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

搜索文档
“国产芯片必须咬牙坚持用!”周鸿祎:360近期采购全是华为产品
第一财经· 2025-07-23 14:28
国产芯片发展 - 360集团近期采购转向国产芯片,主要采购华为产品,承认国产芯片与英伟达存在差距但强调必须坚持使用以推动改进 [1] - 英伟达H20芯片更适合推理场景而非训练,国产芯片在推理任务上性价比更高,H20面临市场尴尬 [1] - 中国开源模型和AI产业链迎来发展新机会,国产芯片追赶速度令人惊叹 [1] DeepSeek的价值与行业影响 - DeepSeek流量下滑不能简单判断其价值,许多大模型和行业Agent接入其技术作为基座模型 [2] - DeepSeek推动中国大模型产业整合,消灭"百模大战",证明开源路线和开放生态对建立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2]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专注AGI研发而非to C产品,行业对其R2版本发布保持期待 [2] AI Agent带来的安全挑战 - 大模型降低技术门槛,非专业人员可通过指令操控模型进行"注入攻击"等危险操作 [3] - 黑客利用AI升级攻击手段,打造"黑客智能体",单个黑客可操控数十至数百智能体进行全天候攻击 [3] - 网络安全对抗模式转变为"人与算法/机器/算力"对抗,安全企业需转型开发"智能体安全专家" [3] AI智能硬件发展 - 360计划进入AI眼镜领域,认为眼镜必须配备显示功能才能区别于智能耳机 [4] - 当前智能眼镜面临重量与功能平衡难题,用户更倾向近视手术而非佩戴多功能眼镜 [4]
周鸿祎:360的芯片采购转向国产芯片,最近采购的都是华为的产品
快讯· 2025-07-23 11:00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目前360对于芯片的采购在往国产芯片方向转,尽管国产的芯片和英伟达有 差距,但是必须要用,用得越多才会改进。对于是否会重新采购H20芯片,他称360最近采购的都是华 为的产品。他称H20更适合做推理,但相比训练,推理对于芯片的要求更低,不需要高速互联、组成集 群等等,国产芯片性价比更高,H20会比较尴尬。(一财) ...
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1.25%,连续6天合计“吸金”22.7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0:26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3.1%,成交金额9.55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23.56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规模达304.92亿元,创近半年新高,份额达201.04亿份,均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22.73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7.61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本月融资净买额达3025.79万元,最新融资余额18.44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近1年净值上涨57.25%,排名可比基金第一,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前5.33% [3]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40% [3] 半导体行业展望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延续乐观增长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 [4] - 政策持续应对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风险,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 [4] - 3Q25存储器合约价预计持续上涨,企业级产品将带动季度业绩环比增长 [4] - 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有望通过横向品类扩张和纵向技术互补提升集中度 [4] - 龙头企业将凭借资金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主导权实现强者恒强 [4]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6% [4]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08%)、海光信息(9.35%)、寒武纪(8.61%) [4][6] - 寒武纪单日涨幅最高达6.24%,澜起科技涨2.10%,芯原股份涨3.95% [6]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布局芯片投资 [6]
最高单日“吸金”4.65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连续4天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7-14 13:44
流动性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3.45%,单日成交额10.20亿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23.49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1] -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2.34亿元,单日最高净流入4.65亿元 [1]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296.35亿元创近半年新高,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最新份额194.20亿份同步创近半年新高 [1] 杠杆资金动向 - 连续3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单日最高净买入1.67亿元 [1] - 最新融资余额17.68亿元 [1] 收益能力 - 近1年净值上涨59.84%,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前3.34%(97/2908) [1]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累计涨幅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40% [1] 半导体行业动态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19.8%(连续19个月增长),环比增3.5% [2] -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11.2% [2] - 国产GPU、DRAM领域获政策与资金支持,AI硬件自主化趋势强化 [2] 指数成分股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6%,包括中芯国际(10.08%)、海光信息(9.35%)、寒武纪(8.61%)等 [2] - 寒武纪单日涨幅2.46%,芯原股份跌幅3.38% [4]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 [4]
华兴源创(688001)每日收评(07-11)
和讯财经· 2025-07-11 16:40
华兴源创股票分析 - 综合得分52 07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主力成本分析显示当日主力成本25 18元 5日主力成本24 90元 20日主力成本24 75元 60日主力成本24 64元 [1] - 周期内涨跌停情况显示过去一年涨停0次 跌停1次 [1] - 北向资金持股量50 30万股 占流通比0 11% 昨日净买入3 57万股 增仓比0 008% 5日增仓比0 04% 20日增仓比0 012%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5 01元 短期支撑位24 62元 中期压力位25 51元 中期支撑位23 86元 [2] - 股价突破短期压力位 短线有望走强 中期趋势不明朗 需等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资金流向数据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388 21万元 占总成交额7%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03 94万元 大单净流入184 2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81 49万元 [2]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 专用设备板块上涨0 53% 5G概念下跌0 09% 国产芯片上涨0 70% OLED微涨0 01% [2]
龙腾光电(688055)每日收评(07-10)
和讯财经· 2025-07-10 17:39
公司股价与主力成本 - 当日主力成本3.65元,5日主力成本3.62元,20日主力成本3.58元,60日主力成本3.43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跌停0次 [1] - 北向资金持股量456.36万股,占流通股0.13%,昨日净买入46.19万股,增仓比0.014%,5日增仓比0.03%,20日增仓比-0.095%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3.66元,短期支撑位3.57元,中期压力位3.70元,中期支撑位3.37元 [2] - 短线及中期趋势均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K线形态显示平顶(温和反转)和多方炮(底部出现有上涨可能,顶部出现为复合见顶信号)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1.22万元,占总成交额-6%,超大单净流入147.88万元,大单净流出269.10万元,散户净流出0.82万元 [2] 财务数据 - 每股收益-0.017元,营业利润-0.74亿元,销售毛利率6.3%,净利润-57,227,841.69元 [2][4] - 市盈率数据未披露 [2] 行业关联 - 关联板块:光学光电子(-0.06%)、国产芯片(-0.10%)、MiniLED(-0.47%)、央国企改革(+0.56%) [2][4]
上声电子(688533)每日收评(07-09)
和讯财经· 2025-07-09 17:00
公司股价表现 - 综合得分52 80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当日主力成本26 38元 5日主力成本26 77元 20日主力成本26 04元 60日主力成本26 28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0次 跌停1次 [1] 北向资金动态 - 北向资金持股量26 90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 16% [1] - 昨日净买入5 79万股 增仓比例0 036% 5日增仓比例0 044% 20日增仓比例-0 04%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7 35元 短期支撑位26 40元 中期压力位27 50元 中期支撑位24 53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 短线观望为宜 中期趋势不明朗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568 73万元 占总成交额-15%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363 10万元 大单净流出205 63万元 散户净流出95 29万元 [2] 行业关联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零部件(-0 18%) 国产芯片(-0 77%) 特斯拉(-0 29%) [2]
力芯微(688601)每日收评(07-08)
和讯财经· 2025-07-08 17:44
公司基本面分析 - 综合得分53.85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主力成本数据显示 当日主力成本40.36元 5日主力成本40.38元 20日主力成本39.48元 60日主力成本37.36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 跌停0次 [1] - 北向资金持股量188.23万股 占流通股1.4% 昨日净买入6.21万股 增仓比0.046% 5日增仓比0.071% 20日增仓比-1.075%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41.82元 短期支撑位39.09元 中期压力位41.82元 中期支撑位37.21元 [2] - 短线及中期趋势均不明朗 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42.12万元 占总成交额12%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540.33万元 大单净流入1001.79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40.35万元 [2] 行业关联性 - 关联板块包括半导体板块(1.50%) 国产芯片板块(1.44%) 小米概念板块(2.06%) 汽车芯片板块(1.36%) [2]
摩尔线程20250706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摩尔线程、木兮公司、海光、寒武纪、龙芯中科、工业富联、华勤技术、中国曙光、协创数据、盈丰环境、友方科技、红警科技、曙光数创、申荣达、欧德通、世纪互联、奥飞数据、大卫科技、宇赛智联 - **行业**:国产芯片行业、服务器领域、算力租赁市场、结构件(散热)领域、电源领域、PCB 领域、IDC 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摩尔线程公司 - **发展情况**:2020 年成立,专注 GPU 产品研发生产,为 AI 等提供计算和加速平台,已推出四代 GPU 架构,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产品布局覆盖服务器级、桌面级和 SoC 级场景[3] - **主要产品**:分为 AI 智算、图形加速和智能 SoC 三个方向,AI 智算产品用于 AI 计算中心等,图形渲染产品用于工业设计等,智能 SoC 产品用于 AI PC 边缘等领域[4][5] - **软件架构**:自主研发 Musa 架构,对标英伟达 CUDA 及 AMD CDNA,融合软硬件,兼容国际主流 GPU 生态,提供基础软件技术[6] - **最新芯片特点**:平湖系列芯片 FP32 算力达 32TFlops,接近英伟达 H100 一半,攻克千卡至万卡 GPU 高效互联难题,具备大规模集群通信高效算力调度能力[7] - **管理层背景**:多数来自英伟达,董事长兼 CEO 张建忠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等职[8] - **财务状况**:2024 年收入 4.38 亿元,同比增长约 2.5 倍,预计 2027 年盈利;2024 年平均毛利率 70.71%,AI 智算业务毛利率超 70%,桌面显卡毛利率 18.99%,AI 智算板卡毛利率超 90%[2][11][14] - **产品销售情况**:2024 年销售三个集群和 2,058 张板卡,AI 计算板卡单价 6 万元,集群单价 6,113 万元[12] - **市场表现**:2024 年 99.5%收入来自境内市场,直销模式占比 41%,经销模式占比 59%[13] - **供应链与存货**:2023 年 10 月进入美国实体清单后,供应商结构变化,存货从 2.75 亿增至 6.47 亿,预付款从 0.76 亿增至 5.67 亿[15] - **研发投入与人员**:20 - 24 年累计研发费用超 36 亿元,占 24 年底收入比例三倍以上,人员从 22 年底 1,084 人至 24 年底 1,126 人,由四位高管负责不同领域研发[16] 木兮公司 - **财务状况与收入结构**:2020 年收入数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14.92 亿元;2024 年主要收入来自 AI 智算业务,占比 77.63%,预计 2027 年盈利[11] - **核心优势**:全功能 GPU 产品支持多场景、兼容主流架构、适配本土芯片、研发团队强大、具备万卡集群能力并多场景商用,研发人员占比 78%以上[18] - **融资规划与战略目标**:计划融资 80 亿元,发行 4,444 万股票;未来研发集中在三类自主可控芯片;目标是成为 GPU 领军企业,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和解决方案,推进多项举措[19] 国产芯片行业 - **市场表现与未来趋势**:当前反映国内资本开支情况,2025 年一季度互联网资本开支环比下降,二、三季度有压力,预计七八月份开始修正,四季度回归高增长;美国限制东南亚 AI 芯片进口利好国产芯片,但对行业板块不利[20][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建议**:关注海光、寒武纪、龙芯中科等国产芯片企业;工业富联、华勤技术、中国曙光在服务器领域有投资潜力;协创数据等企业在算力租赁市场值得关注;曙光数创等在结构件等领域有潜力;世纪互联等在 IDC 领域有潜力[22][23][24][25] - **市场风险**:中美博弈不确定性、基本面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需持续监控[26]
190亿,“中国英特尔”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7-06 11:01
公司概况 - 兆芯集成是一家主打国产CPU的上海明星独角兽企业,已申请科创板上市 [4] - 公司完全掌握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自主研发和技术迭代能力 [4] - 产品支持国内商用和开源操作系统,兼容x86指令集及Windows等国际主流系统 [4] - 目前估值达到190亿元 [6] 发展历程 - 2013年由上海市国资委旗下联和投资与威盛公司合资成立,重点发展x86 CPU [9] - 2014年牵头"核高基"项目子课题,投入费用约30亿元 [9] - 2017年发布国内首款支持双通道DDR4内存的国产通用CPU [11] - 已成功设计研发并量产六代CPU产品,覆盖桌面PC、服务器等多个领域 [11] 财务与研发 - 2022-2024年三年累计收入超17亿元(3.4亿→5.55亿→8.89亿) [18] - 同期研发投入超27亿元 [14] - 2024年净亏损9.51亿元 [18] - 计划通过IPO募集超41亿元用于多个处理器研发项目 [18] 产品与技术 - 拥有已授权专利1434项、14项软件著作权和5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17] - "开先"系列CPU面向桌面PC,"开胜"系列面向服务器 [17] - 与3000多家合作伙伴完成超20万个软硬件适配项目 [17] - 产品已应用于政务、金融、教育、能源等领域 [17] 行业背景 - 国产CPU/GPU企业迎来上市潮,包括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燧原科技等 [20][21] - 摩尔线程估值310亿元,燧原科技205亿元,壁仞科技160亿元 [23] - 科创板政策调整有望加速半导体企业IPO进程 [23] - 半导体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