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心智

搜索文档
Monster:四面楚歌,昔日“怪兽”会变“病猫”吗?
36氪· 2025-09-12 08:00
核心观点 - 美国能量饮料行业竞争格局恶化,Monster市场份额被新兴品牌蚕食,从43.6%降至29.2% [2] - Monster面临健康化转型困境,品牌调性与健康需求存在本质冲突,导致增长乏力 [13][15] - 国际市场成为Monster核心增长引擎,但需警惕新兴品牌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加剧 [16][17][33] - 当前估值偏高,投资价值有限,绝对估值显示溢价空间不足1% [29][30]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能量饮料行业集中度下降,双寡头Monster和红牛合计份额从76%下滑至66% [2] - 新兴品牌Celsius、Ghost、Alani Nu等份额从不足5%提升至15%,主打零糖、天然咖啡因及功能性定位 [2][6] - 行业增速放缓,尼尔森口径显示2024年行业增速7%,Monster仅增4.9% [2] - 健康化趋势驱动零糖品类增长,零糖能量饮料增速13.5%,远超传统高糖产品 [13] Monster市场份额与表现 - 美国市场份额从峰值43.6%降至29.2%,主因产品体系未及时适应健康化需求 [2][8] - 2024年营收增速4.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零糖系列Zero Sugar增速3.4%,仍低于新兴品牌表现 [13] - 品牌心智定位"野性、叛逆",与健康化转型存在冲突 [12][13] 新兴品牌成功因素 - 产品端聚焦零糖、天然咖啡因及细分功能(如燃脂、增肌、女性健康) [6][7] - 营销端超80%费用投入新媒体KOL及社群营销,精准触达垂类人群 [10][11] - 渠道端借助百事可乐、KDP等巨头网络快速铺货,覆盖率从不足10%升至95%以上 [11] - 抓住健康化与细分需求趋势,开辟传统提神需求外的"第二曲线" [6][11] 增长驱动与预测 - 国际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新兴市场(拉美、非洲、中东)需求刚性,增速更高 [16] - 假设国际市场占比从40%提升至51%,销量CAGR达16% [17] - 全球销量端CAGR预计12.4%,但因国际市场价格较低,整体单价CAGR为-0.7% [18] - 收入端增速预测11.1%,利润端增速17%,主因毛利率优化及费用控制 [18][23] 盈利能力与成本 - 海外毛利率低20个百分点,因定价为本土一半且外包生产成本高 [20] - 自建供应链(巴西、爱尔兰工厂)推动毛利率从54%升至58% [20] - 分销费用率从4.6%降至4%,销售费用率从10.1%降至9.4% [22][23] - 经营利润率从26%提升至33% [23] 估值与投资价值 - 历史平均PE为38倍,但业绩CAGR仅12%,估值偏高 [25] - PEG超过2,隐含永续成长性要求,但竞争格局恶化削弱溢价基础 [27] - 绝对估值显示合理市值619亿美元,较当前股价溢价不足1% [29][30] - 回购操作未注销股份,无实质EPS提升作用,2025年回购额度仅5亿美元 [31] 风险与挑战 - 健康化转型困难,品牌调性难以扭转 [13][27] - 东鹏、Celsius等品牌加速出海,可能冲击Monster国际市场份额 [16][33] - 美国市场渗透率饱和,18-34岁男性渗透率超85%,行业进入低速增长期 [12]
巨量引擎大众业务CEO私享会:AI驱动营销革新,重塑品效增长曲线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44
营销提效 - 品牌心智构建采用三层递进结构 包括解决功能需求的商品心智 关联生活场景的场景心智 实现精神共鸣的品牌心智 数据显示心智建设突出的品牌老客占比可提升40% 客单价增长达193% 生意均值较非心智型品牌高50% [6] - 心智A3群体转化效率是普通A3的4倍 培育路径包括找对人 定心智 说对话 投对人 通过行业特色人群+圈层人群确保触达精准性 [8][9] - 直播内容布局采用自播 达播 KOC协同模式 其中腰部内容型达人GMV同比增速领先 线上内容可为线下导流 例如飞鹤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超60亿曝光 超1亿人群拉新 [11][13] 内容智造 - AI重构内容策略精准性 通过分析亿级用户行为与千万级视频拆解真实需求 例如迪桑特借助AI发现用户关注跑步时的陪伴感 调整场景心智策略后618期间GMV同比显著增长 [17] - AI实现达人精准匹配的三种方式 包括基于心智关键词筛选 从目标人群偏好跨界寻找 支持对话式指令输入 通过AI自动化测投提升内容加热传播精准度 [20][22] - AI驱动的IP矩阵覆盖全民互动 多行业 全场景 例如特步联动场景IP实现夜跑心智行业TOP1 生意环比增长25% 自由点通过AIGC互动贴纸实现活动话题播放量超15亿次 贴纸视频播放超4000万次 [25] 产品驱动 - 全域流量生态构建主阵地+扩展阵地+外延阵地全维度布局 覆盖抖音 头条 番茄等亿级核心流量 同步完善数量与质量双维度度量体系 [29] - 数据端独家覆盖内容-搜索-交易全链路数据 包含600万视频 3亿条搜索等千亿级行为数据 模型端升级至千亿级全模态大模型 支持多维度识别复杂场景 [30] - AI应用贯穿营销全链路 营销端可遍历海量素材追投场景化内容 内容生产端实现AI×UGC玩法 互动端提供AI换脸等功能 经营端升级AI搜索体验实现千人千面 [34]
2025年巨量引擎品牌心智营销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8-10 10:05
品牌心智概念与重要性 - 心智源于定位理论,强调品牌需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独特且有价值的位置,使消费者在需求时能第一时间联想到该品牌 [6][38] - 强心智品牌在销售份额、溢价能力、增长潜力等方面远超普通品牌:销售份额是普通品牌的9倍,溢价能力高1倍,增长可能性是普通品牌的4倍 [8][42][43] - 凯度品牌增长蓝图指出,占领消费者心智可量化为先发优势,最终沉淀为穿越周期的资产,实现从市场份额到心智份额的跃迁 [8][41] 巨量引擎BMS心智营销解决方案 - BMS解决方案以内容为核心,覆盖确定心智(洞察)、创作内容(创造)、放大内容(触点)、度量心智(诊断)全路径 [6][13] - 心智度量体系基于用户数据,包含本品联想份额等四大指标,科学评估品牌心智建设成果 [13] - 抖音平台的海量用户、丰富内容生态及多元触点为品牌心智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16] 市场与消费趋势 - 2019-2024年中国GDP呈现先降后升后趋稳态势,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19][20][22] - 消费市场呈现两极分化,CPI与PPI走势分化(2024年CPI同比增长0.9%,PPI同比下降1.8%),品牌需精准把握需求以摆脱价格战 [23][24] - 消费理念多元化,"性价比""质价比""心价比"共存,不同行业消费者关注点差异显著(如乳品冰淇淋关注健康与情绪价值,汽车关注驾驶体验与生活方式) [26][27][29] 营销策略转变 - 2025年企业营销预算增速降至8%,88%广告主面临短期销量与品牌建设的冲突,品牌需回归长期战略规划 [33][34] - 营销趋势从广撒网转向聚焦赛道,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深耕,强调差异化与情感共鸣 [35][36] - 88%广告主认为构筑心智可赢得竞争先机,84%认为深耕心智能驱动高效转化 [46] 行业案例与实战 - 乳制品、美妆、汽车等行业通过心智营销建立品牌信任,缩短消费者决策链路 [34][46] - 案例显示强心智品牌能稳固市场份额并推动新品转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46]
被记住的权利:品牌在AI浪潮中的「心智战争」
36氪· 2025-08-08 21:35
品牌心智营销的核心挑战 - 技术提高媒介效率但未能加深用户与品牌关系,品牌曝光不等于认知留存[1] - 用户认知高度碎片化,同一品牌在不同圈层形成割裂印象,难以统一为品牌资产[3] - 传统线性转化模型失效,投放ROI与心智增益间存在空隙,归因方式不适配多触点路径[3] 心智资产的价值重构 - "心智"成为关键商业资产,决定品牌长期生命力,是用户决策时的认知锚点[1][4] - 传统人口标签失效,"心智标签"(理念/偏好/生活方式)成为购买决策核心[4] - 品牌需争夺心智份额而非曝光量,心智是穿越平台迭代的长效价值[4][13] BMS解决方案框架 - 巨量引擎推出BMS系统,以"心智"为单位重构策略,覆盖从锚定到归因的全闭环链路[6] - 包含三阶段:确定心智锚点(语义识别)、创作共振内容(达人生态)、量化心智增长(数据归因)[6][7][8] - 整合星图/云图/AI技术模块,实现内容生产-达人匹配-投放优化-数据追踪的一体化[12] 实证案例效果 - 自然堂"小紫瓶":A5人群增长5倍,A3人群增长超100%,品牌联想量环比+60%[8] - 海龟爸爸儿童防晒:心智联想占比+10%,进店率+12.36%,转化率+4.71%,行业排名上升4位[12] - 高心智人群购买转化效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验证心智驱动对生意的实际提升[12] 方法论差异化价值 - 区别于传统BHT模型,BMS突破线性流转局限,强调语义共振与记忆转化[6][15] - 以"进入人心"为度量核心,通过AI技术使主观认知可被数据捕捉和结构化分析[15] - 不是短期工具而是长期行动方案,帮助品牌在内容爆炸中建立信任与忠诚通路[15][16] 行业趋势洞察 - 品牌需从信息轰炸转向构建认知资产,成为用户主动唤起的记忆锚点[13] - AI时代下品牌需通过精准心智标签"被选择",而非依赖价格战或流量运营[13][15] - 长期主义依赖心智沉淀的微循环,即内容接触中用户自主建立的品牌联想[15][16]
被记住的权利:品牌在AI浪潮中的「心智战争」
36氪· 2025-08-08 21:34
品牌心智营销背景与挑战 - 技术推动媒介效率提升但未能深化用户与品牌关系 用户注意力碎片化导致品牌认知难以建立 [3] - 品牌广告思路从传统转向ROI CPC 转化率等短期指标 品牌价值在算法和数据噪音中被稀释 [5] - 曝光不等于认知 消费者每天划过数千条信息但品牌留存率极低 缺乏深度认知和品牌绑定 [6] - 用户认知高度碎片化 不同圈层场景情绪下对同一品牌形成割裂印象 无法统一形成品牌资产 [6] - 心智和投放ROI之间存在空隙 线性转化模型被打破 归因方式不适配多触点路径 真实心智增益难以评估 [6] - 媒介场域与用户行为全面变化 用户成为算法下的选择者与生产者 品牌需构建可被唤起的心智系统 [7] BMS解决方案核心框架 - 以心智为单位 围绕人群感知 内容理解与记忆转化展开 提供从战略层心智锚定到战役级心智攻略再到战后效果归因的结构闭环 [13] - 覆盖策略制定 高效执行到深度复盘的全链路品牌增长解决方案 已在多个头部品牌实践中得到验证 [13] - 整合星图 云图 品牌广告等功能产品和AI技术模块 提供内容生产 达人匹配 投放路径 数据归因的全链路产品矩阵 [23] - 星图承接达人生态实现内容即触点 云图打通投放数据与用户行为数据支持心智维度预算调配与策略优化 [23] - AI技术通过语义识别 内容标签 热度预测等能力为整个链路降本增效 确保品牌行为可感知 可衡量 可归因 [23] 自然堂案例实践 - 定心智阶段通过语义识别与平台内容行为数据分析 捕捉消费者心智中抗老 熬夜加班等关键词 结合产品核心成分喜默因确立心智锚点 [13] - 心智攻略阶段根据心智词与目标人群生产匹配度高内容 基于语义共振与兴趣标签构成认知单元 达人作为核心触点构建信任通道 [13] - 通过核心人群 机会人群 行业泛人群阶梯目标差异化投放后获得可量化心智度量结果 [14] - 小紫瓶SPU人群资产大幅度增长 A5人群增长5x% A3人群增长超过1x0% 品牌联想量占比环比增长超60% [14] 海龟爸爸案例实践 - 在儿童防晒品类通过数据打桥筛选高潜关键词 锚定高倍防晒 持久力 黑红敏作为商品心智核心表达 结合户外活动高频使用场景 [20] - 确立亚洲第一儿童防晒和科学儿童护肤长效定位 围绕核心心智打造优质内容并通过星图资源触达明星与达人生态 [20] - 热点图素强化视觉锚点 直播磁贴种草引导心智联想 将商品心智与场景心智编织进脚本强化认知迁移 [20] - 主打商品的本品心智联想占比提升10% 心智人群进店率提升12.36% 心智人群转化率提升4.71% 品牌心智行业排名上升4位 [21] - 高心智人群购买转化效率远高于行业均值 心智驱动策略带来实际生意跃迁 [21] 心智营销的核心价值 - 让品牌从广告即信息轰炸中解放出来 以心智为中轴构建真正意义上的认知资产 [24] - 帮助品牌找到可反复绑定的关键词 使传播不再是打投而是关于心智沉淀的微循环 [30] - 以是否进入人心为核心度量 贯穿内容策略 投放执行和效果评估的系统框架 [30] - 提供坐标 反馈以及试错和进化路径 为品牌提供如何在喧嚣中被记住的行动方案 [30] - 心智是少数能穿越平台迭代 触点碎片的长效价值 决定品牌是否拥有长期生命力 [3][8]
“孩本位”时代母婴营销新解:构建三层心智矩阵,穿越周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12:35
行业趋势与消费行为 - Z世代父母育儿理念转向"精养"模式,注重陪伴与共同成长,推动需求从单一功能向多元价值升级[1][4] - 新世代父母呈现"育儿育己"特征,追求自我价值与生活品质提升,催生育儿消费市场深度细分[4] - 抖音母婴行业将人群细分为12类,基于消费偏好/内容偏好/育儿理念三维度构建精准营销坐标[4] 品牌营销策略升级 - 2025年母婴品牌需通过精品情感内容/多维创作者矩阵/转化提效建立用户深度信任,形成品牌价值与业绩正循环[1] - 针对"养娃精算师"类人群采取三阶段策略:建立专业信任→深化场景连接→强化价值共鸣[7] - 面对多元人群需构建分层营销策略,以品牌心智为核心,场景与商品心智为支撑实现用户心智渗透[10] 内容营销体系 - 精品内容需围绕归属认同/治愈解压/自我重塑三大情感维度,结合非遗/体育/短剧等趋势触达差异诉求[13] - 抖音母婴亲子垂类万粉创作者投稿量同比增长10%,跨界创作者数量增长15%,成为品牌心智共建关键力量[14] - 平台提供AI工具辅助内容生产与趋势洞察,整合跨端流量池实现人群资产破圈增长[13] 全域经营模型 - 提出「1x2xN」全域策略:1个核心营销主题IP化→2大转化阵地(线上货架+线下门店)→N渠道联动放大影响力[17][19] - 线上通过短视频橱窗/直播间/商城承接流量,线下整合区域营销事件实现O2O闭环转化[19] - 全域经销体系需深度联动,复用资源扩大声量同时拉新促活,推动可持续增长[19] 平台能力支持 - 巨量引擎上新特色人群标签,升级营销能力助力品牌精准触达细分人群[20] - 将持续提供多元化营销支持,帮助生态伙伴在抖音获取增量并夯实增长基础[20]
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企业数暴涨4倍,宠物用品的品牌出海路径
36氪· 2025-07-02 17:35
行业概览 - 全球宠物用品市场规模达443 6亿美元(2015-2021年) 年复合增长率6 7% 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增长赛道[1] - 中国宠物经济相关企业达447 4万家(截至2025年4月) 较2021年增长3倍 其中77%企业成立不足3年[1] - 海外618大促期间 超3万家中国宠物商家参与天猫出海 1000多家跨境成交额同比翻倍[1] 市场格局演变 - 新进入者加剧价格竞争 欧美高客单价市场整体价格下行 同时推动产品向智能化迭代[1] - 全球宠物用品行业CR5仅15 2% 美国最大企业市占率仅3 7% 呈现高度分散特征[9] - 东南亚成为新消费品牌出海首站 因市场增长快且缺乏头部垄断 中国品牌可获先发优势[4] 企业出海路径 供应链型企业 - 以OEM/ODM模式服务沃尔玛 Chewy等国际渠道商 典型案例天元宠物境外营收13 32亿元(2024年) 占比48 2%[3][4] - 通过收购海外品牌(如美国 德国品牌)和设立海外子公司(日本 越南 柬埔寨)实现本地化布局[3][4] 新消费品牌 - 采用轻资产模式进入东南亚 如小佩 Catlink通过Shopee Lazada等平台与本地代理商合作[5] - 复制国内社媒营销策略 如小佩通过Indiegogo众筹智能猫砂盆获超百万美元融资[5] 智能化发展趋势 - 全球智能宠物用品市场规模42亿美元(2023年) 超半数美国成年人购买过智能设备[6] - Catlink智能猫砂盆登顶亚马逊类目第一 Birdfy智能喂食器以199美元高价实现月销数百万美元[6] - 2024年下半年起智能品类价格战加剧 亚马逊TOP3智能猫砂盆价格从600美元降至150美元[7] 品牌建设挑战 - 宠物用品天然弱品牌心智 需通过解决痛点+高性价比+创新设计建立用户认知[9][10] - 复购率低制约营销投入 ROI 需依赖爆款产品口碑而非烧钱获客[10] - 成熟市场需突破线下渠道壁垒 如日本要求加入本地商会 建议采用合资公司模式渗透[10]
2025,不做品牌的美妆没有未来
36氪· 2025-05-29 20:08
中国美妆市场回暖与消费趋势变化 - 4月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 2%至309亿元 实现连续4个月增长 [1] - 天猫618榜单显示国货美妆品牌凭借强粘性和高复购率占据主导地位 [1] - 抖音平台曾风靡的白牌美妆产品当前已难觅踪迹 [1] 消费行为转向价值导向 -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显示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具有长期认知沉淀的品牌 [2] - 榜单采用12项量化指标(销售 定价 搜索热度 用户口碑等)剔除市值和营销干扰 [4] - 上榜品牌如苹果 华为 欧莱雅等均具备高综合评分(苹果100分 欧莱雅86 51分) [3] 流量红利退潮与品牌心智建设 - 早期依赖KOL和流量投放的新锐品牌因产品同质化被消费者抛弃 [4] - CBI500榜单中国货美妆TOP1珀莱雅(84 57分)通过"早C晚A"科学护肤逻辑建立壁垒 [6][7] - 毛戈平以高端定位突破平价竞争格局 成为首个上市的高端国货彩妆品牌 [7] 平台政策与品牌化扶持 - 淘天集团推出新品扶持政策 资源周期从30天延长至90天 [16] - 天猫针对新锐商家提供站外流量扩充 会员私域 最高100%佣金返现等支持 [9] - 薇诺娜通过天猫超级品牌日发布抗老新品"银核霜" 补全敏感肌产品线 [13] 研发创新与长期主义案例 - 自然堂耗时十年研发"喜默因"成分 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 [7] - 新锐品牌同频凭借重组胶原蛋白大单品策略 618进入天猫预售榜TOP16 [13][14] - 花西子建立5个创新研发中心及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工厂强化产品力 [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白牌美妆平均生命周期不足一年 缺乏品牌价值支撑长期增长 [9] - 国际品牌仍主导天猫618榜单(兰蔻 雅诗兰黛等占据TOP10中6席) [11] - 淘天集团明确2025年目标为扶持优质品牌 优化六大方向政策 [16]
解码茅台1935:白酒没有“闪电战”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22 20:22
茅台1935发展历程 - 茅台1935作为茅台集团战略补位产品,目标直指200亿,两年内实现从零到百亿销售额的"飞升"神话,却在第三年陷入价格倒挂困局 [1] - 2022年1月18日正式发布,当年销售额达50亿元,2023年接近百亿,仅用两年跻身百亿大单品阵营 [9] - 2022年至2023年收入从0飙升到97亿,2024年二季度控货前增速仍达50% [10] 渠道与动销问题 - 经销商压货承受力达极限,终端真实动销率仅20%-30% [1][18] - 2024年中一批价跌至800元,9月底进一步跌至700元,出现价格倒挂,经销商陷入亏损 [15][17] - 2025年春节期间价格下杀至600元后小幅反弹至700元 [17][18] 产品定位与市场挑战 - 定位为飞天茅台"平替"和千元价格带竞品,但自饮需求脱离现实,商务场景面临品牌认知不足问题 [20][22][24] - 缺乏商务礼品所需的"标尺感"和品牌力,难以与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竞争 [23][26] - 婚宴市场拓展难度大,主流婚宴用酒单价不超过400元,且依赖本地知名度 [31][32] 集团战略背景 - 茅台集团"十四五"目标为营收从1000亿增长到2000亿,原计划包含习酒贡献200亿,但2022年习酒被剥离 [4][5] - 茅台1935被赋予填补200亿缺口的重任 [6] - 2023年系列酒收入206亿,其中茅台1935贡献97亿,其他系列酒收入连续下降 [12][13] 未来策略与行业规律 - 2025年调整策略包括发力婚宴市场和丰富产品SKU,但面临较大难度 [30][34] - 白酒行业强品牌心智产品锁定价格段,茅台系列酒因认知弱销售难度大 [43] - 贵州茅台2025年增长目标为9%,集团2000亿目标主要依赖飞天茅台 [44][45]
安奈儿(002875) - 002875安奈儿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4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3,895.7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465.81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0.2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06亿元 [3] - 受外部市场环境及优化店铺结构、关闭低效店铺影响,公司销售规模下降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 公司经营措施 - 2024年持续调整渠道布局,淘汰低效店铺;强化存货精细化管理,通过月度滚动销售预测制定生产和采购计划以降低库存;加强预算管理及费用管控,打造心智品类,增强产品和品牌核心竞争力 [3][5][8] - 实施股份回购、股权激励等措施绑定优秀核心人才,促进公司长期发展;定期举办业绩说明会、接待投资者调研,加强与机构投资者及中小股东互动 [3] 产品相关情况 - 电子束接枝抗病毒抗菌面料于2023年4月量产,推出首款产品“安心衣”,已开拓运动品牌、成人服饰、高端定制等客户,仍在持续开拓市场 [3] - 深耕童装行业29年,坚持用优质面料保证产品质量,持续推出安心衣、超舒衣等新品类,专注“超级舒适”卖点,建立“超级舒适安奈儿”品牌心智 [5] 行业情况 -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显效,消费市场潜能释放,内需消费逐步修复、平稳增长,国家生育政策预计为童装市场带来新增长点 [4] - 童装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对服装功能性、个性化等要求提高,企业竞争聚焦产品力和品牌力 [5] 未来发展规划 - 线下调整店铺结构,关闭亏损及低效店铺,在强势区域拓展,探索合作模式多元化,明确渠道定位,聚焦关键区域经营拓展 [6] - 线上促进传统电商渠道发展,全面布局和发力新兴渠道,全渠道发力打造心智品类,增强品牌在童装市场竞争力 [6][7] - 加大存货精细化管理力度,提升商品库存管理能力,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7] - 持续研发科技面料,输出前沿技术产品,提供超级舒适和安全体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