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家全生态
搜索文档
雷军现身官宣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正式投产,6.5秒即可下线一套空调
搜狐财经· 2025-10-28 15:16
工厂投产与战略意义 - 小米集团首座自建智能家电工厂于10月28日在武汉正式投产,标志着公司“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在大型自建智能工厂上完成闭环 [1] - 该工厂是小米集团继北京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北京手机智能工厂后的第三座大型智能生产基地 [1] - 工厂从签约落户到正式投产仅用14个月,建设周期比行业平均缩短近一半,展现了“武汉速度”和“光谷速度” [1] 工厂规模与产能 - 工厂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占地超750亩,总投资规划超25亿元 [1] - 工厂峰值年产能可达700万套高端空调,每6.5秒即可下线一套,预计年产值140亿元 [1] - 工厂一期聚焦空调产品,拥有六大核心空调分厂,将通过澎湃智能制造平台实现研发、生产、供应、物流一体化运营 [3] - 工厂未来将分多期落地,覆盖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全套智能家电产品 [3] 公司近期财务业绩 - 小米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160亿元,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同比增长30.5% [6]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6] - 2025年上半年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小米汽车新车交付81302台,截至7月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 [6]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高端化持续突破,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连续5年稳居全球前三 [6] - 在中国大陆市场,公司智能手机在4000-5000元价位市占率24.7%排名第一,5000-6000元价位市占率15.4%,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6]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其中智能大家电收入暴增66.2% [7] -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长超25%,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7] - 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42.3%,为全球前五厂商中增速最快 [7]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竣工投产:携手湖北武汉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8 14:50
工厂投产与战略意义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一期于2025年10月28日在武汉正式竣工投产,是公司“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关键支撑[1] - 该工厂是继汽车超级工厂、手机智能工厂之后,公司的第三座大型制造基地,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布局[1] - 工厂建设周期仅11个月,占地超750亩,总投资规划超25亿元人民币[1] 产能与经济效益 - 工厂峰值年产能可达700万套,预计年产值达140亿元人民币[1] - 工厂将于明年开启空调产品的大规模量产,每6.5秒即可下线一台高端空调,每平米年产能达51台[1] - 工厂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超过99%[1] 技术应用与绿色制造 - 工厂全面引入数字孪生、AI视觉质检、空中物流等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的可视化与数据化管理[1] - 工厂光伏绿电占比超过40%,推行能源智慧管理,旨在打造低碳可持续的智能制造示范园区[1] 业务表现与未来目标 - 小米大家电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空调第二季度出货量突破540万台,连续三个季度增速超过50%[2] - 未来五年,公司大家电业务目标冲刺千亿规模,空调业务目标进入中国市场前二[2] 区域布局与产业协同 - 武汉已成为公司大家电业务的“福地”和大本营,形成了“设计—研发—生产—验证”的完整产业闭环[2]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将成为公司大家电的核心制造枢纽,并致力于成为华中地区智能制造的标杆[2]
雷军现身武汉 官宣小米智能家电武汉工厂投产 6.5秒即可下线一台高端空调
长江日报· 2025-10-28 14:13
工厂投产与战略意义 - 小米智能家电武汉工厂于10月28日正式投产,是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第三座大型智能工厂 [1] - 该工厂是小米首座自建智能家电工厂,标志着公司“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在大型自建智能工厂上完成闭环 [5] - 工厂从2024年8月签约落户到2025年10月投产仅用约14个月,比行业平均建厂周期缩短近一半 [4][5] 工厂产能与技术特点 - 工厂每6.5秒就能下线一台高端空调,生产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1][9] - 一期项目总投入25亿元人民币,占地50万平方米,规划峰值产能达700万套,产值140亿元 [5] - 工厂采用“小米澎湃智能制造平台”,关键部件实现100%AI视觉质检,生产、信息、设备实现全数字化和智能化 [1][5][6] 产品布局与未来规划 - 一期项目聚焦空调产品,全面覆盖家用及中央空调的装配生产,未来将覆盖冰箱、洗衣机等全套智能家电 [5]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内成为中国大家电的头部品牌,业务量突破千亿规模 [12] - 随着工厂投产,小米在武汉形成“全球总部+实验中心+智能工厂”战略布局,未来还计划建设万人研发中心和大家电全球总部 [9][12] 选址原因与区域影响 - 工厂选址武汉源于公司CEO雷军作为湖北人及武汉校友的深厚感情,旨在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12] - 该工厂将成为小米大家电的核心制造枢纽,目标成为华中地区智能制造的新标杆 [12]
刚刚,雷军闪现武汉!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长啥样?
搜狐财经· 2025-10-28 13:40
10月28日上午 湖北日报记者 魏铼 摄 这座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总投资规划超过25亿元的"超级工厂",主要建设智能空调产线及配套附 属设施,峰值年产能可达700万套,预计年产值140亿元。明年将开启空调的大规模量产。在这里,每 6.5秒就能下线一台空调。 在武汉光谷投产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 到现场"站台" 湖北日报记者 魏铼 摄 备受关注的小米智能家电工厂 一期项目 雷军曾表示,小米是制造业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将继续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走高端化发展道路,加 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终端上,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在产品质量管控上也处于行业头部地位。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说,小米重新 设计了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的生产系统,打造全数字化、信息化的小米澎湃智能制造平台,关键部件实现 100%的AI视觉质检,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超过99%,"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不只是一座高质高效的标杆工 厂,更是一座打下智能地基的数字孪生工厂。 2024年11月26日,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开工,不到两个月即完成结构封顶,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336天。 智能家电工厂,是小米集团 ...
配置体验大幅升级 REDMI电视X 2026焕新登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7 13:44
此次推出的REDMI电视X 2026,98寸版本采用了880分区的MiniLED背光配置,灯珠数量和个数算是目 前入门级MiniLED的配置水准,亮度1300nits。分区控光算法配合更多的分区也实现了更黑的暗场表 现,Mini LED高亮、高对比度、控光表现都得到体现。除配置部分跨越式升级外,电视画质算法也继 承了部分自研画质算法,在色彩、色准、控光等部分保持了稳定的表现。并配合自研画质技术带来更全 面的画面提升。 10月23日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多款小米智能生态产品同台亮相,为"人车家全生态"中的"家"带来更丰 富的选择。REDMI电视X 2026 98寸全新上市。作为REDMI电视的最新产品,全面升级的MiniLED背 光、小米澎湃OS 3以及自研画质引擎让REDMI电视 X在性能和体验上都得到了大幅升级。 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大屏电视,REDMI电视X 2026更新小米澎湃OS 3之后在保证流畅度,提升速度的 同时也升级了智能体验。新增超级小爱全双工功能,提供了能够实时打断的功能。澎湃OS 3的UI也进 行了布局的重新设计,整体画面更加精简,常用功能(比如米家、信号源切换)都提升到一级菜单,方 便用户使 ...
五年千亿研发淬炼,小米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筑“同心圆”
搜狐财经· 2025-10-18 12:44
论坛概况 - 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主题为“同心湾区,论道未来”,由小米中国区广东分公司主办 [1] - 论坛汇聚粤港澳三地专家及企业家,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及在大湾区的产业化应用 [1] 珠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基础 - 珠海市科技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省实验室2家、省重点实验室19家,并布局“天琴计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 [3] - 珠海已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900余家 [3] - 珠海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连续6年排名全国地级市第2,“澳门-珠海”科技集群连续2年跻身全球创新百强 [5] - 珠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124亿元,初步构建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全产业链生态 [13] 珠海市产业支持政策 - 珠海市政府出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11项措施 [13] - 设立5亿元“算力券”和1亿元“模型券”,并超前部署10000P智能算力,旨在打造高性价比算力洼地 [13] 小米集团技术布局与成果 - 小米集团代表出席论坛,分享其人工智能技术布局,AI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驱动力 [9] - 过去五年小米研发投入超千亿元,致力于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12] - 小米17系列手机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3nm工艺,并在屏幕、电池、影像实现三大国产技术突破 [12] - 在智能汽车领域,小米SU7系列成为近一年20万以上最畅销轿车,小米YU7实现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 [12] 行业前景与协同发展 - 与会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产业链和丰富应用场景,为AI技术落地提供条件,有望成为全球AI产业创新高地 [11] - 论坛展现出政企学研多方协力推动产业发展的意愿,政策与市场同频共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15]
小米雷军:以AI与生态破局智能网联下半场,呼吁全行业共建新生态
环球网· 2025-10-17 11:06
公司发展成果与战略 - 小米汽车自宣布造车四年半以来,累计交付约40万辆 [3] - 公司第一期研发总投入达57.9亿元,智能驾驶专属团队规模超过1,800人 [3] - 小米将汽车定位为“智能的移动空间”,是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重要节点 [5] - 公司依托全球最大的消费级AIoT平台,该平台连接近10亿台智能终端 [5] 行业趋势与技术方向 -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上半场电动化已初步完成,下半场智能化正逐步深入 [3] - 智能化技术正在重塑汽车的产品定义、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 [3] - AI Car被视为未来发展趋势,端侧AI模型能大幅改善体验并保障数据隐私安全 [4] - 行业是非常复杂的生态变革,需要全行业共建共享,而非单点突破的竞赛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小米YU7全系标配700T算力、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为未来技术预留空间 [3] - 公司将手机影像技术跨界应用于汽车,推出车载影像功能并获得用户认可 [3] - 通过车内AI交互传感器实现手势识别与控制,指令和设备均可自定义 [4] - 围绕汽车核心场景的Car IoT产品通过硬件预埋和软件适配提供智能生态体验 [5] 行业倡议与生态共建 - 雷军呼吁全行业团结一致,共建共享智能网联汽车新生态 [5] - 倡议行业以安全为基础、质量为根本、创新为方向,集中资源于科技创新 [5] - 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乱象,营造积极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5]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精准赋能和稳定性 [5]
“交锋”小米卢伟冰:“破内卷”,以创新“立潮头”
人民网· 2025-10-17 08:23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小米17系列于2025年9月发布,创下国产手机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全天纪录 [2] - 小米17系列创新性地引入“背屏”功能,旨在通过软硬件融合探索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满足用户在出行、外卖、打车等场景的隐性需求 [3] - 仅小米17一代产品,为“背屏”功能投入的研发和生产费用就高达约10亿元人民币 [3] 高端化战略与竞争定位 - 公司自2020年正式提出高端化战略,以苹果为学习对标对象 [4] - 经过五年积累,公司与苹果的关系从“学习对标”发展为“正面交锋”,在产品定位和发布时间上直接竞争 [4] - 中国手机品牌与国际品牌角色发生变化,标志着国产手机迎来转型时刻 [4] 业务生态与战略协同 - 公司战略从单一手机业务走向“人车家全生态”,目标是构建更便捷、更美好的智能生活 [2][5] - 手机、IoT、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底层依赖的核心技术相通,并非孤立的单品研发,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和协同效应 [5][6] - 公司不会因业务拓展而分散精力,因为不同产品依赖的核心技术是相通的 [5] 研发投入与技术转型 - 公司正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从“机会驱动”转向“能力驱动” [6] - 今年研发投入预计达到300亿元人民币,相较五年前翻了近三倍 [6] - 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芯片、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等底层硬核技术领域 [6] 生产模式与质量把控 - 针对“组装厂”的误解,公司深度参与代工厂管理,对生产标准、工艺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7] - 今年四季度首座小米空调工厂投产后,公司将完整拥有自己的汽车工厂、手机工厂和家电工厂 [7] - 自有工厂将与代工厂合作,用其技术能力与管理体系为合作伙伴赋能 [7] 市场竞争与出海策略 - 公司提出做“产业贡献者”而非“产业破坏者”,不盲目打价格战,而是通过提升产品价值和创新投入来激活需求和推动行业进步 [8] - 真正的“破内卷”是把中国企业能力带到国际市场竞争,推进国际化、高端化、技术硬核化和生态化 [8] - 出海策略从早期的“产品出海”、“品牌出海”进入“模式出海”阶段,坚信“小米模式”具有全球适应性 [9] - 海外市场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遵守法规、融入市场、建设“中国+本地”团队 [9] 全球竞争短板与发展路径 - 与国际巨头相比,公司在基础研究、底层技术方面存在差距,全球视野和合规能力是主要短板 [10] - 目标是在2020至2030年间初步实现“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定位 [11] - 发展路径需“两条腿走路”:一是掌握核心“根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二是通过“开放合作创新”站在行业伙伴肩膀上加速发展 [11]
雷军称小米汽车交付量达40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2:16
行业发展阶段与现状 -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上半场电动化已初步完成,下半场智能化正逐步深入 [1] - 组合辅助驾驶系统是行业焦点,发展迅速,体验和安全性正大幅提升 [1] - 随着新政策法规落地,L3、L4级别自动驾驶试点将越来越多 [1] 技术创新与产品定义 - AI大模型将赋予智能网联汽车巨大想象空间,端侧模型无需联网即可改善人工自研体验 [2] - 通过整合情绪识别、多模态交互,车辆能识别内外传感器信号,实现认识人、看世界、懂屏幕 [2] - 创新技术正在重塑汽车产品定义、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 [1]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小米集团造车四年半,产品上市一年半,累计交付约40万辆 [1] - 公司将汽车理解为智能移动空间,总体战略为人车家全生态,汽车是重要节点 [2] - 通过不同场景和终端的互联互通,汽车可调用整个生态的AI算力,提供丰富场景应用 [2] 产业生态与合作模式 -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处于历史机遇期,并非零和博弈,需要全行业团结一致 [1] - 行业非常复杂且涉及领域广泛,不是单点突破竞赛,而是需要全行业共建共享的生态变革 [2] - 行业需共建共享新生态,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1]
小米2025双11大促启动:让利20亿、全品类放价,服务升级护航焕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6 19:37
大促活动概览 - 公司宣布2025年双11大促于10月13日正式启动,主题为“科技生活 得「新」应手” [1] - 本次大促总让利金额达20亿元,覆盖手机、生态链产品及服务等全品类科技产品 [1] 智能手机业务表现与优惠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国内市场新机激活量达1150万台,市场份额为16.8%,继一季度后再度登顶 [3] - 国庆黄金周期间,公司凭借小米17系列热销,连续两周力压苹果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3] - 大促期间小米MIX Fold 4直降1000元,小米15 Ultra直降500元 [3] - REDMI K80系列全版本直降100元,起售价为1999元,K80至尊版优惠200元,到手价2399元起 [3] - REDMI Turbo 4 Pro直降100元,起售价为1799元 [3] 科技家电与生态链业务表现及优惠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猛增66.2% [3] - 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速分别超过60%、25%、45% [3] - 米家自然风双出风3匹柜机优惠1500元,到手价4999元 [4] - 米家中央空调 Pro 5匹一拖四优惠4000元,到手价19999元 [4] - 米家冰箱Pro 560L优惠1600元,到手价6399元 [5] -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 10kg优惠1000元,到手价3999元 [5] - 小米电视S Pro 85 Mini LED优惠2000元,到手价8499元 [5] 全渠道活动策略 - 线上渠道覆盖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及小米有品等主流平台 [5] - 天猫官方旗舰店推出“1元预约抽小米17手机”活动 [5] - 京东自营旗舰店提供至高24期免息,直播间下单可抽奖 [5] - 拼多多官方旗舰店手机产品至高优惠500元 [5] - 抖音、快手官方直播间购机有机会赢取1111元红包 [5] - 小米有品实行“每满200元减30”的爆品优惠 [5] - 线下小米之家同步参与活动,支持到店体验,以旧换新补贴至高1000元 [5] 服务与金融支持 - 10月13日至11月11日,购买手机、平板、耳机等品类可享MiCare无忧版保障服务7折优惠 [6] - 10月31日前购买小米17系列的首销期用户可5折升级MiCare服务,小米17/17 Pro/17 Pro Max价格分别为349元/399元/499元 [6] - 11月1日至11日服务周活动期间,手机电池换新覆盖99款机型,最低79.2元起 [6] - 笔记本清洁服务5折为49.5元,单台空调挂机、洗衣机、油烟机清洁服务一口价99元 [6] - 小米商城双11支付金融会场提供银行信用卡专属优惠券及满减券,小米分期支付最高立减250元 [6] 历史业绩与展望 - 2024年双11公司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319亿元,创下品牌大促历史最佳纪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