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研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HK):小米蜕变时刻:自研首款手机SOC玄戒O1发布
格隆汇· 2025-05-20 09:40
小米自研手机SoC芯片发布 - 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将于2025年5月下旬发布 公司成为国内唯二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 [1] - 小米自2014年首次投入芯片业务 历经松果、澎湃到玄戒的研发历程 [1] - 芯片团队归属手机部旗下 商业模式吸取前期松果团队经验 [1] 自研芯片的战略意义 - 旗舰SoC芯片发布有助于用户破圈 通过芯片、AI、OS等底层技术投入构建科技消费品护城河 [2] - 自研芯片带来体验优势和规模效应 为高端化提供基础要素 预计可提升高端手机综合体验 [2] - 国内手机高端市场6000元以上价格带仍是小米需攻克的市场 [1] 芯片业务发展逻辑 - 芯片业务与汽车业务具有相似经营逻辑 采用十倍投入核心技术的策略 [2] - 提供充足资金和人才支持长投资周期 确保首款产品性价比和性能不落后主流旗舰 [2] - 首款产品销售成功摊平研发费用后 有望进入正向循环迭代周期 [2] 业务协同与财务展望 - 手机、OS、芯片的协同效应在汽车业务发展中持续推动 自研芯片可能应用于手机以外的产品端 [3] - 系统优化规模效应可能跨平台体现 [3] - 预计2025-2026年总收入达4718亿元/6797亿元 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亿元/2506亿元 归母调后净利润429亿元/855亿元 [3] 市场竞争格局影响 - 自研芯片发布可能加速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变化 [3] - 具备自研底层硬件能力的头部手机厂商市占率提升 成为估值提升核心逻辑之一 [3] - 自研芯片带来关注度提升、用户体验改善和公司科技形象强化 [3]
小米YU7、自研芯片、新机“定档”,高盛:买!
华尔街见闻· 2025-05-19 15:19
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多款重磅新品,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 Ultra以及首款SUV小米YU7 [1] 智能手机业务 - 公司自研玄戒O1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旨在支持高端化战略,是公司造芯10年的关键里程碑 [7] - 高盛预计公司202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7亿部,低于市场共识的1.81亿部,但看好其在中国市场持续从苹果和荣耀等品牌获取份额 [7] - 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1%,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14% [10] - 在中国市场52周统计期内,公司有47周实现同比份额增长,表现优于OPPO、苹果和荣耀等竞争对手 [10] - 自研玄戒O1芯片的推出可能进一步助力公司高端化战略,类比苹果自研芯片后Mac全球PC市场份额平均提升约2个百分点 [7] AIoT业务 - 高盛预计公司AIoT业务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约50%,表现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5][8] - 大家电领域增长显著,国内空调、洗衣机和冰箱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03%、184%和145%,电视和净水器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7%和78% [11] - 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57%至310万台,公司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均位居第三 [11] - 高盛预计,到2027年,大家电和平板电脑将贡献AIoT业务约40%的销售额和50%的毛利,高于2024年的30%和35% [8] 电动汽车业务 - 高盛预计SU7(含SU7 Ultra)2025年交付量约为32万辆,2026年约为33.5万辆 [5][9] - 高盛预计YU7 SUV 2025年交付量约为8.5万辆,报告预测其月销量将达到约3万辆 [5][12][15] - 小米电动车工厂二期已于4月中旬通过验收并交付,即将开始试生产,三期工程也显示出早期迹象 [9] - 德银预计公司2025年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新业务”毛利率将环比增长至22%,该业务净亏损同比大幅下降87% [13] AI生态构建 - 公司推出首个开源推理型大语言模型MiMo-7B,该模型在评估中表现超过特定竞争对手模型 [18] - 公司OS原生AI助手“超级小爱”月活用户达8200万,成为中国AI原生应用中排名第五的产品 [18] - 高盛认为,凭借超过7亿活跃智能手机安装基础和9亿多连接的AIoT设备,公司正在构建全球最大的AIoT生态系统 [13]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高盛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62港元,较当前股价51.95港元约有21.6%的上涨空间 [5] - 德银预计公司2025年一季度收入约为1090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54% [13] - 高盛维持公司2025-27年收入预测基本不变,但上调同期调整后净利润预测3-6% [13] 近期催化剂 - 公司即将发布一季度业绩报告 [13] - 公司计划于6月3日举办“2025投资者日”会议,随后进行智能电动汽车工厂参观 [14] - 公司即将发布“玄戒O1”芯片 [13] - 公司即将发布YU7 SUV [15]
刚刚,热搜爆了!雷军突然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5-19 13:45
新品发布会信息 - 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于5月22日晚7点举行 [3] - 重磅新品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 [3] - 相关话题迅速引发热议并登上微博热搜第二位 [5] 小米芯片研发进展 - 公司2014年开始研发芯片并于2017年推出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 [9] - 2021年重启"大芯片"业务并决定造车 [9] - 截至4月末玄戒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今年预计超60亿元 [9] - 研发团队规模超2500人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居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前三 [9] 玄戒O1芯片技术参数 - 采用第二代3nm先进工艺晶体管数量达190亿个 [7][9] - 小米将成为全球唯四、国产唯二拥有核心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 [9] - 搭载该芯片的产品将不止手机还包括其他多款设备 [9] 公司战略定位 - 芯片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层核心赛道 [9] - 公司呼吁公众给予更多时间和耐心支持芯片研发持续探索 [9]
雷军宣布!小米股价拉升!
证券时报· 2025-05-19 13:38
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 - 小米将于5月22日晚7点召开战略新品发布会,发布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Ultra和首款SUV小米YU7等多款重磅新品 [1] 小米玄戒O1芯片 - 小米玄戒O1采用3nm旗舰处理器,是小米11年芯片研发的里程碑,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 [3]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目标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研发团队超2500人,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 [5] - 玄戒芯片不仅用于手机,还将搭载于小米其他产品,是小米高端化战略关键一环 [6] - 小米自2014年开始芯片研发,2017年推出澎湃S1后转向小芯片路线,2021年重启大芯片业务,计划至少投资500亿元 [8][9] 小米YU7 SUV车型 - 小米首款SUV车型YU7将于5月22日发布会亮相,定位中大型SUV,后驱版续航820km,四驱版续航760km [10] - YU7被视作打破Model Y在纯电SUV领域统治地位的重要产品,有望成为Model Y之后新款热销中高端纯电SUV [11]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小米发布会消息推动股价反弹,从早盘下跌近4%拉升翻红 [3] - 国内手机高端市场价格带(6000元以上)仍是小米需攻克的市场,自研芯片有望提升高端手机综合体验 [6] - 国内B级及以上纯电SUV市场Model Y销量55.67万辆,占据主导地位,小米YU7有望成为新的竞争力量 [11]
雷军官宣:玄戒O1是3nm旗舰芯片,已投入135亿,2500人!
是说芯语· 2025-05-19 13:25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 - 公司将于5月22日晚7点召开"新起点"战略新品发布会 正式发布3nm旗舰手机SoC芯片玄戒O1 同时推出小米15SPro 小米平板7 Ultra 小米首款SUV汽车小米yu7等产品 [2]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目标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 预计小米15S Pro新机将首发搭载该芯片 [2][3] - 公司重启大芯片研发后制定了长期投资计划 至少投资十年 总投入不低于500亿人民币 截至今年4月底已累计投入135亿研发费用 [3] 小米芯片研发历程 - 公司2014年9月启动第一代自研手机SoC澎湃S1项目 2017年发布后因挫折暂停大芯片研发 转向快充芯片 电池管理芯片等小芯片路线 [2] - 2021年初在宣布造车同时重启手机SoC研发 总结首次造芯经验后明确必须研发高端旗舰SoC才能真正掌握先进芯片技术 [3] - 目前芯片研发团队规模超过2500人 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3] 公司战略定位 - 芯片研发被定位为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层核心赛道 公司将持续全力以赴投入 [4] - 自研芯片被视为成为伟大硬核科技公司的必经之路 需要长期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 具有高风险特征 [4] - 玄戒O1的推出标志着公司自研芯片进入新阶段 但相比同行积累仍处于起步期 [4]
刚刚,热搜爆了!雷军突然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5-19 12:36
【导读】雷军最新发声,宣布新品发布会、详谈小米芯片之路 中国基金报记者 忆山 5月19日上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布数条微博,除了宣布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时间外,还详谈了小米的芯片之路。相关话题 也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新品发布会将于本周四开启 5月19日上午10时,雷军宣布,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于5月22日晚7点。他直言,此次重磅新品特别多,包括:手机SoC芯片"小 米玄戒O1"、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 消息传出后,相关话题迅速引发热议,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二位。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期待发布会的新产品。 雷军表示,小米在2014年开始研发芯片,并于2017年推出了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小米开始转向发力"小 芯片"。直到2021年,公司除了决定造车外,还重启了"大芯片"业务。 雷军称,截至今年4月末,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超135亿元;今年研发投入预计超60亿元。此外,研发团队人员数已超2500人。 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都排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的行业前三。 雷军表示,现在小米终于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即"玄戒O1"。据介绍,该芯片由小米自主研发设计,采 ...
疑似小米玄戒O1芯片跑分曝光,深蓝CEO回应员工买车可离职,英伟达调整中国战略,安卓17或将带桌面模式,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搜狐财经· 2025-05-19 00:30
疑似小米玄戒O1自研芯片跑分曝光 - 小米新机"Xiaomi 25042PN24C"出现在Geekbench 6.1.0跑分平台,主板信息显示为"O1_asic",疑似搭载玄戒O1自研芯片 [3] - 该机单核跑分最高2709,多核跑分8125,性能超过高通骁龙8 Gen 3 [3] - 新机支持UWB和90W快充功能 [3] 深蓝汽车CEO回应员工买车可离职政策 -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三周年活动上提出,购买318无忧穿越版的员工可申请离职两个月后再返岗 [5] - 该言论引发网友质疑后,邓承浩澄清称本意是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并非噱头或变相裁员 [5] - 公司表示该政策是为满足员工短期休假需求 [5] 英伟达调整中国市场战略 - 因美国政府限制,英伟达将不再向中国推出Hopper架构的H20芯片后续产品 [7] - 公司CEO黄仁勋表示Hopper系列已无法进行调整以适应出口限制 [7] - 英伟达正在重新评估中国市场的产品策略 [7] 安卓17将引入桌面模式 - 谷歌正在开发名为"Android Desktop Mode"的桌面模式功能,可能随Android 17发布 [9] - 新功能包括可调整窗口、桌面式导航、应用管理系统和移动/桌面界面无缝切换 [9] - 该功能类似三星DeX和摩托罗拉Smart Connect的大屏界面体验 [9]
小米集团-W:小米蜕变时刻:自研首款手机SoC玄戒O1发布-20250518
天风证券· 2025-05-18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器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首次发布手机SoC,跻身全球头部手机硬件厂商,是国内唯二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 [1] - 小米造芯有核心业务企稳和汽车业务支持,且需攻克国内手机高端市场 [1] - 旗舰SOC芯片手机发布是用户破圈,自研芯片使小米有护城河和高端化基础,有望提升高端手机综合体验 [2] - 芯片业务和汽车业务经营逻辑类似,首款产品成功后有望进入正向循环迭代周期 [2] - 预计小米发布自研芯片后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加速变化,头部具备自研底层硬件能力的手机厂商市占率提升或为小米估值提升核心逻辑之一,自研芯片带来的关注度、用户体验和公司科技形象更重要 [3] - 持续看好小米在自研芯片、新车周期下的加速升级,预测小米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自研芯片情况 - 2014年对芯片业务首次投入,2025年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 [1] - 芯片团队归属手机部旗下,在商业模式上吸取前期松果团队经验 [1] 小米坚持自研芯片原因 - 手机SoC是为移动终端服务的定制化技术,投入资金和人才需求高,此前手机厂商在芯片领域面临技术和商业模式问题大 [1] - 核心业务企稳和汽车业务第二曲线为芯片提供支持条件,国内手机高端市场价格带(6000元以上)待攻克,此前已在可穿戴产品上验证硬件底层框架重构和系统策略优化后的续航提升 [1] 旗舰SOC芯片对小米的意义 - 是一次用户破圈,对底层技术的长期投入使小米有护城河,自研芯片带来体验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小米具备高端化基础要素,有望提升高端手机综合体验 [2] 芯片业务和汽车业务经营逻辑 - 汽车业务在核心技术领域十倍投入,首款产品成功;芯片业务类似,提供充足资金和人才在长投资周期中迭代出首款产品,确保性价比和性能不落后主流旗舰产品,首款产品销售成功摊平研发费用后有望进入正向循环迭代周期 [2] 投资建议相关 - 预计小米发布自研芯片后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加速变化,头部具备自研底层硬件能力的手机厂商市占率提升或为小米估值提升核心逻辑之一,自研芯片带来的关注度、用户体验和公司科技形象更重要 [3] - 持续看好小米在自研芯片、新车周期下的加速升级,预测小米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 公司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25,947.38百万股,港股总市值1,323,316.45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8.12港元,资产负债率53.07%,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59.45/15.36港元 [3]
消费类电子产品,到底需不需要“品牌信仰”
搜狐财经· 2025-05-18 18:15
索尼品牌与技术积淀 - 索尼拥有工程师至上的文化,在音频算法、电视画质芯片等领域有深厚产业积淀 [1] - 索尼部分技术和产品仍受市场尊敬,如未发布的Walkman手机和罕见收藏品 [3][5] Xperia 1 Ⅶ产品分析 - 搭载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提供16GB+512GB存储组合,支持TF卡扩展 [6] - 配备1/1.3英寸双层晶体管CMOS主摄、1/1.56英寸超广角及85mm-170mm连续可变潜望式长焦 [6] - 音频设计采用非磁性电容和镀金3.5mm接口,针对电磁干扰优化,但未集成S-Master数字功放芯片 [8][12] - 屏幕分辨率仅1080P,未采用供应链更高规格面板,与万元旗舰定位不符 [10] 消费者信仰与品牌期望 -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仰应基于对其实力的了解和信任,而非盲目崇拜 [13] - 索尼有能力将Xperia 1 Ⅶ做得更好,但为商业利益故意保留技术,背叛用户期望 [12] - 魅族Note 16系列虽背离传统设计,但以500元价位解决山寨机问题,重塑市场期望 [17][19] 粉丝经济与情绪价值 - 早期粉丝经济针对极客用户,通过技术讨论推动产品发展 [21] - 当前粉丝经济转向迎合大众情绪价值,厂商放大非理性诉求,类似宗教传道行为 [23] - 情绪价值需回归现实,如自研芯片的期待源于降低关税溢价、提升性价比 [27][29]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蜕变时刻:自研首款手机SoC玄戒O1发布
天风证券· 2025-05-18 16: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器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发布自研芯片后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或加速变化,头部具备自研底层硬件能力的手机厂商市占率提升或是小米估值提升的核心逻辑之一,自研芯片带来的关注度、用户体验和公司科技形象更为重要 [3] - 持续看好小米在自研芯片、新车周期下的加速升级,预测小米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首次发布手机SoC情况 - 2025年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小米是国内唯二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 [1] 小米坚持自研芯片原因 - 手机SoC是为移动终端服务的定制化技术,投入资金和人才需求高,此前手机厂商在芯片领域面临技术和商业模式问题大,小米芯片团队吸收经验,归属手机部旗下,在商业模式上吸取前期松果团队经验 [1] - 小米核心业务企稳和汽车业务第二曲线为芯片提供支持条件,国内手机高端市场价格带(6000元以上)是小米需攻克的市场,此前已在可穿戴产品上验证硬件底层框架重构和系统策略优化后的续航提升 [1] 旗舰SOC芯片对小米的意义 - 旗舰SOC芯片手机发布是一次用户破圈,对芯片、AI、OS等底层技术的长期投入使小米拥有护城河,自研芯片带来体验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小米具备高端化基础要素,预计自研芯片或提升小米高端手机综合体验 [2] 芯片业务和汽车业务经营逻辑 - 汽车业务在核心技术领域十倍投入,首款产品取得成功;小米芯片业务经营逻辑类似,提供充足资金和人才在长投资周期中持续迭代出首款产品,确保性价比和性能不落后主流旗舰产品,首款产品销售成功摊平研发费用后有望进入正向循环迭代周期 [2] 小米业务协同效应 - 手机、OS、芯片的协同效应在汽车业务持续发展下推动,自研芯片或在手机以外产品端使用,系统的优化规模效应或跨平台体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