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1000 Miglia 2025 蓄势待发
Globenewswire· 2025-06-16 05:09
文章核心观点 1000 Miglia赛事将于6月17 - 21日回归,以“8”字形路线串联亚得里亚海东岸与第勒尼安海西岸,全程1900公里,集结420辆珍贵名车,赛前还有系列活动 [2] 赛事基本信息 - 举办时间为6月17 - 21日 [2] - 路线以战前经典赛程为灵感呈“8”字形,串联亚得里亚海东岸与第勒尼安海西岸,保留布雷西亚至罗马往返路线,全程1900公里 [2] - 参赛车辆420辆珍贵名车 [2] 赛事行程安排 - 首赛段从布雷西亚威尼斯大道启程,终点为萨韦纳河畔圣拉扎罗(博洛尼亚) [2] - 周三抵达首都后折返向北,第三赛段收官于切尔维亚 - 米兰马里蒂玛 [2] - 周五从东向西穿越意大利,途经里窝那海军学院,巩固与意大利海军合作关系 [2] - 第四赛段在帕尔马收官 [2] - 21日周六中午起赛车陆续返回威尼斯大道,最终在胜利广场以巡游形式与公众告别 [2] 领航车队 - Tribute 1000 Miglia项目的123辆法拉利、1000 Miglia Green电动车队及米兰理工大学的自动驾驶车队领航 [3] 赛前活动 - 6月15日在胜利广场举行1000 Miglia村揭幕仪式,“La 1000 Miglia走进校园”项目的孩子们装饰的汽车将随车队行驶 [4] - 周一在大剧院举办首届1000 Forme - Designed to win论坛,并在圣朱利亚博物馆试映电影《Fury&The Monster》 [4] - 在胜利广场的1000 Miglia村,汽车将列队参加封存仪式 [4] - 1000 Miglia Charity Car携手La Zebra Onlus,提高公众对购买最新一代超声波扫描仪的认识,该设备将捐赠给布雷西亚儿童医院 [4] 赛事宣传 - Radio Deejay电台的官方主持人将在沿途轮流播报赛事 [4] 媒体信息 - 媒体办公室联系电话为+39 3316133162 [5] - 公告所附照片获取网址为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oom/AttachmentNg/7a370bd7 - bf49 - 4a96 - 80ec - def141d44763 [6]
午评:沪指跌0.72% 采掘服务股领涨 美容护理股领跌
新华财经· 2025-06-13 12:12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股指13日早盘普遍低开 上证指数跌0.72%报3378点 深证成指跌1.15%报10116点 创业板指跌1.14%报2043点 科创综指跌1.35%报1174点 北证50跌1.43%报1404点 [1] - 采掘服务 核污染防治 贵金属 可燃冰 珠宝首饰 港口航运 航天航空 燃气板块涨幅居前 美容护理 盲盒经济 AI语料板块跌幅靠前 [1] - 两市成交额分化 沪市成交3671亿元 深市成交5451亿元 创业板成交2597亿元 科创板成交661亿元 北交所成交241亿元 [1] 黄金行业 - 中信证券认为金矿股估值存在修复空间 金价上涨叠加产量释放将推动PE上行 国内金矿股在现金流和资源维度被低估 定量定性分析均显示配置价值 [2] 无人驾驶物流 - 国金证券指出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快递末端配送 封闭场景运输 商超生鲜配送等领域 新石器 九识智能 白犀牛等初创公司及菜鸟 美团 京东物流均已布局产品 [2] 中东地缘政治 - 以色列袭击伊朗数十个核设施目标 导致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及核科学家身亡 伊朗宣称将作出决定性回应 以军行动将持续多日 [3] 制造业计量发展 - 工信部提出2027年目标 突破100项关键计量校准技术 制定300项行业校准规范 研制100台套计量器具 培育50家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建设10家高水平计量服务机构 [4] - 重点发展量子 人工智能 新材料 新能源 先进制造 信息技术领域计量技术 支持符合条件的计量机构上市融资 [4] 电商消费品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电商平台建立缺陷信息处理机制 将向平台常态化推送召回信息 明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境内责任主体 推动电商平台安全共治承诺 [5]
自动驾驶汽车真能重构保险业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3 00:30
自动驾驶市场前景与规模 - 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亿美元 [4] - 美国Class 8重型卡车的自动驾驶虚拟驾驶员潜在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约为50亿美元 [4] - 业界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预期存在分歧,观点从即将迎来重大突破到不会大规模上路各不相同 [4] 特斯拉的竞争优势与进展 - 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预计本周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初始投入10至20辆车辆运营,未来几个月逐步扩大车队 [6] -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市场可能具备成本优势,因其现有业务规模及使用定制芯片、不依赖激光雷达或雷达的设计选择 [7] - 特斯拉的“端到端的AI训练方法”能通过创建可适应软件实现更快扩展,该软件通过推理而非编程理解新环境 [7] 自动驾驶对保险业的影响 - 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将促使美国规模达4000亿美元的汽车保险业重新调整,事故数量减少将导致保险成本大幅降低 [4] - 分析师预计未来15年内保险费用将下降超过50%,从2025年的约0.50美元/英里降至2040年的约0.23美元/英里 [8] - 行业结构预计将从高度分散(数百万个体司机)转向更加集中(少数几家自动驾驶车队运营商) [7] 自动驾驶带来的责任归属挑战 - 当车辆由计算机操控时,确定事故责任方变得复杂,传统保险政策面临挑战 [9] - 基于过错或无过错的现有美国保险模式在自动驾驶技术下变得愈发复杂,基于过错责任的索赔方式可能不再适用 [10] - 一些保险公司正在探索车辆所有者和技术供应商共同承担责任的混合模式,但该模式仍在发展中 [10] 保险政策与法规的演变 - 保险政策必须与涉及安全标准、测试要求及最低保险额度的联邦和州法律保持一致 [13] - 监管机构需考虑传统个人汽车保险是否足够,或是否应强制推行产品责任保险等新形式 [13] - 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保护可能使保险池转向产品责任和网络保险领域,与当前汽车保险覆盖的风险性质不同 [14] 产品责任与索赔处理 - 产品责任法将用于确定制造商、软件开发者等是否应为自动驾驶车辆事故负责,举证责任从驾驶员疏忽转向证明自动化系统故障 [16] - 产品责任保险的保障额度通常高于个人汽车保险,反映出自动驾驶错误可能导致高额赔偿 [17] - 证明存在缺陷需进行法医分析,责任在多方共同导致事故时可能分散,延长索赔解决时间 [18] 数据共享与隐私问题 - 自动驾驶车辆记录大量车辆运行、道路状况和驾驶员行为数据,保险公司可能寻求获取这些数据以确定责任和评估风险 [21] - 数据控制权和使用方式涉及隐私问题,一些保险公司探索要求投保人同意数据共享以换取保费优惠 [22] - 未经授权访问驾驶数据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引发监管审查,需在透明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间取得平衡 [22] 争议解决机制的变化 - 自动驾驶车辆事故的争议解决因依赖软件日志、传感器数据等专有信息而复杂化,可能延缓理赔进程 [24] -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如仲裁和调解可能更普遍,一些保单可能包含强制仲裁条款以简化流程 [24] - 保险公司可能引入具备自动驾驶技术专业知识的专门理赔员,以确保更准确的评估 [24] 相关公司的市场定位 - 高盛分析师认为特斯拉、Alphabet、Aurora Innovation、优步、Lyft及Progressive等公司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受益者或被评级为买入的股票 [25] - Progressive公司和Allstate公司是汽车市场风险敞口最大的保险公司,Progressive公司预计将继续抢占市场份额 [25] - Progressive保险公司展现出接纳技术的能力,例如约30年前率先实施基于使用情况的保险业务 [26]
特斯拉(TSLA.US)Robotaxi遇上“特马闹剧”,期权交易员难以为“梦想溢价”安心买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20:04
特斯拉Robotaxi推出计划 - 特斯拉宣布其完全无人驾驶的Robotaxi服务将于6月22日首次公开载客[1] - 公司高管发布无人驾驶车辆在奥斯汀行驶的视频,暗示德克萨斯州首府将作为首发地点[4] - 马斯克强调安全谨慎态度,称具体日期可能变动[4] 市场反应与期权交易 - 期权交易员预计Robotaxi发布周涨幅仅5.4%,较过去12个月平均单周波动低24%[1] - 特斯拉1个月期期权价格回落至过去一年中位水平,与舆论热度形成反差[1] - 看跌期权交易量因马斯克与特朗普冲突飙升375%,股价同期下跌14%[5] - 隐含波动率达65%,居标普500前300股票首位,期权交易量超过英伟达[5] 分析师预期调整 - Baird分析师将评级下调至"持有",认为Robotaxi盈利或低于市场过高期望[8] - Oppenheimer分析师预计需1-2次硬件软件更新才能实现可靠自动驾驶性能[8] - 两家华尔街机构同步下调评级至"中性",反映短期不确定性及"过高预期"风险[8] 技术发展与估值关联 - 自动驾驶技术被视为维持特斯拉高估值的关键,投资者关注度持续提升[9] - 部分投资者认为若无法解决自动驾驶问题则不应持有该公司股票[9] - 较低的发布门槛意味着市场定价需重大突破,轻微进展可能被解读为积极信号[9] 政治因素影响 - 马斯克与特朗普公开争执导致股价单日跌幅达23%,市值蒸发显著[1][4] - 政治闹剧干扰市场对Robotaxi事件的独立评估,引发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担忧[4][5]
高盛:自动驾驶将重塑车险行业格局 责任归属迷局待解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6:20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 自动驾驶技术有望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率 并重塑底层理赔成本分布与事故法律责任体系 [1] - 自动驾驶市场正快速扩容 预计2030年规模将达70亿美元 [1] - 美国Class 8卡车的自动驾驶虚拟司机潜在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 [1] 行业影响与重构 - 自动驾驶汽车的崛起将迫使规模达4000亿美元的美国汽车保险行业进行结构性重构 [1] - 未来15年内保险成本将下降超50% 从2025年的每英里约0.50美元降至2040年的0.23美元左右 [2] - 至少未来10至15年汽车保险保费仍将实现温和实际增长 [2] 责任认定问题 - 责任认定是美国汽车保险体系的关键 自动驾驶车辆的责任界定变得极为复杂 [2] - 自动驾驶车辆所需的底层保障可能将保险池转向产品责任与网络安全覆盖 [2] - 传统车险公司可能需要在人才与能力建设上加大投入 以实现对新型风险的盈利性承保 [2] 主要参与者与受益者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将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启动 [1]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已在奥斯汀运营 [1] - 特斯拉、Alphabet、Aurora Innovation、优步、Lyft以及保险商Progressive Corp均属于自动驾驶技术受益者 [5] 保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 Progressive与好事达是汽车保险市场敞口最大的两家公司 [5] - Progressive预计将继续抢占市场份额 其客户获取与定价分层的竞争优势将驱动这一趋势 [5] - Progressive关注车辆技术已超十年 展现出拥抱技术的能力 例如近30年前便率先推出基于使用量的保险模式 [5]
定了!马斯克:Robotaxi于6月22日开始试运行
华尔街见闻· 2025-06-11 10:56
特斯拉Robotaxi试运行计划 - 公司宣布Robotaxi服务暂定于6月22日在德州奥斯汀试运行,马斯克将亲自出席启动仪式 [1] - 首次自主交付行程(Self-Delivery)安排在6月28日,当天为马斯克生日 [1] - 试运行规模极小,仅涉及10到20辆Model Y车型,搭载全新"无监督版"FSD技术 [1] - 服务初期采取"地理围栏"策略,限定特定区域运营,员工远程监控车队 [1] 技术落地与市场影响 - 若时间表如期推进,6月22日可能成为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重要节点 [2] - 事件或对公司股价及市场情绪产生潜在影响 [2] 测试进展与车辆细节 - 测试车辆已现身奥斯汀街头,视频显示无人驾驶Model Y在无安全督导员情况下通过十字路口并礼让行人 [3] - 测试车为黑色涂装,带有白色"Robotaxi"涂鸦风格标识 [3]
2025年中国线控制动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渗透率、发展规模、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研判: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8 10:10
线控制动行业核心观点 - 线控制动系统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驱动[1][11] - 2024年中国线控制动市场规模达237.29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47.76亿元[1][1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线控制动渗透率达90%,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94.46%[9][11] - 国际品牌如博世、大陆集团等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本土企业如伯特利、同驭汽车等正在加速发展[13][14][16]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线控制动系统通过电子信号取代传统机械连接,实现制动力的电子控制[2] - 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2] - 按执行元件类型可分为电液制动系统(EHB)和纯电动制动系统(EMB)[2] - 按功能特性可分为防抱死系统(ABS)、电子驻车系统(EPB)和再生制动系统[2] 行业发展环境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线控制动需求大幅上涨[4] - 自动驾驶技术示范运营为EMB企业技术积累创造有利条件[4] - 国内法规部门或将加速出台相关法规支持行业发展[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EHB/EMB通用部件、制动电机、传感器等零部件[6] - 中游为线控制动系统生产企业[6] - 下游为汽车整车制造及售后市场,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和特种车辆领域[6] 行业发展现状 - 线控制动系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缺少真空动力源的问题,并实现制动能量回收[9] - 2024年传统燃油车线控制动渗透率为19.02%,预计2025年将小幅下降至18.65%[9][11] - 线控制动系统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的基础执行模块[9] 竞争格局 - 国际头部供应商博世在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中占据主要份额[13][14] - 大陆、采埃孚和万都市场份额接近,构成第二梯队[13][14] - 本土供应商包括同驭汽车、英创汇智、比博斯特、利氪科技等[13][16] - 伯特利是国内线控制动龙头厂商,技术成熟且市场份额领先[16] 代表企业分析 同驭汽车科技 - 专注于线控底盘核心技术研发,产品涵盖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底盘域控制器[18][20] - 已与东风日产、吉利、江淮等数十家车企达成合作[18] - 产品可实现制动解耦,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率[18] 英创汇智 - 已研发出ESC/EPBi、TBS、ADAS等线控底盘关键产品[21] - 拥有年产300万套的全自动化生产装配车间[21] - 通过ISO9001、ISO26262功能安全等多项质量体系认证[21] 技术发展趋势 - 线控制动技术核心驱动力来自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23] - 正在快速替代传统液压制动系统[23] -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推动下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3]
“外卖大战”没烧到,滴滴闷声赚大钱
海豚投研· 2025-06-05 20:44
国内网约车龙头滴滴,在 6 月 5 日晚公布了 2025 年的第一份季度财报,整体来看增长端表现平稳在预期之内;利润表现则比较出彩,好于预期且趋势上国内和海 外业务的利润率都有改善,以下是核心要点: 1、增长平稳、利润亮眼: 关键大数上,公司整体 GTV 同比增长 10%,总营收增长 8.5%。从预期差角度,和卖方预期大体一致;从趋势上看, 增长端维持着高 个位数~10% 左右的增长,绝对角度显然算不上高,但也算相对平稳。 利润表现则比较亮眼, 国内业务单季实现调整后 EBITA 超 31 亿,创历史最高 ,相比上季增多了约 10 亿,也显著超过卖方预期。同时, 海外业务 上季度明显扩 大的亏损(超 7 亿), 本季亏损也显著缩窄到不足 2 亿。 国内和海外的利润表现全面不错。 2、国内出行量稳、价略跌: 国内业务的关键经营指标上, GTV 为 780 亿,同比增长约 9%,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拆分价量驱动因素,订单量同比增长 10%, 但部分被 客单价小幅下降 0.9% 所对冲,可以推测 "低价" 仍是网约车市场的主流趋势之一。 滴滴整体本季的 adj.EBITA 达 29.5 亿,想比上季的近 15 亿 ...
Oppenheimer:马斯克参政痛击特斯拉(TSLA.US) 自动驾驶落地或成短期股价催化剂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14:51
与此同时,Colin Rusch指出,特斯拉(TSLA.US)计划于6月推出的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 点,这一事件可能对未来几个月该公司的股价起到决定性作用。他认为,特斯拉的未来在于"实体"人工 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而投资者将把该公司是否具备实现正向自由现金流能力作为一个关键衡量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斯克离开政府效率部的前一周,他曾在电视节目中表示,对特朗普政府增加预算赤 字的巨额支出法案感到失望,其破坏了政府效率部团队正在做的工作。在此之前,马斯克也曾抨击特朗 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称不赞成"扭曲市场"的行为。有分析称,马斯克此番评论似乎表明,他与特朗 普之间的"蜜月期"已经结束。 当地时间5月30日,马斯克作为"特殊政府雇员"的任期结束。在去年的美国大选投入超2.9亿美元、为特 朗普胜选"立下汗马功劳"之后,马斯克在新一届美国政府中领导政府效率部,该部门的建立旨在"削减 政府开支,提高政府效率"。 然而,根据美国"政府效率部"网站的数据,截至4月20日政府效率部已为联邦政府节省约1600亿美元, 这仅完成了马斯克此前宣布的削减10000亿美元联邦开支目标的不足五分之一。尽管通过大规模裁员、 ...
行业点评报告:无人物流有望开启规模落地元年
开源证券· 2025-06-04 1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加码、技术成熟和成本下探推动无人物流有望迎来规模化商业落地,受益标的包括中邮科技、汉邦高科等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30日国家邮政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快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意见》相关情况,加快无人配送技术应用,促进无人车在末端配送环节的规模化应用 [4] 技术+成本+路权等配套加速落地 - 技术上多家头部厂商推出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新石器具备在机动车道超70km/h速度行驶能力,九识智能形成完整技术矩阵,产品可满足细分场景运营需求 [5] - 成本上5月27日九识智能发布全新E系列无人物流车平台及首款车型E6,正式售价仅19800元,FSD月度订阅服务低至1800元/月 [5] - 路权上多地开放无人物流车路权,新石器获国内超100个城市和地区公开道路路权,全球13个国家、超百个城市累计交付超3000辆无人车;九识智能无人车在全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00余座城市常态化运营 [5] 无人物流商业化加速 - 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74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万亿元,物流行业“最后五公里”配送成本占比高达60%,无人物流将大幅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考虑到中国城市配送车辆约千万辆级,无人物流车蓝海市场广阔 [6] - 2025年以来头部厂商订单高速增长,商业化加速落地。2025年初新石器无人车累计斩获超2万辆客户订单,每月交付量超1000辆,CEO预计二季度至三季度单月交付量将突破2000辆,4月单月交付量已超越2024年全年总和;九识智能2024年底在手订单超万台,2025年一季度新增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 [6] 投资建议 - 受益标的包括中邮科技、汉邦高科、通行宝、万集科技、科捷智能、今天国际、兰剑智能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