汁贸易量19%[20] 业绩下滑过程 - 2013-2016年营业收入逐年递减 从16.69亿元降至11.27亿元[22] - 2018年被曝光使用烂苹果生产果汁 导致品牌产品被商超下架 销售停滞[24] - 2019年营收12.32亿元 较2018年17.53亿元减少29.7%[25] - 2020年亏损扩大至1.57亿元 该年年报成为最后一份完整年度报告[25] - 2021年上半年亏损约1.65亿元[27] 破产重整与退市 - 2022年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获裁定受理预重整及重整[29] - 2022年10月法院裁定对11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破产重整[29] - 2023年经营模式调整为6家工厂代加工 2家工厂出租[29] - 2023年10月31日正式被港交所摘牌退市[29] 行业格局变化 - 原与陕西恒通、安德利、国投中鲁形成"四分天下"格局[32] - 海升果汁与陕西恒通退场后 行业形成以两大家为主、中等规模企业为辅的新局面[32] - 安德利竞得陕西富县恒兴果汁资产 生产基地增至10个 加大陕西布局力度[32]
哪吒汽车“债转股”宣告失败!金主出手,条件是罢免创始人方运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22:20
作 者丨郑植文 编 辑丨吴晓宇 《21汽车·一见Auto》独家获悉, 哪吒"债转股"减轻债务以求新融资到位的方案宣告失败 。 哪吒汽车欠供应商的总款项约60亿元左右,原定只需要化解一半的债务即30亿元,投资方才 愿意提供新的资金。 不过,申请人申请破产重整,最终是否被申请公司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还需要以法院最终 裁定为准,目前案件应该还在法院审查阶段。 有媒体报道指出,此次破产申请仅为司法程序中的正常受理动作,"经过法律程序且未得到清 偿的债权人都有权向法院申请破产,主要诉求是进行清算,做财产保护。" 但知情人士透露, 愿意接受"债转股"方案的供应商仅能帮助哪吒化解20亿出头的债务,"剩下 几亿元实在啃不动了。" 5月29日,位于上海长宁区的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外墙的"哪吒汽车"LOGO已被拆除,一并被拆 除的还有位于总部的哪吒体验中心的标志。有媒体报道, 哪吒汽车透露LOGO被拆除原因, 系因场地到期,公司即将搬家 。知情人士向《21汽车·一见Auto》透露,端午节后,公司将搬 到虹桥附近,"(原来的)那栋楼太大了,现在人少没必要,就换了个办公点。" 网友晒出图片,称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外墙的"哪吒汽车"字样LOG ...
中银绒业股东大会直击:退市一年今如何?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11
公司退市原因分析 - 公司因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2024年6月21日A股报收0 18元 股后被摘牌转至老三板[3] - 退市主因包括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转型遭遇行业景气度反转 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业绩持续下滑[4] - 管理层承认对新产业经营管理不专业 股东结构复杂导致支持合力不足 多重因素引发股价持续走低[5] 当前经营现状 - 宁夏总部已无实际业务 经营重心转向成都子公司聚恒益新材料 2024年股东大会在都江堰召开并展示升级改造生产线[4] - 退市时股东数达13 79万户 大股东如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未减持但承受重大损失[4][6] - 公司强调债务负担较轻 无资产拍卖风险 大股东稳定 退市后仍坚持正常经营[4] 未来发展规划 - 业务聚焦"投资+实业"双板块 投资板块通过君兰投资布局早期高科技项目 已取得良好回报[7] - 实业板块以聚恒益和河南万贯为核心 重点发展特种石墨业务并延伸产业链[7] - 管理层表态以重新上市为目标 但需先满足稳健经营条件 不排除引入产业投资者[7][8] 股东反应与沟通 - 中小股东普遍对非ST状态下突然退市表示难以接受 部分长期投资者因转型预期坚守持股[6][7] - 股东大会现场管理层回应质疑 承认赛道选择失误 但强调退市后仍保持透明沟通[4][5] - 机构股东通过弃权票表达态度 主要债权人代表参会但未公开发声[6]
300108 明日摘牌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23:17
退市决定 - 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于5月29日摘牌 [2] - 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2] - 公司股票累计跌幅达83 59% [3] 退市后安排 - 公司需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2] - 已聘请山西证券担任主办券商,签订《委托股票转让协议》办理相关事宜 [2] 经营状况 - 公司2024年营收3 33亿元,同比下降3 69%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 39亿元,亏损幅度增大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374 36万元,同比下降15 53%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4517 46万元,亏损幅度增大 [5] 财务问题 - 公司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多项借款逾期欠息 [4] - 引发多起诉讼,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查封 [4] - 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 -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 历史背景 - 公司前身为双龙股份,2014年重组金宝药业进入医药领域 [4] - 2017年更名为吉药控股 [4] - 业务分为医药板块和化工板块 [4] 重整失败 - 2023年申请破产重整并启动预重整程序 [7] - 2024年3月预重整方案未获通过,程序终结 [7] - 多次谋划股权转让未成功 [7]
ST宁科: ST宁科关于重整及预重整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22:14
重整及预重整进展 - 公司子公司中科新材已进入重整程序,法院裁定延长公司预重整期间至2025年8月28日,以推进财产价值最大化和债权人权益保护[3][4] - 中科新材已获得共益债务融资300,000,000元,用于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资金已到账[4] - 公司及中科新材已分别召开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共益债务融资提案,并推进债权申报与审查、资产调查等工作[4][10] 子公司重整情况 - 中科新材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至2025年6月6日,目前由湖南醇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重整[9][10] - 中科新材重整基于公司整体协同重整计划,若公司同步完成重整,中科新材仍将作为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2] 债权人会议及融资安排 - 公司预重整第一次临时债权人会议和中科新材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已召开,表决通过共益债务融资提案[10] - 中科新材在重整期间获准借款不超过100,000,000元,资金使用由管理人严格监督[9] 投资人招募情况 - 重整投资人招募期间共有2家产业投资人提交方案,最终意向投资人联合体为醇投久银华楚联合体,湖南醇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产业投资人[8]
重整计划悬空 有棵树控制权上演“罗生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21:35
公司现状与困境 - 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化解债务危机并摘除"*ST"帽子,但新老股东矛盾导致控制权交接未完成,产业投资人资产注入工作停滞[2]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73%至3.8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13亿元,核心跨境电商业务收入下降12.18%至3.03亿元[1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暴跌80.87%至2249.13万元,扣非净利润及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2] 资本运作历史 - 2017年通过天泽信息完成重组上市,2020年实控人变更为肖四清,2022年更名为"有棵树"[3]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45.19亿元,营业收入从50.27亿元骤降至3.87亿元[4] - 2024年9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12月完成重整计划,产业投资人天行云联合体注入3.62亿元资金[5][7] 股东控制权争夺 - 产业投资人王维方持股18%成为第一大股东,但原实控人肖四清仍控制董事会并否决其改组董事会的提案[7][8] - 王维方1.17亿股被司法冻结,其称系"诉前保全"非债务问题,但未披露具体原因[8] - 产业投资人承诺获得控制权后将注入进口业务及海外渠道资源,但当前均未实施[12][13] 业务挑战与转型 - 受亚马逊"封号事件"影响,超1亿元店铺资金被冻结,品牌化转型受阻[11] - 公司承认尚未建立标志性跨境品牌,资金状况持续恶化[11] - 重整计划提出整合产业投资人资源赋能出口业务,但股东分歧导致进展停滞[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