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

搜索文档
五年连跨三个大关 上合何以成中国外贸“新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8:52
贸易规模增长 - 近五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连续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关口[1] - 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3.65万亿元,是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的36倍[2] - 2024年1-7月货物贸易额达2931.8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2] 物流通道建设 - 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2] - 中吉乌公铁联运可节省5天运输时间,成本降低近30%[2] - 喀什陆港公铁多式联运公司运输量同比增长4倍[2] 贸易商品结构 - 中国向上合国家出口汽车、机械设备、家电产品[3] - 从上合国家进口农产品、手工艺品、能源资源[3] 通关便利化措施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口货物通关时间从2-3天缩短至16小时以内[4] - 公路口岸实行7×24小时全天候通关制度[4] -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注册商家达2.2万家,申报金额突破2500亿元[4] 电子商务发展 - 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3.2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4]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跨境电商进口同比增长34%[4] 区域合作机制 - 上合组织推动成员国间实施更开放的贸易政策,包括降低关税、扩大口岸开放[6] - 中国在新能源产品、基础设施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6] - 合作模式践行平等互利、开放共享的新多边主义原则[6]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友谊之路
新华社· 2025-08-29 17:32
中巴友谊公路历史与意义 - 喀喇昆仑公路由两国人民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共同建设完成[2] - 该公路被亲切称为中巴友谊公路 体现两国深厚情谊[2] - 公路从历史守望相助延伸至当今合作共赢阶段[2]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 喀喇昆仑公路现位于一带一路合作重要节点[2] - 公路见证中巴经济走廊从启动建设持续深化至升级版进程[2] - 中国正携手上海合作组织伙伴推进包括中吉乌铁路 中欧班列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在内的多项互联互通项目[2] 地区合作与发展 - 中国通过互联互通项目推动地区发展并造福民众[2] - 友谊之路随着合作深化呈现越走越宽广趋势[2] - 喀喇昆仑公路成为中巴友谊代代传承的重要象征[2]
中交设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8亿元 海外业务收入持续增加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0: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8亿元,净利润5.59亿元 [1] - 新签合同额93.9亿元,超额完成上半年目标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8.22%,其中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增至33.49%,工程试验检测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18个百分点至23.3% [1] - 期间费用同比下降14.76%,研发投入强度达4.99% [1] 业务发展 - 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近40亿元,同比增长4.4%,中标广佛高速、沈阳海口高速等多个千万级改扩建项目 [2] - 城市与市政业务深度参与兰州老旧小区改造、西安高新-鄠邑复合通道、海口观澜湖基建等重点项目 [2] - 2025年全面铺开低空经济业务,中标多个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及数字化咨询项目 [2] 海外业务 - 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2%,占比提升至7.89% [3] - 承揽伊拉克巴士拉道路、马来西亚砂沙二期路改隧等传统项目,并拓展化肥厂、光伏及风电等新业务领域设计咨询 [3] - "十四五"期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额突破32亿元 [3]
截至7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 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39
投资合作深化 - 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各类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 [1] - 投资合作领域从油气、矿产、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逐步拓展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 [1] - 中国与所有成员国签署投保协定 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升级版投资协定 与白俄罗斯签署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 [1] 贸易规模创新高 - 2024年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约51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是2018年青岛峰会时的两倍 [2]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近900亿美元 进口农产品136.6亿美元 能源产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五分之一左右 [2] - 中方向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2100亿美元 占出口的63% [2] 互联互通网络形成 - 中俄同江铁路桥和黑河公路桥建成投运 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 [2] - 中欧班列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 截至今年6月累计开行超11万列 [2]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互联互通网络快速形成 [2] 未来合作方向 - 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 [2] - 深化产供链国际合作 [2] - 推动互联互通再上台阶 [2] - 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包括升级投资和贸易协定 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协同发展 [2]
截至7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17
投资合作深化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各类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 [1] - 投资合作领域从油气、矿产、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逐步拓展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 [1] - 中国与所有成员国签署投保协定 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升级版投资协定 与白俄罗斯签署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 [1] 贸易规模创新高 - 2024年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约51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是2018年青岛峰会时的两倍 [2]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近900亿美元 进口农产品136.6亿美元 能源产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五分之一左右 [2] - 中方向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2100亿美元 占出口的63% [2] 互联互通网络形成 - 中俄同江铁路桥架起 黑河公路桥建成投运 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 [2] - 中欧班列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 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 [2] 未来区域经济合作方向 - 研究落实天津峰会达成的经贸共识 分领域制定具体举措和工作路线图 [3] - 推进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 深化产供链国际合作 推动互联互通再上台阶 [3] - 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包括升级投资和贸易协定 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协同发展 [3]
香港交易所(00388.HK):增量资金助力 港股市场提振业绩
格隆汇· 2025-08-22 03: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40.76亿港元 同比增长32.5%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 同比增长39.1% [1] - EBITDA利润率达77.7% 体现显著规模效应 [1] - 年化ROE升至30.76% 接近2015年高点水平 [1] - 营业支出29.73亿港元 其中职员薪酬占比65.6% [2] - 轻资产模式下盈利质量高 净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比值约100% [3] 业务结构分析 - 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占比44.5% 结算及交收费占比28.6% 两者合计超73% [1] - 现货业务ADT达2228亿港元 同比增长122.1%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1] - 衍生品业务 商品业务 数据及连接业务 投资收益保持稳健发展 [2] - 港股通ADT达1713亿港元 占港股ADT比重38.4% [2] 市场参与结构 - 2021年初至2025年7月底 港股通累计增持769.68亿股 中资中介增持46.52亿股 [2] - 同期港资中介减持36.91亿股 国际中介减持494.76亿股 [2] - 南向资金保持强买入力度 国际中介自7月初减少净卖出 [2] 一级市场动态 - 2025H1港股IPO金额达1090亿港元 重回世界第一 [2] - 中国内地赴港上市公司数量及募资额居主导地位 [2] - 批量A股新经济 新消费企业赴港上市及二次上市 [2] 股东回报特征 - 派息率稳定在90%左右 近十年股息率处于2%-3%区间 [3] - 绝大部分利润用于股东回报 [3]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互联互通持续推进 市场活力提升 创新业务探索及科技赋能加强 [3] - 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度处于较高水平 盈利改善趋势明显 [3] -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 港交所枢纽地位稳固 [3]
香港交易所(0388.HK)2025年半年报点评:市场活跃度高涨驱动业绩高增 新股市场重回全球首位
格隆汇· 2025-08-22 03: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2.5%,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1%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19亿港元,同比增长33.2%且环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44.42亿港元,同比增长40.8%且环比增长9.0% [1] 收入结构变化 - 交易费、结算费及存管托管费等合计收入占比达62.0%,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联交所上市费占比5.8%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净额占比20.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1] - 现货相关费用合计59.95亿港元,同比增长71%,衍生品相关交易费12.98亿港元,同比增长14% [2][3] 现货市场表现 - 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达22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创半年度新高,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2] - 沪深港通收入及其他收益18.13亿港元,同比增长195%,创半年度新高 [2] 上市与集资活动 - 联交所上市费4.35亿港元同比增长1%,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716%,重回全球首位 [2] - 上半年共44家公司上市,包括全球最大规模新股宁德时代 [2] 衍生品市场表现 - 衍生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张数达170.0万张,同比增长11%,创半年度新高 [3] - 衍生权证及牛熊证上市费3.81亿港元同比增长30%,主要因市场波动加剧推升新产品上市数量 [3] 投资收益表现 - 投资收益净额28.75亿港元同比增长14.0%,其中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投资收益18.31亿港元同比增长13.0%,规模达2272亿港元同比增长14.9% [3]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同比增长15.9%,年化投资收益率5.74%同比上升0.40个百分点 [3] 战略与资金运作 - 外部组合于2025年第二季度全数赎回,资金将用于购置香港交易所总部物业 [3]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并受益于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政策利好 [4]
香港交易所(00388):增量资金助力,港股市场提振业绩
国信证券· 2025-08-21 10:18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景气度提升驱动业绩高增长 2025H1营收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2.5% 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1% [1][9] - 南向资金成为核心驱动力 2025H1现货日均成交额22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2.1% 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713亿港元占比38.4% [2][13][18] - 轻资产模式凸显盈利质量 EBITDA利润率达77.7% 营业支出中65.6%为人力成本 派息率稳定在90%左右 [3][23] - 战略布局深化互联互通 港股通标的超800只 互联互通资产种类持续丰富包括ETF、REITs和互换通等 [24] 财务表现 - 收入结构以交易相关费用为主 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占比44.5% 结算及交收费占比28.6% 合计超73% [1][9]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年化ROE升至30.76%接近2015年高点 经营性净现金流/净利润比值维持在100%左右 [1][3] - 盈利预测全面上调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3.99%/5.37%/5.53% 对应归母净利润160.44/180.65/201.69亿港元 [4][5][34] 业务亮点 - 一级市场融资能力强劲 2025H1港股IPO募资1090亿港元重回全球第一 A股新经济企业批量赴港二次上市 [2][23] - 衍生品与创新业务协同发展 期交所衍生品业务保持稳健 数据及连接业务占比提升至10%左右 [2][24][25] - 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 领航星衍生产品平台上线 现货市场结算准备向T+1过渡 [25] 市场地位 - 枢纽价值持续强化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 立足中国优势战略取得积极进展 [4][24] - 投资者结构优化 2021年初至2025年7月底港股通累计增持769.68亿股 国际中介减持494.76亿股但净卖出收窄 [2][13]
中证A500ETF(159338)盘中净流入7000万份!关注A股核心资产标的,同类中更多人选择的中证A500ETF(15933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4:56
产品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中证A500ETF(159338)实现单日净流入7800万份 显示资金积极配置A股核心资产 [1] - 国泰中证A500ETF总户数达15.6万户 位列同类38只产品首位 超过第二名三倍以上 [1][2] 指数编制特点 - 采用国际通用"行业均衡"编制方案 覆盖全部中证二级行业及97%三级行业 [1] - 成分股包含500只各行业市值领先且流动性优良证券 几乎囊括所有三级行业龙头 [1] - 编制机制融入互联互通与ESG筛选标准 契合海内外机构投资者长期配置需求 [1] 产品布局 - 场内投资者可关注中证A500ETF(159338) [1] - 场外投资者可选择联接基金:国泰中证A500ETF发起联接A(022448)/C(022449)/I(022610) [1]
中证A500ETF(159338)盘中净流入超千万份!个人消费贷9月1日起享受贴息!政策持续发力,关注A股核心资产标的中证A500ETF(15933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4:04
中证A500ETF资金流动 - 中证A500ETF(159338)实时盘中净流入1200万份,资金抢筹A股核心资产标的 [1] 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实施中央财政贴息 [1] - 政策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有望直接惠及人民群众并提振内需 [1] 中证A500指数编制特点 - 指数采用国际通用"行业均衡"方式编制,选取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样本 [1] - 成分股覆盖全部中证二级行业和97%中证三级行业,几乎包含所有三级行业龙头 [1] - 编制机制引入互联互通和ESG筛选,符合海内外机构投资者偏好,有利于吸引长期资金配置 [1] 产品市场表现 - 国泰中证A500ETF总户数超15.6万户,位列同类首位且是第二名的三倍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