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搜索文档
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后,英伟达又创新高!黄仁勋身家已超巴菲特,达144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12 11:4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主要股指周五收盘下跌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63%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33%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22% [1] - 标普500指数自历史高点回落 道指周跌幅超过1% [1] - Meta Platforms走弱拖累标普500指数表现 特朗普政府最新关税表态令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 [1] 英伟达股价与市值 - 英伟达收涨0.5%报164.92美元 盘中最高报167.89美元 均创历史新高 [1] - 英伟达盘中一度涨超2% 股价触及167.83美元 总市值达4.09万亿美元 [1] - 英伟达最新市值为4.022万亿美元 本周累计上涨3.5% 年初至今累涨22.83% [1] - 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收盘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的公司 [3] - 英伟达市值已几乎相当于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排名靠后的214家成分股的总和 [6] 黄仁勋个人财富 - 黄仁勋身家达1440亿美元 今年以来累计增长逾294亿美元 [3] - 黄仁勋身家超过巴菲特 位列全球第九 巴菲特位列全球第十 [5] - 黄仁勋近日减持英伟达股份约22.5万股 价值约3640万美元 [6] 英伟达行业地位 - 英伟达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独占鳌头 硬件广泛应用于AI训练、推理和大型语言模型的部署 [6] - 英伟达是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首选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6] - 生成式AI的崛起有望给商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英伟达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6] 华尔街分析师观点 - 巴克莱分析师将英伟达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 对应市值4.9万亿美元 [7] - Loop Capital分析师给出华尔街最高目标价250美元 对应估值6万亿美元 [7] 公司内部动态 - 英伟达董事会成员布鲁克·西维尔减持股票套现约2400万美元 [7] - 黄仁勋的股票出售计划允许其在年底前出售至多600万股股票 [6]
黄仁勋身家高过巴菲特,距离赶超谷歌创始人布林不到10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12 11:4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智通财经记者 | 宋佳楠 在6月25日的股东大会上,黄仁勋对公司未来发展表达了乐观展望。他预计,除了当前火爆的人工智能 领域,机器人将成为英伟达下一个强劲的增长引擎,基于AI训练/推理系统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有望成 为该技术的首个重大商用应用。 这一变化恰逢英伟达市值于7月9日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数值的上市公司。得 益于强劲人工智能需求的助推,今年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超21%,带动黄仁勋身家年内暴涨逾270亿美 元。 身家大涨之时,黄仁勋也在持续减持英伟达股票。今年3月,黄仁勋启动了一项股票出售计划,该计划 允许其在2025年底前最多出售600万股英伟达股票。7月11日,根据英伟达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的文件,黄仁勋最新减持公司股票约22.5万股,价值约3640万美元。 对于上述减持行为,英伟达方面强调,交易严格遵守相关规则,黄仁勋仍持有约3.5%至3.8%的公司股 份,大部分通过信托和合作机构持有,他个人控制的股份仍超过8.5亿股。 黄仁勋闯入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前10,体现出AI革命对全球财富结构的深远影响——技术型企业家正 在快速逼近,甚至超越传统金融投 ...
英伟达成为人类历史上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12 11:37
英伟达历史增长轨迹 - 2019年10万美元投资英伟达股票至2025年市值达480万美元 若2009年投资则增值至4650万美元 1999年投资更可增值至4.07亿美元[3] - 2025年6月公司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市值的企业[3] 业绩爆发驱动因素 - 2023年5月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84% 利润增幅超五倍 核心驱动力为算力需求激增[5] - AI服务器芯片市占率超80% A100/H100/B100系列垄断AI训练市场[6] - 单张B100芯片售价超4万美元且需排队两个月 微软亚马逊等巨头需通过芯片置换保障算力供应[8] 技术路线延续性 - 1999年推出GeForce显卡切入游戏图形处理 2006年发布CUDA布局通用计算 2012年后深度学习兴起凸显GPU优势[10] - 技术发展路径呈现连续性 从图形处理到AI计算均为硬件加速方向的自然延伸[10] 当前市场争议 - 市盈率曾达70倍 显著高于历史均值 估值已反映AI十年发展预期[12] - 主要客户OpenAI/Meta/谷歌等均在自研AI芯片 潜在替代风险显现[12] 行业地位与启示 - 公司上市26年战略方向稳定 所有技术演进均有公开记录可追溯[13] - 算力资源成为AI产业入场券 芯片供应紧张导致"有卡才有话语权"的行业格局[6][8] - 财富创造模式转向信息不对称驱动 早期认知差异导致回报率巨大分化[15][17]
山西见证!中国中煤携手华为,矿鸿开启煤矿智能化新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7-12 11:37
煤矿智能化技术突破 - "基于矿鸿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控制系统"入选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是煤炭领域唯一入选项目[1] - 该技术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联合华为等企业共同研发 在山西大宁煤矿完成工业性试验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3] - 项目突破煤机装备从根技术到单机产品的"卡脖子"困境 实现8项首次创新包括首次在综采工作面核心装备控制器中应用矿鸿操作系统[13]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依赖国外操作系统 存在通信协议碎片化和"信息孤岛"问题 导致设备交互效率低下[5] - 矿鸿系统首创自主工业物联网架构 通过三级索引通讯和标准物模型协议实现设备直接交互 提升数据质量[9] - 系统统一不同厂商设备通讯标准 实现无缝协同 大幅提升采煤作业流程协同性[9] 硬件创新成果 - 开发基于根技术的电路板 PLC 工控机等关键器件 完成自主元器件选型测试与适配[11] - 移动驾驶舱实现无感近场连接 支持综采面设备全域全时全景移动监控 属行业首例[11] - 操作方式从多按钮控制简化为手持终端远程触控 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11] 软件系统升级 - 开发矿鸿操作系统和管理平台 实现各子系统设备数据主动上传和统一协议交互[13] - 监控系统实现1人监控所有设备 故障信息实时同步地面人员 大幅缩短检修时间[13] - 提供1000多个JS开发接口 简化开发流程 技术人员可直接通过高级语言调用功能[15] 产业链合作模式 - 中国中煤负责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研发和成套产品测试 华为提供底层技术支持和基础通信服务[15] - 合作模式为行业树立标杆 解决传统研发人员适应新环境等挑战 通过生态协同攻克技术难点[16] - 项目成果为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借鉴模式 推动行业迈向智能化新时代[16]
王田苗手记|价值孵化:何以“涌现”更多科技创新产业?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2 11:28
价值孵化的内涵与挑战 - 价值孵化被窄化为"独角兽孵化",忽视多层次产业价值与生态构建[6] - 广义理解需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链接产业需求与专业人才[10] - 狭义目标包括国家安全技术、颠覆性独角兽及产业链关键节点孵化[10] 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瓶颈 - 0-1阶段高风险与技术路径模糊导致资源集聚困难[8] - 高校成果转化面临权属不清、国资管理合规性等制度障碍[9] - 社会资本对早期硬科技项目热情不足,源头创新供血乏力[9] - 技术经理人缺口达170万,能力模型单一且服务体系碎片化[15] 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难题 - 高校研究与产业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学术导向弱化落地应用[13] - 产学研协同中"甲方-乙方"定位限制技术单元攻关的乘数效应[13] - 需建立轮值主体负责制,避免单一主体认知片面性[16] 正负反馈机制动态平衡 - 早期阶段需政策扶持等正反馈激发活力,但过度刺激催生温室项目[17] - 0.5-1阶段需引入市场验证等负反馈,调整创新与商业的契合度[18] - 1-10阶段需弱化正反馈,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去伪存真[19] 区域特色孵化路径 - 北京聚焦颠覆性技术,长三角强于To B供应链,大湾区侧重To C消费电子[21] - 西部需结合矿产、农业等资源禀赋,避免同质化发展人工智能[20] - 人才差异决定孵化方向:高校区域产科学家,科技大厂区育高管人才[21] 行业实践与标杆企业 - 具身智能领域涌现优必选、宇树科技等20余家人形机器人企业[31] - 医疗机器人赛道聚集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5家创新企业[30] - 核心零部件环节覆盖绿的谐波、坤维科技等25家供应链企业[33]
招商局创投领投!柔性传感技术新锐力量「赛感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2 11:28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 高性能柔性触觉传感器研发、生产商 「赛感科技」近日成功完成数千万元 Pre-A轮融 资。 本轮融资由 招商局创投领投,琥珀资本及产业方博杰股份跟投 ,融资资金 将用于核心技术投入、产品 研发迭代及市场化应用探索 。 招商局创投是招商局集团以投资推进产业与创新科技融合的企业创投平台,专注在招商局产业价值链上发现、 培育、整合产业科技创新类项目 ,投资领域涵盖数字科技等科技创新领域。值得关注的是,招商局创投今年 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已投资首形科技、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一批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企业。此次对赛 感科技的投资,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的战略纵深。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 赛感科技(全称:赛感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柔性传感技术 的高科技企业,核心业务聚焦于新一代高性能柔性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电子皮肤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在核心团队方面 , 赛感科技 的技术源自南方科技大学超柔性电子学实验室 , 研发团队由超过 20位博士和 博士后组成 。赛感科技 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为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郭传飞教授 ,他 长期致力 于高性能电子皮肤 、 ...
具身智能与复合机器人,差异到底在哪?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2 11:28
技术框架与控制逻辑差异 - 复合机器人属于纯控制论产物 技术框架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 通过组合各类机器人零部件 依赖人为编写的整体控制逻辑实现运动 追求绝对精准与一致性 物理硬件决定性能下限 AI大脑仅起动作微调作用 [3] - 具身智能主要依靠生成式AI控制 软件架构决定机器人构型与运动 通过算法自主学习和决策 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但结果存在不可控性 无法保证动作绝对精准 [3] - 复合机器人适合亚毫米级精度任务 如钢筋元抓取需控制纵向重力加速度不超过0.3倍重力加速度 具身智能侧重泛化能力 适应复杂环境但一致性较弱 [4] 技术应用模块差异 - 复合机器人采用"做加法"逻辑 以标准化移动底盘为基础 根据场景需求快速搭建形态 例如末端执行机构增加自由度或挂载视觉设备 适用于狭小空间作业 [6] - 复合机器人依赖预设控制逻辑 任务变更需重写代码 具身智能整合控制论、机器学习与生成式AI 技术冗余更大 控制系统更通用 自主性与泛化能力更强 [6] - 具身智能通过顶层集群调度系统实现多模态信息融合与路径规划 采用生成式AI算法进行仿真预测 作业方式可能超出工程师预判 [7] 适用场景差异 - 复合机器人适合固定工业场景 如精密零件加工装配 容错率低 需专家模型主导执行 对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9] - 具身智能大小脑架构开放 适应非结构化环境与集群协作 在复杂多变场景中具有自主决策优势 适合整体类工作 [9] 行业企业分类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3家 [13]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九号机器人等7家 [13] - 医疗机器人企业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 [13]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含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24家 [13] - 具身智能企业有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17家 [15] - 核心零部件企业覆盖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24家 [16]
人类的下一场手术,可能由自主机器人来操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2 11:28
▍ 什么是 自主手术机器人 ? 要理解自主手术机器人,首先需要明确其定义。 自主手术机器人 顾名思义,是指有自主手术能力的机器人。 但 目前, 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于 " 自主手术机器人 " 这一术语尚无明确的统一定义,但我们可以通过与 " 自 动系统 " 的对比来理解 " 自主 " 的含义。 自主手术机器人作为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新兴方向,在技术进步、临床需求等因素的驱动下,正受到全球范围内 的广泛关注。 7 月 9 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 表示已经 训练出一个能利用人工智能( AI )自主完成胆囊切 除手术的机器人 ,并且在猪身上进行了动物实验 。该项目负责人阿克塞尔 · 克里格 表示, 当前外科手术中 使用的机器人仍需由外科医生操控 , 而这一新型 SRT-H 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有能力做出独立判断和 决定,以应对手术中突发的各种情况。 同时,该机器人在解剖条件不一致以及出现意外迂回的情况下也能完成任务,包括研究人员改变系统的起始位 置,以及添加类似血液的染料,改变胆囊和周围组织外观的时候,从而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 这一进步使机 器人从只能执行特定外科手术任务转变成能够真正理解外科手术程序 , ...
突然!时隔30年再提“包分配包就业”,信号极不寻常
商业洞察· 2025-07-12 11:26
以下文章来源于前瞻经济学人 ,作者产业观察组 前瞻经济学人 . 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把握全球新兴产业趋势!这是省长书记爱看的智库号之一。 作者:产业观察组 来源: 前瞻经济学人 中国包分配、包就业大学又来了! 01 新型研究型大学声名鹊起 最近,教育部批准了10所"新大学",其中就有两所新型研究型大学,一所是大湾区大学,另一所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加上年初获批的福耀科技 大学,今年国家一口气设立了三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这三所大学开局就是王炸。 福耀科技大学由"玻璃大王"曹德旺倡导并发起、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担任校长,直接对标美国斯坦福;大湾区大学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北 京大学前副校长田刚全面指导筹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则由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捐资创办,投资460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这几所大学全部在今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势必将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大战。 ---------------------------------- 参照轰动一时的深圳理工大学,去年6月,这所大学在首场本科招生直播会上直言:深圳理工孵化了近2000家企业,首届毕业生满足基本条件,可 由学校直接安排就业。 也就是说, 毕业生包就业。 此消息 ...
多项全国首个!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发布最新科技成果
国际金融报· 2025-07-12 11:24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具身智能已成为驱动产业变革、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核心力量,涉及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等前沿AI形态 [1] - 重庆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30亿元,集聚23家机器人企业,形成工业机器人集聚、特种机器人培育的产业格局 [1] - 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探讨了具身智能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尤其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应用探索 [1] 金融与科技融合 - 重庆金融监管局推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22条"举措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13条"措施,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信贷可得性 [2] - "金融+科技"已取得丰富应用成果,未来将有更广阔的融合发展空间 [2] - 马上消费以AI科技为突破口,从情感陪护、金融科普等角度探索养老金融创新 [5] 养老金融创新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占全国22%,65岁及以上占比15.6%,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4] - 养老金融与区块链、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成为金融行业重大课题,需构建防骗屏障并平衡社会公益 [4] - 全国首个《养老领域具身人工智能应用框架》国际标准启动编纂,涵盖功能能力、安全治理、人机交互等维度 [8] 科技创新成果 - 发布《共建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倡议》,推动养老机器人在多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8] - 全国首个《AI专利开放许可供需对接行动计划(100件)》发布,促进AI专利成果转化 [10] - 发布《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聚焦情感陪护在智慧养老中的关键作用及技术发展趋势 [10] 技术突破与安全 - 需从算法、算力与数据、法治三方面解决人工智能安全可信问题,构建主动免疫的金融体系 [5] - 智能康复辅具技术突破与融汇(如智能、生机融合)是未来康养领域的关键机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