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 | 国轩高科摩洛哥20GWh动力电池工厂开工
高工锂电· 2025-05-28 19:41
电池 - 合源锂创完成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动力电池量产交付 能量密度达350Wh/kg 为传统锂电2倍 电池包减重最高40% [2][3] - 清陶能源固态电池西南产业基地项目进入环评审批阶段 占地446亩 规划年产15GWh固态电池 含3栋电芯厂房和1栋模组车间 [4][5] - 新能安为五羊本田智能电摩E-VO独家配套74V28Ah三包并联电池系统 [6] 材料 - 枣庄华博化工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六氟磷酸锂及2万吨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一期规划电解液添加剂1.7万吨/年 五氯化磷10万吨/年 复配电解液1万吨/年 三氯氧磷3万吨/年 三氯化磷4万吨/年 [7] 电池回收 - 湖北百富再生资源将投资2.2亿元建设年处理2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项目 由武汉百富环保与格林美合资成立 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8] 海外 - 国轩高科摩洛哥子公司启动非洲首个大型电动汽车电池工厂建设 首期规划年产能20GWh 远期扩展至40GWh 占地100公顷 预计2026年Q3投产 主要面向欧洲市场 [10]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中国电池产业的血战二十年
新浪财经· 2025-05-12 18:13
中国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1995年王传福在深圳用借来的250万元创立电池公司,采用自研半自动生产线生产镍镉电池 [1] - 通过"夹具+人工"方式将电池生产成本降至日本竞争对手的40%,2000年获得摩托罗拉全球订单 [3] - 1999年曾毓群创立ATL,2003年攻克聚合物锂电池鼓包难题成为苹果供应商 [5] 政策驱动与行业格局变化 - 2009年中国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仅90Wh/kg,不到日本水平的三分之二 [7] - "十城千辆"工程提供单车最高6万元补贴(车价40%)推动行业发展 [9] - 2011年宁德时代独立时获得宝马800页技术标准,45天内开发出符合要求的三元锂电池 [9][11] - 2013年比亚迪将每度电成本压至1500元,比日韩对手低30% [11] - 2015年政策调整后宁德时代占据46%乘用车市场份额 [13] 技术创新突破 - 2020年比亚迪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达60%,每瓦时成本0.6元比宁德时代低15% [14][16] - 2023年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能量密度255Wh/kg,比特斯拉4680电池高13%,抗冲击能力提升200% [16] - 中国掌握全球80%电池关键材料,大众投资26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 [19] 前沿技术布局 - 2024年广汽埃安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 [19] - 比亚迪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兆瓦闪充技术 [21] - 宁德时代推出钠离子电池,-40℃环境下能量保持率90%,能量密度175Wh/kg [23] 行业现状与全球地位 - 中国控制全球70%锂加工产能 [23] - 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中有6家来自中国 [23] - 比亚迪实现每2.8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车的生产速度 [24]
新能安/多氟多/亿纬/远景/蓝京/中比/东磁/比克/锂威/利维能/诺达/博力威/金钠/盖亚/远东等邀您齐聚2.28圆柱电池论坛!
起点锂电· 2025-02-23 14:38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主题为聚集新技术探索新工艺[4] - 主办单位为起点锂电和起点研究院(SPIR),活动规模超过500人[4] - 举办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地点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4] -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逸飞激光、诚捷智能、多氟多新能源等28家企业[4][5] 参会嘉宾 - 第一批参会嘉宾名单包含起点锂电创始人李振强、多氟多新能源总经理许飞等60余位行业高管和技术专家[7][8][9][10][11][12][13][14][15] - 参会企业涵盖电池制造商(亿纬锂能、比克电池)、装备企业(逸飞激光、诚捷智能)、材料厂商(金钠科技)以及终端应用方(长安汽车、菜鸟集团)[7][8][9][10][11][12][13][14][15] 大会议程 - 2月27日举行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暨大圆柱电池技术应用高层闭门研讨会[17][18] - 2月28日主要议程包括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全极耳技术专题(新能安、逸飞激光)、大圆柱产业化进展(蓝京新能源、多氟多)等[18][19][20][23] - 专题讨论覆盖半固态电池(诺达智慧)、钠电池(金钠科技)、材料体系(固科新能源)等前沿领域[19][20][23] 行业动态 - 中比新能源32系列全极耳大圆柱出货超2000万只[31] - 多家企业布局全极耳工艺,包括苏州力神计划2025年扩产5条圆柱产线[31] - 应用场景拓展至两轮车(中基)、家储(中比新能源)、低空经济(浙江锋锂)等领域[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