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振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9月份,个人补贴开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13:05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已公开印发。 "这里还是要说明一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 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 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于红表示。 针对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廖岷介绍,从消费结构看,我国目前服务消费具有较大 增长潜力,为了释放这一潜力,需要有更高品质的供给,因此,同步实施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 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 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 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针对申请条件,于红表示,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今年3月 16日公开发布的,对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8类消费领域服 务业经营主体而言,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 ...
财政部:合理借贷需求和真实消费行为才能享受消费领域贷款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3 11:25
财政贴息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1] - 政策特点为广覆盖低门槛,申请程序简化,确保精准提振消费效果 [1] - 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需满足真实消费行为这一核心条件 [3]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政策实施期为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3] - 覆盖范围包括日常生活小额消费、大额商品消费及各类服务消费 [3]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享受 [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同一机构最高1000元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同一机构最高3000元 [3] - 禁止将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或违规套利行为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 政策核心要求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4]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 [4] - 实施期为今年3月16日至年底,可享受最长1年贴息 [4] - 贷款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5] - 禁止将贷款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5]
资金不能用于投资理财 财政部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央视网· 2025-08-13 11:10
央视网消息: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副部长廖 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 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介绍,总体来看,这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侧重点都是广覆盖、低门槛,也没有设 置复杂的申请程序,尽量让大家做到"省钱又省心",只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条件,就可享受政 策的支持,确保精准发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 首先,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里,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或手机电脑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 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实 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多笔 消费可以叠加享受。 具体规则: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 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 ...
提振消费 财政部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央视网· 2025-08-13 10:57
政策核心观点 - 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两项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和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1] - 政策目的是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2] - 政策是贯彻落实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 [2]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为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 - 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政策实施期为1年 [3] - 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符合居民消费多元化发展趋势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为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为1万元 [3] - 政策旨在释放服务消费增长潜力,通过支持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更高品质的供给 [3] 政策实施原则与后续安排 - 政策设计坚持服务消费群体及经营者、简单易行、贴近生活、市场化法治化运作、部门协作五项原则 [4]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或调整贷款经办机构范围 [4] - 贴息测算和申请等工作主要由贷款经办机构完成,以最大程度便利借款人 [4]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813
招银国际· 2025-08-13 10:36
环球主要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4,970点,单日涨0.25%,年内累计涨幅24.48%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439点,单日跌0.38%,年内累计涨幅21.73% [1] -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收报21,682点,单日涨1.39%,年内累计涨幅12.28% [1] - 日本日经225指数收报42,718点,单日涨2.15%,年内累计涨幅7.08% [1] 港股分类指数表现 - 恒生金融指数收报45,140点,单日涨0.52%,年内累计涨幅28.47% [2] - 恒生地产指数收报18,715点,单日涨0.34%,年内累计涨幅25.50% [2] - 恒生公用事业指数收报37,445点,单日跌0.30%,年内累计涨幅5.00% [2] 市场动态与政策分析 - 中国财政部推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对个人消费贷款上限5万元贴息1个百分点,预计财政支出100-300亿元,带动万亿贷款增长 [3] - 金管局买入70.65亿港币捍卫联系汇率,6月以来累计买入1,166亿港币,银行总结余降至571亿港元 [3] - 澳洲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6%,预期未来一年仍有80个基点降息空间,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2.1%下调至1.7% [3] 美股与大宗商品 - 美股7月CPI环比涨0.2%符合预期,同比涨2.7%略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 [3] - 以太坊现货ETF单日净流入超10亿美元创纪录,以太坊价格大涨近9% [3] 公司点评 金蝶国际(268 HK) - 1H25营收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云订阅收入占比52.8%,AI合同额超1.5亿元人民币 [4] - 管理层目标2030年AI相关收入占比超30%,国际业务收入占比5%-10% [4] 腾讯音乐(TME US) - 2Q25总营收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Non-IFRS净利润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5] - 非会员音乐收入(广告、艺人周边及线下演出)增长强劲,目标价上调至29.5美元 [5] 焦点股份 - 吉利汽车(175 HK)目标价24港元,潜在涨幅24%,2025年预测市盈率11.2倍 [6] - 小米集团(1810 HK)目标价66港元,潜在涨幅28%,2025年预测市盈率29.4倍 [6] - 腾讯(700 HK)目标价660港元,潜在涨幅18%,2025年预测市盈率20.7倍 [6]
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财政贴息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3 08:04
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推动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助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财政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 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根据方案,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一是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 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二是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 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 主体。三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 同等享受贷款贴息政策。政策到期后,可根据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对于贴息标准,方案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 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政策执行期 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 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 ...
让消费主引擎动力更足势能更劲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25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1] - 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消费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1] - 对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等重点消费领域实施财政贴息压降实际利率 [4] - 对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等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贴息支持 [4] 消费市场现状 - 中国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2]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3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2] - 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但存在消费能力偏弱 消费意愿不足问题 [2] - 服务消费领域优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 [2] 政策导向与措施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重点任务之首 [3]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通过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 [3] - 持续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推出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指导意见 [3] - 多部门联合出台促进农产品消费和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措施 [3] 政策预期效果 -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 [4] - 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鼓励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4] - 提升市场活力 对冲外需波动 促进经济增长 [4] - 助力经济结构长期转型 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4]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持续扩大内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6:44
财政贴息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1]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达100万元 覆盖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8类消费领域[1] - 政策无财政贴息资金规模限制 仅设时间范围要求[1] 政策目标与背景 - 政策瞄准服务业消费 上半年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促进商品消费增长[1] - 通过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释放消费潜力 结合财政与金融手段以价格工具刺激消费[2] - 将提振消费与惠民生结合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以改善居民预期与信心[2] 消费与产业升级关系 - 中等收入群体突破4亿人 为"消费升级—产业升级—消费扩张"提供动力 但当前供给端无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2] - 产业升级需避免价格战竞争 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升级 品牌塑造和品质提升向价值链高端迈进[3] - 企业需通过技术和品牌满足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需求 同时创造更多中等收入人群以畅通经济循环[3]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印发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40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针对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发放的贷款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1]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 年贴息比例同样为1个百分点 [1]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消费 [1] - 要求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 不含信用卡业务 [1] - 财政部门对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部分按规定享受贴息 [1] 服务业贷款贴息细则 - 贴息对象为经办银行向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 [1] -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1] - 覆盖贷款类型包括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1] 政策背景与影响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7月31日对两项贷款贴息政策进行部署 [2] - 政策分别从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消费 服务业贷款贴息有助于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并促进服务消费 [2] - 通过为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多支持来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出台 供需协同发力提振消费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5:06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 政策核心是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并扩大内需,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形成"组合拳" [1] - 贴息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可能视效果延长期限或扩大范围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等7类),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不超过合同利率50%,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1] - 每人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消费),其中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消费) [2] - 覆盖23家金融机构(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其他机构),鼓励地方政府扩大覆盖面 [2] - 政策创新点在于需求端直接惠及消费者,通过经办机构利息扣减提升获得感,覆盖工薪阶层和灵活就业人群 [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 针对8类服务业经营主体(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提供贷款贴息,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并疏通实体经济毛细血管 [2][3] - 贴息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发放,资金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或提升服务能力 [3] -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3][4] -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禁止与其他中央财政贴息政策重复享受 [4] 政策协同效应 - 两项政策从需求端(个人消费)和供给端(服务业)协同发力,强化财政金融联动机制 [1][2][4] - 专家认为政策将稳定消费贷款利率水平,激发有效融资需求并扩大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投放 [5] - 社科院专家指出政策标志着提振消费进入更深领域,邮储银行研究员强调其对提升服务质量的促进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