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将启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概况 - 活动将于2025年7月4日启动 聚焦促进暑期入境消费 打造城市活动品牌 [1] - 2025年1-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 8万人次 同比增长38 5%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5% "即买即退"销售额同比增长28 1倍 [1] 活动核心策略 - 通过"活动+产品+服务+政策"组合 突出国际化特色 针对日韩 东南亚 欧美游客差异化设计活动 [1] - 重点围绕"好来 好玩 好购"三大方向 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吸引力 [1] 入境便利化措施 - 东方航空推出专属优惠机票 滴滴出行提供超100万张打车券 [2] - 锦江国际集团超200家酒店推出住宿优惠方案 [2] - 大众点评推出中英韩三语夏日必吃榜及优惠套餐 [2] - 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推出"上海+青海"联动产品 携程设专属主题页面 提供免费城市游览服务 [2] 离境退税服务升级 - 上海已开通1391个离境退税商店 较2024年底增加近一倍 [3] - 设立16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新增外滩中央 张园 浦东八佰伴三个全市集中退付点 [3] - 推出14种语言退税指南 开通支付宝电子退付渠道 中国邮政提供专用封装袋 中行建行推出消费让利优惠 [2][3] - 大丸百货布设全国首台自助开单机 自助办理率达50%以上 机场增设自助退税机 [3] 政策支持 - 2025年6月底出台《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2025-2027)》 包含16项具体举措 [3] - 从网点布局 商品供给 便利化水平 服务环境四方面系统优化 [3]
天津发布消费空间提质方案 打造优雅韵、国际潮消费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51
天津市消费空间提质方案核心内容 - 天津计划打造"2+8+22+N"四级商圈体系 包括2个世界级消费集聚区 8个城市级商业中心 22个区域级特色商圈和N个社区便民消费网点 [5] - 目标是将天津建设成为具有"津味 津派 津潮"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和全球消费活力高地 [5] 四级商圈体系具体规划 - 世界级消费集聚区:金街和泰达MSD—于响两个区域 将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 聚集全球消费资源和服务 [5] - 城市级商业中心:包括文化中心 天津之眼 五大道 老城厢—古文化街 意风区 西北角—大胡同 天津西站和佛罗伦萨小镇8个区域 [5] - 区域级特色商圈:规划建设生态城 泰安道—小白楼等22个区域性支撑节点 [5] - 社区商业:将从街面经济 连锁化率 功能复合 地下商业空间利用和智能体验五个方面提升活力 [5] 特色消费场景建设 - 依托"山 海 河 楼 港 体育 文旅 康养"8类资源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5] - 具体措施包括推进长城 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 打造滨海文旅融合消费带 推动海河沿岸商圈发展 活化利用小洋楼等 [6] - 发展保税展示交易 免税经济 跨境电商 服务国际船员等新型消费场景 [6] - 突出冰雪 水上等体育消费 释放银发经济活力 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 [6] 配套支撑体系 - 将搭建商贸物流暨应急保供体系和商业数字化体系两大支撑体系 [6] - 完善组织保障 规划管控 用地保障与政策支持等配套措施 [6] - 通过空间重塑 业态创新与配套保障系统推进消费空间优化 [6]
创造优质体验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经济日报· 2025-06-30 06:09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现状 - 首批试点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通过政策支持和特色化发展路径构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能力、时尚潮流引领能力和区域经济辐射能力 [1] - 当前建设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暑期消费热潮推动传统商业空间向商旅文体展融合的新型消费场景转型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消费品份额及离境退税规模在全国占据重要比重,是国内消费市场的核心枢纽 [2] 差异化发展模式与新业态 - 各城市依托自身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暑期旅游需求集中释放进一步凸显差异化优势 [2] - 体育赛事与商业载体的联动促进短期客流转化为长期消费黏性 [2] - 低空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突破传统消费时空限制,推动城市从购物场所向生活方式体验空间升级 [2] 政策与市场支撑 - 从国家到地方形成完整政策支持体系,聚焦入境游便利化、优化离境退税、新业态培育等领域 [2]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需求快速增长 [2]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消费场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签证便利化政策持续优化,支付、退税等消费痛点逐步破解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紧扣"国际""消费""中心"三大关键词,增强国际交流,提升消费便利化水平,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增设国际航线 [3] - 推动本土品牌与国际资源深度合作,培育具有文化特色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品牌 [3] - 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消费场景,发展可持续的服务消费,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链各环节 [3] - 依托城市群发展优势设计跨区域消费线路,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县域经济联动发展 [3] 核心目标与价值 - 根本目标在于为国内外消费者创造优质体验,让人"愿意来、留得下、还想来" [1][3] - 城市建设需在商业空间中融入文化元素,在服务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在品牌建设中讲好本土故事 [3] - 未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成为展现中国消费活力、传递中国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3]
各地多措并举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央视网· 2025-06-28 20:37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展 - 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地通过首发经济、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等措施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上海消费促进举措 - 上海通过"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等大型活动激发消费潜力 [3] - 上海边检机关今年查验入境外籍旅客超250万人次 同比增长44% [3] - 推出"即买即退、资金秒达"离境退税升级服务 深受外国游客欢迎 [3] 北京文旅消费升级 - 北京推出丰富文旅产品和创新消费场景 优化消费地标布局 [5] - 1—5月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971万人次 同比增长541% [5] 广州离境退税服务优化 - 广州离境退税商店总数突破500家 实现11个城区全覆盖 [5] - 离境退税申请单同比上升203倍 销售金额同比上升129倍 [5] 天津商业项目开发 - 天津发掘河、海、港资源建设标志性商圈街区和商业项目 [5] - 盘活古建筑并引入餐饮、购物首店 激活消费活力 [5] 重庆特色消费场景打造 - 重庆利用地形优势打造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山城巷等特色消费场景 年均吸引游客超5亿人次 [7] - 4月以来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带动滨江路重点餐饮满客率超70% 重点酒店入住率超80% [7]
6月28日周六《新闻联播》要闻20条
快讯· 2025-06-28 20:04
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北京正在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2] - "智慧"城市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1] 能源与环保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占全球三分之一 [4]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实现常态化区域内电力交易 [13]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10] 区域经济发展 - 长三角区域7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万亿元 [7] - 西部地区持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6] -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14] 金融与投资 - 前5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616亿美元 [9]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水利贷款余额超1万亿元 [15] 中小企业与就业 - 前5个月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3] - 民政部与教育部建立社会组织促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 [11] 国际贸易动态 - 美国宣布停止与加拿大所有贸易谈判 [19]
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上海民盟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搜狐财经· 2025-06-28 11:53
调研背景与目的 - 民盟上海市委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组围绕"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题,对普陀区和嘉定区开展调研 [1] -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兼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基础优势和战略使命,扩内需促消费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举措 [1] 普陀区调研发现 - 鸿寿坊通过商旅文资源高效串联,打造"精致烟火气"特色业态,成为开放式商业街区转型标杆,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 [4] - 环球港探索商旅文体融合新模式,通过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实现政企优势互补,推动传统重点商圈转型升级 [4] - 普陀区构建政策体系强化商圈建设,创新消费场景,打造高品位潮流经济并把握青年消费新趋势 [5] 嘉定区调研发现 - 南翔印象城MEGA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方面推出创新举措,形成新能源汽车"一条街",显著促进汽车消费 [7] - 上海国际赛车场利用赛事资源带动文旅消费,探讨提升旅游体验和扩大赛事溢出效应的具体措施 [7] - 嘉定区发挥汽车产业集聚优势促进汽车消费,推动节赛深度融合,并计划开拓汽车租赁市场 [9] 政企合作与规划 - 普陀区形成政策见效和成果落地的工作闭环,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5] - 嘉定区将充分运用调研建议编制相关规划,推动汽车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并提升入境消费便利性 [7][9]
京津冀“海上门户”天津:打造全球消费活力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01
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 天津市将建设"世界级消费聚集区、城市级商业中心、区域级特色商圈、社区便民消费网点"四级商圈体系和"山、海、河、楼、港、体育、文旅、康养"8类特色消费场景 [1]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 8% [3] - 天津港2024年接待国际邮轮105艘次 出入境旅客达35 7万人次 居全国第二 北方第一 [4] - 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500亿元 同比增长43% [4] - 口岸肉类进出口量占全国1/3 [4] 消费场景与文旅项目 - 夜游海河2024年游客达220万人次 游船数量排名全国第四 全球第九 [2] - 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包括樘院 钟书阁 盘山开山节等 [2] - 航母主题公园 国家海洋博物馆等成为全球网红打卡地 [4] - 西北角小吃火爆出圈 医养结合 健康饮食消费渐成气候 [1] 商圈体系规划 - 推出"2+8+22+N"四级商圈体系 打造金街 泰达MSD于响两个世界级商圈 [7] - 金街商圈包含印象城 天河城等商业综合体及劝业场等历史建筑 [7] - 泰达MSD—于响商圈以滨海风情为特色 包含永旺梦乐城 K11等商业综合体 [7] - 计划打造8个城市级商业中心 包括天津之眼 五大道 老城厢-古文化街等 [8] - 建设22个区域级特色商圈 如中新生态城 小白楼商圈等 [8] - 已建成19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覆盖982个社区 [9] 政策支持与产业优势 - 获取国家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包括131项支持政策 [5] - 在美食 汽车 康养 体育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6] - 拥有153公里海岸线和广阔海域面积 推出海洋生态 水上运动等文旅项目 [4] 历史文化与商业基因 - 拥有16个历史文化街区 877幢历史风貌建筑 [1] - 上世纪40年代以来拥有飞鸽自行车 海鸥手表等百余项全国第一 [1] - "洋楼经济"让洋楼资源焕发时代风采 [1]
“魔都最强区”商业版图来了!700万方、全国TOP2商圈、30+新商场…
36氪· 2025-06-26 10:47
浦东新区经济发展 - 浦东新区GDP从1990年的6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万亿元,翻了295倍 [1] - 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超全国1/80的GDP [1] - 浦东新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区 [1] 商业发展历程 - 1990-2000年:商业从无到有,上海第一八佰伴开业当天接待107万人次顾客,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4] - 2000-2010年:小陆家嘴-张杨路商圈成形,上海正大广场以近30万方体量成为全国最大购物中心 [6] - 2011-2020年:购物中心开业潮,最高一年开10+商场,新增商业体量370万㎡占现有总量超50% [7][8][9] - 2020年至今:商业开发速度放缓,国央企成为增量主力军,未来3年筹开项目30+个 [10][11] 商业现状 - 浦东新区商业项目体量700+万㎡、数量120+个,均居上海各行政区第一 [13] - 国央企开发商项目占比近四成,其中区属国企上海陆家嘴集团开发9个已开业项目 [14] - 国际品牌占比40.36%、全国连锁品牌占比80.48%,均为上海第一 [15] 主要商圈分析 - 小陆家嘴-张杨路商圈:商业存量超120万㎡,上海商圈商业力TOP1,全国TOP2 [16][18] - 前滩商圈:商业总存量35万㎡,前滩太古里成为商圈流量引擎 [21][24] - 临港新片区商圈:未来3年拟增量80万㎡,包括7个购物中心和文旅商业 [25][27] - 金桥商圈:筹开项目包括PRISMA新嘉中心、金桥K11 Select等重磅商业 [28][30] - 张江商圈:张江"科学之门"双子塔将开设大型综合商场,陆悦天地已部分开业 [31][33] 未来发展 - 浦东新区推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提出"4+6+N"大消费概念空间布局 [11] - 至2035年将新增"世博-前滩城市主中心"和张江、金桥、川沙3个城市副中心 [10] - 正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加速迈进 [35]
蓝皮书:北京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生态格局将在年底初步形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9
商圈升级成效 - 商圈人气攀升 客流量和销售额持续增长 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 [1] - 消费结构优化 消费品质全面提升 高品质高附加值商品服务涌现 [2] - 文化 旅游 体育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提升消费体验 [2] 多元消费业态融合 - 构建商 文 旅 体 农 林 水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生态格局 [3] - 预计2025年底初步形成 打破商业边界 引领新消费需求 [3] - 注重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消费 打造智慧化个性化场景 [3]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深化商圈改造 丰富商业设施业态组合 营造多元优质消费场景 [4] - 引入国际知名品牌 打造特色主题街区 提升商圈智能化水平 [4] - 推动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生态化新型消费城市 [4] 对外开放重点领域 -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合规治理 促进金融业等服务业扩大开放 [4] - 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4]
同比增长57.1%!青岛市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1887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14:27
入境消费政策推动 - 青岛市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达1887万元 同比增长57 1% [1] - 全市离境退税商店增至71家 其中新增29家 同比增长69% [1] - 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优化离境退税政策通知 推动"即买即退"服务流程优化 [1] 国际消费拓展措施 - 印发《青岛市2025年国际消费拓展工作方案》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22项重点工作 [1] - 打造"免税+外贸"消费新场景 扩大外贸出口产品展示销售区域 [1] - 支持重点退税企业升级改造 加大国潮品牌发展力度 [1] 商旅文体融合活动 - 华表奖颁奖典礼期间举办五大板块39项活动 融媒体直播观看量超3亿次 [2] - "海誓山盟 浪漫青岛"和"鲍岛食里"两大IP累计交易金额7 2亿元 商家入驻超500家 [2] - 五一期间青岛历史城区主题活动吸引211 7万人次 跻身全国入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 [2] 消费载体升级 - 推动入境旅游与乡村/体育/康养旅游及非遗体验深度融合 [2] - 培育"啤酒+"消费场景 扩建啤酒文化博物馆等多元业态 [2] - 即墨路步行街打造传统美食街区 挖掘老字号餐饮及名小吃资源 [2] 未来规划 - 推进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 优化"即买即退"业务流程 [3] - 联合退税商店与代理机构完善服务流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