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经济

搜索文档
擦窗机器人:下一个扫地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4 19:20
家政服务智能化转型 - 智能擦窗机器人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达38%,较三年前增长27个百分点[3] - 58到家试点"机器擦窗"服务三个月后订单量暴涨170%,安全事故为零[2] - 机器人擦窗效率显著提升,2米高窗户清洁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客户费用降低30%[2] 擦窗机器人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家用擦窗机器人市场规模首破10亿元,同比增长35.7%[3] - 2025年Q1市场规模达4.3亿元,同比增幅43.3%[3] - 科沃斯2025年Q1市占率达62.3%,研发费用2.36亿元占营收6.11%[11] 技术迭代与产品进化 - 科沃斯窗宝清洁效率从2011年1㎡/小时提升至2025年1㎡/7分钟[5] - WIN-SLAM 4.0算法使行走速度达14厘米/秒,路径覆盖率从78%提升至99%[5] - 多维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玻璃厚度感知、边框识别误差±3mm、倾角实时监测[10] 行业乱象与标准化进程 - 低价白牌机泛滥,部分产品成本不足200元但售价达800元,返修率超60%[14] - 2024年行业均价从1599元骤降至998元,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压缩40%[14] - 2025年新发布的《擦窗机器人性能分级标准》实施后送检产品淘汰率达34%[17][18] 市场驱动因素 - 高层建筑数量五年增长2.4倍,75后/85后愿为"免风险服务"支付溢价[3] - 家政从业人员老龄化加剧,45岁以上占比超60%催生自动化需求[3] - 城市化进程中的"懒人经济"持续推动智能设备普及[3]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如科沃斯研发投入达行业均值3倍[11][18] - 新锐品牌曾因吸附故障导致产品坠落事件,引发行业技术升级竞赛[9] - 垂类机器人行业2025年融资额同比下滑40%,投资人更关注稳定盈利能力[19][20]
牛油果遇冷门,进口商亏惨?网友列出4个关键因素
搜狐财经· 2025-06-04 10:42
牛油果市场现状分析 - 进口牛油果库存积压严重,价格持续下降但消费者购买意愿低迷,市场热度显著减退 [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价格敏感度提升:单个进口牛油果售价达十几二十元,核占比高且易腐坏,性价比劣势明显 [3] - 便利性需求增强:牛油果处理流程复杂(判断成熟度、去核、加工),与当代消费者追求快捷的饮食习惯冲突 [4] - 口味争议显著:消费者对牛油果风味评价两极分化,部分认为其寡淡需搭配调料,增加食用门槛 [4][5] 替代品竞争格局 - 健康食品选择多元化:羽衣甘蓝、奇亚籽、鹰嘴豆泥等新兴健康食材分流消费者需求 [7] - 即食产品优势凸显:预调酱料、即食沙拉配料因稳定性高、操作简便更受青睐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供应链优化:需降低流通成本以改善终端价格竞争力 [9] - 产品形态创新:开发即食牛油果酱/果肉等预处理产品,解决便利性痛点 [9] - 品种改良:培育风味更佳、核更小、保质期更长的品种以提升消费体验 [9]
扫地机器人苦寻新引擎,大疆们却已攻入腹地
36氪· 2025-05-30 20:30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大疆宣布进入扫地机器人赛道,产品为扫拖一体机型,已研发四年并开始量产,预计6月发布[1] - 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呈现"四小龙"格局:石头科技(16%)、科沃斯(13.5%)、小米(9.7%)、追觅(8%)合计占47.2%份额,中国品牌占据Top5中的四席[2][3] - 行业创新进入瓶颈期,头部企业竞争转向微创新,研发营销费用攀升拖累利润增长[3][7][9] - 新入局者包括传统家电巨头(美的/海尔/格力)和科技企业(大疆/萤石),美的凭借性价比已跻身中国市场第三[16][19] 头部企业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 科沃斯2023年净利润下滑超60%,2024年虽恢复增长但净利润仅为2021年一半[7] - 石头科技2024年出货量增20.7%全球第一,但净利润微降,2025Q1营收增86%而净利润降33%[7] - 头部企业跨界寻求增长:石头科技布局洗衣机/造车,科沃斯拓展擦窗/割草机器人,追觅进入大家电/人形机器人领域[9][11] - 云鲸是唯一未跨界的"四小龙",表示优先专注主业[25] 市场前景与技术趋势 - 2024年国内扫地机器人零售额165亿元同比增45%,2025Q1销量增51.7%,渗透率仅5-6%存在提升空间[19][24] - 大疆技术优势在于无人机积累的视觉算法/避障传感器/路径规划能力,可实现技术复用[1][22] - 行业未来创新方向可能聚焦AI自主学习、多机协同、场景化功能突破参数堆砌模式[27] 跨界竞争挑战 - 家电赛道已被美的/海尔/格力占据80%份额,汽车领域面临价格战与技术下放双重压力[14] - 新入局者中美的扫地机器人凭借性价比快速崛起,大疆凭借无人机80%市占率具备业务协同优势[16][22] - 分析师认为行业进入"中场战事",头部企业需平衡颠覆性创新与基本盘防守[27]
蜜雪冰城转行做菜?4元柠檬水捞汁小海鲜,雪王要被玩坏了……
36氪· 2025-05-21 12:03
蜜雪冰城产品创新 - 公司产品被消费者创新用于烹饪场景,如4元柠檬水调海鲜汁、6元棒打鲜橙烧排骨、奥利奥圣代烤蛋挞等[11][18][24] - 小红书平台出现蜜雪冰城做菜话题,吸引340万网友围观"雪王版酸汤牛肉"[1][5] - 官方主动参与互动,将用户菜谱搬上官微并玩梗,强化品牌亲和力[34][36] 消费者行为趋势 - 年轻群体将奶茶作为预制调料替代品,体现"做饭糊弄学"和"精致懒"需求[28][30] - 社交平台推动行为艺术式烹饪,用户通过分享"雪王菜谱"获取社交谈资[30][38] - 消费者看中供应链优势:公司自建柠檬种植基地,果酱茶叶全自产,品质价格稳定[30] 行业模式变革 - 饮品企业通过极致性价比(10元以下产品)切入厨房场景,开辟新消费增量[36][38] - 社媒平台成为产品创新扩散关键渠道,用户UGC内容反哺品牌营销[1][34] - 供应链能力支撑跨界场景延伸,如冰块、果蜜等原料被二次开发为烹饪素材[11][28]
2025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网上外卖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外卖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3 09:33
外卖行业概述 - 外卖已从餐饮美食扩展到生活超市、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美妆、母婴产品等全品类配送,配送时间从午高峰、晚高峰向全时段扩展,成为全时段、跨品类的消费场景 [1][17] - 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012.9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34%,行业渗透率从2017年的7.6%增长至2024年的28% [1][17] - 外卖行业主要由线上平台、店家、骑手和终端用户四部分组成,形成商业闭环,多方共赢 [4] 外卖行业发展历程 - 1980-1990年代初期,外卖服务主要由小型家庭餐馆提供,通过电话订购 [6] - 21世纪互联网普及后,在线订餐平台出现,2008年饿了么成为国内首个在线外卖服务平台 [6] - 2010年代智能手机普及,外卖移动应用推出,服务进一步普及并快速发展 [6] 外卖行业产业链 - 上游涵盖各类商户和骑手,包括餐厅、生鲜食品商家、鲜花店铺、超市等 [8] - 中游由外卖平台企业构成,整合商户资源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8] - 下游消费者分为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个人消费者包括城市上班族、在校学生等 [8] 外卖行业发展背景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8227元,同比增长5.3%,其中食品烟酒支出为8411元,同比增长5.4%,占消费支出的29.8% [10] - 2025年一季度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为2420元,同比增长2.8%,占消费支出的31.5% [10] 外卖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为5.62万亿元,同比增长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 [12] - 2025年一季度餐饮行业收入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5% [12] -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8.6%,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占网民的53.4% [13] 外卖行业企业格局 - 美团外卖稳居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即时配送日订单量峰值达9800万单,配送服务收入980.65亿元,同比增长19.31% [19][22] - 饿了么从在线外卖拓展为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的综合生活服务平台 [19] - 京东外卖于2025年2月上线,覆盖126个城市,入驻餐厅门店数突破30万家 [19][24] - 金拱门(中国)的麦乐送和百胜中国的KFC宅急送、必胜宅急送专注品牌产品配送 [19] 外卖行业发展趋势 - "懒人经济"推动外卖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轻人成为主要消费群体 [26] - 配送技术持续升级,无接触配送和无人配送车出现 [27] - 外卖配送向全时段、全品类发展,产品日趋多元化 [28]
拆解石头科技 (688169.SH)最新季报:营收持续高增,多维度斩获成长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11:14
智能家居行业趋势 - 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2024年出货2060.3万台同比增长11.2%销额达93.1亿美金同比增长19.7%平均单价上涨7.6%至452美金高端化升级持续深化 [1] - 2025年初头部厂商密集推出搭载AI导航机械臂等技术的旗舰新品行业加速向智能化一体化方向演进 [1] 石头科技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86.22%净利润2.67亿元 [1] - 2024年营收规模突破百亿2025年一季度继续同比高增打开增量空间 [2] 技术创新与产品矩阵 - 发布全球首创5轴折叠仿生机械手扫地机器人G30 Space探索版实现从二维清洁到三维空间管理的跨越式进阶配备星阵领航3.0系统0缠绕清扫系统等创新技术 [3] - 洗地机领域推出A30 Pro Steam创新蒸汽热水双效清洁技术洗衣机领域推出全球首款万元以内双绿标洗烘套装搭载ZeoHyb™分子筛超擎热泵烘干系统等创新技术 [4] - 一季度研发投入2.66亿元同比增长36.9% [4] 分业务增长情况 - 扫地机线上零售额19.16亿元同比增长72.3%其中石头科技扫地机线上零售额4.73亿元同比增长107.81% [6] - 洗地机线上零售额份额11.8%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洗衣机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曲线 [6] 内销与外销驱动因素 - 内销端受益于"国补"政策刺激2025年扫地机线上销额同比增长90%洗地机同比增长349%洗地机线上销额市占率达13.8%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 [8] - 外销端2024年全球销售量市场份额16%销额市场份额22.3%2025年一季度欧洲地区预计增长约100%北美增长约50%亚太增长约50% [9] 长期发展潜力 - 深厚技术护城河强大龙头效应及强劲创新力产品力助力公司长期价值显著 [11]
90后当起“做饭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创业邦· 2025-05-10 18:11
家政行业年轻化趋势 - 家政行业从业者平均年龄从五六十岁降至四十岁左右,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4] - 90后、00后涌入家政行业,从事做饭阿姨、男保洁、收纳师等细分职业 [6][17] - 年轻从业者选择家政行业的原因包括收入提升、工作灵活性高、职业满足感强 [20] 新兴家政职业案例 - 97年魏梨从销售转行上门做饭,服务固定客户七八家,月收入1万多元 [7][8] - 90年马哥组建5人"男阿姨"团队,专攻精细保洁,收费标准80-100元/小时或20元/平米 [11][12][13] - 92年大璐璐创立收纳公司,团队12人,年销售额百万,业务覆盖上门收纳、培训、用品销售 [16][36] 市场需求与行业前景 - 家政服务需求多样化,包括做饭、保洁、收纳等,客户覆盖双职工家庭、老人、居家办公者 [24][27] - 2023年家政服务业营收达1.16万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23万亿元 [32] -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如整理收纳纳入中小学劳动课、商务部出台提质扩容措施 [31] 从业者收入与工作模式 - 上门做饭阿姨单户月收费2500元,精细保洁团队单日收入可达上千元 [8][13] - 从业者通过社交平台和口碑获客,老客户复购率高达40% [27][28] - 工作模式灵活,可兼职多份工作或全职经营,时间地点自主可控 [21][25] 行业技能要求与挑战 - 精细保洁需处理高危作业和细节清洁,收纳服务涉及空间改造与美学设计 [11][33] - 从业者需持续学习,如马哥专程赴杭州接受一年保洁培训 [32] - 高端服务案例:大璐璐团队承接3万元200平米收纳改造单,服务周期长达一个月 [33] 业务扩展与创新 - 从业者延伸服务链条,如魏梨定制健康零食、马哥合作家政公司、大璐璐布局培训与用品销售 [34][36] - 收纳业务收入结构多元化,上门服务占40%,培训与衍生品贡献25% [36]
90后当“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投中网· 2025-05-08 10:23
家政行业趋势 - 家政行业正在被"懒人经济"重构,传统服务模式被打破,健康饮食需求推动"做饭阿姨"等新职业兴起[5][6] - 行业从业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平均年龄从五六十岁降至四十岁左右,90后、00后占比提升[6][17] - 细分领域涌现新职业如整理收纳师、做饭阿姨等,吸引年轻人加入[5][8] 从业者案例 - 97年魏梨从销售转行上门做饭,服务7-8家固定客户,月入1万多元[9][10] - 90年马哥从健身房销售转型"男保洁",组建5人团队专攻精细保洁,单笔收入可达上千元[11][12][13] - 92年大璐璐创业收纳服务,四年打造12人团队,年销售额百万并还清30万房贷[15] 行业优势 - 工作时间灵活性强,可自主安排服务时间,部分从业者实现"身兼四职"[17][18] - 收入水平可观,上门做饭月入过万,收纳服务年销百万,精细保洁单笔收入上千元[10][15][13] - 客户需求旺盛,从业者主要依靠口碑获客,订单供不应求[21][22] 市场前景 - 2023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收达1.16万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23万亿元[2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教育部将收纳纳入中小学课程,商务部推动行业提质扩容[26] - 年轻从业者拓展产业链,如收纳服务衍生培训、日式搬家等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29] 行业挑战 - 工作强度大,精细保洁团队一天仅能完成一单,需工作8-9小时[13] - 专业要求提升,收纳服务涉及空间改造等复杂需求,需持续学习[28] - 初期心理落差明显,需克服社会偏见并掌握专业技能[12][27]
90后当起“做饭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虎嗅· 2025-05-08 09:37
家政行业年轻化趋势 - 家政从业者平均年龄从五六十岁降至四十岁左右,90后、00后占比显著提升[3] - 年轻从业者覆盖做饭阿姨、男保洁、收纳师等细分领域,形成多元化职业结构[4][9][17] - 行业吸引力在于时间自由、收入稳定,部分从业者实现月入1万+或年销售额百万[7][15][20] 新兴家政服务模式 - "做饭阿姨"服务兴起,单客户月收费2500元,综合成本与外卖相当但健康度提升[2][7] - 精细保洁团队采用按小时(80-100元/小时)或按平米(20元/平米)收费模式,单日最高收入可达上千元[15] - 收纳服务向产业链延伸,包含上门收纳(40%)、日式搬家(30%)、培训(20%)等多元化收入结构[5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2023年家政服务业营收达1.16万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23万亿元[43] - 客户需求多样化,涵盖双职工家庭、老人、居家办公者等多类人群[32] - 老客户复购率高,部分收纳师老客占比达40%,保洁服务转介绍率提升[35][36] 行业政策与技术升级 - 2022-2023年国家连续出台《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3年工作要点》等政策支持[40] - 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已收录2万家企业、1670万服务人员信息,访问量超2.3亿次[43] - 从业者需掌握空间改造、美学设计等复合技能,高端收纳服务单笔订单可达3万元[47] 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 95后做饭阿姨通过社交平台获客,固定服务7-8家客户实现月入过万[7][33] - 男保洁团队专注高危精细保洁,通过专业化服务建立口碑[12][16] - 收纳创业者组建12人年轻团队,整合培训、产品销售等增值服务[19][20]
达势股份(01405):门店稳步扩张,盈利持续改善
东吴证券· 2025-04-30 1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品牌力、产品力突出,叠加外送差异化,公司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 [7] - 现阶段首要目标是开店,而后看规模效应及成本摊薄 [7] - 随着新增门店日益成熟,每笔订单的平均销售金额有望企稳回升 [7] - 会员体系成熟,数量增长,能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及复购率 [7] - 公司处于门店扩张期,收入及利润端均势能充足,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降本增效不辍,维持“买入”评级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051|4,314|5,679|7,327|9,051| |同比(%)|50.74|41.41|31.64|29.01|23.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6.60)|55.20|94.92|149.75|238.54| |同比(%)|88.05|307.48|71.97|57.76|59.29|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20)|0.42|0.73|1.14|1.82| |P/E(现价&最新摊薄)|(441.67)|212.88|123.78|78.46|49.26|[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95.00 - 一年最低/最高价:51.10/125.20 - 市净率(倍):5.53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12,431.24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17.18 - 资产负债率(%):54.00 - 总股本(百万股):130.86 - 流通股本(百万股):130.86 [6]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368.56|1,774.48|2,057.09|2,538.7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69.10|1,118.82|1,103.61|1,584.89| |应收账款及票据|12.96|19.51|23.53|29.12| |存货|114.55|157.61|190.59|245.85| |其他流动资产|171.95|478.55|739.36|678.91| |非流动资产|3,507.57|3,842.81|4,228.29|4,636.18| |固定资产|807.81|934.73|1,080.98|1,232.79| |商誉及无形资产|2,516.60|2,724.92|2,964.15|3,220.23| |长期投资|0.00|0.00|0.00|0.00| |其他长期投资|0.00|0.00|0.00|0.00| |其他非流动资产|183.16|183.16|183.16|183.16| |资产总计|4,876.13|5,617.29|6,285.38|7,174.94| |流动负债|1,517.00|2,159.21|2,673.52|3,320.51| |短期借款|200.00|206.67|275.56|367.41| |应付账款及票据|248.65|321.68|400.75|517.21| |其他|1,068.35|1,630.86|1,997.21|2,435.89| |非流动负债|1,115.90|1,115.90|1,115.90|1,115.90| |长期借款|0.00|0.00|0.00|0.00| |其他|1,115.90|1,115.90|1,115.90|1,115.90| |负债合计|2,632.89|3,275.11|3,789.42|4,436.40| |股本|882.54|882.54|882.54|882.54| |少数股东权益|0.00|0.00|0.00|0.0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243.23|2,342.19|2,495.97|2,738.54| |负债和股东权益|4,876.13|5,617.29|6,285.38|7,174.94|[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4,314.09|5,679.20|7,326.97|9,050.97| |营业成本|1,169.80|1,539.06|1,985.61|2,489.02| |销售费用|0.00|0.00|0.00|0.00| |管理费用|0.00|0.00|0.00|0.00| |研发费用|0.00|0.00|0.00|0.00| |其他费用|30.86|136.30|197.83|325.83| |经营利润|153.61|181.73|307.73|488.75| |利息收入|22.30|21.38|11.19|11.04| |利息支出|79.14|70.08|86.03|98.04| |其他收益|2.84|33.49|29.82|24.21| |利润总额|99.61|166.53|262.71|425.96| |所得税|44.41|71.61|112.97|187.42| |净利润|55.20|94.92|149.75|238.54| |少数股东损益|0.00|0.00|0.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5.20|94.92|149.75|238.54| |EBIT|156.45|215.23|337.55|512.96| |EBITDA|726.33|215.23|337.55|512.96|[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818.42|410.85|353.55|867.11| |投资活动现金流|41.61|(301.75)|(355.66)|(383.68)| |筹资活动现金流|(382.01)|(63.42)|(17.14)|(6.19)| |现金净增加额|482.06|49.72|(15.21)|481.28| |折旧和摊销|569.89|0.00|0.00|0.00| |资本开支|(416.25)|(335.24)|(385.48)|(407.89)| |营运资本变动|93.93|279.34|147.60|554.75|[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0.42|0.73|1.14|1.82| |每股净资产(元)|17.18|17.90|19.07|20.93|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30.86|130.86|130.86|130.86| |ROIC(%)|3.66|4.91|7.23|9.77| |ROE(%)|2.46|4.05|6.00|8.71| |毛利率(%)|72.88|72.90|72.90|72.50| |销售净利率(%)|1.28|1.67|2.04|2.64| |资产负债率(%)|54.00|58.30|60.29|61.83| |收入增长率(%)|41.41|31.64|29.01|23.53| |净利润增长率(%)|307.48|71.97|57.76|59.29| |P/E|212.88|123.78|78.46|49.26| |P/B|5.23|5.02|4.71|4.29| |EV/EBITDA|11.84|50.35|32.36|2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