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贷款

搜索文档
13.05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落地重庆长寿
搜狐财经· 2025-06-19 13:16
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达8000亿元,以支持"两新"政策和金融"五篇大文章"[1] - 中国人民银行长寿分行瞄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动重庆市单一主体授信金额最大的再贷款备选清单内项目贷款落地[1] 企业案例 - 川维化工是重庆市备选清单内单一主体技术改造需求金额第三大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造纸、纺织等领域[2] - 中国人民银行长寿分行联动金融机构上门服务,解读技术改造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并落实专人对接,破解信息不对称[2] 融资成果 - 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招商银行重庆分行为川维化工4个项目提供授信合计13.05亿元,签订合同11.87亿元,并实现首笔贷款投放[5] - 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技改专项贷财政贴息三重政策优惠,预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2000万元[5] 项目影响 - 融资支持将助力川维化工向高端防水涂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升级转型,提升其在新材料领域的市场占有率[5] - 中国人民银行长寿分行将持续指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落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5]
新疆积极推进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落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1:03
金融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扩大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的金融供给 [1] -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召开工作推进会,推动金融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的具体措施落地 [1] 金融机构举措 - 农行伊犁分行推出"商户e贷",额度最高500万元,已发放10.69亿元贷款,支持1900余家商户升级改造和扩大经营 [1] - 工行新疆分行推出数字普惠融资产品,累计贷款超8亿元,重点支持阿勒泰地区重点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1] 跨境支付服务 - 农行兵团分行设立外币兑换窗口,提供外币兑换及现金支取等"一站式"服务,改造外卡POS机,支持境外银行卡消费 [2] - 工行塔城分行在巴克图口岸布放外币自助兑换机,涵盖美元、坚戈、卢布等11种货币,提升跨境消费便利性 [2] 跨部门协调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与文旅、财政等部门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整合政策资源,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 [2]
A股增持回购再贷款破1300亿,市场活力加速回归
环球网· 2025-06-12 11:21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一资本市场"稳定器"正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截至6月10日,全市场涉及该 再贷款的公告已达659份,以贷款金额上限计算,总额突破1300亿元大关,达到1306.25亿元。这一增量支持政策的成效正在 逐步显现,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情高涨,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 " 真金白银 " 注入,提振市场信心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密集宣布获得再贷款支持。中国化学工程控股股东获得工行5.4亿元增持融资承诺;京东 方A获得建行18亿元股票回购专项贷款;龙佰集团获得中信银行9亿元回购专项贷款;嘉化能源获得中行5.4亿元回购贷款支 持。这些案例显示,再贷款工具正被广泛用于支持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进行市值管理。 Wind统计数据显示,政策效应传导明显:自去年10月以来,全市场已有1359家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回购总金额达962.68 亿元,其中仅今年前5个月就达624.77亿元。同时,521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现净增持,增持规模合计604.60亿元。前海开 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回购增持再贷款为资本市场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释放了积极信号,显著提振了市场 信心。" 政策持续加码 ...
中行北京分行落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贷款
新京报· 2025-06-11 19:30
政策背景与实施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旨在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并支持养老产业 [1] - 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申报指引,明确支持范围和工作要求 [1] - 政策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1] 中行北京分行行动 - 中行北京分行在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由"一把手"挂帅担任组长,副行长任副组长,汇聚各部门业务骨干协同作战 [1] - 深入企业开展一线调研,为有需求的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1] - 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激活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增强企业"造血"功能 [1] 贷款投放案例 - 中行北京分行向北京市内某餐饮企业发放优惠贷款1000万元,成为政策出台后北京市首批向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成功投放贷款的银行 [1] - 该餐饮企业曾因市场波动影响面临现金流危机,贷款资金到位后顺利完成食材采购与设备升级,加快店面升级改造、菜品创新研发 [2] - 目前门店客流量持续回升,日均营业额实现稳步增长 [2] 行业支持成效 - 截至5月末,中行北京分行为餐饮行业客户提供1.31亿元贷款支持,专项贷款精准用于支持餐饮企业日常经营周转 [2] - 累计向服务消费领域投放贷款3.4亿元,为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2] - 贷款支持在缓解企业经营困境的同时,也促进了消费市场信心提振 [2] 未来计划 - 中行北京分行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 [2] - 牢牢把握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政策机遇,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 -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2]
创新积分量化创新能力 引金融活水育科技新苗
新华财经· 2025-06-06 10:31
创新积分制政策推广 - 科技部等七部门发文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新积分制",并计划适时推出升级版2.0 [1] - "创新积分制"通过系统化指标、数据和算法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及未来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价,帮助金融机构识别科技型企业 [2] - 该工具自2020年起试点实施,截至2023年底试点高新区达133家,覆盖全国25个省份,2022-2023年银行为积分企业对接授信超2000亿元 [2] 创新积分制实施效果 - 截至2024年底,科技部征集52万余家科技型企业信息,推荐7万多家企业给21家全国性银行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7000多家企业与银行签约金额超880亿元 [4] - 农业银行截至3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1.9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2500亿元,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对接企业超4.1万家,签约合同金额超410亿元 [5] - 上海某地下设备头部企业获得农业银行7600余万元贷款支持技术研发 [5] 地方创新积分制实践 - 湖北省印发实施办法,运用"创新积分制"建立知识价值信用评价模型,实现纯线上、纯信用融资 [7] - 四川省提出到2027年完成3万家科技型企业积分评价,推动科技企业贷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 [7] - 多地着力突出创新积分制特色,在"全国版"基础上推出地方版本 [7] 创新积分制未来发展方向 - 科技部将以更大力度推行"创新积分制",包括推出升级版2.0,开展数智底座建设,拓宽场景应用等 [7] - 建议未来指标体系更加精细化与动态化,深入刻画行业特性与企业发展阶段差异,拓展数据维度 [7] - 评价机制可更加智能化,应用场景可更加多元化,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评价效率和客观性 [8]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实现科技与金融良性互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21:17
二是要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截至4月末,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贷款的签约金额为16705 亿元,发放金额为5701亿元。 三是要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建立债券市场"科技 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四是要增强资本市场支持力度。根据科技创新的特点,优化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发 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作用等。此外,也要推动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 她指出,当前,在实现科技与金融的良性互动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主要是因为科技型企业在生命周期 的不同阶段,其风险特征和融资需求有很大差异,金融供给的适配性不足。 面对上述挑战,陶玲认为,一是要加强银行信贷服务能力建设。例如,银行要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科 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秋彤 天津报道 "科技、产业与金融构成了一个相互融合、循环共赢的体系。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 通过获取动力与资源,三者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 玲在2025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上表示。 五 ...
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助力我国科技腾飞
国际金融报· 2025-06-03 18:21
再次,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企业的市场生存力和竞争力。《政策措施》鼓 励央地协同创新实践,通过区域科技金融先行先试、推广创新积分制,促进地方探索差异化支持路径, 有利于形成全国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合力,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引导国资投 资导向转变,推动国有资本向耐心资本转型,通过容错机制和全生命周期考核,促使国有资本更多投向 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彻底改变我国科技领域的薄弱环节,为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赶超全球发 达国家形成巨大推力;尤其有利于促使我国更多科创企业放眼全球,不断提高全球科技竞争力,使我国 迅速步入全球科技强国行列,并在核心领域、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有利于激发金融市场创新活力,为科创企业提供不竭的资金源泉。《政策措施》要求用好用 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促使央行进一步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科技创新和 技术改造再贷款的引导作用,扩大再贷款额度规模,优化支持范围和流程机制,有利于激励金融机构加 大力度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同时,建立银 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 ...
建设银行柜台债券业务实现两个新突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9 16:40
本报讯 (记者杨洁)5月29日,记者从建设银行获悉,近期,建设银行通过不断深化产品创新、流程优 化和系统功能拓展,在柜台债券业务上实现两个新突破。一是上线支持非法人产品开展柜台债券交易功 能,实现建设银行柜台债券业务法人和非法人产品客户的全面覆盖。二是新增柜台债券质押再贷款功 能,拓展柜台债券作为质押品的融资功能。 4月底,鹏扬基金在建设银行顺利开展首笔非法人产品柜台债券交易。非法人产品客户参与柜台债券市 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节省客户债券交易成本、拓展债券交易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法人客户 相比,在业务流程上具有一定复杂性。建设银行紧跟监管政策导向,充分调研非法人产品的托管机构、 基金管理人等各参与方的需求和痛点,深入推进开户管理、结算流程、数据传输、资金汇划等流程优 化,加快系统功能迭代,显著提升非法人产品客户全流程的业务体验。后续,非法人产品客户的债券交 易有望成为金融机构柜台债券业务的新增长点。 (编辑 张伟) 除实现客户类型全面覆盖外,建设银行还积极拓宽柜台债券押品使用范围。近期,建设银行助力云南省 内农商行以柜台债券作为质押品成功申请人民银行再贷款,落地云南省首笔柜台债券质押支农支小再贷 款业 ...
如何看待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设立?
财经网· 2025-05-27 14:25
货币政策与金融工具 - 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5月宣布增量货币金融政策,包括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及结构性再贷款工具 [1] - 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但5月政策未涉及该内容 [1] - 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配的融资制度,可能涉及开发贷、个人住房贷、城市更新贷等 [6] 科技金融政策 - 科技部等7部门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将带动地方和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存续期20年 [2][3] - 科技金融体制还包括扩大AIC试点、建设债券市场"科技版"等内容 [2] - 新科技融资工具多为偏股型,不同于传统偏债型工具,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债券市场"科创板"需配套风险舒缓工具,因科创领域更适合股权投资 [3] 消费与养老金融 - 政治局会议明确"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服务消费和养老金融合并支持 [4] - 新再贷款工具是此前普惠养老再贷款的延续和扩充,已撬动养老产业贷款超千亿元 [4] - 该工具支持公益性养老机构、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和老年产品制造 [4] 外贸金融工具 - 目前支持外贸企业的工具尚未出台,但鉴于贸易摩擦加剧,相关工具将更具针对性和迫切性 [5] - 外贸再贷款工具规模预计较大,可能通过进出口银行设立类似PSL的业务 [5] - 新工具可能通过投资基金形式推动外贸领域转型,而非简单扩大产能 [5] 房地产与城镇化融资 - 国开行PSL工具可能在基建投资加力下扩张,地方政府专项债或用于土地和保障房收储 [7] - 城市更新领域可能出现新配套工具或专项债 [7] - 新型政策性融资工具将增加股权投资比重,改变以往以债务融资为主的模式 [7]
5000亿升至8000亿!央行再放大招→
第一财经· 2025-05-22 23:59
创新金融工具 - 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由1.75%降至1.5%,旨在为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打造融资贷款的"专属渠道" [3] - 央行推动银行深化科技信贷服务能力建设,构建专项机制以提升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服务覆盖面 [3] - 债券市场建立"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规模超过2500亿元 [4] - "科技板"提供差异化安排如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息披露、减免手续费等,并创设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债券 [4] 引导长期资本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18个城市及所在省份,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6]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累计金额达2220亿元,第三批600亿元近期将批复 [6]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在18个城市开展,贷款期限从7年延长至10年,资金占比从60%提升至80% [6] - 交易所债券市场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2024年发行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4%,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 [6] 科技保险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协调机制和产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国家重大技术攻关科技保险共保体 [7] - 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帮助科技型企业应对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风险 [7] -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科技部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优化服务体系 [7] 政策协同推进 - 强化科金协同和央地联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开展区域创新实践 [9] - 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和产品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 [9] - 央行将重点提升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培育科技金融生态体系,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 [10] - 政策旨在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