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辽宁:强化数字赋能 全力推进住建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
人民网· 2025-09-12 09:18
人民网沈阳9月12日电 (记者王斯文)本网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辽宁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聚焦居民生活和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住建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深 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数字赋能,提升办事便利度,打造营商环境"住建标杆"。据统计, 省住建厅牵头推进住建领域10个"一件事",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5个。 目前,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施工许可、联合验收、非挖掘类临时占用道路审批、住房公积金个人住 房贷款购房、公积金提取、公积金贷款结清等7个"一件事"已上线运行,通过开展流程再造,强化系统 对接、优化数据共享,提供一站式融合服务,实现统一流程、一窗(端)受理、一张表单、一套材料、 闭环管理,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 其余3个"一件事"中,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去年在沈阳、大连试点推行,已实现"一套材料、一表 申请",跑动次数、申请环节及审核时限大幅压缩。今年上半年,沈阳、大连2市申请公租房"一件事"累 计办理4030件。 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作为省级事项施工许可"一件事"的升级版,已于今年6月出台辽宁省实施方 案,计划9月底前部署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综合窗口,统一 ...
以数字技术促乡村善治(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02
"之前是干部安排村民干,现在经常是村民安排我们干部办。"一名村干部的话,道出四川安岳县交通村 正在发生的变化。 数字治理要避免"一阵风""一头热",平台不能徒有其表。搭建"云端议事厅",让在外村民远程参与,打 破治理时空限制;通过AI辅助,了解市场需求,让产销更好对接;依托智能监控,实现景区、河道、 独居老人住宅等异常示警,有效防范风险……搭建数字平台,不仅是为了让信息发布更便捷,更是为了 让问题处理更及时。因此,平台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精准满足村民需求,让 数字技术真正为治理赋能、为生活添彩。 来一场云端漫游,处处可见乡村治理"新图景"。湖南娄底,80岁老人主动简办寿宴申请积分;广东茂 名,村庄根据村民建议在篮球场边加装太阳能路灯;新疆阿克苏,有村民喊话"我奶奶血压异常",干部 马上安排村医上门……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案例不胜枚举。将数字技术更好运用到缩小城乡差距 中,数字中国将涌现更多乡土好故事。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借助"川善治"的"村民议事"板块,大到村庄发展、产业规划,小到路灯损坏、水管破裂,每名村民都可 发起议程、督促干部办理。事情了结后,村民直接打分评价。借助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文创产品“长”出消费新场景 AI赋能让“成都礼物”加速上新
搜狐财经· 2025-09-10 20:17
火出圈的"成都礼物" 消费者 罗贵华:小朋友自己选礼物,也给朋友选点礼物,比较代表成都特色、文化底蕴。 成都珍爱大熊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渠道经理 蔡译林:非常有艺术性,摆在那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依托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活跃开放的创新氛围,文创产业乘势 而上,连续5年占当地GDP比重10%以上。 "活力中国调研行"带你打卡成都,第一站先去看看当下最时髦、最出圈的"成都礼物",感受天府之国 的"创意无限"。 成都礼物锦里体验中心工作人员 马芬芬:今年6月18日开业,目前已有文创产品五百多款。 文创产品"生长"出 消费"潮流新坐标" 一件件趣味十足的文创产品透着满满的文化创新力。在成都,文创产品还"生长"出消费新场景,一批融 合当地元素的首店、旗舰店纷纷落户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消费"潮流新坐标"。 总台央视记者 张琪:我现在是在成都宽窄巷子一家店里,我手里这个盲盒是一个黑色的小猫玩偶,其 实它不仅仅是个盲盒,还是手机的挂链,只要买旁边的手机就会送盲盒挂链。我现在不是在文创店里, 而是在一家手机店里。 从手机挂链等配饰到笔记本、行李箱,这家手机旗舰店开业一年多来,融入熊猫、宽窄巷子拴马石 ...
文创产品“长”出消费新场景 AI赋能让“成都礼物”加速上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0 15:49
文创产业规模与增长 - 成都文创产业连续5年占当地GDP比重10%以上 [1] - 2024年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 [15] - 2024年上半年成都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37亿元 同比增长7.44% [27] 文创产品开发与创新 - 成都礼物锦里体验中心已有文创产品五百多款 [1] - 以大熊猫、诸葛亮等形象为原型推出8个文创IP [5] - 蜀绣工坊推出近百款文创新品 涵盖传统摆件、服饰及跨界合作 [10] - 某文创企业拥有4000多项原创熊猫设计版权 开发3000多款产品 [19] 消费场景与市场表现 - 1至7月成都接待游客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5.1% 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6% [9] - 手机旗舰店通过文创产品带动销量 过去12个月销量超预期 [2] - 首批推出104个成都"必购必带"商品满足消费需求 [9] 数字技术赋能 - AI辅助设计使蜀绣纹样设计周期提速十多天 [13] - 短视频企业引入AI后创意效率提升80% 成本降低80% [15] - 建立蜀绣电子数据库收录产品照片和纹样 [13] - AI工作站可将创意沉淀为技术模型实现高质量成果稳定产出 [12]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文创基金群规模达100亿元 "文创通"贷款产品设1亿债权融资资金池 [19] - 政府补贴企业贷款利息40% 担保利息60% [19] - 近三年累计吸引青年人才156万人 [27] - 少城国际文创谷聚集5900多家文创企业 [12] 企业合作与供应链 - 文创园区集聚500位创意人员、20多家开模企业及30多家产品制造商 [23] - 某企业40天完成世界500强企业IP打造项目 体现供应链完备性 [25] - 彩绘熊猫文化艺术展已在全球上百座城市举办近300场 [17] 文化元素与IP开发 - 宽窄文创图库元素突破1000个 授权金突破500万元 [7] - 产品融合熊猫、宽窄巷子拴马石等成都元素 [2] - 蜀绣企业达17家 开展"蜀绣+"跨界合作 [10]
国网辽宁电力携十大创新成果亮相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
搜狐财经· 2025-09-05 21:57
9月5日至8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沈阳启幕。作为已连续举办六届的行业盛会,该大会已成为全球 工业互联网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国网辽宁电力积极布局、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严格依据电力"人工智能"白皮书,精心构 建"6541"顶层设计体系,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打造创新生态。目前,已在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等关键领域打 造60余项成熟应用场景,为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该公司前瞻性规划 建设新一代机房,其中通算机房采用先进的风冷磁悬浮技术,智算机房则运用高效的液冷技术,两大机房的建成 将充分满足未来10 年电力行业对算力的持续需求,为数字化发展筑牢算力底座。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辽宁电力")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代表企业盛装参会,以"能聚势 数智 行"为主题,展示该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旨在以数字智能汇聚新势能,以创新实践驱动新未来,全方位展 现该公司以数字化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本次国网辽宁电力的展位面积210平方米,展区布局精心 规划、特色鲜明,设有"光明电力大模型"主题展区, ...
筑牢金融生态基底 以互补协同之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访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副行长梁婷
金融时报· 2025-09-05 13:04
金融生态构建策略 - 以系统思维构建“各安其位、协同高效、精准赋能”的金融生态 推动金融行业走向高质量共生 [1] - 优化金融供给布局 形成分层有序、互补共生的格局 政策性银行聚焦国家战略 国有商业银行覆盖普惠金融和跨境服务 股份制银行侧重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 地方法人银行深耕本地小微企业和农户金融 [2] - 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 县域农商银行依托人熟地熟优势做精网格化服务 城商行聚焦区域产业集群 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优化普惠贷款模式 [3] 金融管理机制优化 - 强化跨部门联动 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 搭建跨部门服务平台对接企业数据与金融机构需求 [4] - 提升政策传导效能 推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 货币政策通过定向降准和再贷款释放低成本资金 财政政策配套贴息和风险补偿 产业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潜力领域 [4] - 优化考核机制 弱化规模性指标 强化服务实体质效 将小微企业首贷率和涉农贷款覆盖率纳入考核 [4] 产业服务创新 - 聚焦当地特色产业打造精准服务生态 农业主产区开发订单贷和仓单质押产品 文旅产业创新民宿经营权质押和非遗IP融资产品 [6] - 推进数字赋能构建技术底座 搭建跨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整合非金融数据 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通过智能风控和线上渠道延伸服务半径 [6] - 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变化 实现金融与产业良性共生 [5]
泉州安溪:电商何以“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9-05 12:10
核心观点 - 安溪县凭借农村电商的卓越实践成为2025年全国10个"领跑县"典型案例之一 也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域[1] - 电商交易额从2013年20亿元激增至2024年320.3亿元 11年完成从山区小城到"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和"百茶贸易之都"的转型[1][4] - 通过政策支撑、三产融合、物流升级和主体培育四大核心策略实现电商高质量发展[2][5][7][10] 政策支撑体系 - 成立县主要领导挂帅的电商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部门协同机制[2] - 出台《加快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 明确电商作为县域经济新引擎的定位[4] - 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 覆盖电商企业全周期发展需求[4] - 政策推动电商交易额从2013年20亿元增长至2024年320.3亿元[1][4] 产业融合发展 - 推行"电商+基地"模式 建成126个标准化茶叶基地并纳入溯源系统[5] - 首创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 实现生产可追溯[5] - 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 带动5.2万户茶农增收[5] - 整合超1200个加工点 培育100家茶叶供应链企业 其中10家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6] - 2024年开展直播4.5万场次 带动关联产业销售超15亿元[6] 物流体系升级 - 累计投入超23亿元推进农村公路改造 780公里通村公路实现双车道等级化[8] - 构建"1+24+453"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实现行政村全覆盖[8] - 日处理包裹20万件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快递到村 当日达户"[8] - 2024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49亿件 物流成本较2018年下降30% 配送时效提升40%[9] 市场主体培育 - 建立电商企业梯度培育机制 分类施策支持企业发展[10] - 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基地汇聚200余家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生态[10] - 累计培训3.2万人次 订单培养800余名专业人才 崛起200余个本土网红[10] - 电商主体突破4万家 带动就业超6.6万人[11] - "6·18"销售额达28.59亿元 "双11"斩获34.77亿元[11] 产业生态建设 - 实施"一村一品一店"工程 形成10个淘宝镇和57个淘宝村[11] - 建成茶博汇、领秀云城等八大产业园区 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11] - 通过春秋茶节、"百茶在安溪"等IP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11]
多重因素利好 支线航空飞出新天地
经济日报· 2025-09-05 09:01
航空通达性改善 - 2024年航空干线通达时间13.8小时、支线25.4小时,较2023年分别改善2.0%和2.7% [1] - 县级城市通达性改善4.8%,高于地级支线城市的1.2%改善幅度 [1] - 西北、新疆、华北地区支线航空通达性分别提升11.7%、7.5%、7.1% [1] - 全国有运输机场的县级城市达51个,占支线城市总数27% [1] 支线航空发展驱动因素 - 短距离航线(600-1200千米)使用110座以下小型客机 [2] - 旅游消费趋势推动三四线城市支线机场需求增长,部分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超50% [2] - 2024年中转旅客超7000万人次,增速达34% [3] - 一次值机中转旅客2380万人次,同比提升66% [3] 行业现存挑战 - 支线机场占国内机场总数70%,但起降架次不足行业总量10% [4] - 58个支线机场日均航班量不足2班,部分未联通枢纽机场 [4] - 需解决市场秩序规范、服务升级及"最后一公里"接驳问题 [4][7] 政策与产业支持 - 《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发布,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等恶意竞争行为 [4] - 鼓励优化客票退改机制、完善中转服务流程 [4] - 支线航空补贴资金规模创新高,地方政府设专项资金支持 [7] - 推动国产C909支线飞机成为市场主力机型,建议建设维修培训中心 [8]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2030年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77亿人次 [6] - 国产飞机支线市场占比将突破50% [6] - 发展"航空+旅游+物流"新业态及氢能/电动飞机技术 [6] - 深化数字赋能,推广通程航班服务平台 [7] - 统筹高铁与支线机场网络差异互补,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 [7]
宁夏启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七大攻坚行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9:47
核心观点 - 宁夏启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七大攻坚行动 总投资额近3500亿元的96个重点项目为牵引 旨在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2][3] 化工园区扩容提质行动 - 至2026年6月完成9个园区扩区调位或认定 推动96个拟建项目落地 总投资3490亿元 建成后新增产值1200亿元以上[1] - 实行一园一策一台账机制 同步配套专项债及低成本化改造资金支持[1] 园区改革创新发展行动 - 剥离社会事务 深化管理模式 推动1+4+7改革政策落地 2025年目标园区工业总产值达6000亿元[1] - 建立月度推进 双月汇报 年度考评机制 安排1.2亿元资金激励先进[1] 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 - 聚焦10条重点产业链 2025年产值目标2000亿元[2] - 建立链长+专班+链主机制 每年突破30项卡脖子技术 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奖励[2] 数字信息产业提速行动 - 2025年服务器制造产值目标50亿元 2026年突破200亿元[2] - 推动芯怡科技 新华三等项目落地 开展3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 配套5亿元数字经济基金[2] 重大项目招引攻坚行动 - 全年目标招引50个高技术 高成长 高附加值合作项目 确保招商引资金额突破1000亿元[2] - 创新招商模式 对成效突出地市最高奖励500万元[2] 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行动 - 重点项目实行三级包抓机制 确保2025年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2] - 力争2025年入园项目总体开工率达到90%以上 拟投产项目全部如期建成[2] 中小微企业服务提升行动 - 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规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3] - 扩大惠企助企政策覆盖面和人才引进力度[3]
涉企检查不越位,也不能缺位(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 2025-08-31 07:20
行政检查数量变化 - 上半年全国行政检查数量同比下降30%以上 入企入户检查减少48.3万次 [1] - 北京涉企行政检查数量下降72% 宁夏数量下降31% [2] 检查效率提升 - 北京检查发现问题率提高26% 宁夏发现问题率提高35% [2] - 通过数字赋能实现非现场检查 安徽开发"行政检查码"形成检查闭环 [2] 差异化监管机制 - 建立分级分类检查制度 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 [3] - 对高信用企业减少检查频次 对高风险企业加强检查力度 [3] 政策目标与平衡 - 既要防止检查过多干扰企业 又要保证必要检查有效开展 [1] - 通过技术手段平衡严格检查与企业发展关系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监管效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