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
搜索文档
酒店商家三年0佣金,京东凭什么敢掀OTA的桌子?
36氪· 2025-06-19 10:49
京东进军酒旅市场战略分析 核心战略 - 公司以"0佣金"政策突袭OTA市场,酒店商家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可享受最高三年佣金全免优惠 [2][7][8] - 战略核心并非单纯抢占市场份额,而是通过酒旅业务切入酒店供应链,目标将非生产性物料采购成本从行业平均60%毛利压缩至20% [10][11] - 公司拥有超8亿高消费力用户资源,与四星级以上酒店主力客群高度重合,同时覆盖超30000家大型企业和800万中小企业客户资源 [2][15][16] 会员体系与生态建设 - 酒店必须接入京东PLUS会员权益系统,实现会员体系互通,形成引流闭环 [10] - 公司PLUS会员已联合华住、万达等20家酒店集团,覆盖全国超2万家门店,提供金卡权益、免费早餐等专享服务 [12] - 采取"会员权益先行、平台建设跟进"的独特路径,不同于传统OTA先建平台再引流量的模式 [15] 供应链布局 - 0佣金政策实质是换取酒店采购体系向京东工业品、企业购等B端业务开放,未来可能衍生酒店用品集中采购、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增值服务 [11] - 酒店业每年千亿级采购需求(床品卫浴、智能设备等)是京东企业购和工业品供应链的理想落地场景 [17] - 酒店预订场景衍生信用住、分期付等需求,为京东白条、企业金融提供试验场 [17] 市场竞争格局 - 抖音、视频号、快手等平台此前已将酒店类目服务费率降至0.6%或限时免佣 [11] - 携程在高星酒店领域覆盖全品牌,其他平台最多覆盖三分之二,且携程已将重心转向全球市场 [18][23][24] - 公司缺乏专业地推团队(美团地推超2万人),获取独家房型与动态定价权难度较高 [21] 业务协同与本地生活布局 - 酒旅业务与年初外卖业务构成公司本地生活战略双翼,实施"高频打低频"策略 [16] - 公司需通过酒旅激活5.8亿年活跃用户的消费延长链,应对电商渠道增长见顶的挑战 [16] - 京东APP内酒旅入口已从二级页面提升至首页,显示战略优先级提升 [16] 行业趋势 - OTA竞争从流量争夺转向生态建设,从交易场转向服务场 [31][32] - 单纯佣金战难有赢家,行业利润池可能在补贴中加速蒸发 [29][30] - 未来市场空间扩大依赖供给端精细化运营和消费端频次与客单价双向提升 [18]
又见0佣金,京东刘强东正式宣布进军酒旅行业
钛媒体APP· 2025-06-19 00:17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战略 - 公司正式确认进军酒旅行业 核心战略围绕供应链能力展开 通过外卖和酒旅业务为供应链体系做铺垫 [2] - 平台拥有超8亿高消费力用户 与超30000家大型企业和800万中小企业客户深度合作 定位国内本地生活流量第一阵营 [2] - 推出酒店PLUS会员计划 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优惠政策 直接针对酒店经营者痛点 [2] 京东酒旅业务历史与策略 - 业务并非新布局 2011年上线机票预订 2015年以3.5亿美元成为途牛第一大股东 2018年提出"无界零售+住宿体验"战略 [3] - 当前以机票"无捆绑"为差异化亮点 仅包含机票价格、机建和燃油费 取消其他OTA常见的额外保险费用 [3] - 复制外卖业务成功经验 采用百亿补贴策略 例如5.9元茉莉花香拿铁和3.9元蜜雪冰城双杯奶绿 推动咖啡行业外卖份额从80%增长至90%以上 [4]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航司与OTA存在长期博弈 2016年南航、国航因价格体系混乱下架去哪儿网 2024年4月南航暂停去哪儿网代理资格 航司通过自营APP和专属优惠减少对OTA依赖 [5][6] - 携程深耕高星酒店领域 美团主导低星民宿和连锁市场 京东目前酒旅产品仍依赖携程等平台供给 面临定价、库存和履约限制 [7] - 酒旅产品履约复杂度高 需应对航班变动、酒店异常等问题 对客服体系提出挑战 [7] 竞争对手战略动向 - 携程聚焦全球化布局 在亚洲多国旅游App排行榜跻身前十 目标未来三到五年将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一倍 [7] - 携程设立10亿元旅游创新基金 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酒店集团战略合作 与10个国内目的地和5个海外组团社构建"双向服务枢纽" [8] - 美团探索"住宿+"生态价值 "住宿+玩乐"间夜同比增长99% "住宿+餐饮"增长87% "住宿+机票"增长36% "住宿+景点"增长26.6% 计划推进不少于10场大型品牌联名活动 [9][10] 供应链战略定位 - 公司认为酒店和餐饮本质是供应链业务 前端消费背后存在庞大且高成本的杂乱供应链 为此成立新通路事业部 依次布局便利店、餐饮和酒旅 [6] - 通过新通路方式为酒店行业提供供应链服务的思路获得业内认可 符合行业实际需求 [6]
京东官宣进军酒旅行业 背后原因几何
证券日报· 2025-06-19 00:12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公开信宣布将为酒店行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目标是优化供应链成本并推动经营成本下降 助力行业聚焦服务品质提升[1] - 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参与商家可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2] - 战略定位基于供应链整合 创始人明确表示酒旅业务是继便利店、餐饮后第三个新通路事业部重点方向[3] 流量与生态协同优势 - 平台拥有超8亿高消费力用户 与30000家大型企业及800万中小企业客户深度合作 客群与四星以上酒店高度重合[2] - 电商专家指出此举可实现"高频打低频"协同效应 将高频消费场景与低频高客单价旅游服务结合[3] - 本地生活流量第一阵营地位催生旅游出行需求 公司计划通过生态协同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2] 业务发展历史与现状 - 2011年已上线机票预订业务 但长期依赖第三方导致定价权和履约能力受限[4] - 近期通过招聘小程序发布酒旅行业岗位 涵盖产品经理、航空运营等 传闻以3倍薪资从竞对挖人[3] - 当前品牌认知仍集中在电商领域 尚未建立专业酒旅服务商形象[4] 竞争策略与行业影响 - 结合外卖业务构建流量入口 通过酒旅板块实现流量转化 形成预订酒店赠送外卖券的商业闭环[4] - 零售专家认为自营模式可发挥供应链优势 物流体系能强化配送竞争力[4] -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可能从用户需求和行业痛点切入 抢占市场先机[4] 面临挑战与未来规划 - 需培养用户酒旅消费心智 加大供给端投入 并通过组织改革实现业务协同[5] - 创始人强调创新重要性 表示愿意承担项目失败风险以换取长期成功[6] - CEO确认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是战略大方向 但具体业务形式可能创新[3]
京东0佣金杀入酒旅市场,刘强东欲靠供应链模式打破OTA铁壁
北京商报· 2025-06-18 19:47
京东酒旅业务战略 - 公司宣布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招揽酒店商家 通过新通路事业部优化供应链成本结构 [1][4][5] - 业务核心逻辑围绕供应链展开 目标提供产品更好 价格更便宜 服务更好的消费体验 [1][5] - 采用前端0佣金引流+后端供应链盈利模式 冲击OTA佣金体系与酒店集采利润 [1][8] 市场进入策略 - 优先瞄准对佣金敏感的中小型单体酒店 采取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11] - 依托超8亿高消费用户及30000家大型企业 800万中小企业客户资源实现客流转化 [9] - 通过京东旅行PLUS会员计划建立酒店合作关系 目前部分国际酒店和租车业务仍依赖第三方平台(Agoda/租租车)填补供给缺口 [1][12] 行业竞争格局 - 新通路策略形成双杀效应:前端0佣金挑战携程美团佣金模式 后端供应链渗透影响酒店集团集采利润池 [8] - 头部酒店集团(如华住)拥有自建供应链体系 可能对京东供应链合作参与度有限 [11] - 当前京东酒旅BD团队建设进度不足 专业岗位招聘较少 市场占有率与订单量仍处低位 [13] 业务现状与挑战 - 产品模式为自营+第三方平台混合 机票酒店门票为自营 旅游度假签证等由第三方提供 [12] - 日均订单量仅个位数 行业知名度与技术积累需提升 国际酒店与租车依赖外部平台接入 [12][13] - 供应链具体模式尚未公开 但分析师认为其可通过酒店用品采购等后端服务实现盈利 [6]
刘强东讲述京东故事 一切围绕“供应链”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18:21
公司战略与创新 - 京东未来将坚持每年推出创新项目,所有业务围绕供应链展开[1][11][18] - 公司已组建17人战略执行委员会,调整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管理,高层制定战略、中层选拔人才、一线自主执行[2] - 目前有包括稳定币在内的6个创新项目在推进中[2][19] - 过去五年被内部视为"失落期",2023年战略全面恢复[13][14][16] 商业模式与业务布局 - 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京东工业等子公司均服务于供应链体系,非多元化扩张[11][29] - 新业务拓展遵循"便利店→餐饮外卖→酒旅"三步走策略,均基于供应链优势[5][20] - 外卖业务日订单超2500万,全职骑手12万名,采用免佣、五险一金、百亿补贴等竞争策略[6][7][24] - 计划推出区别于美团的创新外卖商业模式,重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8][9][26] 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 中国大陆拥有1600多个物流中心,自营商品超1000万种,库存周转30-50天[30] - 零售综合成本率10%,全球仅五家企业达到该水平(含Costco、亚马逊)[30] - "三毛五理论"规定零售商利润占比不超过产业链三分之一,家电领域净利率3-4%[34][35] - 2023年Q2员工达90万人,全年工资支出1161亿元,五险一金累计缴纳超1000亿元[17][36] 经营理念与财务表现 - 战略核心为"体验、成本、效率"六字方针,反对通过压榨员工降成本[31] - 2023年第三方平台GMV超4万亿元,净收入11588亿元,净利润400多亿元[36] - 大家电业务通过将成本率从行业15%降至6%,实现让利消费者10%的价格优势[33][34] - 前端业务可战略性亏损(如外卖),通过供应链后端实现盈利[8][25]
刘强东6·18前夜长谈,决心找回失落的五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6-18 18:05
公司战略与创新 - 京东过去五年被创始人刘强东评价为"失落的五年",缺乏创新和成长,但目前已重启高强度创业模式,计划每年推出一个创新业务,现有6个创新项目在推进,包括稳定币业务 [2][5][9] - 公司业务布局始终围绕供应链展开,所有子公司(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京东健康等)均服务于供应链体系,新进入的外卖业务实质目标也是强化生鲜供应链 [5][6][7] - 未来商业模式将聚焦现有7-8个供应链相关业务的深化和国际化,不再开发全新模式 [10] 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中国大陆拥有1600多个物流中心,自营商品超1000万种,库存周转天数30-50天,零售综合成本率仅10%,全球仅五家企业达到该水平(含Costco、亚马逊) [11][12] - 核心战略聚焦"体验、成本、效率"三要素,自营模式带来用户信任优势,2023年回归该战略后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12][14] - 通过技术投入优化运营效率,库存周转天数目标降至20-25天,每优化1天可释放100亿现金流,当前账期59天优于行业 [15] 国际化布局 - 欧洲市场已投入3年基建,计划2024年营业,采用"本地电商"模式:本地团队(超2000人)、本地采购发货、专注品牌商品 [3][16][17] - 国际战略差异化避开亚马逊,初期聚焦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需5年完成合规认证等工作,预计需10-20年实现商业模式成熟 [17][18] - 稳定币业务是国际化关键配套,计划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牌照,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至10秒内完成 [4][9] 行业竞争与价值分配 - 外卖业务将在一个月后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强调解决食品安全和高性价比问题,前端可永久不赚钱而依靠供应链盈利 [7][8][9] - 家电领域实施"三毛五理论":零售商利润占比1/3,品牌商占2/3,推动行业净利率从1%升至10%以上,公司市占率达国美苏宁总和的5倍 [20][21][22][23] - 认为品牌商创造的社会价值高于零售商,通过利润合理分配促进产业正循环,避免低价竞争导致的恶性循环 [22] 组织管理 - 公司员工近90万人,过去一年半实施7次涨薪,基层员工收入最低增长50%,P5级以上员工收入翻倍 [4][13] - 强调不压榨员工但保持行业拼搏精神,通过技术投入而非人力压降实现成本优化 [12][13][15]
刘强东讲述京东故事 一切围绕“供应链”
经济观察网· 2025-06-18 16:54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过去保持每三年创新一种商业模式的节奏,未来计划每年推出一个创新项目,目前已有包括稳定币在内的6个项目在推进[2] - 2023年公司战略完全恢复,组建由17位高管组成的战略执行委员会,调整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管理,强调充分授权[2] - 公司坚持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创新,明确不做与供应链无关的跨界业务[3][5] - 公司提出"三毛五理论",主张零售商利润应占品牌商利润的三分之一,在家电领域实现3-4%净利率,显著低于传统零售巨头6%的水平[15][17] 新业务布局 - 2024年3月正式进军外卖市场,初期通过免佣、五险一金保障及百亿补贴等政策与美团、饿了么竞争,上线100多天实现日订单超2500万,全职骑手达12万名[3][4] - 外卖业务战略定位为生鲜供应链入口,计划一个月后推出区别于美团的创新商业模式,目标解决食品安全问题[4][12] - 宣布6月18日进军酒旅行业,作为继便利店(150万家)、外卖后的第三步战略,聚焦酒店供应链优化[5][9] 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中国大陆运营1600多个物流中心,自营商品超1000万种,库存周转天数30-50天,零售综合成本率10%,与Costco、山姆会员店等全球四家企业并列最低成本梯队[13][14] - 自营零售毛利率17-18%,费用率仅10%,显著低于传统商超20%和国美苏宁15%的水平[14] - 公司矩阵包括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京东健康等企业,全部服务于供应链体系,2023年第三方平台交易总额4万亿元,集团净收入11588亿元[5][18] 组织与人才 -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员工规模达90万人,五险一金累计缴纳超1000亿元,2023年工资支出1161亿元[2][18] - 外卖业务快速扩张带来人力资源挑战,日均新增骑手3000-4000人,HR招聘压力显著[11] 行业竞争分析 - 家电领域通过成本控制实现颠覆性突破,将传统零售巨头15%的成本压缩至6%,推动品牌商净利率从1%提升至10%[15][17] - 外卖市场竞争策略强调差异化,40%用户存在交叉购买电商产品,形成流量协同效应[12]
刘强东,“摊牌”了
搜狐财经· 2025-06-18 15:13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过去5年被称为"失去的5年",因未推出新商业模式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和增速减缓 [3] - 将推出6个创新项目,包括发行稳定币以强化创新力度和创业精神 [3] - 稳定币将助力跨境电商和海外扩张战略,因其超强流动性和支付便捷性 [5] - 公司入选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成为内地首家布局稳定币的企业 [5] - 全球稳定币监管进展:美国参议院通过相关法案程序性立法,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将于2025年8月实施 [5] - Circle作为稳定币第一股上市后两日股价暴涨247%(发行价31美元涨至107.7美元) [5] 零售业务与竞争 - 公司与胖东来经营理念一致:对外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对内提升员工福祉 [7] - 坚持为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预计增加数百亿元成本 [7] - 进军外卖市场4个月后日均打开人数达1.69亿,反超美团 [9] - 外卖业务强调生鲜供应链盈利模式,而非前端卖饭菜 [9] - 40%外卖消费者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外卖业务亏损比购买流量更划算 [10] - 将打造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预计1个月内推出 [10] 业务扩张与员工 - 进军酒旅餐饮领域,目标通过供应链将行业成本降低20% [10] - 成立新通路事业部服务酒店餐饮业务 [10] - 二季度预计净增员工18万人,总数达90万创单季度纪录 [10] - 未来员工数量将突破100万,最终可能达到120万 [11][13] - 规划拓展美容、医美、医院等各类业态的供应链服务 [10] 技术发展 - 获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JD0001),实现"持证上岗" [13] - 无人配送车将持续增加,部分配送员将转型为维修保养人员 [13] - 将加大配送员培训力度以适应技术变革 [13] 管理规划 - 计划将国内业务交由CEO许冉管理,创始人将专注国际业务 [13]
最高3年0佣金!京东官宣“杀入”酒店业 刘强东:无论是做外卖还是做酒店,都是对供应链的考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4:30
京东酒店业务战略 - 公司正式官宣“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酒店商家参与可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 [1] - 公司旨在通过新通路方式为酒店行业提供供应链服务,优化成本,推动酒店业经营成本下降 [1] - 公司希望联合酒店商家,通过平台让利释放酒店在服务、品质等方面的活力 [1] 用户与客户基础 - 公司拥有全国超8亿高消费力用户,与超30000家大型企业和超800万中小企业客户合作 [1] - 该用户群与四星以上酒店主力客群高度重合,能为酒店行业带来丰富多样的高潜力客流 [1] 业务拓展逻辑与供应链核心 - 公司进军酒店业的背后是对供应链的深度考量,酒店、餐饮背后也是供应链 [1] - 公司所有业务都围绕供应链开展,并非多元化,包括外卖业务也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 [2] - 公司为酒店、餐饮成立新通路事业部,先后布局便利店、餐饮、酒旅,均为背后供应链做铺垫 [2] 外卖业务进展 - 京东外卖于3月1日正式上线,用约3个月时间达成日单量2500万单的阶段性目标 [2] - 截至目前,京东外卖已有超过12万名全职外卖员 [2] - 公司每天有3000到4000人入职,人力资源面临巨大挑战 [2] 市场环境与创新理念 - 国内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居民旅行需求旺盛,旅游市场增长态势良好,酒店旅游行业迎来增长 [2] - 公司未来会坚持每年都要有创新,承认创新项目不可能都成功,但企业需承担风险以做出成功的东西 [3]
刘强东打开自我,这里是他最希望被理解的20件事
36氪· 2025-06-18 14:30
京东战略方向 - 公司核心战略是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布局7-8个业态并推进国际化[4][7] - 计划通过供应链重塑进入外卖、酒旅、医美、医院等多个领域,目标将酒店餐饮成本降低20%[11][12] - 否认进军网约车,但将稳定币作为重点创新项目,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14] 业务创新与扩张 - 外卖业务已招募超12万名全职骑手,日增3000-4000人,40%订单来自电商交叉销售[8][9] - 宣布6月18日正式进军酒旅行业,推出0佣金会员计划[11] - 未来一年半内有6个创新项目,包括美容、医美等供应链服务[12][13] 国际化布局 - 国际业务战略聚焦本地化运营,包括本地电商、基建、员工等6个维度,欧洲员工已超2000人[17] - 计划用5-10年带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不走跨境电商模式[18] 组织与运营效率 - 公司员工总数达90万人,二季度单季净增15万人,P5以上员工薪资翻倍[20][22] - 北京全职快递员平均税前工资超13000元,全额缴纳五险一金[23] - 管理层级仅5层,强调扁平化组织与授权[25] 行业地位与财务表现 - 家电市场份额远超国美苏宁总和,但净利润率仅3-4%,低于品牌商[26] - 零售综合成本10%,库存周转30天,账期59天仅为行业平均水平一半[27][28] - 平台交易额4万亿,净利润400亿,工资与五险一金支出合计1341亿[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