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搜索文档
5家企业同日上市,港交所6锣齐响!赴港IPO潮再起,还有200多家企业在排队
搜狐财经· 2025-07-09 19:44
港股IPO盛况 - 港交所迎来年内最拥挤的一天,5家公司(蓝思科技、极智嘉、峰岹科技、大众口腔、讯众通信)和1只ETF同时上市,形成"6锣齐响"盛况 [1] - 5家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合计98.21亿港元,其中蓝思科技募资46.94亿港元(最多),大众口腔募资1.78亿港元(最少) [3]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峰岹科技涨16.02%(最高),蓝思科技涨9.13%,极智嘉涨5.36%,大众口腔涨3.50%,讯众通信微涨0.22% [3] 港股IPO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44家,同比增加47%(去年同期30家);IPO募资额1071亿港元,同比激增699%(去年同期134亿港元) [5] - 宁德时代以353亿港元募资额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分别募资100亿、97亿、92亿港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11家公司处于递表有效期,其中首次递表企业占比超80%,行业集中在软件服务(66家)、医疗保健(40家)和工业制造(31家) [5] 港股IPO市场展望 - 德勤中国预测2025年港股新股上市约80只,融资1300-1500亿港元,标的将来自A股龙头、内地企业、中概股及中东/东盟公司,集中在科技(AI)和医药领域 [6] - 中金公司认为A到H上市浪潮将长期改善港股市场结构,吸引资金沉淀并强化香港作为中国资产投资窗口的地位 [6] 政策支持与流程优化 -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政策明确拓展跨境互联互通机制,证监会随后推出5项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8] - 境外上市备案新规(2023年3月实施)简化流程:取消递表前"小路条"要求,备案时间缩短至递表后3个工作日内,聆讯前置条件改为"备案通知书" [9] -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审批流程,对符合资格的A股公司实施快速审批,宁德时代2025年从递表到获备案仅用42天 [9][10] 企业上市动因 - A股龙头公司赴港主要目标为拓展全球市场,同时A股IPO放缓、再融资收紧及美股上市风险增大促使港股成为最优选择 [10] - 港交所推出系列改革吸引科技企业,包括降低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优化IPO定价流程及调整公开认购机制 [10]
南都电商观察|电商平台涌现变种电子烟;零差评骗局被曝光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9:15
主播&达人 1、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被处置 近日,西安市网信办积极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属地重点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从严从快处 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3起典型案例被通报。 1.短视频账号"XX说金融"为博眼球、吸流量,恶意蹭炒"房产""贷款"等金融领域热点话题,发布大量金融领域引流类及诱导性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经 济社会秩序。西安市网信部门对账号持有人王某进行约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王某予以警 告,责令清除违规信息,消除不良影响,对账号作出暂停内容更新处置。 2.短视频账号"XX子风"为博取流量,歪曲教育政策炒作"学区房",发布涉"房产""房企"虚假不实信息,扰乱经济社会秩序。西安市网信、教育部门联合对账 号持有人张某进行约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张某予以警告,对账号作出暂停内 容更新处置。 3.短视频账号"XX古月"发布诋毁企业形象声誉的负面不实信息,唱衰经济社会发展,歪曲解读经济政策,扰乱市场秩序。西安市网信、公安部门联合 ...
期货行业监管“半年报”:罚单量增超一倍,资管业务风险隔离成新“雷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8:53
监管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期货行业共收到55张罚单,较2024年同期的21张增加超过一倍 [1] - 监管覆盖面显著扩大,涉及34家期货公司,而2024年同期仅19家公司受罚 [2] - 上海证监局处罚力度突出,2025年上半年开出26张罚单,超过2024年全国罚单总量 [2] 重点违规领域 - 资管业务风险隔离问题成为新焦点,取代2024年信息技术风险(占比超50%)的主导地位 [2] - 东亚期货因资管业务失控被暂停新增资管业务12个月,6名高管被追责,系年内最严厉处罚 [2] - 紫金天风期货因研究所违规介入资管子公司运作,公司及3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 [5] 其他高频违规类型 - 信息技术风险:华金期货因软件故障应急处置不当被责令改正 [8] - 互联网营销:津投期货上海分公司、金信期货因误导性宣传被罚 [8] - 内控合规:瑞达期货连续两年因内控问题被出具警示函(2025年4月30日厦门证监局处罚) [8][9] 头部机构违规案例 - 中信期货从业人员泄露客户商业秘密被警示 [8] - 光大期货因未对外部信息系统开展合规评估被警示 [8] 行业影响与反馈 - 尽管罚单激增,行业整体业绩较2024年明显改善 [11] - 头部期货公司人士称监管趋严与行业健康发展并存,2024年营收因合约品种增多大幅提升 [11] 公司信披问题 - 紫金天风期货年报中董秘办联系方式实为人力资源部电话,信披不严谨 [7]
华强科技: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8:17
证券代码:688151 证券简称:华强科技 公告编号:2025-031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8 日以现场 结合视频会议的方式在公司会议室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的 通知于 2025 年 7 月 3 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送达全体董事。本次会议由董事长孙 光幸先生主持,应出席董事 9 名,实际出席董事 9 名,公司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列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 共和国证券法》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会议决议合法、有效。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董事审议,做出以下决议: (一)审议通过《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议案》 公司董事会同意《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议案》,并 ...
天津市首张二手车数电发票在保税区成功开具
搜狐财经· 2025-07-09 17:47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 - 天津市首张二手车数电发票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顺利开出,标志着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取得新突破[1] - 税务部门以"强基工程"为引领,推动二手车交易税收管理数字化升级[1] - 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与税务局建立"数据直连、业务贯通"的跨部门协作机制[1] 业务流程优化 - 实现从发票开具到车辆转让登记"一站式"办结的高效流程[1] - 税务系统实时将数电发票数据推送至公安交管部门业务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化[2] - 彻底改变传统纸质发票审核模式,大幅压缩单户业务办理时间[2] 监管体系构建 - 通过征管基础数据跨部门共享,构建"信息可追溯、流程可监控、风险可预警"的数字化监管体系[2] - 从源头上规范二手车市场交易秩序[2] 后续推进计划 - 保税区税务分局将持续深化数电发票在机动车交易领域的推广应用[2] - 优化"数据驱动型"征管服务机制,构建"数据共享、流程协同、服务智能"征管新格局[2] - 进一步深化"以数治税"征管改革,提升办税体验和营商环境[2]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7-09 17:21
华宝证券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生态跃迁》核心观点 - 报告主题为"生态跃迁",强调财富与资管行业需通过全行业协同实现服务化转型,重构财富生态[2] - 行业转型方向从2024年提出的"服务化"深化为"生态系统协同进化",强调买方视角渗透[2][3] - 研究价值在于搭建认知跃迁阶梯,帮助从业者捕捉关键市场信号,为转型提供方向指引[2] 第一部分: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趋势分析,探讨是否持续走低[3] - 净值型固收产品推广难点研究,涉及客户接受度问题[3] - 胖东来案例对财富管理机构服务模式的启示[3] - 基金与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选择行为分析[3] - 指数化投资如何改变金融产品竞争格局[3] - 不同人群养老金规划方案差异研究[3] - 私募行业新规下的策略调整与出路探索[3] - 结构化产品从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型路径[3] - 低利率时代新兴金融产品机会挖掘[3] 第二部分:各类金融产品跨市场回顾与展望 银行理财 - 银行理财20年发展历程总结,突出"净值归原"特征[4] - 理财市场呈现"超低波王者"格局[4] - 2025年选择策略强调"固稳开新"双线并行[4] 公募基金 - 市场图谱全景展示行业现状[4] - 薄利时代规模扩张与盈利矛盾凸显[4] - 产品策略呈现协同进化特征[4] - 未来以稳定资产防御+战略导向进攻的配置逻辑[4] ETF - 市场规模与份额双创新高[4] - 产品特性体现高效/透明/低廉三大爆款要素[4] - 政策驱动下产品创新向深度广度双向拓展[4] 信托市场 - 新三分类标准下的产品图谱重构[4] - 标品信托需平衡规模与业绩关系[4] - 信托业独特财富管理服务模式分析[4] 私募基金 - 主流策略底层逻辑与风险收益同源特征[5] - 2024年市场环境决定策略表现分化[5] - 行业呈现头部效应加剧的存量竞争格局[5] 第三部分:生态跃迁与行业新格局 - 跨市场产品比较揭示买方思维跃迁路径[6] - 基金策略指数推动投资科学化,构建规则化/透明化体系[6] - 大模型技术重构理财服务范式,拓展家户服务能力[6] - "五篇大文章"框架指引行业生态重构方向[6]
烽火电子: 关于控股子公司设立募集资金专户并签订监管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7:1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114,249,034股,募集资金总额为870,013,466.61元 [1] - 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希会验字2025第0012号) [1] 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开立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其控股子公司西安高科智能制造创新创业产业园有限公司开立了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2] - 募集资金实行专户专储管理,并与公司、主承销商、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署募集资金监管协议 [2]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设立募集资金专户并授权签订监管协议的议案》 [2]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开立和存储情况 - 浦发银行宝鸡分行营业部账户用于雷达导航系统科研创新基地项目 [3] - 招商银行宝鸡营业部账户用于航空智能无线电高度装备研发产业化项目 [3] - 中信银行西安沣惠路支行账户用于雷达导航系统科研创新基地项目 [3] 募集资金监管协议主要内容 - 甲方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长岭科技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长岭科技、产业园公司,乙方为开户银行,丙方为独立财务顾问 [4] - 专户仅用于航空智能无线电高度表及无人机精密引导装备研发产业化项目或雷达导航系统科研创新基地项目 [4] - 甲方以定期存单方式存放募集资金的,该定期存单不得被质押或以任何方式被抵押 [4] - 丙方作为独立财务顾问,每半年对甲方募集资金的存放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4] - 乙方按月(每月5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向甲方出具对账单,并以电子邮件方式抄送丙方 [5] - 甲方一次或者十二个月内累计从该专户中支取的金额超过一定数额时,乙方需以电子邮件和电话方式通知丙方 [5] - 丙方有权根据有关规定更换指定的主办人 [5] - 乙方连续三次未及时向丙方出具对账单或通知专户大额支取情况,甲方或丙方可要求终止协议并注销专户 [5] - 丙方发现甲方、乙方未按约定履行协议的,需及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书面报告 [6] - 协议自各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署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至专户资金全部支出完毕并依法销户之日起失效 [6] - 持续督导期至2026年12月31日,若仍有未完结事项或募集资金未使用完毕,需继续履行职责至完结 [6] - 争议解决方式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提交甲方住所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6]
超讯通信: 超讯通信: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7:15
增持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财务总监郭彦岐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7 9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 05% 增持金额合计301 02万元 [1][2] - 本次增持计划自2025年4月9日起3个月内完成 增持资金规模不低于300万元 不高于450万元 增持价格不超过47元/股 [3] - 增持后郭彦岐持股数量为7 9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 05% 此前12个月内未持有公司股份 [2][3] 增持计划背景与目的 - 增持主体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2][3] - 增持旨在维护股东利益 提振投资者信心 [2][3] 增持合规性说明 - 增持计划符合《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交易所业务规则 [4] - 增持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不影响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4] 增持结果 - 实际增持金额301 02万元 超过计划下限300万元 计划已全部实施完成 [3][5]
生猪养殖专题系列131:管控养殖产能为何从集团场切入?
长江证券· 2025-07-09 1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集团场切入管控产能辐射规模大、针对性强,或取得明显管控效果与影响。出栏规模层面,2024年18家上市猪企出栏量占行业24%份额,产能管控政策辐射规模大;边际贡献层面,非瘟后行业出栏量增量主要由18家上市企业贡献,2022、2023年上市猪企分别贡献出栏量增量的120%、89%,2024年在行业缩量背景下维持增长,且集团场在前端母猪产能变化中的权重提升,产能管控政策针对性强 [2][6] 各目录总结 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已行至高处 - 规模化是生猪养殖行业长期趋势,年出栏500头以上主体出栏量占比由2004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70%,2024年上市企业市占率达24%,行业规模化程度高 [7][17] - 2014 - 2018年,环保政策与周期双向驱动,行业资源向规模化大主体集中,中小养殖户因环保成本高退出市场,2014 - 2018年行业年出栏1000头以下养殖主体数量累计下降36%,出栏量占比下降近10个pct,行业整体资本开支由2014年的103亿元升至2018年的251亿元,生产性生物资产由2014年的29亿元增至2018年的71亿元 [7][19][21] - 2019 - 2021年,非瘟疫情催生高盈利,猪企激进扩产,上市猪企资本开支爆发式增长,2019、2020年分别攀升至437、1316亿元,出栏占比从2018年的7%提至2022年的19%,散养户和小型规模企业市占率下滑 [7][31] - 2021年以来,上市企业资本开支收缩,产能扩张节奏理性化,行业成本方差收敛,产能波动减弱,2023 - 2024年上市企业出栏占比由2022年的19%缓增至24% [7][40] 非瘟后行业边际增量主要由集团场贡献 - 非瘟后行业出栏量增量主要由18家上市企业贡献,行业出栏量下降年份,除2019年上市公司贡献2%行业减量外,其余年份出栏逆势增长;行业出栏量增长年份,2012 - 2014年上市公司仅贡献出栏量增长的5%、18%、18%,非瘟后行业出栏量增长基本由上市公司拉动,2022、2023年上市公司出栏量分别增长3437、2387万头,占当年全行业增量的120%、89%,2024年行业出栏量负增长,上市公司仍增加932万头 [8][46] - 规模化比例提升,行业出现专业分工趋势,集团场在前端产能变化中权重提升,如牧原股份在2023年行业能繁母猪去化阶段存栏稳中有升,2024Q1 - 2025Q1行业能繁底部回升47万头,牧原同期增长34万头,2023Q1至今行业能繁母猪存栏累计下降351万头,牧原增长67万头 [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