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纳

搜索文档
宁夏上半年通过储能增发16.2亿千瓦时新能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16 18:45
新能源发电量及占比 - 2023年上半年宁夏新能源统调发电量达367.59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34.66%,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1] - 通过储能充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2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4个百分点 [1] 储能发展现状 - 111.5万千瓦/287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并网运行 [1] - 储能最大充电电力521万千瓦,最大放电电力453万千瓦,相当于15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顶峰能力 [3] - 储能月平均综合利用小时数达98小时 [3] - 增发新能源和提升利用率两项效用达2024年同期的2倍 [3] 新能源装机规划 - 预计2023年下半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超1700万千瓦 [4] - 预计新能源总装机将达6700万千瓦,占比提升至65% [4] - 新能源消纳压力将随装机增长进一步加大 [4] 行业政策动态 - 宁夏已废止两项涉及新能源配储和调峰补偿的储能政策 [5] - 西北地区明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宁夏虚拟电厂调峰上限0.19元/kWh [5] - 宁夏储能装机规模达541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 [5]
电力“跨省拼单” 破局能源“时空错配”
中国电力报· 2025-07-16 16:51
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 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 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市场作用来破解能源资源 逆向分布难题、保障跨区电力高效调配?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跨区跨省中长期交易方面有哪些创新实 践?7月15日,带着这些行业焦点问题,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 常青,深入探寻答案。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 筑牢电力保供基石 中能传媒:我国为什么要充分发挥省间市场的作用? ——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 常青 常青:我国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客观上要求必须充分发挥省间市场作用。我国90%的煤炭、 85%的太阳能、80%的风能和水能集中在三北和西南地区,而70%的能源需求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一基 本国情要求通过省间市场推动资源全国优化配置,服务大水电、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开发,助力西部资源 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障东部发展。 新能源波动性和负荷尖峰化加剧了供需挑战。从发电侧来看,当前新能源装机达16.5亿千瓦,但"极热 无风、极寒故障、晚峰无光"等问题时常出现 ...
再创新高!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集中调用规模刷新纪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12 21:05
山东新型储能集中调用事件 - 7月11日晚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用电高峰集中放电 总容量达825万千瓦 实际最大放电功率80359万千瓦 刷新全国省级电网纪录 [1] - 参与主体包括55个独立储能和89个新能源场站配套储能 放电规模相当于济宁市全网用电负荷 [1][10] - 此前江苏于7月6日完成93座新型储能电站集中调用 总容量7248万千瓦 实际调用规模714万千瓦 较去年夏季增长569% [3] 新型储能的技术价值 - 储能设施兼具负荷消纳和电源放电功能 是电力系统削峰填谷的重要手段 [5] - 在新能源出力波动时 储能系统作为"时空调节器"可储存绿电并在用电高峰放电 有效平衡电网 [6] - 山东7月5日新能源出力达66615万千瓦 其中光伏55898万千瓦 但晚间光伏出力接近零 凸显储能调节必要性 [6] 山东储能发展现状 - 山东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0万千瓦 位居全国第三 涵盖电化学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形式 [8] - 在国内率先建立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交易机制 推动储能规模化 多元化发展 [8] - 持续高温导致电网负荷四创新高 此次集中调用体现储能在保安全 保供应 促消纳方面的综合效能 [9] 调度管理机制 - 国网山东电力通过调度控制系统自动优化计算各储能电站充放电时间和功率 [10] - 在新能源发电高峰向825万千瓦储能发出充电指令 用电高峰发出放电指令 实现精准调度 [10] - 调度综合考虑社会用电需求与电网安全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10] 行业示范意义 - 此次调用标志着新型储能作为重要调节资源进入应用新阶段 [10] - 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山东经验"和示范效应 [10] - 山东力争年底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0GW 并出台配套电价政策 [13]
华源晨会精粹20250710-20250710
华源证券· 2025-07-10 21:01
核心观点 - 双碳战略下电网是衔接发电侧与用电侧的重要桥梁,特高压进度低于预期,解决终端需求是重点,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和绿证交易是稳定建设核心;配电网投资额低于预期,但改革政策频出有望上新台阶;安泰科技多谱系业务共振发展,新兴业务布局特粉、非晶、可控核聚变,传统业务巩固优势,预计未来业绩增长 [2][6][7][8]。 公用环保行业 行业背景 - 双碳战略下,发电侧高度清洁化与用电侧高度电气化并存,电网成为衔接两者的重要桥梁,但市场对电网发展前景曾不乐观,后回到传统电网框架 [5]。 特高压 - 十四五回顾:是双碳战略核心环节,但进度整体低于预期,是解决风光资源与电力需求错配的最佳技术选择,技术路线向柔性直流转变 [6]。 - 2030 展望:单凭规划难实现目标,解决终端需求是重点,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以及绿证交易预计是稳定建设的核心 [7]。 配电网 - 十四五回顾:是新能源消纳重要环节,但投资额低于预期,用电规模增长、分布式光伏占比增加、电动车比例提升对其提出更高挑战,且输配电网统一建设不利于新能源建设 [8]。 - 2030 展望:十四五最后一年改革政策频出,预计随着政策及实践探索,配电网及用户侧形态有望增多,利好新能源消纳和配电网发展 [8]。 投资建议 - 关注特高压核心设备供应商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关注配电网核心设备供应商三星医疗、四方股份等 [9][10]。 金属新材料行业(安泰科技) 公司概况 - 是中国钢研集团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平台,“2 + 3 + 4”体系下多谱系业务共振发展,具备完整产品谱系 [10]。 经营业绩 - 2021 - 23 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2 年 CAGR 达 14.26%和 20.53%;2024 年转让安泰环境股份致营收降 7.50%、归母净利润增 49.26%;2025Q1 营收 17.82 亿元同比降 5.76%,归母净利润 0.83 亿元同比增 4.95%,营运能力向好 [11]。 新兴业务 - 2025 年及“十五五”布局“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布局特粉、非晶、可控核聚变三大业务,预计产品快速放量 [11]。 - 特粉:软磁粉末稳健增长,注射成型粉末打造新增长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软磁粉末需求,全球注射成型市场规模复合增速或达 10.5%,安泰特粉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布局产能、填补技术空白 [12]。 - 非晶:非晶配电变压器景气度高,非晶电机应用打开蓝海市场,安泰非晶是国内开创者,带材销量突破 1 万吨并新建项目 [13][14]。 - 可控核聚变:产业商业化加速,安泰中科参与 ITER 项目,产品矩阵多元拓展,有望业绩增长 [14]。 传统业务 - 各子公司深耕,进行业务横向拓展及产业链纵向延伸,巩固产品在细分领域的排他性及不可替代性,如难熔钨钼拓展新兴市场、稀土磁材聚焦新兴领域、高合金高速钢推广高端产品 [1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30/4.22/5.45 亿元,EPS 为 0.31/0.40/0.52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5]。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负荷创新高 广东用电负荷突破1.6亿千瓦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0:25
7月9日13时42分,广东电力负荷今年第二次创出新高,达1.64亿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4.38%。据 了解,今年入夏以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江门、茂名、珠海、汕头、梅州、揭 阳、河源、汕尾、潮州、肇庆共15个城市电力负荷创下新高。其中,7月7日至9日,广州、深圳电力负 荷连续3天创新高。 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夏季中国南方地区气温偏高、高温天气较常年偏多。 "在广东,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时,每增加1摄氏度,电力负荷就会相应上升300万至500万千 瓦。"南方电网广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运行策划部日前交易组组长杨民京介绍,目前,广东新能源装机 容量已突破7400万千瓦,成为广东省第一大电源。 据了解,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赶在用电高峰来临前,已完成对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的检修,并投产了22项 迎峰度夏重点工程。该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系统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优化跨省区电力 互济计划,最大力度消纳新能源,灵活安排储能等新型资源参与削峰填谷,及时调整运行策略,全力保 障电网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完) 近日,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开展线路检修、设备预试等工作,以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 ...
(经济观察)破局绿色转型挑战 中国零碳园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6:54
零碳园区政策发布 - 中国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推进零碳园区建设,旨在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将园区内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 [1] - 零碳园区建设是破解当前绿色转型难题的重要举措,面临新能源消纳压力增大、高耗能行业深度降碳困难、低碳技术推广受限等挑战 [1]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5月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5.7亿、10.8亿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45.7%,已超过火电装机比重 [1] - 新能源消纳问题成为"双碳"工作重中之重,零碳园区有助于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化解外送通道瓶颈 [1] 制造业转型需求 - 中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但面临严峻转型压力,零碳园区建设可推动绿色能源匹配制造业升级需求 [2] - 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是节能减排重点,锂电池、光伏、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制造业新增长点 [2] - 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用能预计将随人工智能发展大幅增长 [2] 零碳园区作用 - 零碳园区可引导传统产业探索深度脱碳路径,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2] - 通过"以绿制绿""以绿智算"模式助力新兴产业降低碳足迹、增强竞争力 [2] - 此前零碳园区建设面临标准不统一问题,园区体量规模、产业结构、用能特点差异较大 [2] 政策创新 - 《通知》创新提出"单位能耗碳排放"作为评判零碳园区的核心指标,提供统一技术指导 [3] - 支持有条件地区率先建立零碳园区,为各类园区低碳化改造指明方向 [3]
枣庄供电:储能电站并网总装机规模达562兆瓦
齐鲁晚报网· 2025-07-07 15:58
储能电站建设进展 - 枣庄境内已并网储能电站达10座 总装机容量562兆瓦 其中独立储能电站4座 集中式光伏配套储能电站6座 [1] - 七所中星储能项目总装机300兆瓦/600兆瓦时 分两期建设 一期100兆瓦/200兆瓦时已并网 二期200兆瓦/400兆瓦时计划下半年开建年底并网 [1] - 6个光伏配套储能项目总体规模61兆瓦 分别位于米山星球、西官中核、冯湖三峡等光伏电站 [4] 储能项目技术特点 - 滕源华电储能项目为山东首批5个调峰储能示范项目之一 2021年12月并网 采用分阶段验收模式缩短工期 [3] - 伏羲中广储能项目是中广核集团首个参与现货交易的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项目 位于沂蒙山麓风光同场发电核心区 [4] - 古路台阳储能项目从发货到并网仅用30天 创储能电站主体工程建设最短工期纪录 [4] 储能对电网的贡献 - 滕源华电项目在山东电网春节期间调峰35次 累计充电43420万千瓦时 放电38427万千瓦时 减少火电机组启停和新能源弃电 [4] - 储能电站大幅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调频能力 为迎峰度夏提供保障 [1] - 配套储能项目与光伏电站一体化运行 促进新能源消纳 [4] 行业发展政策支持 - 枣庄供电开展"清风暖阳"新能源并网服务专项行动 助力全省首批5个调峰储能示范项目落地 [3] -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源网荷储的关键环节 对枣庄新能源转型具有战略意义 [3]
经济日报丨电力迎峰度夏有保障
国家能源局· 2025-07-07 11:15
电力供需形势 -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 全国电力供需平衡总体有保障 [1] -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较高水平 为迎峰度夏提供强有力支撑 [3] 发电能力提升 - 国家能源集团港口公司黄骅港年累计煤炭进出港量双双突破亿吨大关 [3] - 华润集团 中国华电开发建设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投产发电 采用超超临界技术与深度调峰能力深度融合 [3]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 同比增长18.8% [4] - 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发电装机超8000万千瓦 占总发电装机75.8% [3] - 贵州省新能源超过火电成为贵州电网统调第一大装机电源 [3] 电力传输保障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推进13项主干网迎峰度夏重点工程 前5个月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 [6] - 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最大负荷将首次突破12亿千瓦 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已全部按期投产 [6] - 山东供电部门依托"陇电入鲁"工程加大外电增购 达成首批次富余新能源省间中长期外送交易 [6] - 湖北供电部门与河南 湖南 江西签订省间互济意向协议 [6] - 国家电网公司研发新装备攻克胡同带电作业难关 [6] 用电侧灵活性 - 山东聊城首座市场化运营虚拟电厂投运 可调节能力达8.225兆瓦 [8] -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正运行 利用价格机制引导电力用户低价多用 高价错峰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8]
分时电价破解电力供需平衡难题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6
分时电价机制调整背景 - 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全国多个省份调整分时电价机制以市场化手段破解电力供需平衡难题 [1] - 分时电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执行不同价格,包括高峰、平段、低谷等时段,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1] - 我国分时电价政策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优化分时电价机制,2025年多个省份出台新政 [1] - 本轮调整通过更精细时段划分和灵活价格浮动引导用户削峰填谷,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 [1] 分时电价对新能源发电的影响 - 价格信号引导用户用电行为与新能源出力特性相匹配,破解新能源消纳问题 [2] - 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特征,光伏发电高峰在11时至14时,与用户用电高峰存在时间错配 [2] - 多个省份将中午时段调整为低谷或深谷电价时段,反映真实供需关系避免弃电 [2] - 长期看分时电价促进新能源消纳拓展发展空间,短期新能源电价承压,分布式光伏项目经济收益降低 [3] - 建议新能源企业配置储能、加强电力市场营销、探索分布式项目聚合参与绿电交易 [3] 分时电价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 价格信号精准调控引导削峰填谷,降低用户用电成本保障电网安全 [2] - 海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0.9万辆,集中在零点充电导致电网负荷创新高 [2] - 海南调整分时用电时段,将00:00-00:20从谷段改为平段,08:00-10:00调整为新谷段 [2] - 用户优化用电策略增加低谷深谷时段用电比例可有效压降成本 [3] - 建议用户优化排产计划、节能提效、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提升电力资源使用效率 [3] 分时电价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 缓解硬抗高峰压力,为电力系统供需平衡提供柔性调节新方案 [4] - 电网企业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客户用电行为,提供个性化用能方案 [4] - 完善需求响应服务机制,鼓励用户在负荷高峰主动减少或转移用电负荷 [4]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趋势 - "源荷互动"新形势推动分时电价机制优化调整 [3] - "深谷降价、尖峰加价"价格信号精准释放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3]
高温炙烤创纪录,电力配置正当时
国盛证券· 2025-07-06 1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迎峰度夏最大负荷创新高,建议重视电力板块配置,高温使电力负荷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入夏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预计华东、华中地区电力负荷还将攀升,迎峰度夏拉动电力需求,叠加业绩期催化,应重视电力板块配置 [6][13] - 5月全国风、光利用率低于95%,建议重视火电等灵活性资源配置价值,5月光伏发电利用率平均为94.2%,1 - 5月平均为94%;5月风电发电利用率平均为93.2%,1 - 5月平均为93.2%,新能源装机持续高增使消纳问题日益严重,灵活调节资源价值凸显 [6][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业观点 - 迎峰度夏创新高,重视电力板块配置机会,高温使迎峰度夏电力负荷攀升创历史新高,拉动电力需求,叠加业绩期催化,建议重视电力板块配置;5月全国风、光利用率低于95%,新能源消纳问题严重,应重视火电等灵活性资源配置价值 [6][13] - 火电:煤价上升至622元/吨 [11] - 水电:7月4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下降30.36%,出库流量同比上升31.65% [27] - 绿电:硅料价格保持不变,主流硅片价格下降,截至7.2硅料价格为35元/KG,主流品种硅片价格为1.03元/PC,较上周降低0.03元/PC,长期光伏项目收益率有望提升 [39] - 碳市场:交易价格较上周下降3.21%,6.30 - 7.4周成交量246.53万吨,周成交额1.79亿元,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74.08元/吨,较上周下降3.21%,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138.11万吨,周成交额0.99亿元,截至2025.7.4,累计成交量6.71吨,累计成交额460.78亿元 [51]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6.30 - 7.4)上证指数报收3472.32点,上涨1.40%,沪深300指数报收3982.20点,上涨1.54%,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报收2988.40点,上涨1.69%,跑赢沪深300指数0.15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9位,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超半数上涨 [1][57] 行业资讯 行业要闻 -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专业人员培训考核和专家库管理办法》发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电力质监工作和工程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规范专家履职行为 [64] - 国家电网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成投运,总投资303亿元,新建线路长度4600千米、新增变电容量5006万千伏安,提升供电能力超3000万千瓦,整体线路规模较去年增加6.9%、变电规模增加7.2%、投资额增加10.6% [65] -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500兆瓦、转轮尺寸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部件转轮在哈电电机自主研制成功并发运,标志中国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核心装备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66] - 国家能源局发布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项目情况,5月新增项目共4917个,其中风电项目32个,光伏发电项目4875个,生物质发电项目10个 [66] - 迎战2.7亿千瓦负荷,南方电网22项工程护航度夏用电,截至目前最高电力负荷2.4亿千瓦,同比增长6.1%,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最高负荷达2.7亿千瓦,22个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建设线路总长度达1.1万千米,增加变压器容量295.69万千伏安 [66]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中期工作会议,会议肯定成效并部署下一步工作,强调要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效率”,审议通过《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技术指南》和《关于做好区域风光资源观测网络数据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 [67][68] 重点公司公告 - 云南能投主体信用等级续评为AA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有效期至2026年6月27日 [70] - 节能风电股份回购进展,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进行股份回购 [70] - 华电国际完成2025年度第八期中期票据发行,发行金额10亿元,期限3 + N年,票面利率1.95%,募集资金拟投入8亿元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补充项目资本金 [70] - 建投能源董事长曹欣因工作调整辞职,董事会提名秦刚为董事候选人 [70] - 太阳能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总股本3,918,568,213股为基数,每10股派0.559889元现金,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