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竞争

搜索文档
从餐饮的角度来说一下经济复苏
集思录· 2025-05-29 22:51
先说一下楼主家的工作,主要给市政,饭店供货生意,市场份额占本市的50%左右,所以统 计的样本数量还可以,概率也相对准点。 不管做什么生意,项目,赚钱了,肯定是会和朋友吃吃饭,请请同事或领导走走人情,反应 到酒店就是生意会上升,那从我家购买的生鲜量就会上升。 从今年统计的数据还看,餐饮类普遍比去年营业额下滑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虽然国家喊着 经济口感在回稳,但是实体目前是没看到的。 后期隔一段时间在更新,ps楼主处在二三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会更后知一点,有同行在一 线城市的欢迎一起讨论。 再讲个最近发生的事。 只想表明一下生意好不等于赚钱,并且因为这一家生意好,其他家绝对会受到影响。 oliversea 实体萧条感受到了,水果价格便宜我咋没感受到一点。 迈达斯蓝胖 我的体感也是这样,最近这两年做便宜团购套餐的店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比较高端原来都不 太可能做的店也在做,说明餐饮现在真不好做。你不做套餐就更没生意,为了活下来,只能 以利润率的下滑稳住营收。 t0242 楼主这边有一条专门吃饭的老街,全部是饭店,原本饭店的毛利率都在50以上,饭店A是一家 经营十多年的老店了,生意下滑严重,然后请了运营上了套餐,套餐便宜跑 ...
董明珠:“低价是无能的表现”、“海归派里有间谍”
搜狐财经· 2025-04-29 20:32
日前,格力电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召开。会上有三个有意思的消息,第一个消息是董明珠以超过33亿股的同意票 数、超100%的赞成票率被选举为第十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有望开启其第五任董事长任期;第二个消息,她在投资者提问环节称:"国内空调卷低价, 我看网上讲某个空调竟然卖到1000块了,是纸糊的吗?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要坚守良心,不能随波逐流。" 她举例说,比如现在材料价很高,大家都 很困惑,要想争得一个市场怎么办,低价是唯一的选择,但她认为低价是一个无能的表现。第三个消息,董明珠谈到格力电器的人才建设称,"绝不用海 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先说第一个消息,董明珠获得超100%的赞成票率被选举为非独立董事。开始我以为是记者笔误,怎么能"超100%"?但这么严肃的信息通报应该也不会犯 这么低级的错误。于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我查了下,"超100%"还真有可能,比如计算基数差异和累计投票制等都有可能产生比例超过100%的情况。 董明珠自2012年掌舵格力电器以来,累计分红超1200亿元,为投资者和股东创造了巨大的利润收益,也印证了 ...
低价竞争压降利润超三成,小熊电器寄希望于海外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21:1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7.58亿元,同比增长0.9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下滑35.37%,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下滑35.51% [1] - 毛利率同比下滑1.06个百分点,净利率6.43%,同比下跌3.02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1] - 销售费用8.64亿元同比持平,管理费用2.36亿元(+24.25%),研发投入1.95亿元(+36.48%),财务费用1437万元(+171.74%) [1] 产品结构 - 厨房小家电营收32.8亿元(-10.1%),占比70.54%,生活小家电5.6亿元(+15.3%),个护产品3.6亿元(+174.3%),母婴产品2.5亿元(+31.8%),其他小家电2.0亿元(-8.9%) [2] - 个护产品成为新增长引擎,母婴产品保持较高增速 [2] -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0.8%至609亿元 [2] 行业挑战 - 电商平台规则调整加剧价格战,厨房小家电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产品同质化严重 [2] - 功能单一小家电逐渐被多功能一体化大家电替代 [2] - 国家补贴政策更倾向大家电,小家电受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有限 [3] 海外战略 - 2024年国外销售收入6.68亿元(+80.8%),毛利率31.5%(+1.2个百分点) [3] - 厨房小家电出口金额199亿美元(+9.1%),个护小家电出口57亿美元(+16.9%) [3] - 收购罗曼智能(营收6.14亿元,归母净利润6883万元)强化海外布局,其代工业务占比80% [3][4][5] - 自主品牌已入驻东南亚市场,2025年计划加大新兴市场开拓 [5]
跳出低价漩涡,重塑品质消费新秩序!
搜狐财经· 2025-04-27 19:56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市场价格风暴正透支未来,低价竞争使企业与消费者陷入低质低价恶性循环,需重建价值导向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 [1][7] 低价竞争对企业的影响 - 低价内卷成企业生死较量,企业为竞争压缩成本、降低标准、牺牲产品质量 [3] - 企业削减研发投入致新品迭代慢、核心技术落后,利润压缩难提升服务质量 [3] - 短视经营策略损害品牌长期价值,使行业陷入发展困境 [3] 低价竞争对消费者的影响 - 低价诱惑暗藏陷阱,商品实际使用问题频出,消费者对市场信任瓦解 [3] - 消费者陷入消费焦虑,信任危机对消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3] - 低价竞争扭曲消费者价值认知,消费者以价格为唯一选购标准 [5] - 畸形消费观念纵容低质产品,挤压优质品牌发展空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加剧 [5] 坚守品质的企业案例 - 胖东来以极致服务体验和严格品控标准在零售行业站稳脚跟 [5] - 绿色家缘凭借专业技术团队和高品质治理方案成为除甲醛行业标杆企业 [5] 破局之道 - 企业应摆脱价格竞争思维,投入资源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 [7] - 消费者需转变观念,理性看待价格与价值关系,关注产品品质和服务 [7] - 企业与消费者良性互动可打破低价内卷怪圈,推动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 [7]
爆款越火,老板越穷,谁「杀死」了中国服装厂?
商业洞察· 2025-04-10 17:28
行业现状 - 中国服装制造业面临双输局面:工厂端利润持续降低、成本不断升高,消费者端对质量下降和预售期延长怨声载道 [3][4][5] - 浙江诸暨大唐袜业城曾占电商平台袜子销量的70%,如今市场萧条,下午繁忙时段人流稀少 [7][8] - 家庭作坊年毛利从30-40万降至十几万,网店客户订单量锐减至100双/单,利润仅2-3分/双 [10][11] 库存与订单危机 - 工厂普遍采用"先货后款"模式,库存积压导致现金流断裂,200万库存无法消化 [13] - 爆款面料订单2万米中仅售出1万米,剩余库存被迫亏本处理 [13] - 外贸订单付款周期恶化,俄罗斯95万订单为回款被迫让利10万 [14] 电商冲击与低价竞争 - 电商逻辑与工厂需求矛盾:品牌方追求爆款导致订单不稳定,工厂需承担库存风险 [16] - 爆款仿制现象严重,100元女装被广东厂商压价至60元,劣币驱逐良币 [17][19] - "赌数据"模式盛行:低质商品通过高销量弥补高退货率,9.9元商品退货率达90%仍可获利40元 [22][24] 成本结构恶化 - 30年老机器残值仅500元/台,新机器投资需8万元/台,小厂无力承担 [29][31] - 人工成本高企:基础工月薪7500元需包食宿,挡车工1万元,喷气工1.2万元 [33] - "一体机"升级需800万投资(100台),政府补贴门槛需50台起 [35] 转型路径探索 - 产业向河南、江西等低线城市迁移,每双袜子成本降低0.03-0.05元 [37] - 部分企业出海东南亚,巴拉圭设厂案例三年资产破千万 [39] - 品质升级策略见效:客户流失20%但利润反增10% [40]
蜜雪冰城只能靠“塞钱”进商场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04 18:16
以下文章来源于咖新社 ,作者张壹 咖新社 . 中国饮品行业专业新媒体。定向邀约超 140+新茶饮连锁品牌创始人关注本平台。 同步在|小红书 | 视 频号 | 今日头条 | 等平台发布。 作 者 | 张壹 来源 | 咖新社 导 语:商场在选择品牌时,不仅要考虑流量,还必须权衡品牌之间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在消费 者需求趋向多样化的今天。 蜜雪冰城,作为近年来最具爆发力的品牌之一,以其超高性价比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不管是在街 头巷尾还是校园附近,蜜雪冰城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它却在一线城市的大型商场中很少见到。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来了!蜜雪冰城来了!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南京城北万象汇蜜雪冰 城打围入驻了,该博主喜大普奔的四处宣告,并称有种县城做题家入赘京城官二代的既视感,喜悦 之前溢于言表。不过从图片中雪王打围的范围可以看出,这家门店确实是家气派宽敞的大店。 但问题也出现了,不少网友疑惑那么火的品牌,进个商场真就那么不容易吗? 评论区给出了答案: 就雪王这价格,根本没人 会去喝其他奶茶了,商场一旦引进它,周围的品牌就得凉凉。 蜜雪冰城依靠价格优势吸引大量学生和年轻消费者,这无疑会挤占其他奶茶品牌的市场份额。尤其 ...
百亿补贴小传,一个营销产品如何重塑拼多多
晚点LatePost· 2024-09-11 21:36
行业价值观与营销策略 - 百亿补贴成为中国互联网平台竞争的核心原则,反映行业追求低价而非生活品质的价值观 [3][4] - 拼多多最初对"百亿补贴"命名持保留态度,但最终保留这一可被广泛复制的营销概念 [3] - 该策略成功塑造了拼多多"正品低价"的平台心智,2023年贡献GMV超23%达近1万亿元 [4][16] 百亿补贴的起源与演进 - 2019年6月首次上线,通过补贴iPhone等高价商品突破一二线城市用户 [7][8] - 采用差异化策略:不满减、不凑单、全网最低价,打破传统大促时间限制 [7] - 初期通过华强北等非授权渠道凑货,后期渗透品牌经销商体系获取稳定货源 [8][10] 竞争策略与行业影响 - 组建数百人比价团队实时监控竞品价格,保证最低价优势 [12] - 2019年新增用户1.7亿,超过阿里京东总和,GMV突破万亿元 [13] - 迫使阿里京东跟进百亿补贴,但受制于既有商业模式难以完全复制 [11][12] 运营机制与风控体系 - 采用平台背书替代店铺展示,背后是数十家供应商实时竞价 [24] - 建立严格风控制度:可疑订单砍单精确到门牌号,黑名单覆盖批发市场 [27] - 2020年起补贴模式转为平台与商家共担,仅对部分商品官方补贴 [23][33] 品牌关系与渠道变革 - 从被品牌抵制到2023年覆盖超8万种品牌商品,部分品牌份额达40% [25][33] - 宝洁等品牌开始允许经销商自主定价入驻,形成"消费者版天猫" [33] - 经销商清库存需求加速品牌入驻,手机等品类呈现向拼多多迁移趋势 [35] 行业格局与竞争本质 - 电商平台差异化消失,竞争要素同质化转向纯粹零售能力 [35] - 拼多多营销费用率连续五年高于阿里京东,维持补贴强度 [16] - 各平台GMV目标导向导致风控松懈,假货和刷单问题重现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