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引领
icon
搜索文档
汇聚全球智慧 共促产业升级——蒙牛进博会提出“四大举措”引领中国乳业新跨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8:30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乳业政策宣讲会,以“共识与重构,乳业新跨越”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推动中国乳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优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1][2] - 中国乳业应坚持专业化、国际化、高质量的发展路径,通过深化创新赋能与全球协同,加快实现从“乳业大国”向“乳业强国”的跨越 [2][9] - 蒙牛集团作为乳业“国家队”,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数智升级、品牌引领和绿色转型“四位一体”打造乳业新质生产力 [13] - 妙可蓝多认为中国奶酪市场面临千亿规模的新机遇,并通过“TO B + TO C”双轮驱动战略构建产品体系,推动行业发展 [16][18] 行业发展趋势与共识 - 中国乳业正处于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需要凝聚共识、加快重构,以产业优化升级穿越经济周期 [5][9] - 行业应坚持“专业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强科技创新,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国际合作伙伴如乌拉圭和新西兰均表示希望深化对华经贸合作,将高品质乳制品引入中国市场,共同促进全球乳制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5][7] - 地方政府如上海市奉贤区承诺将持续完善支持乳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并优化营商环境 [9] 蒙牛集团的战略与实践 - 公司通过“四位一体”战略全面打造乳业新质生产力,具体包括科技创新、数智升级、品牌引领和绿色转型 [13] - 在科技创新方面,自主培育的苜蓿达到国际“优级”水平,建成2座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并实现益生菌菌株Lc 1 9和母乳低聚糖HMO的“芯片级”自主创新 [13] - 在数智化升级方面,打造出全球液态奶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实现“三个一百”标杆,武汉工厂被认证为“全球最大单体低温酸奶工厂” [13] - 在品牌引领方面,特仑苏系列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大单品,海外品牌“艾雪”稳居印尼冰淇淋市场份额第一,“贝拉米”持续夯实澳洲有机奶粉市场销量第一 [15] - 在绿色转型方面,全产业链践行GREEN战略,建成37座国家级绿色工厂和两座“零碳工厂”,并与中粮国际达成中国首单“零毁林”大豆采购协议 [15] 奶酪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妙可蓝多的布局 - 中国奶酪市场处于跨越升级关键阶段,随着渗透率提升和消费场景拓展,千亿规模将加速到来 [16] - 奶酪在提升乳制品附加值、促进奶业差异化和深加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6] - 妙可蓝多实施“TO B + TO C”双轮驱动战略,构建覆盖全年龄段和多元化场景的产品体系 [18] - 在C端推出“奶酪休食”及“奶酪功能性产品”,在B端为餐饮、茶咖、烘焙等五大场景提供专业化、定制化解决方案 [18] - 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扩大国产替代规模,并积极推动创新产品出口,已布局东南亚市场 [18] - 在进博会发布中国首款原制马苏里拉奶酪,标志着国产奶酪已具备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实力 [18]
汇聚全球智慧 共促产业升级——蒙牛进博会提出“四大举措”推动中国乳业新跨越
36氪· 2025-11-07 17:29
会议核心观点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新形势下我国乳业优化升级发展政策宣讲会”,主题为“共识与重构,乳业新跨越”,汇聚国内外政商界代表及行业专家,旨在凝聚全球智慧推动中国乳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跨越升级 [1][3] 行业发展路径共识 - 中国乳业应坚持“专业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深化创新赋能与全球协同,加快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跨越升级 [3] - 乳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民生产业,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群众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并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3] - 中国乳业正处于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各方呼吁各国乳制品企业抓住机遇,携手中国共同促进全球乳制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5] - 面对经济与行业的双重周期挑战,中国乳业需凝聚共识、加快重构,以产业优化升级穿越经济周期,实现从“乳业大国”向“乳业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11] 蒙牛集团“四位一体”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数智升级、品牌引领和绿色转型“四位一体”,全面打造乳业新质生产力 [13] - 科技创新方面,加强自主研发,自主培育苜蓿连续多年达国际“优级”水平,建成2座国家级核心育种场,自主研发益生菌菌株Lc19和母乳低聚糖HMO,全面布局奶酪、奶油、乳铁蛋白等深加工产品 [13] - 数智化升级方面,打造液态奶行业“灯塔工厂”,实现全球乳业人效比的“三个一百”标杆,武汉工厂被福布斯认证为“全球最大单体低温酸奶工厂” [13] - 品牌引领方面,旗下高端品牌特仑苏系列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海外市场“艾雪”印尼冰淇淋市场份额稳居前列,“贝拉米”持续夯实澳洲有机奶粉市场销量标杆地位,并携手全球顶级IP进行品牌推广 [15] - 绿色转型方面,全产业链践行GREEN战略,在上游将乌兰布和沙漠修复与产业发展结合,在生产端建成37座国家级绿色工厂和两座“零碳工厂”,在消费端推广绿色包装与零碳产品,并与中粮国际达成中国首单“零毁林”大豆采购协议 [16] 奶酪产业发展机遇 - 中国奶酪市场处于跨越升级关键阶段,奶酪在提升乳制品附加值和促进奶业深加工方面作用重要,随着渗透率提升和消费场景拓展,中国奶酪千亿规模将加速到来 [17] - 妙可蓝多实施“TO B + TO C”双轮驱动战略,在C端针对不同人群和场景推出“奶酪休食”及“奶酪功能性产品”,在B端为餐饮、茶咖、烘焙、酒店、工厂五大场景提供定制化奶酪解决方案 [19] - 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扩大国产替代规模,并积极推动创新产品出口,已布局东南亚市场,未来有望利用国内优质奶源与成本优势实现奶酪原料规模化出口 [19] - 妙可蓝多发布中国原制马苏里拉奶酪,标志着国产奶酪具备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实力,国产原制奶酪逐步打破进口产品在技术和供应上的垄断 [19]
汇聚全球智慧 共促产业升级——蒙牛进博会提出“四大举措”引领中国乳业新跨越
中金在线· 2025-11-07 10:56
行业战略方向 - 中国乳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和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深化创新赋能与全球协同,以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跨越升级[4] - 行业处于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各方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全球乳制品贸易高质量发展[6] - 面对经济与行业周期挑战,行业需凝聚共识、加快重构,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从乳业大国向乳业强国的跨越[1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数智升级、品牌引领和绿色转型四位一体打造乳业新质生产力[14] - 公司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构建覆盖全年龄段和多元化场景的产品体系,并通过供应链优化扩大国产替代规模[21] - 公司持续强化品牌矩阵与国际化布局,旗下高端品牌特仑苏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大单品[16][17] 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 - 公司加强自主研发,在育种、益生菌和深加工产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并建成全球液态奶行业首座灯塔工厂[14] - 公司武汉工厂被认证为全球最大单体低温酸奶工厂,展现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14] - 公司发布中国首款原制马苏里拉奶酪,标志着国产奶酪已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21] 市场机遇与品类拓展 - 中国奶酪市场处于跨越升级关键阶段,随着渗透率提升和消费场景拓展,千亿规模将加速到来[19] - 奶酪产业在提升乳制品附加值和促进奶业深加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19] - 公司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并有望依托国内奶源与成本优势实现奶酪原料的规模化出口[21]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在全产业链践行绿色战略,建成37座国家级绿色工厂和两座零碳工厂,并推广绿色包装[17] - 公司将沙漠修复与产业发展结合打造有机产业链,并达成中国首单零毁林大豆采购协议[17]
达仁堂: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超8亿元 品牌建设与主品发展有效联动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2:18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1.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7.73% [2]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6.70%,反映主营业务稳健增长 [2] - 公司披露利润分配预案,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45元(含税),总额达18.87亿元,此前于今年7月已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合计派发现金红利9.86亿元 [2] - 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2025年上半年出售联营公司天津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股权,取得处置净收益约13.08亿元 [2] 核心产品与工业板块 - 公司工业板块在主品牵引下稳健发展,核心产品速效救心丸含税销售额达17.16亿元,同比增长13.34% [2] - 公司核心产品清咽滴丸含税销售额为3.76亿元,同比增长38.61%,增速显著 [2] - 公司于2024年11月完成天津中新药业的股权变更,实现低毛利资产剥离,有助于公司长期聚焦中药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2]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 公司2025年以"品牌引领"为核心,推动营销创新、科研创新等六方面主题工作 [3] - 公司通过"爱嗓中国计划"等公益活动推动清咽滴丸品牌建设,活动覆盖20个城市,宣传物料遍及6000家连锁门店 [4] - 清咽滴丸成功入选中国第八届OTC品牌与科普宣传月宣传品牌,并与速效救心丸、京万红软膏一同再登"臻选品牌"榜单 [4] - 公司启动"达仁堂速效救心公益活动",计划向全国8.3万个AED救助站捐赠药品,设立1万家药店公益救助站,培训3万名公益救助员,共筑"黄金4分钟急救圈" [5][6] 市场份额与渠道拓展 - 据米内网数据,在医疗端市场,清咽滴丸上半年市场份额已跃居细分品类榜首 [4] - 公司积极推动新零售,按照"内容即货架"思路,以B2C、O2O双轮驱动增长,并启动O2O"风火轮"计划,依托美团等平台优化服务 [6] - 公司电商旗舰店GMV(商品交易总额)不断突破,同时推动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公益义诊、打通即时零售渠道 [6]
【安康】加快推进9条市级重点产业链建设
陕西日报· 2025-10-13 06:55
产业发展总体成效 - 前8月9条市级重点产业链实现综合产值948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1月至8月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8.1%,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16.3% [1] - 新型材料、秦巴医药等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5% [1] 重点项目推进与产业链建设 - 1月至8月全市298个重点产业项目已开工296个,开工率达99.3% [2] - 安康智算产业园等236个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汉阴县单晶硅靶材料等30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 [2] - 毛绒玩具产业已形成“创意设计—原辅料生产—加工制造—贸易销售”全链条 [1] 富硒特色产业发展 - 开发富硒黑茶、富硒魔芋饮品等富硒产品300余个 [2] - 培育富硒产业规上企业212家、高新技术企业157家,认定市级链主企业27家 [2] - 其中6家企业已被认定为“省级富硒食品产业链链主企业” [2] 产业支持与创新驱动 - 安康市坚持“一链一策”、项目带动、科技赋能,发挥“链长制”协调推动作用 [1] - 抢抓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机遇,支持富硒产业科研和重点项目建设 [2] - 实施植物源有机硒生产线等重点项目以稳定硒源供应,提升加工能力和标准化水平 [2]
叶志斌:从技术链、价值链、品牌链发力,推动培育钻石产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27 01:20
行业核心观点 - 培育钻石产业是材料科学突破与消费需求升级共振的产物,是中国珠宝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缩影 [1] - 过去十年是全球培育钻石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闪耀十年,更是中国从技术追赶到产业主导的跨越十年 [3] 全球产业格局 - 中国以60%以上的全球毛坯产能占比,稳坐培育钻石的世界工厂宝座 [3] - 中国已构建起技术研发、毛坯生产、切磨加工、终端零售的完整产业生态 [3] 行业现存挑战 - 存在高产能与低溢价的矛盾,中国毛坯产能占全球60%,但成品环节利润仅占全球15% [3] - 印度凭借切磨技术优势将初级毛坯加工成成品后溢价3至5倍 [3] - 欧美品牌依托文化认同与营销网络将终端售价推高至成本的10倍以上 [3] - 国内培育钻石消费以婚庆市场为主,占比超60%,而时尚配饰、消费电子、工业应用等场景渗透率不足20% [4] - 美国市场时尚领域消费占比达45%,科技巨头正探索培育钻石在散热元件、芯片封装等领域的应用 [4] - 行业内企业数量超2000家,但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寥寥无几,多数企业陷入价格战,产品设计同质化严重 [4] 未来发展路径 - 需从技术链、价值链、品牌链三端发力,构建协同创新、价值共享、品牌引领的新发展格局 [5] - 技术方面鼓励差异化毛坯研发,针对时尚、电子等场景开发小克拉、多颜色、高净度的专用毛坯 [5] - 注重切磨工艺智能化,引进AI视觉分选、机器人切磨等技术提升加工效率与精度 [5] - 进行功能化应用拓展,支持企业布局金刚石半导体、导热材料等前沿领域 [5] - 价值重构方面构建全链条共赢生态,向上游延伸与国际品牌建立长期合作,争取毛坯直供加联合设计模式 [5] - 向下游渗透鼓励品牌端与电商平台、时尚机构合作,通过场景化营销培育新消费习惯 [5] - 品牌建设方面打造具有全球辨识度的中国印记,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东方美学系列 [6] - 建立培育钻石科技博物馆展示HPHT技术研发历程与应用案例,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品牌加全球渠道输出 [7]
第36届广东时装周开幕
广州日报· 2025-09-22 09:13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广东时装周-秋季(第36届)于9月19日在广州番禺万博时尚广场开幕,活动持续10天 [1] - 活动汇聚海内外先锋设计师与创新品牌,围绕聚资源、促对接、迎全运等关键词展开 [1] - 活动包含5大板块、12大类目、超过80场主题活动,并联动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四海城等分会场 [1] 行业展示成果 - 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展现了广东时尚产业在品牌引领、智能制造、区域协同与多元融合等领域的新质成果 [1] - 广东时装周作为重要的“首发首秀首展”平台,汇聚顶尖设计力量、头部服装品牌与行业先锋 [1] - 活动通过极具颠覆性的秀场演绎,重新定义时尚边界,成为中国时尚的重要策源窗口 [1]
2025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暨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2月上旬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14:23
展会概况 - 2025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暨长白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12月6日至8日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主题为新质引领健康 科技共创未来[1] - 展会采用主会场加分会场1加4办展模式 展览面积约5万平方米 预计超600家企业参展 设计近20场各类活动 邀请近千人参与[1] - 依托吉林省中医药 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优势 联动政产学研金用内核优势 通过线上线下双线模式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1] 国际化参与 - 来自美国 俄罗斯 日本 韩国 越南等超15个国家及港澳侨知名企业参展 设立国际采购专区 邀请3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参会[2] - 设置中日 中韩及港澳侨专题日 推动全球健康产业资源深度融合 打造东北亚医药健康产业枢纽平台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合作窗口[1][2] 人参产业聚焦 - 大会聚焦林下参产业 发布长白山林下参发展长春宣言 推动品牌高端化国际化发展[2] - 以科技赋能 品牌引领为主题 展示以吉林长白山人参为核心的道地药材及大健康产品发展成果[2] - 林下参作为吉林最具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其高质量发展将带动全产业链升级[3] 产业升级举措 - 通过科技引领 标准先行 延伸链条和品牌赋能等举措 开展林下参种质资源保护与优新品种选育[3] - 制定全产业链团体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 研发以林下参为原料的高端保健食品 药品和化妆品[3] - 发挥林下参头雁效应和标杆作用 倒逼整个产业链在科研 种植 加工 营销各环节全面升级[3] 公众参与活动 - 推出健康长春全民健康嘉年华 以主会场联动医疗机构 康养分会场[2] - 为市民提供免费健康检测 名医义诊 科普讲座 沉浸式体验等丰富活动[2] 产业发展目标 - 构建以林下参为高端引领 园参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多层次有梯度的人参产业发展新格局[3] - 推动人参产业成为吉林省振兴发展的战略性和标志性支柱产业[3]
“万企兴万村”焕发乡土新活力
广西日报· 2025-08-14 09:37
产业扎根与联农带农 - 河池市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扶持20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7.51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产业 [3] - 凤山县惠民桑蚕养殖家庭农场带动26户农户就业,其中10户是脱贫户,2022年收入47.25万元,发放工资18.3万元 [3] - 广西天峨金桂元公司年收购山茶籽400余吨,产精品山茶油600余吨,年收入超2000万元,带动1086户农户参与,提供近800个就业岗位 [4] - 河池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家,农民合作社6124家,家庭农场2643家,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04% [4] 科技赋能农业 - 广西凤山县瑞祥茧丝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缫丝设备和工艺,年产成品白厂丝160吨,年产值可达1.3亿元 [5] - 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年加工2000吨茶籽的标准化生产线,油茶产品通过"双有机""圳品"认证 [5] - 巴马香猪养殖企业联合高校研发杂交技术,香猪出栏量提高16.37%,经济效益提升79.20% [6] - 壮峨食品运用121℃高温杀菌锁鲜技术,将农产品变成即食精品 [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公司参与凤山油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品牌价值评估达3.2亿元,带动全县21类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7] - 广西壮峨食品公司的"桂峨"牌速冻板栗仁获得欧盟有机认证,产品出口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8] - 巴马原种香猪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小巴"商标,开发香猪腊肉、预制菜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8] - 天峨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培训2000多名村民当主播,一年带动500多户每户增收0.7万元 [7]
农业农村部:强化农产品品牌引领 增强消费信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8:52
政策核心内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聚焦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 提出9方面23项具体举措[1] - 政策旨在强化农产品品牌引领 增强消费信心 改善民生福祉 稳定农产品市场 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1] 消费趋势与供给优化 - 农产品消费趋势向品质化 个性化发展 品牌农产品及新式饮品 功能性食品需求快速增长[2] - 政策重点提升"三品一标"水平 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地方特色食品[2] - 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 即烹 即热产品 满足年轻消费者便捷性需求[2] 消费结构与健康导向 - 消费结构更注重健康饮食与合理膳食 当前居民大豆及豆制品 牛奶及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2] - 政策提出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 强化健康消费宣传引导 针对学生 老人等特定人群部署安排[2] 消费场景与市场激活 - 消费场景注重体验感与互动性 消费者关注社交属性与精神文化需求[3] - 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 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活动和"地道风物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3] - 深化游购一体 推进线上线下 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 丰富多元消费场景[3] 流通体系与产销协作 - 消费保障注重流通质效与产销协作 冷链与配送能力直接影响生鲜农产品消费品质[3] - 产地将完善农产品市场 冷链集配中心等流通网络 补齐"最先一公里"短板[3] - 销地支持菜市场 生鲜超市标准化改造 提高便民服务水平[3] - 创新省际产销衔接合作 开展产销对接帮扶 形成开放共享 高效协同的产销生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