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

搜索文档
阳光人寿“美好人生”银发系列产品荣获2025卓越养老金融模范奖
齐鲁晚报· 2025-09-16 14:01
作为旗舰养老产品体系,"美好人生"系列显著提升公司养老专属产品占比。产品设计强调风险可控与收 益稳健,提供传统型、分红型等多种形态,客户可根据风险偏好与养老目标灵活配置。阳光坚持"以实 业心态做金融",注重资产端与负债端匹配,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保障长期兑付能力,致力实现养老资 金的安全与增值。同时,产品支持与保险金信托对接,聚焦高净值、超高净值银发客群资产配置、财富 管理需求,与多家大型信托公司建立合作机制,创新建设养老产品与家族信托的综合资产配置管理体 系,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目标的高净值、超高净值银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据悉,"2025全球金融品牌大会暨燕梳奖年度评选"由《金融界》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 工作的决策部署,助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品牌,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阳光人寿将持 续致力于以"一切为了客户"为核心价值追求,将企业战略与国家养老政策深度融合,通过产品创新、服 务升级与生态构建,持续为中国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阳光样本"。 9月13日,"2025全球金融品牌大会"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隆重举行,"燕梳奖"年度评选结果 同步发布,阳光人寿凭借"美好人生" ...
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2025)
中国人民银行· 2025-09-16 10:3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海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4万亿元,同比增长5.0%[2]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表现强劲,同比增长11.1%[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1%,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工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0.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7201亿元,同比增长1.8%,占工业产值比重43.6%[3] -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产值4618亿元,同比增长10.8%[3] 金融业与信贷数据 - 本外币存款余额22.0万亿元,同比增长7.7%;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9.8%[4] - 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4]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2%,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4] 金融市场与基础设施 -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总成交额62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1%[67] - 跨境人民币结算快速增长,货物贸易项下结算增速达30%[5] - 长三角征信链累计查询45万余笔,累计发放贷款4000余亿元[5] 政策与战略实施 - 实施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157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3] - 推出科技金融专项支持工具,累计发放“沪科专贷”“沪科专贴”资金502亿元[5] - 制定《长三角金融“五篇大文章”协同推进机制工作方案》,促进区域金融协同[5]
深耕细分领域发展养老金融
经济日报· 2025-09-16 06:02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机构正加大养老金融投入力度 推动养老金金融 养老服务金融 养老产业金融三大板块融合发展[1] - 金融机构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和培育服务生态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实现差异化发展[2][5] - 养老金融服务正从广覆盖向提质量转变 未来将形成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8][10]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发展 - 中信银行养老金融托管金额超5300亿元 迭代"幸福+"服务体系[2] - 兴业银行60周岁及以上客户达1086.43万户 较年初增长6.75% 综合金融资产超1.1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73% 个人养老金开户数719.14万户[2] - 农业银行55岁以上客户接近3亿户 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超1100只 提供上门服务77.6万人次 客服热线"一键通"服务393万次[2] - 农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216.2亿元 较年初增长94.6% 其中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比52.8%[5] - 招商银行养老金托管规模达1.41万亿元 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1300万户[9] 保险公司养老金融布局 - 中国人寿完善多元化健康保险产品体系 推出个人长期失能收入损失产品等多款健康保险产品[3] - 中国人寿累计在15个城市布局19个机构养老项目 推出4款"随心居"旅居产品[6] - 新华保险养老健康产业投资余额达到161亿元 同比增长290% 老年人意外险项目累计覆盖超1366万人[7] - 中国太保"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实现9城10园正式运营 入住人数超2000人[7] - 中国平安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85个城市[9] 养老金融服务优化 - 农业银行将83项柜面高频交易整合为9个场景 业务办理效率平均提升49%[8] - 金融机构开展养老 备老两大类差异化服务 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10] - 太平养老将持续推动三支柱建设 丰富第三支柱多样化产品供给[9]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2024年底央行等9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养老事业指导意见 提出16项重点举措[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未来5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融体系[8] - 健康险经营赛道将不断拓宽 护理险 失能险将成为健康险新增长点[4]
养老金融赋能银发经济 护航老年人美好生活|服贸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9-16 03:59
9月13日,在2025年服贸会·全球养老金融大会上,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要优化养老金融发 展环境,降低老年人面临的金融风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有效防范风险,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养老金融的监管模式。周延礼提出,在政府监管层面,一行一 局一会需要中央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人口老龄化不仅关乎社会民生,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总体布局 和国家安全。因此,加强风险防控、健全监管机制、减少金融治理赤字,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他建议,要建立健全与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相匹配的监管制度体系,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风险 防控,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养老金融和保险知识,让居民懂养老金融、会用养老金融, 使养老金融伴随每一位居民的一生。"周延礼表示,"同时要协同推进国家养老政策落实,积极争取支持 政策和政策协同,探索建立监管评价体系,让养老金融真正成为居民的安全保障。" 不过,中国老年人对养老问题不必过度焦虑。 养老问题专家杨叶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随着逐渐老龄化,无 ...
养老金融赋能银发经济 护航老年人美好生活 服贸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21:45
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养老问题专家杨叶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随着逐渐老龄化,无 论是在家庭还是社区中,都能够实现养老,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然而,当前养老金融领域乱象频出。 "一些机构以各种形式涉足养老,通过不同手段获取资金利益,给老年人群带来了巨大风险。"周延礼强 调,维护老年群体的金融权益,已成为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的重中之重。 为有效防范风险,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养老金融的监管模式。周延礼提出,在政府监管层面,一行一 局一会需要中央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人口老龄化不仅关乎社会民生,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总体布局 和国家安全。因此,加强风险防控、健全监管机制、减少金融治理赤字,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他建议,要建立健全与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相匹配的监管制度体系,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风险 防控,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养老金融和保险知识,让居民懂养老金融、会用养老金融, 使养老金融伴随每一位居民的一生。"周延礼表示,"同时要协同推进国家养老政策落实,积极争取支持 政策和政策协同,探索建立监管评价体系,让养老金 ...
稳中求进,兴业银行以“五篇大文章”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观察者网· 2025-09-15 18:51
核心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规模达10.61万亿元,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1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增速由负转正 [2] - 净息差为1.7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42%,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个基点,同业存款付息率下降54个基点 [2] - 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737.55亿元,同比下降1.52% [4] 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 - 不良贷款余额634.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16亿元,不良贷款率1.0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 [4] - 关注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分别为1.66%和1.53%,较年初下降0.05和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8.54% [4] - 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分别下降46%、100%和7.5%,减值计提同比下降12.19%,业务管理费下降0.22% [4] 五篇大文章战略推进 - 科技金融客户34.4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07%,融资余额2.01万亿元,增长14.18%,贷款余额1.11万亿元,增长14.73%,不良率0.97% [5] - 绿色金融客户8.65万户,增长20.36%,融资余额2.43万亿元,增长10.71%,贷款余额10,756.26亿元,增长15.61%,不良率0.57% [5]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849.32亿元,增长5.22%,新发放平均利率3.07%,兴业普惠平台注册用户50.06万户,增长30.20%,累计解决融资需求4,415.50亿元 [6] - 60周岁及以上客户1,086.43万户,增长6.75%,综合金融资产超1.11万亿元,增长6.73%,个人养老金开户数719.14万户 [6] - 手机银行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8.40%,绿色金融业务系统录入4.9万户企业碳账户和518.72万户个人碳账户 [7] 核心能力建设 - 各项存款余额5.87万亿元,增长6.10%,企金和零售存款均实现大幅增长,付息率逐步下降 [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59%,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市场排名第二,境外债券承销规模位列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 [8] - 零售客户数达1.12亿户,增长1.63%,双金客户和私行客户分别增长8.34%和9.40%,企金客户数160.08万户,增长4.26% [9] - 转型投行FPA达3.26万亿元,增长7.55%,兴银理财管理规模保持市场第二,兴业基金和兴业信托管理规模快速增长 [10] - 推进风控数字化转型,构筑研究+业务+风险三位一体研究赋能机制 [10]
透视沪农商行半年报:从“稳健样本”到“投资价值坐标”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4:00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6月末资产总额15494.1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14% [2][3]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4.44亿元 扣非后同比上升0.38% [2][4] - 归母净利润70.13亿元 扣非后同比增长6.69% [2][4] - 非利息净收入38.19亿元 同比增长2.19% 占营业收入28.41% 较上年同期提升1.56个百分点 [4] 资产负债结构 - 贷款与垫款总额7741.6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51% [3] - 负债总额14184.0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31% [3] - 吸收存款本金11090.1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44% [3] - 平均付息率降至1.57% 同比下降26个基点 [8]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率0.97% 继续维持在1%以内 [4] - 拨备覆盖率336.55% 处于充足安全区间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52% 一级资本充足率14.55% 资本充足率16.90% 均大幅高于监管红线 [5] 业务发展进展 - 公司客户总数达34.56万户 对公贷款余额4959.29亿元 [8]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13.4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47% [9]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 客户数达4624家 较上年末增长8.09% [9] - 绿色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 [10] 零售与养老金融 - 建成60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 代发养老客群达129万户 [10] - 新增养老客户户数同比提升42% 代发养老金笔数增量居上海首位 [10] - "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布局超1000家服务站 实现街镇全覆盖 [10] 投资者回报 - 中期派发现金红利23.24亿元 分红比例达33.14% [2][12] - 分红比例较2024年中期提升7个基点 [2][12] - 自2021年以来现金分红比例均保持在归母净利润30%以上 [13] 市场认可与战略推进 - 成功入选沪深300指数与上证180指数 [13] - 对公客户交易结算额同比增长3.59% 贸易结算量同比增长68.61% [8] - 代客活跃客户数同比增长55.31% [8]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深耕养老金融大文章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5 11:19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通过产业金融、数字建设、服务网络和风险防控四大领域构建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全面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1][6] 养老产业金融布局 - 批复6亿元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支持苏州首个城市中心养老园区项目 该项目集养老、商业、医疗、托幼及文化娱乐于一体 定位服务中高端客户群体 [2] - 项目采用社区化养老模式 配备医疗、商业、幼儿教育和老年大学等成熟配套 方便子女陪伴式养老和全家居住 [2] 数字金融与智慧养老 - 打造"苏悦·颐养—中银智慧养老平台" 通过科技系统共享、线上支付和专属权益通兑构建三大养老场景服务生态 [2] - 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推广活动 包括"满21立减20"数币优购和"1元购20元"消暑礼包等优惠 覆盖养老助餐、康健活动和便民缴费场景 [3]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采用卡片形态 贴卡即可完成支付 目前活动吸引近3000名客户参与 发放2000个数币红包 新增1700多名平台客户 [3] 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 创建53家养老特色网点 配备长者服务专区、读书角、爱心窗口及防滑防撞设施等适老化配置 [4] - 实现全行177家网点适老化服务全覆盖 配备老花镜、充电桩和饮水机等便民设施 深度融入政府"十五分钟养老生活圈"建设 [4] 老年群体金融风控 - 通过公益海报、宣传展板及社区讲座开展金融知识普及 覆盖金融消费者权益、个人养老金政策及高频诈骗防范 [5] - 柜面成功拦截以"助老金发放"为名的电信诈骗 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机制守护老年客户资金安全 [5] 战略发展规划 - 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 发挥全球化、综合化和场景化优势构建全产业链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6]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泓德基金:以专业投研为引领 科技赋能价值创造
新浪基金· 2025-09-15 11:07
今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推出重磅改革方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 动方案》),针对市场和社会关切的痛点、堵点问题提出25条改革措施,督促公募基金形成高质量发 展"拐点",促进行业持续提升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 略的能力。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025年9月8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 评价机构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活动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 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 案》,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引领作用,打造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泓德基金表示,《行动方案》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公司将立足"新时代",以"新基 金"为载体,探索新模式,致力于为持有人创造持续、稳健的"新价值"。 新时代——责任担当 金融为民 《行动方案》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 性,突出提升服务投资 ...
2025年服贸会|释放养老金融潜力,金融机构勾勒哪些“享老”图景?
环球网· 2025-09-15 08:49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冯超男】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交易会(下称"服贸会")的金融服务专题展上,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 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描绘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图景。 对于养老金融而言,作为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着力点。"养老金融属于双向延伸 的金融业务,可以成为一个超大群体、超长周期、超级规模的金融市场。"9月13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本届服贸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全球养 老金融大会上称道。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投保规则层面,部分产品将最高投保年龄进一步放宽,更好地契合银发经济市场的保障需求。领取方式也更为灵活和人性化,支持年 领、月领等多种选择,部分养老年金产品还支持即期领取,帮助消费者打造与生命等长的持续现金流。 发展养老金融需要实现"养老"和"金融"的深度融合,秉持着"养老为根本,金融为手段"的原则,但如今无法单凭金融手段解决全部的养老问题。当前,很多 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存款储蓄传统养老方式,而是追求康养旅居、智能设备、健康管理等品质体现。 金融与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适老化改造 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