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积分制

搜索文档
直面关切全力护航 稳企发展有“实招”
新华网· 2025-05-26 08:10
经济形势与企业支持 - 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1] - 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应对挑战 [1] 融资支持与企业发展 - 鑫岳化工集团一季度生产同比增长,月产量约两万吨 [2] - 当地政府推动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获得超十亿元融资贷款 [4] - 企业通过技术提升降低生产成本,规划二期35万吨产能,目标2026年外贸份额翻一番 [6] - 天山瓷业获得1000万元贷款,重新踏上快速发展轨道 [8] -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已在全国铺开,落地业务1.22万笔,担保规模超380亿元 [8] 内外贸一体化 - 广东眷蜀科技原每年研发100款新品,因美国市场停滞降至50款 [10] - 企业重新为中国市场设计产品,增加AI功能如翻译和会议录制 [12] - "东莞优品"平台帮助近300家企业实现国内渠道链接与推广 [13] - 东莞市政府出台30条举措支持企业转内销,计划组织企业参加28场"粤贸全国"活动和45场市内展会 [15] -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已在多地举办,为企业提供最高80%展会补贴和60%信保补贴 [17][18]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江西佳时特数控机床精度达0.6微米,搭载AI芯片和DeepSeek大模型 [19] - 企业从进口机床被锁机到自主研发,精度提升十倍左右 [21] -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23] - 政策推动企业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25]
央行、证监会等四部门发声,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 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3 19:51
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包含存量政策升级与增量创新 [2] - 政策目标包括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9][10][27] - 重点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13个地区开展科技金融先行示范,形成可复制的区域经验 [15] 创业投资支持措施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增强耐心资本 [2]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投机构发债融资,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畅通退出渠道 [2] - 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债,已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2500亿元 [17] 信贷与资本市场支持 - 优化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建立科技信贷专属渠道,开展并购贷款和知识产权金融生态试点 [3] - 建立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科创板/创业板改革适配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等特殊上市需求 [4][25] - 沪深交易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近2700家,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超90%新上市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25][26] 科技保险与生态建设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建立国家重大技术攻关共保体,调整保险资金投资科创板股票风险因子至0.4 [4][37][38] - 推行"创新积分制"3大类18指标评价体系,拓展"积分贷""积分投"等场景应用 [12][13] - 银行保险机构构建"345"服务体系,包括4项试点和5类机构协同,提升科技企业首贷率 [33][35] 监管与资金规范 - 修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强化专款专用要求,严格监管资金用途变更 [29] - 证监会优化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落地 [31] - 金融监管总局指导银行建立差异化科技金融评估体系,突出研发投入等创新要素 [35]
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4部门详解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央视网· 2025-05-23 15:48
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到8000亿元 [3] - 中国人民银行将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至1.5% [3] - 中国证监会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4][7] - 中国证监会将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7] - 中国证监会积极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7] - 中国证监会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 [7] 金融支持 - 信贷是大部分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5] - 中国人民银行将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5] - 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向21家全国性银行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荐了7万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 [9] - 科技部累计征集52万多家科技型企业的信息 [11] - 已有7000多家企业与银行签订合同,签约金额超过880亿元 [11] 保险保障 - 金融监管总局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 [13] - 金融监管总局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 [13]
央行、证监会等重磅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5-23 11:20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 [1] - 主要措施包括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发展科技保险等 [1] - 政策目标包括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长效机制、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科技部重点措施 - 将推出"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优化核心指标并拓宽应用场景,更精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画像" [2][3] - 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特色创新实践 [4][5]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科技金融政策 [5] 央行支持措施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支持100家机构发行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7] - 稳步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科技公共信息共享 [8] - 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力度,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容忍度 [9][10] 金融监管总局措施 - 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优化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11][13] - 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构建独立管理机制并适当授权专业分支机构 [12] - 允许银行延长科技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至5年,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 [12] 证监会支持措施 - 修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强化资金安全性和使用规范性 [14] -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制度改革 [15][17] - 加大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案例落地 [17] - 优化私募基金退出机制,推动S基金发展和份额转让试点转常规 [17]
多维度发力畅通经济“血脉” “数”读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大文章”
央视网· 2025-05-23 11:15
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 科技金融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搭建完成,推动多元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1][7] - 近期出台的《若干政策举措》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提升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的具体措施 [3] 信贷支持与金融服务 - 截至2025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三年增速超20% [7] -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7] - 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从1.75%下调至1.5% [8] - 银行业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0% [13] 试点项目与资本支持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覆盖全国18个城市及省份 [1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规模累计达2220亿元(第一批500亿+第二批1120亿+第三批600亿) [13]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期限从7年延长至10年,占并购资金比例从60%提升至80% [13] -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解决登记评估难题 [13] 科技保险与股权投资 - 2024年保险业为科技企业提供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超6000亿元 [14] - 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鼓励投向创投基金 [16] 创新积分制与资源集聚 - 创新积分制已征集52万家科技企业信息,向金融机构推荐7万多家企业 [20] - 7000多家企业通过积分制与银行签约,金额超880亿元 [20] -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地1.22万笔业务,担保规模超380亿元 [20] - 未来将优化18项核心指标,拓展"积分贷、积分投、积分保、积分融"场景 [22]
每日债市速递 | 公开市场持续净投放
Wind万得· 2025-05-23 06:44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5月22日开展15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全额中标,当日逆回购到期645亿元,实现单日净投放900亿元 [2] 资金面 - 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充裕,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行超3bp,七天期下行不足1bp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报4.27% [4] 同业存单 - 全国及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成交利率稳定在1.69%附近 [6] 利率债收益率 - 国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1.4450%(+0.25bp),10年期1.6880%(+1.40bp) - 国开债收益率:1年期1.5025%(+0.25bp),10年期1.7420%(+0.40bp) - 口行债与农发债10年期收益率分别报1.8025%和1.8075% - 地方债收益率:5年期1.7325%(-0.25bp),10年期1.8550% [7] 国债期货 -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10年期涨0.01%,5年期和2年期持平 [11] 对外投资 - 2025年1-4月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7.5% [11] 科技创新金融 - 科技部通过"创新积分制"联动金融机构,已促成7000余家企业签约贷款880亿元 [11] 美国政策动态 - 众议院规则委员会批准特朗普全面减税法案,为全院投票铺平道路 [13] 债券市场改革 - 央行将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债 [15] - 上交所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及ABS扩募业务 [16] - 天津医药、渤海化工及渤海银行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55.5亿元 [16] 负面事件 - 山西榆次农商行主体评级下调,宁波博汇化工被列入评级观察名单 - 欣捷投资控股债券隐含评级下调,武汉当代科技投资债券展期 [16]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00
政策举措概述 - 科技部联合7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 [1] - 政策目标包括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安排、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创业投资与资本市场支持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1][2] - 证监会2024年出台"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等政策,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市场生态 [2] 信贷与保险支持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1] - 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3] - 保险业全年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6000亿元,完善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等 [3] 企业精准支持机制 - 推广"创新积分制",优化评价办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 [2] - 建立重大科技任务融资对接推荐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点对点"提供多元融资支持 [2] - 银行保险机构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业服务 [3]
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搜狐财经· 2025-05-23 04:51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科技部联合七部门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实现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 [1] - 政策突破以往从金融供给侧入手的思路,转而从科技创新需求侧出发,聚焦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融资需求,强化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持 [1] 资本市场亮点 - 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企业创新成长提供更适配、更包容的制度支撑 [1] - 创新性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 [1] - 债券市场"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分担债券投资人违约损失风险 [1] 债券市场进展 - 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创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2] - 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 [2] - 再贷款利率从1.75%下调至1.5%,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提供更大力度、更精准的贷款支持 [2] 区域科技金融创新 - 科技部与人民银行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3个重点地区开展科技金融先行示范 [3] - 北京、上海等6个科技创新中心要发挥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丰富的优势,率先破解科技金融的重点难点问题 [3] - 科技部将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主动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 [3] 配套措施 - 科技部将推出"创新积分制"2.0升级版,在科技金融重点地区开展"创新积分制"数智底座建设 [3] - 人民银行将联合科技部加强科技公共信息共享政策指引,为各地扩大科技信息共享提供标准 [3] - 配合财政部门用好用足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激励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容忍度 [3]
科技部和金融管理部门联手健全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央行: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6
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创新积分制升级 - 科技部将推出"创新积分制"2.0版本,优化核心指标并建设数智底座,通过高质量数据和AI算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精准度 [2][3] - 拓宽应用场景,开展积分企业分类评价,联动地方政府贷款风险补偿、贴息等政策,拓展"积分贷""积分投""积分保""积分融"等金融服务 [3] 科技贷款与债券市场 -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5] - 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利率从1.75%下调至1.5%,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贷款支持 [5] - 推动银行深化科技信贷服务能力建设,构建专项机制匹配高新技术产业特点,提升中小科技企业信贷覆盖率 [5] 科技保险与金融生态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试点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集成电路和商业航空领域建立共保体 [7] - 截至2024年末,保险业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6000亿元 [7] - 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科技企业,保险资金投资单一创投基金比例从20%提高至30% [8] 跨境金融与协同机制 -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及股权投资机构分工协作,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6] - 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6]
科技部与“一行一局一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关情况 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5-23 01:34
近日,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 措》(下称《政策举措》)。为推动《政策举措》落地实施和尽早见效,科技部与"一行一局一会"有关 负责人在5月22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明确将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 境。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 技企业上市。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与科技部不断健全政策框架,科技金融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搭建完成,多元金融 体系初步形成。截至今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超过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3年 增速超过20%;银行间债券市场投向科创企业领域余额突破1万亿元,在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已超 过1900家。 为推动《政策举措》得到真正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发布会上介 绍,人民银行将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 体系。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稳步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 试点。 "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光有政策举措还是不够的,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