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对美国马首是瞻的菲律宾,拿到的关税比谁都高
搜狐财经· 2025-07-13 13:44
美国对菲律宾加征关税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菲律宾等六国征收20%~30%新关税 其中菲律宾税率为20% 超过许多非美盟国标准 [1] - 特朗普最初对菲律宾征收17%关税 后直接提高至20% 并将其列入高税率国家名单 [7] - 加税政策可能促使菲律宾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墨西哥或印度 导致订单流失 [8] 菲律宾与美国的经济外交关系 - 菲律宾在政治上高度配合美国 包括增设美军基地至9个 参与四方经济框架和三方安全对话 [3] - 特朗普认为菲律宾在经济上未对美做出足够让步 存在贸易逆差和产业外移问题 [7] - 菲律宾频繁从美国购买军事装备 如二手"黑鹰"直升机和"海鹰"巡逻艇 但被质疑仅为美库存商品 [5] 全球产业链影响 - 菲律宾作为东南亚低成本制造基地 主要从事电子代工和纺织服装等替代性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8] - 加税政策可能促使东盟国家重新考虑在南海问题等敏感议题上跟随美国的立场 [8][10] - 台湾地区被美国视为与中国博弈的筹码 未出现在此次加税名单中 [10] 美国外交逻辑 - 特朗普外交逻辑强调量化经济利益而非忠诚 要求"听话还得付钱" [7] - 加税是对听话但未在经济上付出足够代价国家的警示 旨在树立"美国优先"标杆 [7] - 关系亲近国家可能成为试探对象 菲律宾处境警示东盟重新审视战略方向 [10]
特朗普惹事了!巴西对美打出3连击,中方送上两颗定心丸成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7-13 12:54
贸易政策与关税措施 - 美国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巴西等14国商品征收50%关税,重点针对咖啡、牛肉和橙汁等巴西主要出口产品[4] - 巴西总统卢拉迅速回应,计划依据《商业互惠法》对美国商品征收同等关税,并可能暂停进口美国鸡肉产品[13] - 美国与巴西贸易顺差为68亿美元,关税政策被认为超出经济范畴,带有政治报复性质[9][11] 巴西的经济应对策略 - 巴西通过多元化市场减轻对美依赖,2024年巴中贸易额达1881.7亿美元,远超巴美722亿美元[15] - 中国考虑解除巴西鸡肉进口限制,双方签署"两洋铁路"协议加强基建合作,提升巴西物流能力[17][24] - 巴西农业科技和能源领域与中国深化合作,尤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寻求新增长点[15][17] 地缘政治与外交关系 - 巴西外交政策倾向中国,参与金砖国家组织引发特朗普不满,关税被视为对巴中合作的打压[11][12] - 卢拉政府主张多极化秩序,反对美国单边主义,强硬回应被视为维护主权和经济独立的标志[12][19] - 中国成为巴西关键支持者,双边合作涵盖贸易、基建等多领域,形成对抗美国压力的经济后盾[15][19] 行业影响与市场动态 - 咖啡、牛肉等巴西核心出口行业面临美国50%关税冲击,短期出口商承压[4] - 美国鸡肉生产商可能失去巴西市场,巴西反制措施直接影响全球最大鸡肉生产国的出口[13] - 中巴合作推动巴西农业科技升级,基础设施项目如"两洋铁路"将长期提升贸易效率[17][28]
美媒:美国务院启动大规模裁员当日,多名被裁员工流泪离开
环球网· 2025-07-13 12:54
裁员行动概况 - 美国国务院于当地时间11日开始裁员1300多人,作为其大规模改革的一部分[1] - 此次裁员是美国国务院今年4月启动的重组改革的一部分,最终将有近3000人离职,涉及国内约1.8万名员工[3] -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大力缩减联邦雇员人数,迄今已有近6万名联邦雇员被解雇,本次国务院裁员为最新一轮行动[3] 裁员反应与影响 - 裁员当天,数十名被解职员工出现在国务院外,多人流泪,其他同事和支持者在旁鼓掌[1] - 国务院总部大厅内张贴支持被解职员工的留言和标语,敦促留下员工坚守誓言,同日还有数十名外交官、国会议员等举行抗议[3] - 裁员涉及国务院内部非核心功能、重复设立或冗余的部门,以及通过集中化可提升工作效率的单位,一些涉及民主、人权、多元化、难民等事务的机构将被关停[3] 改革背景与目标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国务院规模和开支在过去15年飙涨,有必要精简重组以更符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3] - 改革目标包括优化国内机构,强化自身外交职责[3]
美国务院裁员还要重组 美国外交想怎么变
新华社· 2025-07-12 17:45
裁员规模与计划 - 美国国务院首批将解雇1350多人,包括1107名公务员和246名外事人员 [1][2] - 国务院将裁撤18%的国内人员,调整近45%的国内机构 [1][4] - 在国内工作的约1.8万名员工中,约3500人将离职 [4] - 裁员比例从最初计划的15%提升至18% [4] 裁员涉及的部门与职能 - 对外援助部门裁员比例达69% [4] - 经济增长、能源和环境部门裁员比例达42% [4] - 军控和国际安全部门裁员22% [4] - 公共外交部门裁员22% [4] - 政治事务部门裁员14% [4] - 关闭拜登任期内设立的全球妇女问题办公室、多元化与包容性办公室等 [4] - 阿富汗公民重新安置事务协调员办公室被关闭 [4] 机构重组与调整 - 增设负责对外援助事务的副国务卿职位 [4] - 在国际组织事务局内新设安全事务办公室 [5] - 调整并整合网络空间与数字政策局的职能 [5] - 重组人口、难民与移民事务局 [5] - 将不同工作内容的部门进行整合 [5] 裁员原因与背景 - 国务院的规模和开支在过去15年飙涨,有必要精简、重组 [3] - 重组是为了让国务院更符合"美国优先"议程 [3] - 裁员涉及"非核心功能、重复设立或冗余的部门" [2] - 通过集中化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单位 [2] 裁员影响与反应 - 裁员将严重削弱美国外交能力 [1][6] - 工作人员士气"跌至谷底" [6] - 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裁掉了近20%的外交人员 [7] - 代表美国外交工作人员利益的协会称这对"国家利益是灾难性的打击" [7]
美国务院开始大规模裁员!首批解雇超1350人
第一财经· 2025-07-12 09:12
2025.07. 12 该内部通知说,裁员工作经过仔细谋划,只针对美国务院的非核心功能、重复设立或冗余的处室,以 及通过集中化或合并管理其职能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处室。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次裁员是美国务院今年4月启动的重组改革的一部分,内容还包括裁撤132个处 室和对137个处室进行办公地址迁移。美国务卿鲁比奥曾说,国务院的规模和开支在过去15年飙涨, 有必要精简、重组,让其更符合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 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进联邦政府大规模减员,涉及农业部、商务部、卫生与公众服务 部、国务院、财政部、退伍军人事务部等部门以及十多个联邦机构。 微信编辑 | 夏木 本文字数:570,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日,美国务院当日开始大规模裁员,首批将解雇超过1350名公职人员。 美国媒体援引一份内部通知报道,首批解雇对象包括在美国国内工作的1107名公务员和246名外事人 员。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表示,在最高法院发布裁决之后,一项旨在改革美 国国务院并裁员的计划正在进入实施阶段。报道称, 预计美国国务院将于11日发出首批解雇通知。 被裁撤员工将通过电子 ...
50%关税是巴西“躺枪”?美媒:特朗普一看到金砖“去美元”就气
观察者网· 2025-07-12 08:56
贸易政策调整 - 美国宣布从8月1日起将对巴西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大幅上调至50% [1] - 特朗普声称此举是为回应巴西现政府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政治迫害" [1][2] - 美国过去18年对巴西保持贸易顺差 2024年商品贸易顺差达70亿美元 商品与服务总额顺差高达286亿美元 [4][6] 地缘政治动机 - 特朗普对巴西加征关税的真实原因是金砖国家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峰会及其"去美元化"努力 [1][6] - 特朗普曾威胁对所有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一致的国家额外征收10%关税 [4] - 金砖国家11个正式成员国GDP总量已超过全球GDP的40% [8] 美巴贸易关系影响 - 巴西主要出口美国的商品包括原油 钢铁中间产品 直升机 航天器和咖啡等 [12] - 专家认为巴西对美国市场影响力有限 可能被迫转向其他市场实现出口多元化 [12] - 巴克莱银行报告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可能削弱亚洲新兴国家政策制定者信心 [12] 国际反应与潜在后果 - 巴西总统卢拉批评特朗普的决定"错误且不负责任" 称世界"不需要一个皇帝" [4] - 专家警告特朗普的做法可能促使新兴国家深化与金砖国家关系 减少对美依赖 [10][12] - 分析师认为特朗普此举开创了干预他国内政的先例 可能适得其反 [13]
特朗普推动机构重组,美国务院“大裁员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环球时报· 2025-07-12 06:49
路透社称,美国国务院没有官员公开说明计划中的裁员通知将于何时发出,但人们普遍预计裁员最早将 于当地时间11日开始。此前,美国最高法院为美国政府推进裁员以及多个机构大规模精简扫清了障碍, 这一决定可能导致数万人失业,同时大幅重塑联邦官僚体系。 今年2月,特朗普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改革外交部门,以确保这位共和党总统 的外交政策得到"忠实"执行。特朗普还多次表示,将解雇那些他认为不忠诚的官僚,以此"清理深层政 府"。上周,130多名退休外交官及其他前美国高级官员发表公开信,批评这项拟议的改革。路透社评论 称,美国政府在誓言要回归"任人唯贤"的同时,废除了多项促进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举措。国务院的平 权、多元化与包容性(DEI)项目绝大多数都已被撤销。 "很快,国务院将与受裁员影响的人员进行沟通",美国负责管理和资源的副国务卿迈克尔·里加斯在给 全体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里加斯称:"通知发出后,国务院将进入重组的最后阶段,并将重点放在 开展以成果为导向的外交工作上。"路透社称,此举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机构重组的第一步,其目的 是确保美国外交政策与他的"美国优先"议程保持一致。这一举措可能导致数百个岗位 ...
美媒:美国务院开始大规模裁员
快讯· 2025-07-12 01:49
美国媒体援引一份内部通知报道,首批解雇对象包括在美国国内工作的1107名公务员和246名外事人 员。被裁撤员工将通过电子邮件接到一份通知。美国务院在国内工作的大约1.8万名员工中,最终将有 近3000人被裁撤,其中包括自愿离职者。与此同时,美国务院将优化国内机构,使其专注于外交工作优 先事项。 通知说,裁员工作经过仔细谋划,只针对美国务院的非核心功能、重复设立或冗余的处室,以及通过集 中化或合并管理其职能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处室。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次裁员是美国务院今年4月启动的重组改革的一部分,内容还包括裁撤132个处室和 对137个处室进行办公地址迁移。美国务卿鲁比奥曾说,国务院的规模和开支在过去15年飙涨,有必要 精简、重组,让其更符合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务院11日开始大规模裁员,首批将解雇1350多人。 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进联邦政府大规模减员,涉及农业部、商务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国务院、财政部、退伍军人事务部等部门以及十多个联邦机构。(新华社) ...
特朗普团队无可奈何,全球超190个国家,只有3个国家与美草签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16
关税政策实施情况 - 全球190多个国家中仅英国、越南、柬埔寨3国与美国草签协议,其余主要经济体集体拒绝配合[1][3] - 三国共同特点是对美出口依赖度高且议价能力弱,而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均拒绝妥协[3] - 特朗普宣布将对等关税政策延期至8月1日,反映出政策推进受阻[1] 经济影响分析 - 美国CPI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达8.2%,部分日用品涨幅超两位数[5] - 摩根大通CEO指出关税实质是向美国家庭征税,导致消费放缓、企业盈利下滑、投资缩水及就业市场降温[7] - 每上调1%关税将导致美国制造业流失20万个工作岗位[7] 国际反应与反制措施 - 欧盟重启WTO框架反制手段,计划对美国商品对等征税[9] - 日本批评美国违背WTO规则,韩国称芯片出口税增加28%对产业链造成毁灭性打击[11] - 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USMCA签署国被纳入征税范围,加方誓言重新评估自贸合作[11]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RCEP区域内贸易额增长17%,美欧贸易额下降9.3%,金砖国家本币结算率提升至38%[14] -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达成"本币互换+结算机制"协议,加速去美元化进程[14] - 彼得森研究所评估本次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是2018年的3.2倍[16] 历史对比与战略失误 - 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量暴跌66%,1980年代对日贸易战引发日本经济长期衰退,2018年钢铝关税遭多国反制[16] - 当前政策与历史案例操作逻辑高度相似,但破坏力更大[16] - 政策动摇美国经济领导地位,助推多极化秩序加速形成[18]
美国“负和博弈”伤害全球经济
期货日报网· 2025-07-11 11:31
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总统宣布从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等14国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关税 [2] - 新关税不包括其他行业关税 若相关国家提高关税作为回应 美国将在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 [2] - 若国家向美国开放市场并消除贸易壁垒 美国可能调整关税税率 [2] 政治经济动机 - 政治逻辑在于转移国内矛盾 巩固蓝领和传统产业从业者支持 包装为"保护美国工人"标签 [3] - 经济逻辑包括缩减贸易逆差 保护钢铁、汽车、纺织、机电等本土制造业 预计10%基础关税每年增加近4000亿美元收入 [4] - 战略逻辑涉及技术遏制与供应链脱钩 针对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加税 配合AI芯片出口管制 [5] 行业影响 - 钢铁行业受冲击显著 美国钢价飙升超30% 下游用钢行业成本激增 全球钢铁贸易流向重塑 [8] - 农产品市场出现"豆争" 中国加征关税致美国大豆价格暴跌 巴西大豆抢占中国市场 [8] - 能源市场受间接影响 贸易紧张抑制需求预期与价格 供应链调整推升物流成本 [8] 企业动态 - 通用汽车表示钢铁关税使其成本增加逾10亿美元 [6] - 沃尔玛警告消费者关税导致部分商品涨价12%~15% [6] - 73%制造业企业因关税推迟新厂建设计划 [7] 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贸易依存度质变 中国占美进口份额从2018年21 2%降至2024年13 4% 美国占中国进口份额从34 4%降至17 6% [10] - 跨国企业采用"中国+1"策略 越南、墨西哥承接产业转移 但面临效率损失和搬迁成本 [9] - 全球产业链重构伴随地缘风险 整体韧性受政治干预考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