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农业经济稳健前行
陕西日报· 2025-08-03 08:23
农业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陕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26.2亿元,同比增长3% [1] - 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3.1%,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2%,呈现总体平稳态势 [1] 粮食生产与政策支持 - 夏粮播种面积1603.84万亩,较上年增加3.19万亩 [2] -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耕地保护与用途管控,科学应对灾害天气 [2] 特色产业发展 - 蔬菜产量916.5万吨,中药材产量同比增长23.8% [2] - 设施农业推广提升抗风险能力,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快速发展 [2] - 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展电商渠道等措施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 科技创新与经营方式变革 - 瓜果产量98.5万吨,得益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 - 生猪出栏量608万头,养殖规模化程度持续提升 [3] - 杨凌示范区育种突破和智慧农业技术推广成为转型升级核心力量 [3] 龙头企业与三产融合 -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 [3] - 陕西农业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三产融合深入推进 [3]
农业农村部:强化农产品品牌引领 增强消费信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8:52
政策核心内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聚焦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 提出9方面23项具体举措[1] - 政策旨在强化农产品品牌引领 增强消费信心 改善民生福祉 稳定农产品市场 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1] 消费趋势与供给优化 - 农产品消费趋势向品质化 个性化发展 品牌农产品及新式饮品 功能性食品需求快速增长[2] - 政策重点提升"三品一标"水平 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地方特色食品[2] - 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 即烹 即热产品 满足年轻消费者便捷性需求[2] 消费结构与健康导向 - 消费结构更注重健康饮食与合理膳食 当前居民大豆及豆制品 牛奶及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2] - 政策提出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 强化健康消费宣传引导 针对学生 老人等特定人群部署安排[2] 消费场景与市场激活 - 消费场景注重体验感与互动性 消费者关注社交属性与精神文化需求[3] - 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 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活动和"地道风物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3] - 深化游购一体 推进线上线下 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 丰富多元消费场景[3] 流通体系与产销协作 - 消费保障注重流通质效与产销协作 冷链与配送能力直接影响生鲜农产品消费品质[3] - 产地将完善农产品市场 冷链集配中心等流通网络 补齐"最先一公里"短板[3] - 销地支持菜市场 生鲜超市标准化改造 提高便民服务水平[3] - 创新省际产销衔接合作 开展产销对接帮扶 形成开放共享 高效协同的产销生态[3]
萧山:亩产819.6公斤!党湾早稻单产创历史新高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02
高产早稻示范成果 - 萧山区党湾镇梅东村早稻高产高效示范区亩产达819.6公斤,刷新当地及杭州市早稻单产纪录 [2] - 农场选用"嘉育25"早稻品种,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性,专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 [2] - 高标准农田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灌溉条件,为高产创造优良环境 [2] 政策支持与农业激励 - 党湾镇出台《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覆盖粮食稳产、产业融合等八大领域 [3] - 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农旅融合项目200亩以上补助10万元、农机装备追加10%区补、电商销售额超1500万元奖励5万元 [3] - 政策推动农户种植积极性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3] 党湾镇农业基础与发展规划 - 党湾镇拥有2.6万亩耕地和2.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家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及50户规模经营主体 [3] - 未来计划扩大高产示范效应,推广先进技术,完善基础设施以提升粮食产量 [3] - 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农户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 [3]
赵叔上会记
新华网· 2025-07-14 09:55
公司发展 - 合作社2024年水稻销量达50万公斤大米 [4] - 合作社成员扩展至13家 种植面积从300余亩扩大至3000余亩 [4] - 注册"赵菽大米"品牌 直接对接商超和电商平台 [4] - 带动5个行政村发展订单农业 形成2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带 [6] -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6人 实现户均增收2.3万元 [6] 行业动态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沈阳举办 吸引4000多家企业和2万多人参会 [1] - 沈阳市粮食产量超过400万吨 发展五大优势农业产业链 [5] - 行业涌现近500个"两品一标"产品和66个省级知名品牌农产品 [5] - 粮食加工转型升级成为焦点 从田间到餐桌的流通环节受关注 [4] - 合作社通过对接米业公司实现从卖"原粮"向"卖产品"的产业链延伸 [4] 市场推广 - 借助短视频传播实现品牌曝光 经销商咨询量激增 [4] - 参加国家级粮食交易大会 获得沈阳好粮油展区展位 [1] - 主动考察吉林大米展区 了解安徽碾米机设备 咨询水稻新品种 [5]
快评|一场产销对接活动,助惠黔优品入万家
南方农村报· 2025-06-29 17:00
产销对接活动概况 - 活动由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及广东粤黔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联合主办,主题为"2025年粤黔协作助农促消费产销对接"[5][6] - 活动吸引人流量10 2万人次,产销意向签约金额超500万元[6][7][8] - 惠州荔枝首次大规模组团进入黔西南,通过冷链运输将罗浮山荔枝运至现场,获得当地消费者高度认可[18][20][21] 两地农产品协作成果 - 活动促成惠州荔枝与黔西南特色农产品(兴仁薏仁米、普安红茶、望谟八步茶、晴隆蜂糖李等同台展示交流[13][14] - 册亨县通过惠州技术引进发展荔枝产业,已建成500亩果园试挂果,提供30余个长期岗位,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27][28][29] - 贵州首次实现荔枝规模化种植,打破传统认知,预计明年大规模上市[29] 产业协作模式创新 - 活动构建了"市场等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机制,解决农业生产周期长与市场匹配难题[10][11][12] - 惠州向黔西南输出荔枝种植理念与技术,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19][31][32] - 采用"线上扫码下单+线下体验"模式,提升消费便利性[34] 未来协作方向 - 将坚持双向协作、精准协作、长效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两地资源禀赋优势[35][36][37] - 通过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合作,形成经济增长关键驱动力[31][32] - 以荔枝为媒介深化粤黔产业协作,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15][16][22]
江苏银宝集团与南京新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共促农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23 10:44
战略合作签约 - 江苏银宝集团与南京新农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农产品贸易、储备粮运营、区域品牌共建、产业化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 [1] - 双方旗下企业江苏银宝集团粮油公司、食品科技公司与南京粮食集团、南京农垦集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细化合作领域与目标 [5] 公司战略与优势 - 银宝集团以"担当农字头、做足盐文章"为定位,依托"1456"战略路径,具有历史悠久、资源禀赋、产业多元、国企背景等优势 [2] - 南京新农集团作为南京市属涉农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在现代农业、乡村产业和绿色康养领域经验丰富 [2] 合作意义与展望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地方农字头国企强强联合,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双方产业契合度高,合作前景广阔,将加快推动实质性项目落地,实现互利共赢 [2] - 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5] - 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内容,推动更多项目落地,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国企力量 [6]
中国人寿财险莱芜市中心支公司推出高标准农田管护保险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5 17:17
高标准农田管护保险机制 - 中国人寿财险莱芜市中心支公司联合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开展高标准农田设施巡查,通过"巡田助手"App实现问题快速上报和维修[1][3] - 该保险覆盖自然灾害(暴风/暴雪/雷击/暴雨/洪水)和意外事故(机械损坏/电气事故/技术风险/人为风险)导致的设施损毁,由保险公司承担维修和赔偿责任[3] - 典型案例显示,从报案到完成塘坝修复及理赔仅用5天,有效保障春耕生产[3] 保险实施效果 - 2023年已对先期建设的4.2万亩高标准农田投保,转嫁3.06亿元设备设施损毁风险[5] - 累计完成23处损毁设施的理赔维修,包括出水口/管道/变压器等关键设备[6] - 维修响应机制包括专业施工队快速介入,农户无需承担费用[1][6] 财政支持与推广计划 - 保费来源于项目建设结余资金和管护费,由莱芜区财政列支[6] - 保险机制实现"事前评估+事中预防+事后赔偿"三位一体功能[6] - 计划将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区已交付的11.6万亩高标准农田[5][6] 行业背景 - 莱芜区已投资建设11.6万亩高标准农田,但此前因管护不足导致设施损毁修复不及时[5] - 该创新模式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