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搜索文档
主责主业筑根基 创新服务添动能——太平财险湖北分公司护航湖北支点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2:09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助力湖北中部地区崛起为核心使命,致力于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金融动能 [1] - 公司制定三年发展规划(2025-2027年),明确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发展路径,并通过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来校准经营方向 [2] 科技金融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累计服务科技企业5747家,提供风险保障超1600亿元 [3] - 公司参与推动国内首创的健康险产品“惠科保”落地,并联合推出全国首单“高校概念验证保险”,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风险保障 [3] - 公司的“水稻完全成本保险遥感技术服务项目”入选2024年湖北省卫星应用十大示范项目,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实现智能监测 [3] 绿色金融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绿色保险原保费同比增长21.1%,提供风险保障825.64亿元 [4] - 2024年12月,公司启动湖北省首单政策性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为11万余亩公益林提供近380万元碳汇价值损失风险保障 [4] - 公司承保新能源车辆41952笔,提供风险保障617亿元,绿色产业保险业务保费同比增长43.2%,风险保障达116亿元 [4] 普惠金融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服务小微企业超6123家 [5] - 公司承保湖北省2个地市的医保意外项目及6个地市的“惠民保”项目,累计为192万职工和居民提供2233亿元风险保障 [6] - 公司2025年新开发十余个农险产品,截至9月累计为14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7亿元 [6]
信用数据“活”起来 小微融资“快”起来
金融时报· 2025-10-28 10:16
资金流信息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建设,旨在进一步支持信贷资金精准高效直达 中小微企业。该平台以可视化方式呈现企业经营动态与资金流转全貌,金融机构通过整合企业征信数据 与资金流信息,构建多维企业信用画像体系,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 的可获得性和审批效率。 在安徽,一家专注于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正伴随着环保产业发展的东风迅速 成长。随着订单持续攀升、产能稳步扩张,该企业迫切希望获得更大规模的银行授信,以增强对上游供 应商的议价能力,借助集中支付降低综合成本。然而,传统授信模式难以厘清其错综复杂的上下游交易 与高度分散的资金流动,融资进程一度陷入停滞。 随着广发银行合肥分行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家企业的融资困局迎来破 题。通过整合多维度信用与资金流数据,交叉验证税务与经营信息,广发银行合肥分行迅速精准识别出 企业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可靠的偿债保障。短短数日,尽职调查与审批流程高效完成,更高额度的授信顺 利批复,为企业打通了降本增效的发展快车道。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广发银行合肥分行已通过该平台累计为184家中小微企业提供 ...
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金融时报· 2025-10-28 10:03
赤峰市农业概况 - 赤峰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2168.2万亩,约占内蒙古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5% [1] - 该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牧产品供应基地,拥有悠久的谷物种植历史 [1] 金融机构对秋收的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秋粮收购贷款绿色通道,贷款审批效率提升30%,贷款发放压缩至48小时内 [4] - 截至2025年8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16.81亿元,同比上升7.18% [3] - 金融机构积极推广“金丰·惠农易贷”、“个体蒙信贷”、“乡村振兴贷”、“兴农快贷”等特色秋收信贷产品 [3] 工商银行赤峰分行的涉农金融服务 - 工商银行喀喇沁旗支行为南台子乡55户农户投放1050万元贷款 [2] - 工商银行敖汉支行普惠贷款覆盖16个乡镇苏木,已为农户、合作社等办理开户189户 [2] - 该行创新推出“种植e贷”等专属融资产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服务方案 [2] 农业银行赤峰分行的惠农分期业务 - 截至2025年8月末,农业银行赤峰分行惠农分期交易额达到2165万元 [4] - 其中,农机分期交易额为220万元,为农户购买收割机等提供资金保障 [4] 对粮食企业的融资支持与成本降低 - 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协调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粮食信用保证基金+担保公司”组合模式,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5] - 农业发展银行赤峰市分行与担保公司开展“银担总对总”业务,年担保费率由0.8%降至0.4%,为企业节省费用超2000万元 [5] - 粮食信用保证基金支持赤峰兴谷粮油股份有限公司4000万元资金到位,保障其收购计划 [5]
金融“输血” 服务“加码”
金融时报· 2025-10-28 10:03
中国人民银行黔江分行鼓励金融机构上门为小微企业主提供"政策解读+融资对接"一站式服务,优化"再 贷款+"产品矩阵,开通"专用额度优先审批、质押比例适度下调"绿色通道,将平均贷款审批时间压缩至 3个工作日内。 精准滴灌科创企业 该行聚焦科创企业融资需求,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收集科创企业融资需求清单,通过"长江渝融通"大数据 系统定点推送银行,探索破解科创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问题。 重庆某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是"长江渝融通"推送清单中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恒丰银行黔江支行在收到该企 业扩大生产、更新设备的融资需求后,依托"恒惠贷"专用额度,为企业发放9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该 笔贷款执行优惠利率,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快速放款,助力企业及时购置3条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后 生产效率提升40%,上半年新增订单金额超3000万元。 靶向支持民营小微 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黔江分行围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以政策工具为杠杆、以精准对接为抓 手、以服务创新为突破,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小微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今年8月末,黔江辖区金融机构累计向普惠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0.06亿元,支持8304家小微企业稳定 经营。 " ...
从暴力催收到AI转型:平安普惠正在走出信任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0-28 09:11
近年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阶段性缓解,普惠金融服务 覆盖面持续扩大,可得性显著提升。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高于同期各 项贷款5.2个百分点。2025年6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8%,较3月下降12个基 点。 在结构方面,普惠小微贷款中的信用贷款占比已接近30%,较上季度末提升0.7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 企业贷款余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9%,获贷企业数量达27.4万家,获贷率为50%,反映出普惠金融 服务正朝着提质扩面的方向加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平台如平安普惠、马上消费等,仍不时 受到"暴力催收""捆绑贷款"等负面舆情的冲击。这凸显出普惠金融平台在快速扩张中,正普遍面临严峻 的合规风险挑战。 监管铁拳与投诉洪流 从用户投诉内容来看,平安普惠主要集中为三大"顽疾"。 一是,变相高利贷与捆绑销售,用户在不知情下被捆绑了高额的担保费、保险费,使得综合融资成本远 超借款人预期;二是,暴力催收严重,当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无力还款,就会电话 ...
金融“活水”润京华 2025年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纪实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7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6700亿元,同比增长9%,占GDP比重17.4%,对首都经济拉动1.5个百分点 [2] - 金融业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通过“蜜蜂计划”进行防非宣传,制作202期电视专题、1200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达15亿次 [2] - 依托“冒烟指数”平台加强风险监测,实现对企业异常苗头的毫秒级识别 [2] 科技金融与资本市场 - 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贷款余额达4万亿元,设立14只股权投资基金,科创债规模4500亿元 [3] - 2025年1至9月北京市新增11家上市公司,截至9月末上市公司总数达795家,位居城市榜首 [3] - 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超270家,总市值突破8000亿元,“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超50% [3] 绿色金融 - 北京绿色交易所敲响全国CCER市场启动首锣,利用金融手段将污染成本转化为价格信号 [3] 普惠金融 - 举办54场“畅融工程”活动,促成775家企业与597家金融机构对接 [3] - 通过普惠金融支持,例如平谷区草莓采摘园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实现一季增收6万元 [3] 养老金融 - 个人养老金账户数及缴存额稳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 [3] - 商业养老金覆盖11.6万户,资产规模达257.4亿元 [3] 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 - 北京地铁全网支持五大国际卡组织“拍卡过闸” [3] - 金融监管沙盒作为创新孵化器,有31个监管工具项目排队入场,19家顺利“毕业” [3] - 资本市场领域有28个试点项目,其中13个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3] 区域协同与对外开放 - 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4] - “平急两用”项目获得贷款56亿元,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达1100亿元 [4][5] - 吸引瑞穗证券、保德信资管、高盛中国证券等一批外资金融机构落户北京 [5] - 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齐聚金融街论坛 [5]
截至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36万亿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8 08:18
普惠小微贷款 - 截至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高5.6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增加3.15万亿元 [1] - 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为9.92万亿元 [1] - 前三季度农户经营性贷款增加3465亿元 [1] - 助学贷款余额为2944亿元,同比增长41.1% [1] 涉农贷款 - 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为53.4万亿元,同比增长6.8% [1] - 涉农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3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涉农贷款增加3.28万亿元 [1]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7:36
公司治理与报告批准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7日审议并通过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董事会会议应到董事10人,实到10人 [1] - 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由董事长、行长及财务负责人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 - 公司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同日审议通过第三季度报告,应到监事9人,实到9人 [50] 股东结构变动 - 法国巴黎银行(含QFII)在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23,635,625股,占报告期末总股本的1.00%,期末持股比例达17.14% [5] -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增持股份608,746,244股,占报告期末总股本的4.92%,期末持股比例达14.21% [5] - 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合计增持股份160,508,574股,占1.30%,期末持股比例达13.51% [6] - 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增持股份148,303,153股,占1.20%,期末持股比例达9.99% [6] - 持股1%以上股东(不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增持股份1,034,444,310股,占报告期末总股本的8.37% [7] 主要财务业绩 - 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29,62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09.08亿元,增幅14.31%;负债总额27,468.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73.73亿元,增幅14.48% [10] - 存款总额16,405.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43.83亿元,增幅9.65%;贷款总额14,11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50.83亿元,增幅12.34% [1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0.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6% [12] - 利息净收入252.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52%,在营业收入中占比60.09%;非利息净收入167.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63%,占比39.91% [12] - 成本收入比为23.27%,较上年末下降4.81个百分点 [12]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83%,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13.22%,保持了较好的风险抵补水平 [13] - 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策略,严把风险入口关,提高新增授信质量,并加快存量风险处置 [13] 公司金融业务发展 - 对公贷款余额10,731.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9.31亿元,增幅14.63% [14] - 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33.03%、17.47%、16.16%、7.80% [14] - 实体用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34.90%,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1.56% [14] - 服务小微实体客户20万户,"鑫e小微"标准化产品体系触客近24万户,"鑫转贷"业务规模突破300亿元 [14] - 投资银行累计承销债务融资工具超2,200亿元,江苏省内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供应链金融业务量超2,427亿元 [14] - 国际业务客户数达12,838户,较年初增长28.38% [14] 零售金融业务表现 - 零售价值客户、财富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31%、16.31%、15.43%;手机银行App用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9.39% [15] - 零售金融资产规模达9,686.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7.52亿元,增幅17.14%;个人存款余额5,651.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6.77亿元,增幅18.61% [15] - 个人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下降26BP;个人贷款余额达3,383.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52亿元,增幅5.67% [15] - 母公司个人贷款不良率1.33%,较上季度末下降10个百分点;零售板块实现营收117.02亿元,同比增速22.10%,其中代销中收同比增速47.42% [15] - 零售板块实现利润16.22亿元,营收创利显著增长 [15] 金融市场与资产管理业务 - 公司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达3.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2% [17] - 南银理财产品规模实现较好增长,荣获"金贝奖"2025卓越银行理财公司等称号;鑫元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达2,287.67亿元,同比增长18.77% [17] 重要事项与利润分配 - "南银转债"于2025年7月17日提前全部赎回并摘牌,累计共有19,996,127,000元转换为公司A股普通股,转股数为2,356,550,272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A股普通股股份总额的23.55% [18] - 如皋长江支行于2025年9月28日开业 [18]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人民币3.06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37.857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0.00% [56] - 拟于2025年12月23日对南银优1优先股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股发放现金股息人民币4.86元(含税),合计人民币2.3814亿元(含税) [27]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36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10-28 03:29
普惠小微贷款 - 截至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高5.6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增加3.15万亿元 [1] - 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为9.92万亿元 [1] - 前三季度农户经营性贷款增加3465亿元 [1] - 助学贷款余额为2944亿元,同比增长41.1% [1] 涉农贷款 - 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为53.4万亿元,同比增长6.8% [1] - 涉农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3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涉农贷款增加3.28万亿元 [1]
阿里小贷正式注销!互联网大厂纷纷退出,小贷行业迎来寒冬与新生
搜狐财经· 2025-10-28 02:10
一个时代落幕的背后,是金融科技行业回归本源的开始。 曾经开创电商金融服务先河的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小贷),在2025年10月17日正 式完成注销,标注为"决议解散"。 这张阿里系旗下最早的小贷牌照,在走完15年历程后悄然退场,标志着阿里系三家核心小贷牌照已全部 退出历史舞台。 阿里小贷的注销并非个案。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公告注销、清退的小额贷款机构已超300家,就连搜狐 旗下的狐狸小贷也未能幸免。一场席卷小贷行业的深度洗牌正在加速进行。 时代落幕:阿里小贷的兴起与退场 阿里小贷成立于2010年3月25日,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等外部股东共同发起设立。它不仅是阿 里系小贷业务的"开山之作",更是国内首家获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贷业务的公司。 去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 管的通知》,力争3年内压降地方金融组织总量,清退"失联"、"空壳"及严重违规机构。 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业务经营、公司治理与 风险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非正常经营企业退出等作出规定。 在早期电商生态中,阿里小贷推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