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心智

搜索文档
2025营销启示:流量只是海市蜃楼,共识才是诺亚方舟
格隆汇· 2025-05-13 09:28
行业并购动态 - 分众传媒以83亿元完成对新潮传媒的全资收购,消息公布次日公司股价涨停 [1] - 此次并购发生在传统广告被普遍看衰的背景下,凸显电梯广告赛道的特殊性 [1] 广告营销模式对比 - 电梯广告采用"心智种植"策略:通过日复一日的强制触达实现品牌认知沉淀,凯度TOP 100广告主中87个选择该渠道 [1][5] - 互联网广告侧重"流量收割":依赖点击率、转化率等短期指标,但用户留存率低,优惠停止即流失 [7][11] - 市场趋势显示流量广告边际效益递减,2023年整体广告市场仅增长1.6%而电梯广告实现两位数增长 [19] 电梯广告核心优势 - 四高特性: - 高触达:覆盖70-80%城市主流人群,触达5.8亿人 - 高关注:46%乘梯者主动观看,注意力集中度是线上3倍 - 高频次:每日重复曝光形成记忆烙印 - 高完播:15秒广告完播率超80% [24] - 构建"公共记忆场":如外星人电解质水通过电梯广告实现47%市场份额,德佑湿厕纸完成从圈层到社会共识的跃迁 [16][22] 成功案例解析 - 元气森林三阶段突破: - 气泡水:2亿到20亿收入跃升,通过电梯广告建立"0糖0脂0卡"认知 [20] - 外星人电解质水:上市次年即获47%市场份额 [22] - 好自在养生水:4个月销售额破亿,利用高频传播破局同质化竞争 [24] - 飞鹤、波司登等消费品牌持续加码电梯广告投放 [1] 行业发展趋势 - 算法精准分发导致信息茧房,品牌陷入圈层营销困境 [13] - 中心化媒体价值重估,分众收购新潮标志营销向"共识时代"转型 [27][30] - 长期心智占领的复利效应超越短期流量变现,成为存量竞争关键 [29][31]
分众传媒(002027) - 002027分众传媒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12
广告市场情况 - 2024 年国内广告市场按刊例价计算同比上升 1.6%,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约 852.2 亿元,同比增长约 3.86%,户外视频广告市场规模达约 483.2 亿元,占整体户外广告约 56.7%,预计 2029 年将达约 745.2 亿元 [3] - 2025 年一季度国内广告市场按刊例价计算同比小幅下滑 0.4%,1 月同比增长 3.5%,2 月同比下降 6.7%,3 月同比上升 1.5% [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1,226,210.28 万元,同比上升 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15,539.41 万元,同比上升 6.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66,798.74 万元,同比上升 6.73% [5][6]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285,774.10 万元,同比上升 4.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3,517.31 万元,同比上升 9.14% [6] 广告主行业结构及趋势 - 2024 年日用消费品是占比最大客户行业类别,楼宇媒体日用消费品客户带来的营业收入占比达 58.76%,化妆品等品类广告投放增长较好 [7] - 2025 年一季度互联网广告投放回暖,日用消费品类广告主稳定投放,公司看好化妆品等领域客户资源 [7] - 长期来看公司助力企业品牌建设,有望受益于品牌认知回暖及品效协同趋势,未来拓展细分行业客户推动业绩增长 [7] 日用消费品细分行业投放 - 2024 年楼宇媒体业务日用消费品客户收入同比增长 14.63%,饮料行业占比最高,化妆品等品类实现双位数增长 [8] - 消费品客户线上流量广告预算向线下回流,带动客户数量与客单价提升 [9] 收购新潮传媒战略 - 行业层面,中国户外广告市场格局分散,公司凭借优势有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业运营效率 [10] - 战略层面,并购实现规模提升,发挥媒体规模效应,双方网络互补,拓展覆盖规模,强化传播平台价值 [10] 单屏成本趋势 - 2024 年公司整体租金成本因 LCD 及智能屏点位增加小幅上升,但三种主要媒体单屏成本均小幅下降 [11] 海外市场业务 - 公司在全球多个核心区域初步布局,境外运营媒体设备总量接近 18 万台,2024 年点位规模和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12] - 未来三至五年,国内挖掘城市覆盖深度与密度,国际扩大业务版图,探索本地运营模式 [13] AI 技术应用 - 公司以先进技术赋能业务,与行业头部技术平台合作,推动 AI 技术在业务场景落地 [14] - 应用方向为提升客户创意生产与内容生成效率,增强销售端客户服务与管理体系智能化水平 [14] 分红计划 - 若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通过,累计现金分红总额约 47.66 亿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 92.45%,占扣非净利润约 102.10% [15] - 自 2015 年回归 A 股上市,现金分红和回购股份金额累计约 320 亿元,未来拟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 [15][16]
瑞幸加速上新,越努力越焦虑
36氪· 2025-04-24 20:16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大单品依赖焦虑 生椰拿铁是核心产品但面临竞争压力 需通过高频上新寻找新爆款但效果有限 创新方向聚焦椰基产品[1][7][9] - 公司营收增长但利润率下降 同店销售额显著下滑 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价格战导致业绩压力[8] - 爆款需具备口味成瘾性 长期流量词和情绪价值 椰基产品最符合公司优势 养生和时令关键词是潜在创新方向[13][14][15] 产品策略 - 上新频率极高 4个月内推出22款新品 平均每月5.5款 是其他品牌数倍[2][3] - 价格策略采用9.9元引流款与12元以上利润产品并行 低价锚定尝鲜客群 中高价瞄准消费升级需求[3] - 新品聚焦三大方向:果咖 奶咖 椰咖 其中奶咖和椰咖好评率及声量较高 果咖认可度不足[3] - 具体新品数据:冻冻生椰拿铁声量指数1972(正面观点90%) 鲜萃轻轻茉莉声量指数1827(正面观点86%) 大西瓜生椰冷萃声量指数1526(正面观点83%)[5][6] 市场竞争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库迪咖啡(每月上新1-2系列) 星巴克(每月上新1-2系列) 霸王茶姬(每两月上新1款) 蜜雪冰城(每月上新1-2系列)[2] - 椰咖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通过高频上新和营销合作(如付航椰子岛视频)强化"椰子=瑞幸"品牌心智[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44.7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4% 净利润29.32亿元 同比增长3%[8]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下降16.7% 全年持续下滑[8] -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 咖啡豆涨幅超70% 椰子等原料因气候因素减产[8] 爆款逻辑 - 生椰拿铁成功因两大因素:用椰浆甜味掩盖咖啡苦涩满足非硬核咖啡受众 椰子绑定清凉解暑的情绪价值[13] - 爆款分为营销爆品(如酱香拿铁首日500万杯 黄玫瑰拿铁首周1100万杯)和复购爆品 公司需解决流量承接问题[9] - 产品创新需关联长期流量词如"养生"(例:阿胶养生系列)或"时令关键词"(例:龙井 桂花)[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