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江南水乡绿意浓——浙江产业绿色转型见闻
新华网· 2025-08-10 13:36
低空经济发展 - 绍兴市越城区鉴水科技城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空域动态全幅数字化呈现 包括气象 航线 起降点等信息互通联动 [1] - 越城区布建3028套感知 安防基站 搭建低空融合运行 低空安全管理平台 建立空域安全数字底座 [1] - 纵横股份长三角制造基地总装下线云龙3中大型固定翼无人机 大疆 九洲 中航特飞等链主企业项目接连引入 [2] - 越城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前身为旗滨玻璃厂地块 2023年12月关停第一条生产线 2024年4月完成整体搬迁 [2]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 绍兴持续推进印染产业跨域整合 工业全域治理 为新兴产业腾出空间 [1] -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产值突破800亿元 芯联集成 长电科技 豪威集团等企业项目快速发展 [2] - 诸暨珍珠产业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 占全国淡水珍珠产量80%以上 [5] - 华东国际珠宝城占地16万平方米 通过100多个直播间连接消费者 形成养殖 品牌 质检 物流一体化运行模式 [2][3] 珍珠养殖技术升级 - 浙江清湖农业科技采用生态蚌养殖技术 通过室内繁藻 物联网精准投喂 避免水体直接投肥 [3][4] - 国网诸暨供电公司在养殖基地安装25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 保障增氧机 恒温器等设备稳定运行 [5] -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投入1 1亿元建设11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电网 实现环网供电 [5]
活力中国调研行|江南水乡绿意浓——浙江产业绿色转型见闻
新华网· 2025-08-10 09:39
低空经济发展 - 绍兴市越城区鉴水科技城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空域动态全幅数字化呈现 包括气象、航线、起降点等信息互通联动 空域安全与通行效率即时监测掌控 [1] - 越城区布建3028套感知、安防基站 搭建低空融合运行、低空安全管理平台 建立空域安全"数字底座" [1] - 纵横股份长三角制造基地总装下线"云龙3中大型固定翼无人机" 大疆、九洲、中航特飞等"链主"企业项目接连引入 无人机无人值守系统、"低空公共安全大脑"高效运行 [1] 产业绿色转型 - 绍兴持续推进印染产业"跨域整合"、工业全域治理 传统产业在关停并转、集聚发展中提质增效 腾出大量空间为新兴产业提供支撑 [1] - 越城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前身为旗滨玻璃厂地块 曾是区域能耗与排放"大户" 相关企业2023年12月关停第一条生产线 2024年4月完成整体搬迁 [2] -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孕育的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产值突破800亿元 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加快融合 整体竞争力持续提升 [3] 珍珠产业升级 - 诸暨是全球最大淡水珍珠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产量占全国80%以上 华东国际珠宝城占地16万平方米 通过100多个直播间连接消费者 [6] - 珍珠产业从养殖到品牌 再到直播间、质检仓、物流服务高效一体运行 现代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6] - 珍珠市场规模此前多年难以突破百亿元 2024年突破500亿元 [7] 绿色养殖技术 - 浙江清湖农业科技采用生态蚌养殖技术 研发珠蚌所需菌、藻、浮游生物 将繁藻过程搬到室内 应用物联网管理技术实现"精准投喂" [6] - 绿色技术使河蚌养殖密度远超以往 显著提升企业效益 [6] - 国网诸暨市供电公司在生态蚌养殖基地安装25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 保障增氧机、恒温器等关键设备稳定运行 [7] 电力基础设施 -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投入1.1亿元建设1座110千伏变电站及其电网配套 与周边2座110千伏变电站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 为珍珠产业绿色转型留足发展空间 [7]
豪车消费税缘何时隔9年再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09:25
政策调整内容 - 财政部、税务总局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从零售价格130万元/辆下调至90万元/辆,并纳入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汽车[2] - 二手超豪华小汽车销售免征消费税以避免重复征税[2] - 政策缓冲期仅3天,体现调控即时性,防止市场投机行为[15] 市场短期反应 - 北京路虎4S店在政策生效前两日出现抢购潮,90万元以上车型售罄,但20日后客流量锐减[2] - 捷豹路虎中国宣布7月20-31日期间为消费者全额承担新增消费税[3] - 青岛某二手车商客流量成倍增长,但多数二手车商反馈客流无明显变化[4][5] 行业长期影响 - 90万元以上新车销量预计受抑制,但二手车市场因免税政策或受益[4] - 准新车性价比提升,可能出现价格倒挂现象(二手车价≥含税新车价)[5][6] - 新能源超豪华车生产环节免税,成本优势较燃油车达40%[18][21] 政策意图分析 - 三重目标:引导理性消费、支持新能源发展、激活二手车市场[7] - 税基调整与市场促销幅度匹配(130万元车型降价30%后恰为90万元)[8][13] - 强化税收征管,明确精品/服务费纳入计税范围堵漏洞[16][17] 产业结构导向 - 抑制进口超豪华车(如奔驰G级、保时捷),扶持国产高端新能源(如蔚来ET9、仰望)[12][21] - 推动车企向电动化转型,生产端免税降低新能源制造成本[18][22] - 进口车市场持续萎缩,2024年1-5月进口量同比下降33%[13] 税制改革方向 - 体现"技术中性"原则,统一新能源/燃油车征税框架但差异化调控[22][23] - 扩大税基并后移征收环节,为消费税下划地方做准备[23] - 通过税收杠杆调节高消费,同时实现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8][24]
国补政策持续加码:690亿元资金十月下达,全年3000亿目标即将完成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50
政策资金投放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部下达地方 [1] -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按计划投放 全年3000亿元的"国补"资金下达计划进入冲刺阶段 [1] - 前三批资金已全部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投放 确保全年3000亿元资金有序均衡使用至12月31日政策截止日 [3] 政策效果 - 全国已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直接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突破1.6万亿元 [3] - 补贴商品客单价较非补贴商品高23%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一级能效的高端机型 [3] - 家电市场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能效标准提升类产品销售占比超65% [3] - 汽车领域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 新能源车置换占比达42% 较2024年提升18个百分点 [3] - 数码产品手机、平板等数码类产品补贴申领量环比增长210% 15%的补贴比例显著降低消费者换新门槛 [3] 资金使用与监管 - 地方需细化资金使用计划 避免"前松后紧"或"资金沉淀" 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构建了全链条监管体系 [3] - 对参与补贴的商品实施动态定价跟踪 若发现企业"先涨后补" 立即取消资质并追回补贴资金 [5] - 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建立补贴资金台账 实现"申请-审核-发放-核销"全流程可追溯 [5] - 利用大数据分析申领行为 对异常账号进行实时封禁 已拦截可疑申请超12万例 [5] 政策战略导向 - 3000亿元"国补"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长远布局 [4] - 对一级能效家电补贴20% 二级能效补贴15% 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 [5] - 通过资金分配向中西部倾斜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5] - 与"两重"建设(8000亿元重大项目)形成协同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 [5] - 推动"国补"与碳市场、绿色信贷等政策衔接 构建"补贴+市场"双轮驱动的绿色消费生态 [4] 行业动态 - 某家电企业因虚标能效等级骗补被处以罚款 并列入行业黑名单 [4] - 政策退出后 地方政府或出台衔接措施 如发放消费券、延续税收优惠等 确保消费市场平稳过渡 [4] - 消费者若计划置换旧车或购买大家电 需在10月前提交材料 预留45天审核周期 [4]
滨州博兴:以创新制度与多元举措,打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标杆
齐鲁晚报· 2025-07-30 12:24
土地集约利用 - 博兴经济开发区通过司法拍卖引入国有平台公司,将山东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破产闲置的443亩土地改造为黄河智谷产业园,容积率从0.6提升至1.02,并配套建设综合服务楼、工业邻里中心,形成"科技 + 产业 + 服务"的立体化园区 [2] - 博兴县严格执行"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的准入标准,推行"标准地"改革,三年来通过"标准地"改革供应土地2091亩,建设标准厂房67万平方米,项目落地周期缩短60%以上 [2] 产业绿色转型 - 博兴县投资15亿元实施麻大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治理工程,拆除房屋110处,流转土地1.1万亩,构建"表流 + 潜流"复合湿地系统,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吸引200余种鸟类栖息 [3] - 乔庄镇渔业循环产业园通过构建"豆渣 - 豆清水 - 豆粕 - 大豆蛋白 - 鱼虾饲料"的循环链条,实现原料利用率100%,尾水经三级净化后回用,节水率超90% [3] 能源结构优化 - 黄河智谷产业园采用屋顶光伏板、地源热泵系统和储能装置,形成24小时稳定绿电供应,每度电成本比市电低0.15元,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 [4] - 博兴县可再生能源占比达35%,较2020年提升23个百分点 [4] 制度创新保障 - 博兴县出台《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办法》,允许企业根据生命周期选择10-50年出让年限,对增容扩产企业免收土地出让金差价 [7] - 博兴县推行"田长制 + 数字化"监管模式,开发"博兴耕地保护"APP,近三年查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下降42% [7] - 博兴县依托麻大湖湿地、打渔张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开发"黄河文化 + 生态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生态旅游收入突破8亿元 [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央视网· 2025-07-20 19:55
绿色消费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每卖出100辆汽车就有超过50辆是新能源汽车 [1] - 绿色家电消费增长较快,超九成以旧换新家电订单为一级能效产品 [2] - 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超过91%,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300亿平方米 [2] 绿色生产 - 超过140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1亿吨 [1] - "十四五"前四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6% [1] - 中国船企拿下全球绿色船舶超78%的订单,覆盖主流船型 [3] 政策支持与产业转型 - 十年来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多亿元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 - 27个工业重点行业加快设备工艺更新,实现转型向绿 [3] - 累计建成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 [3] 绿色技术创新 - 全球最大压缩气体储能电站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建设中 [4] - 上半年风力发电机组产品产量同比增长72% [4]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制造体系 [4]
武汉150个行业有了新的“绿色标尺”
长江日报· 2025-06-25 09:44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发布 -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正式发布 为全市产业绿色转型提供量化依据与技术支撑 [1] - 新版指南分为行业、产品、设备能效水效三部分 覆盖33个行业大类150个行业中类产值及能耗数据 [1] - 形成150个行业中类、94项主要产品、73类用能设备的完整能效指标体系 [1] 能效指标更新内容 - 首次补充锂离子电池、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和氢能等新兴产业产品能效指标 [1] - 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1% [1] - 光纤、锂离子电池、存储芯片、啤酒、瓦楞原纸等领域生产能耗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政策导向与设备更新 - 指南体现国家政策新导向 列出变压器等通用设备最新能效标准指标 [2] - 增加服务器、通信基站和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领域设备指标 [2] - 为武汉市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依据 [2] 产业转型支持 - 指南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评价标尺 [2] - 从源头提升产业经济的能源产出效率 [2] - 推进全市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2]
六五特刊 | 一个湖与一座城的相互成就
中国环境报· 2025-06-05 08:05
太湖治理成效 - 太湖湖体30年来首次实现全年平均水质达Ⅲ类,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大湖泊中首个实现全年"良好"湖泊[1] - 2008年—2024年累计投入1350亿元用于太湖治理[1] - 首创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船"太湖之星",有效降低太湖湖体内源污染物释放[1] 产业转型与污染控制 - 无锡市持续推进化工行业整治,减少入湖污染物排放,倒逼低端落后产能腾退提升[2] - 周铁镇百余家化工厂等高污染行业企业全部退出,2024年新引入产业总产值超250亿元[2] - 太湖流域产业绿色转型推动污染负荷减轻,生态系统重新焕发生机[2]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 - 建成超80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净化入湖水体并提供栖息环境[3] - 2024年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升至3.12,首次达到"优秀"等级[3]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动物频频现身[3] 环境质量与公众满意度 - 无锡PM2 5浓度大幅下降60 3%,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升26 2个百分点[3] - 2024年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为95 2%[3] - 连续十年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年度首个全局性会议主题[4]
驻马店市政府与鹏辉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快讯· 2025-05-27 12:09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驻马店市政府与鹏辉能源签署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涵盖新能源装备升级、固态电池产业化建设、"豫产豫用"示范打造等关键领域 [1] 重点合作方向 - 聚焦"产业绿色转型和零碳城市打造" [1] - 以"零碳园区—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为核心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落地 [1] - 加快零碳学校、医院、园区等多场景示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