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健康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出台健康险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十八条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10:22
政策目标与背景 - 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增强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能力 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满足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1] - 推动商业健康保险成为健康保障体系重要支柱和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体系重要参与方 提供更全面多元便利的健康保障 [3] 产品体系与保障内容 - 拓宽商业健康保险保障内容 丰富产品形式 加快发展商业护理保险 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 [2] - 鼓励围绕一老一小和带病体等特定人群需求研发各类健康险产品 加大特定人群健康保障力度 [2] - 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医疗行为规范 加强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发挥健康管理风险减量作用 [2] 创新产品与机制设计 - 鼓励开发由用人单位参与缴费 覆盖创新药械费用保障 与基本医保同步结算的团体健康保险产品 [2] - 聚焦重点领域探索保团模式 建立创新领域风险调节机制 增厚风险控制安全垫 [2] - 探索建立监管沙盒试点机制 加强监测与分析管理 [2] 数据支持与支付创新 - 深化医疗医保与商保数据互联互通 将创新药械适配疾病及适应症范围临床试验数据作为保险公司定价参考 [2] - 支持一站式结算服务 多方支持上海保险码数字平台建设 [2] - 深化创新药械支付机制创新 畅通创新药械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 [3] 政策支持与实施保障 - 支持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创新药械 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3] - 鼓励通过税收扣减优化筹资等方式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3] - 加强保险宣传引导 形成政策合力 [3]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时隔10年,A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算力池化、算网安全相关技术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8:05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开征求《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智算中心算力池化技术要求》及《安全保护要求》技术文件意见 标志着9项技术文件全部发布 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完善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从谋划布局进入落地应用阶段 [1] - 国家数据局将指导技术文件意见收集及修改完善工作 加快落地实施 着力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数字基座 [1] 数字与人工智能国际合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代表在APEC数字和人工智能会议上提出与各成员经济体合力推动数字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加强政策协调与产业合作 支持创新成果国际共享 [2] - 携手加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协作加强数字技能与人工智能能力建设 共同营造良好数字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 [2] A股市场流动性表现 - A股两融余额达2万亿元 为2015年7月1日以来首次突破该关口 其中沪市10192.27亿元 深市9748.10亿元 北交所62.22亿元 [2] - 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635.6亿元 连续14个交易日突破1500亿元 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业资金买入额位列前三 [2] 农村公路建设与融资创新 - 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 提出创新投融资模式 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 探索中长期信贷支持 [3][9] - 目标到2027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修复性养护30万公里 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 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 建制村通公交率达55%以上 [9] 技能人才培养支持政策 - 国家发改委印发专项管理办法 支持企业实训基地建设 重点面向技能人才缺口大的新兴领域及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传统行业 [3] - 中央预算内投资采取投资补助或贴息方式 补助比例为项目核定总投资的20% 单个项目支持上限1亿元 [3] 机器人学习技术突破 - 智元机器人联合研究团队发布机器人操作学习数据多样性研究成果 系统性探索任务多样性、机器人本体多样性和专家多样性三个关键维度 [4][5] - 研究颠覆"数据越多样越好"传统认知 为构建可扩展机器人操作系统提供新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4][5] 光伏行业政策参与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征集对《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 重点从价格行为规范、调控机制、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方面提出建议 [6]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支持 - 黑龙江省出台20条政策措施 支持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发展 促进企业扩能升级 加快构建质量标准体系 [7] - 引导用好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平台 探索产品创新和推广应用新模式 [7]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促进 - 上海多部门联合印发措施 深化创新药械支付机制创新 支持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创新药械 相关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8] - 鼓励通过税收扣减、优化筹资等方式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加强保险宣传引导形成政策合力 [8]
上海:加大对“沪惠保”等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保险意识和保险理念
北京商报· 2025-08-06 19:59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8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医疗保障局、上海市 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 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提到,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各方共识。加强对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促进创新药械发展相关政策 措施的宣传引导,加大对"沪惠保"等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开展政策解 读,教育引导市民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升保险意识和保险理念,引导社会各界凝聚共 识、形成合力,积极营造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彰显商业保险对实体 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医疗保障法草案体系建设未列商保,法律功能、定位引发讨论
第一财经· 2025-07-31 20:30
立法定位与核心目标 - 草案定位为我国医疗保障领域基本法和综合法 旨在为国家法定医疗保障提供法定化和制度化框架 [1][2][8] - 立法核心聚焦基本医保的筹资机制 权责划分与基金监管 将商业健康保险视为配套制度而非核心组成部分 [2][4] - 相较于2021年征求意见稿 草案总则删除了"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完整表述 仅保留基本医保+补充保障+医疗救助三层架构 [1][4] 商业健康保险的纳入争议 - 业界主张应在总则中明确写入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及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总体原则和制度框架 以提供明确发展方向和预期 [1][2][5] - 部分专家认为商业健康保险未被充分纳入体系框架 可能导致医保与商保发展各行其是 制约"1+3+N"多层次体系协同发展 [3][4] - 草案仅在附则中规定商业健康保险依照《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未对其地位 功能及与基本医保的衔接方式作详细规定 [1][4][7]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 - 根据2020年中央文件要求 到2030年需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 医疗救助为托底 多种补充保障共同发展的制度体系 [3] - 国家医保局强调健全"1+3+N"体系:"1"指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基础 "3"指基本医保 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三重保障 "N"包括商业健康保险 慈善捐赠等补充力量 [3] - 当前制约体系发展的关键堵点在于不同制度间衔接与协同不足 需通过立法明确各项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协作规则 [4][6] 立法难点与平衡考量 - 商业健康保险兼具社会保障与金融功能 其监管主体为银保监会 与医保局存在跨部门监管冲突 草案删减详细规定可避免权责不一致 [7][8] - 立法需在制度统一性与保障多样性间寻求平衡 法定的基本医疗保障(公益性)与商业健康保险(金融性)存在根本性质差异 [8] - 对于政府指导型产品(如惠民保) 因其兼具社保和商保特性 需在立法中明确法律定位和政府管理责任 避免制度衔接真空 [9] 专家建议与修改方向 - 建议草案对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具体制度类型 内涵 适用范围 管理主体及经营标准加以规范和界定 [5][6] - 提出建立"医保-商保错位清单" 明确基本医保不予支付但鼓励商保覆盖的项目范畴 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 [9] - 建议授权省级政府制定衔接规则 明确商业健康保险的产品设计与理赔标准应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相衔接 [9]
市场沸腾了!“王炸”政策出台,重磅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21:22
创新药新政核心观点 - 政策构建全链路支持体系,推动中国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跨越,覆盖研发端、准入支付、临床应用多层次闭环支持 [1] - 政策核心逻辑包括: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促进研发、拓宽支付渠道、提高可及性,未来投资范式转向"全球化+商业化+政策豁免"三维驱动 [1] - 医保数据开放与商业健康险资金引入降低研发前后端风险,政策指导聚焦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儿童药、罕见病等重点领域 [3][4][5] -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商保目录分级保障、优化挂网程序、特例单议等细则加速创新药商业化放量 [6][7] 医保数据赋能与资本破局 - 医保数据应用突破:依托全国统一平台开发疾病谱、临床需求数据产品,助力企业精准定位高发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病)和短缺领域(如罕见病),预计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3] - 商业健康险资金参与早期研发投资,缓解融资压力并提升管线可持续性,为创新药引入"耐心资本" [3][4] - 数据开放与资本支持形成组合拳,降低资源错配风险,尤其利好高技术平台型(ADC、PDC等)、下一代免疫疗法、siRNA及高值药领域 [5][9] 支付端与临床应用突破 - 首次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同步申报调整,形成"基本医保保基础、商保促创新"分级保障机制 [7] - 市场化定价机制(医保部门参与)打开支付空间,商保目录覆盖的创新药可加速全球市场发展 [7] - 临床应用端优化:加快挂网程序、特例单议支付、药事会3个月内召开、取消"一品两规"限制,缩短获批到放量时间窗口 [7]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2025年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业绩与估值修复确定性高,分化加剧,需关注"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 [9] - 中国创新药进入2.0时代,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1~2年临床数据与MNC合作BD事项是关键催化剂 [9] - 投资逻辑转向商业化盈利与BD兑现,聚焦技术壁垒领域(如双抗/多抗、罕见病肿瘤药)及政策豁免赛道 [9]
恒生医疗ETF(513060)盘中涨近1%,冲击3连涨,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逐步增强
搜狐财经· 2025-07-02 10:12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2.32%,成分股思派健康(00314)上涨43.53%,华昊中天医药-B(02563)上涨41.04%,微创医疗(00853)上涨9.36% [3] - 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0.87%,最新价报0.58元,近1周累计上涨0.53% [3] - 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21.39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盘中换手2.96%,成交2.47亿元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首次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3] -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标志着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增强,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 [4] - 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增大,商保发展空间广阔,预计未来将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4] 基金数据与表现 - 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79.97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3 [4]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最新融资买入额达9459.05万元,融资余额2.92亿元 [4] - 近2年净值上涨15.65%,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8.34%,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连涨涨幅46.59% [4]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68%,夏普比率1.85 [4][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5%,回撤后修复天数43天 [5] 估值与跟踪精度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27.1倍,处于近3年8.88%分位,估值低于历史91.12%的时间 [5] - 恒生医疗ETF近1年跟踪误差0.07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指数成分与权重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2%,包括信达生物(01801)、百济神州(06160)、药明生物(02269)等 [5]
一周保险速览(6.20—6.27)
财经网· 2025-06-27 17:36
监管之声 - 六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加大创新药支持力度,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健康保障需求,同时支持发展老年旅游保险和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 [1]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将普惠保险发展情况纳入保险公司监管评价体系,建立普惠保险考核评估机制,并积极研究监管倾斜政策 [2] 行业关注 - 多家保险机构首席合规官履新,包括复星保德信人寿、中英人寿、中国平安、人保养老等,预示《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加速落地 [3]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热度上升,中国平安为南通赛区提供总保额超4460万元的"黄金腿"保险及球迷观赛意外险,紫金财险定制综合责任险方案 [4] - 保险公司年内通过增资和发债补充资本金规模达692.13亿元,同比增长95%,主要因偿二代二期工程资本认定趋严及行业转型压力 [5] 企业动态 - 中邮保险获批增资39.8亿元,注册资本增至326.43亿元 [6] - 中华联合人寿注册资本获批增至41亿元 [7] - 众安在线拟配售2.15亿股H股,净筹约38.96亿港元,配售价较收市价折让8.5% [8] - 国宝人寿7.576%股权遭拍卖易主,眉山国资公司1.755亿元竞得,每股1.17元 [8] 金融人事 - 包伶捷拟任工银安盛人寿总裁,填补吴茜离任空缺 [9] - 余宏获批出任友邦人寿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战略规划与日常运营 [10] - 王旭泽出任太平人寿临时负责人,负责党委和经营班子工作 [11] - 何啸获批紫金保险总经理及董事任职资格 [12]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医保调整方案,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交投活跃,再获资金逆市加仓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03
恒生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盘中换手率达83.48%,成交额3.05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该基金盘中获资金净申购3300万份 [1] - 截至6月26日,基金规模达3.67亿元,份额达2.92亿份,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最新资金净流入1884.41万元,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2375.59万元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操作指南》,首次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标志着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提升 [1] - 国信证券指出,慢性病及非标体人群规模庞大,商保医疗补充功能强化,行业有望迎来中长期发展机遇 [1] 产品特性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是市场上唯一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的ETF产品 [2] - 该产品具备高弹性和稀缺性,可帮助投资者把握港股创新药投资机会 [2] 指数跟踪 - 恒生创新药ETF紧密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反映香港创新药研发及生产相关上市公司表现 [1]
重磅!2025医保目录调整,首次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资金逢跌汹涌布局,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连续调整,回调布局更具性价比?
搜狐财经· 2025-06-27 11:29
港股通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冲高回落微跌0.39%,成交额快速突破10亿元,盘中净流入1.33亿元,最新规模超76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下跌:百济神州跌超7%,荣昌生物跌近7%,康方生物、亚盛医药跌超3%,信达生物跌超2%;晶泰控股逆市涨超5%,药明生物、中国生物制药微涨 [3] - 融资余额昨日再度飙升,最新融资余额超2.3亿元 [3] 创新药行业政策动态 - 医保局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操作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提升 [3]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DIP)推动医疗资源分配格局变化,刺激居民对高值药品和创新疗法需求,中高端医疗险发展潜力巨大 [5][6] - 商业健康险积极扩展门诊责任覆盖、特药特械管理等方向,产品从"费用补偿"向"健康价值"转型 [6] 中国创新药研发与BD趋势 - 中国近10年首次进入临床的原研创新药数量达4382个,全球第一(美国4009个、欧洲2084个、日本460个),2024年704款原研药进入临床 [7] - 中国企业license-out交易持续增长:2024年交易数量94笔(+6%),总金额519亿美元(+26%),首付款41亿美元(+16%);2025年截至6月8日首付款已超25亿美元,总金额超500亿美元 [9] - 全球大药专利悬崖显著:2024年销售额超50亿美元的药品中,2030年前专利到期产品总销售额近2000亿美元,推动MNC积极补充管线 [9] 跨国药企财务状况 - 礼来总市值7296.4亿美元居首,现金及等价物32.7亿美元,营收450.4亿美元(+32%),净利润105.9亿美元(+102.1%) [10] - 强生现金储备241.1亿美元最高,但净利润同比下滑60%;默克净利润同比暴涨4589.6%,辉瑞净利润增长279% [10] - 诺和诺德营收407.4亿美元(+25%),净利润141.7亿美元(+20.7%);百时美施贵宝净利润亏损89.5亿美元(-211.5%) [10] 港股通创新药ETF产品特征 - 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股占比72%,信达生物(11.85%)、药明生物(9.82%)、石药集团(9.22%)为前三大成分股 [11] - 指数创新药纯度达85%,近1年涨幅98.6%领跑港股医药类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78.4%,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指数66.1%) [11] - 支持T+0交易,场外联接A/C类份额代码分别为021030/021031 [12]
完善创新药商业保险制度!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超4%,实时成交额超21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1:48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6月10日港股创新药板块领涨 晶泰控股涨超16% 三生制药 康方生物 乐普生物-B 绿叶制药涨超6% 泰格医药 昭衍新药 石药集团涨超5%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超4% 实时成交额超21亿元 有望冲击三连阳 [1] - 港股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从2月21日的64倍降至6月10日的31倍 估值消化明显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 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1] - 政策旨在通过激发商业健康险市场活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破解创新药市场增长瓶颈 [1] 创新药ETF特点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 [1] - 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 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 包含全球CXO龙头和国内仿创药企龙头 [2] 行业基本面与趋势 - 医药板块2025年一季度出现三年来首次盈利上行拐点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7% 净利润率提升0.3% [2] - 创新药板块研发端持续突破 新产品不断获批上市 通过对外授权(BD)交易实现价值释放 2025年上半年多起大额BD交易涉及金额达数十亿美元 [2] - FDA计划2025年6月底前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 有望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