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

搜索文档
小县城大产业!平原县复合肥产业集群“聚”出百亿规模
齐鲁晚报网· 2025-07-21 23:02
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德州市平原县高效复合肥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形成超百亿规模产业集群,是全国肥料产业聚集度最高的三个县市区之一[1] - 产业集群从2007年萌芽阶段仅有几家小企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包括上游氮肥生产、中游包膜材料及控释肥生产、下游复合肥产品[2][4][5] - 产业集群吸引史丹利、嘉施利、恩宝、茂施等龙头企业入驻,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4] 产业集群优势 - 集群内企业享受物流成本降低、人才聚集、技术交流等红利,如史丹利吸引物流资源汇聚降低物流成本[6] - 企业间开展原料互供、资源优化配置等深度合作,如恩宝与其他企业实现产业链深度融合[7] - 形成从氮肥生产到包膜材料、控释肥、掺混肥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实现质的飞跃[5] 企业转型与创新 -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转向特色产品开发,如恩宝2009年开始研发海藻酸肥料技术,2024年销售额达8亿元[8][10][13] - 海藻酸肥料可使小麦亩产增加5%-15%,葡萄糖度提高5%-8%,且用量比普通肥料减少33%[10] - 茂施专注控释尿素领域,其产品可将氮素释放时间精准控制在60-120天,2024年产值突破20亿元[13][15] - 史丹利2024年上半年逆势增加22万吨产能,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从"制造"到"智造"转型[15][16] 绿色发展方向 - 史丹利引入光伏绿电,开发矿钾有机肥和添加矿源黄腐酸钾的无机肥,改善土壤并提高肥料利用率[17][19] - 恩宝实现生产无"三废"排放,其海藻酸产品可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17][20] - 茂施采用生物基控释肥技术,包膜材料可生物降解,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环保[19] 未来发展规划 - 平原县将以入选特色产业集群为契机,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大创新投入[21]
你算心智成熟的职场人吗?看看这12个关键表现
36氪· 2025-07-21 11:27
这是一个值得反复追问的问题。人们总是在某个时刻,某个转折点,才开始明白所谓的"成熟"并不是一 夜之间的顿悟,而是日复一日的打磨,是在无数次失败、妥协和选择中,逐渐学会如何与自己、与世界 相处。 阳志平老师在他的《成长的心智》一书中,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书中没有空洞的哲理,而是用心理学的 经典理论和鲜活案例,生动地诠释了心智成熟的人如何面对工作、教育、心灵和创作,这些人生的议 题。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带你深入工作中心智成熟的 12 个表现。有很多反常识,希望透过这些视角,我们 能更清晰地理解什么是成长的心智,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它。 心智成熟是什么?心智成熟的人有哪些表现?心智成熟会经历哪些阶段?在经历什么样的事情后,人才 会变得心智成熟? 1、对抗异化,最好的方式是创作 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对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他们不受规则的束缚、也不被教条限制。对孩子而 言,每天清晨醒来,等待他们的不是任务和压力,而是玩不够的游戏和无限的探索。生活对他们来说, 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游乐场。 而成年人的早晨却截然不同,每天两眼无神地按掉闹铃,不情愿地从床上起来,拖着疲惫的身体去迎接 新一天的压迫和重复,生活没有颜色,只有无尽 ...
牡丹江:以营商“沃土”育经济“繁花”
搜狐财经· 2025-07-20 22:57
人民网牡丹江7月20日电 走进牡丹江一颗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制品生产车间,机器 轰鸣、工人忙碌。该企业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制品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生产碳化硅锂电辊棒、碳化硅光 伏部件等产品。 随着一批批项目加快落地和投产达效,为牡丹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牡丹江缘何成 为投资者优选之地,又是什么原因吸引企业竞相"打卡"、落地生根? 找准赛道,链式招商激活产业动能 "我们将全力当好企业和项目服务员,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与广大战略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也诚 挚欢迎各位企业家常回家看看,带动更多合作伙伴到牡丹江投资兴业,共创合作共赢的美好明天。"牡 丹江市在2025龙商大会上向社会各界朋友发出诚挚邀请。 2025龙商大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苏靖刚摄 牡丹江的生态有何"与众不同"?说到底,就是把服务做实做细,让"来者"心宽更心安。强化政策供给、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引育、落实包联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牡丹江的 优质服务,为企业造就了肥沃的"土壤"。 对此,北极汇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宪生深有感触。"企业想要进行信用修复,不知道怎么办 时,牡丹江市政务大厅窗 ...
2025上合博览会专场经贸活动启幕,多国共绘合作共赢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7-19 13:26
上合示范区经贸合作成果 - 上合示范区构建了以国际物流、现代贸易等"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为支撑的合作体系 [3] - 累计培训来自43个国家的2.1万名学员 [3] - 推出125项改革创新成果 [3] - 联动30余家国内开放平台与40个上合国家园区组建产业联盟 [3] 国际合作与产业推介 - 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国代表围绕优势产业、投资机遇、经贸规制衔接展开交流 [3] -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代表聚焦农业、能源合作领域提出具体举措 [3] - 上合示范区推介产业发展生态与未来合作方向 [3] - 宁夏、陕西、甘肃等地代表推介本地特色产业 [3] - 企业展示农产品深加工等合作项目 [3] 上合博览会平台价值 - 上合博览会是上合组织框架下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机制化展会 [4] - 本届活动进一步挖掘产业集群、协调创新等深层次合作潜力 [4] 跨境贸易与数字化转型 - 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提供跨境贸易便利化、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3]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广东崛起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9:17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 - 项目一期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年产265万吨的聚乙烯、聚丙烯装置 [2] - 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国家首批七个重大外资项目之一,总投资超100亿美元 [2][3] - 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年营收可达390亿元 [4] - 将大幅提升我国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等高品质原料自给率,减少高性能聚烯烃的进口依赖 [2] - 生产的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将广泛应用于消费品包装、工业包装、卫生用品、汽车、家电等领域 [4] 广东石化产业布局 - 已形成广州、惠州大亚湾、湛江东海岛、茂名、揭阳大南海五大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和珠海高栏港临港石化基地 [8][9] - 2024年大亚湾石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增长13.9%,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3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5] - 2024年广东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超2万亿元,共有规上石化化工企业9800余家 [9] - 全省炼油产能8775万吨/年、乙烯产能517万吨/年,芳烃产能495万吨/年 [9] - 涂料、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塑料助剂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9] 产业链发展 - 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配备北美总部以外的首个聚丙烯中试装置,加速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的开发 [4] - 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125宗,总投资3324亿元,形成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电子化学品等优势产业链 [5] -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投资超180亿元 [5] - 粤东依托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形成"一超多强"产业链 [8] - 粤西以巴斯夫一体化生产基地为龙头打造绿色工业集中区 [7] 未来规划 - 广东省提出到2027年形成乙烯540万吨、高端聚烯烃66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6] - 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高地 [6]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三期等重大项目将推动广东沿海崛起万亿级石化产业带 [10]
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核心区一批重点文物向社会开放
新京报· 2025-07-16 23:28
城市规划与老城保护 -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实施两轮行动计划顺利推进,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太庙等重点文物腾退和修缮[1] - 北京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采用"原拆原建"方式,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改善居民环境[3] - 皇史宬南北院通过央地协同实现文物资源整合开放,展现明代皇家档案库建筑群风貌[4] - 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腾退太庙、社稷坛等文物,修缮景山万春亭等建筑并开放皇史宬等场所[5] 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 - 核心区控规实施五年来推动建筑规模减量,完成第一阶段目标,疏解天坛医院等9家市属医院[7] - 金融街吸引北京证券交易所落户,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地标[9] - 盘活老旧楼宇建成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等项目,形成2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9][11] 民生改善与公共服务 - 完成200余台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实施光明楼17号楼等危旧建筑改建并实现居民回迁[10] - 新建普惠托位数2000余个,建成安定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0余个急救工作站[10] - 新增近90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成1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44.3万老年人[10] 生态建设与空间优化 - 北京成为"千园之城",全市各类公园达1100个,创建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12][13] - 城市轨道里程从2015年631公里增长至2024年1244公里,优化住房供给结构[13] - 城市副中心承载力增强,平原多点地区推动高精尖产业落地实施[13]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机器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机器人厂商供应链的本地化率最高已超六成
快讯· 2025-07-16 12:11
全产业链优势 -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是唯一具备完整产业体系的国家,已形成200多个成熟产业集群 [1] -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显著,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构建"4小时产业圈"的紧密协作网络 [1] - 机器人产业供应链本地化率突破60%,显示本土化配套能力持续提升 [1] 产业配套能力 - 完备的物流运输网络和数字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效支撑 [1] - 全产业链优势可降低综合成本15-20%,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1] 双循环发展格局 - 全产业链通过强化供给能力对内循环形成核心支撑,同时带动外循环发展 [1] - 产业体系完备性增强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外资企业本地采购比例年均提升5-8个百分点 [1]
三家企业登上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山东汽车产业“链”出全球竞争力
新浪财经· 2025-07-15 16:43
中国企业全球汽车供应链表现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中中国企业新增4家,总数达17家创历史新高 [1] - 山东潍柴集团、赛轮集团、双星集团三家企业同时登榜,其中潍柴以2406.42亿元供应链营收位列中国第二、全球前十 [1][3] - 赛轮集团作为新晋企业2024年供应链收入313.6亿元,双星集团连续三年入围且去年收入282亿元 [3] 山东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 2023年山东汽车总产量221.4万辆(全国前五),其中新能源汽车42.9万辆(全国前十) [6] - 形成"双核引领(济南/青岛新能源汽车基地)、多极协同"格局,覆盖潍坊/烟台等八市及锂电/轮胎等特色集群 [6] - 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上游布局负极材料/电解液,中游集聚整车企业,下游发展充换电/电池回收 [6] - 全省拥有1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及3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6] 龙头企业创新与国际化 - 潍柴集团通过全球资源整合四年四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构建清洁能源动力系统平台 [3] - 潍柴旗下拥有潍柴动力/陕汽重卡/德国凯傲/意大利法拉帝等跨国品牌 [3] - 双星集团形成橡胶轮胎/智能装备/循环利用多元产业格局,控股韩国锦湖及青岛双星两家上市公司 [3] 产业转型升级成果 - 山东汽车产业从重型车制造向新能源高地转型,配套企业涵盖动力系统/轮胎等关键零部件 [1][6] - 除三强外另有玲珑轮胎/浦林成山等7家企业入选中国供应链百强,构建完整供应网络 [3] - 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蓄力期进入爆发期,产品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7]
广西赴福建开展特色食品产销对接
广西日报· 2025-07-13 09:39
活动概况 - 2025年广西特色食品产销对接暨招商推介活动在厦门举行,闽桂双方签署6个战略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1.6亿元 [1] - 活动由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主题为"闽桂共兴食业 政企共促内需",聚焦精制茶、特色米粉、山茶油、恭城油茶、新茶饮五大特色产业 [1] - 现场设置广西好品展区,展示50余家特色食品企业的产品,涵盖粮油、特色米粉、桂酒、桂茶、新茶饮原料、乳制品等品类 [1] 合作与平台建设 - 活动旨在搭建闽桂特色食品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两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1] - 主办方编印《广西好品·特色产品采购指南》,为采购商、经销商、投资商提供精准对接渠道,打造常态化产销链接平台 [1] 广西食品工业发展 - 2024年广西食品工业实现规上产值3257亿元 [2] - 广西重点发展新茶饮、特色米粉、果蔬加工、精制茶、酿酒等十大产业集群 [2] - 培育了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横州茉莉花、北海虾滑、桂林米粉、玉林牛腩粉6个食品产区(产业) [2] - 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业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2] - 成功打造柳州螺蛳粉、广西丹泉2个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2]
全国首个!这里要建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基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7-11 22:55
核心观点 - 广西计划在北部湾打造全国首个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目标到2035年新增产值规模达1800亿级 [1][2] - 北部湾地区已建成钦州石化产业园、北海铁山港石化产业园等专业化工园区,形成"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 [1] - 规划提出"双核一带多联动"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推进龙头项目及下游高端产品发展 [2] 现有产业基础 - 北部湾煤化工产业已拥有180万吨/年甲醇、120万吨/年醋酸、20万吨/年乙二醇、50万吨/年合成氨等重点产品 [1] - 正在建设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煤制合成氨及下游等龙头项目 [1] - 初步建立煤(甲醇)制烯烃、乙二醇、醋酸、煤制合成氨、煤焦油深加工等产业基础 [1]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推进华谊三期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等现有项目投产 [1] - 谋划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合成氨等新项目 [1] - 构建下游高端产业集群,发展高端聚烯烃、聚酯化纤新材料、风电叶片用化工材料等产品 [2] 产业空间布局 - "双核"为钦州石化产业园和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聚焦龙头项目及下游高端产品 [2] - "一带"即平陆运河经济带 [2] - "多联动"辐射防城港、南宁、贵港、来宾等地,各地化工园区协同发展 [2] 产业融合与示范效应 - 煤化工产业与石油化工、盐化工融合发展条件良好 [1] - 规划实施有望推动煤化工产业迈向新高度,为全国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示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