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氢能观点更新:能源局下发氢能试点工作,关注国央企合作、储运等方向-20250611
华福证券· 2025-06-11 21: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氢能是政策驱动行业,2025 年是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重要一年,本次试点工作通知或重启氢能行业产业进展,国央企通过四大领域试点探索经济性闭环商业模式,符合国家战略对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要求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跟踪 - 6 月 10 日国家能源局启动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旨在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试点涵盖制取、储运、应用及共性支撑四大领域 [3] - 制取领域包括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制氢电解槽装机规模≥100MW 或气化产能≥20000 标方/时)、先进柔性离网制氢(配套制氢电解槽规模≥10MW)、清洁低碳氢能综合开发(氢纯化规模≥5000 标方/时) [3] - 储运领域要求液氢工厂单套设备液化能力≥5 吨/天,单项目储氢规模≥2 万标方 [3] - 应用领域要求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规模≥1000 吨/年,氢氨燃料发电燃机类/燃煤锅炉类项目规模≥10/300MW,氢储能项目发电侧容量≥1MW,相关项目燃料电池装机≥0.5MW [3] - 共性支撑领域开展氢能关键装备实证验证和氢气品质管理,推动低碳转型,实现园区交通、工业、建筑等场景 80%以上能源消费清洁化 [3] 投资建议 - 绿氢主线建议关注具有国央企合作短名单&电解槽订单的【昇辉科技】【华电重工】【双良节能】【华光环能】等,C 端应用有实际落地的【永安行】等 [5] - 燃料电池主线建议关注具备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布局的【亿华通】【雄韬股份】【雪人股份】,测试系统行业龙头【科威尔】,加氢、氢储运关键装备布局的【京城股份】【冰轮环境】【兰石重装】【石化机械】【蜀道装备】【富瑞特装】等 [5]
11个方向!国家能源局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6-11 18:33
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政策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 旨在推动氢能管理模式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路径 形成可复制经验 支撑全链条发展 [1]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和区域试点 涵盖氢能制取 储运 应用及共性支撑四大环节 细分11个试点方向 包括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 先进柔性离网制氢 清洁低碳氢能综合开发等 [4] - 试点项目原则上3年内建成投产或完成试点任务 符合条件的项目将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两重""两新"支持范围 相关技术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6] 试点方向技术指标 - 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方向要求电解槽装机规模不低于100兆瓦(或气化产能不低于20000标方/时) 运行负荷调节能力50%-100% 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网电量比例不超过20% [5] - 规模化长距离输送方向要求液氢工厂单套设备液化能力不低于5吨/天 单车运输能力不低于600千克 管道长度不少于100公里 [5] - 炼油及煤制油气绿色替代方向要求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规模不低于1000吨/年 [5]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 位列世界第一 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 中国占比超50% [6] - 中国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 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6] 市场反应与机构观点 - 政策利好下 6月11日亿华通等多个氢能源概念股股价上涨 [8] - 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是"十四五"氢能政策收官之年 绿氢示范项目招标活跃 下半年行业有望迎来政策进一步催化 [7] - 长城证券指出上游电解槽招标项目持续增多 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 下游探索多场景应用 [7]
氢能将再迎发展高潮 | 解读国家能源局最新氢能“通知”文件
势银能链· 2025-06-11 15:00
氢能政策解读 - 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试点工作通知,明确2028年6月前为试点完成期限,聚焦绿色电力和绿色化工两大领域,鼓励就近消纳并首次将管道运氢列为首要大跨区输送方式[2]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业主单位申报)和区域试点(城市牵头),覆盖11个发展方向,配套专项资金、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支持[2][6][8] - 政策激励包括:智能电网专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9.6亿元(含氢发电)、首台套装备地方补助达5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中8000亿元支持"两重"领域[6][9] 制氢技术方向 - 规模化制氢要求电解槽装机≥100MW,负荷调节能力50%-100%,配套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20%,推动绿电制氢与化工(氨/醇/炼化)耦合[12] - 离网制氢试点针对电网薄弱地区,要求电解槽规模≥10MW,国内首个25MW风电离网制氢项目已商业化运行[13] - 工业副产氢就近开发需氢纯化规模≥5000标方/时,支撑交通/发电领域用氢及合成氨/甲醇等产业低碳转型[15] 储运技术突破 - 管道输氢被列为首要大跨区输送方式,要求管道长度≥100公里,液氢工厂单套液化能力≥5吨/天,单车运输能力≥600kg[16] - 多元化储氢技术试点包括高压气态/有机液体/固态金属等,单项目储氢规模需≥20000标方[19] 氢能应用场景 - 炼油/煤制油气绿色替代要求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规模≥1000吨/年,如中石化新疆库车项目已用绿氢替代天然气制氢[20] - 电力领域掺氢/掺氨比例明确:燃机类项目≥15%、燃煤锅炉类≥10%,2027年煤电改造目标要求绿氨掺烧能力≥10%[21][22] - 氢储能项目要求发电侧容量≥1MW且连续发电≥4小时,支撑风光装机(15.3亿千瓦超火电)消纳与电网调节[23] 产业支撑体系 - 实证实验平台需测试ALK/PEM/AEM电解槽等多技术,支撑国家标准制定[26] - 园区低碳转型试点要求80%能源消费清洁化,探索"绿电直连"模式,如近期政策明确新能源专线直供用户机制[28]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
快讯· 2025-06-10 20:26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国家能源局将遴选部分项 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形成可 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和区域试点优先纳入制造业中 长期贷款、优先推荐纳入"两重""两新"等支持范围,相关技术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 装备。支持依托试点项目,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相关项目参与碳市场、绿证市场交易。 ...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0 20:23
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全链条发展试点,通过项目和区域试点推动技术装备创新、商业模式验证及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1][16]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单一技术方向)和区域试点(多方向协同),要求具备技术先进性、商业可行性和减碳效益[16][19] - 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离网制氢、工业副产氢利用等12个方向,覆盖制取/储运/应用全环节[21][25][26][27][28][29][30][32] 试点形式与要求 项目试点 - 由业主单位申报,需完成核准备案,单个项目聚焦1个技术方向,电解槽规模最低10兆瓦(离网制氢)至100兆瓦(规模化制氢)[16][21][22] - 要求商业模式清晰,减碳效果突出,可应用国家重大专项成果,3年内建成投产[16][33] 区域试点 - 由城市牵头申报,覆盖不超过3个城市,需已制定氢能规划且基础设施完善,重点探索跨部门协作和绿色价值实现机制[19][20] - 要求园区80%以上能源消费清洁化,支持"制储输用"多方向集成[32][15] 关键技术方向 氢能制取 - 规模化制氢: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电解槽≥100兆瓦,负荷调节能力50%-100%,上网电量≤20%[21] - 离网制氢:电网薄弱地区电解槽≥10兆瓦,需实现风光氢储柔性协调[22][5] - 工业副产氢:纯化规模≥5000标方/时,交通/发电用氢需符合GB/T 37244-2018标准[23][24] 氢能储运 - 长距离输送:液氢工厂液化能力≥5吨/天,运输车单次运力≥600千克,管道长度≥100公里[25] - 高密度储存:单项目储氢规模≥20000标方,支持气态/有机液体/固态金属等6种技术[26][8] 氢能应用 - 工业替代:炼油/煤制油气领域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量≥1000吨/年[26] - 发电改造:燃机掺氢比例≥15%(规模≥10兆瓦),燃煤锅炉掺氢≥10%(规模≥300兆瓦)[27] - 氢储能:发电侧容量≥1兆瓦,持续时长≥4小时,支持离并网切换[28] - 综合应用:建筑/数据中心等场景燃料电池装机≥0.5兆瓦[29] 组织实施 - 申报流程:省级能源部门或央企总部推荐,2025年7月15日前提交材料,专家评审后公示[33][34] - 支持政策: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两重"项目,推动参与碳市场/绿证交易[37][47] - 监管要求:建立年度评估机制,对推进不力项目取消试点资格[36][47]
氢能政策雨!李强总理审议通过,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09 23:33
政策动态与行业转向 - 5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调研"三峡氢舟1"号绿色船舶项目,16日七部委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绿氢等新能源船舶应用,未提及纯电动船舶 [3] -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聚焦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及多场景突破 [4] - 政策导向从强调"绿氢"转向"清洁低碳氢",提出"宜绿则绿、宜蓝则蓝"原则,推动副产氢、煤制氢资源利用以加速项目落地 [4] 产业链发展瓶颈与突破 - 氢储运被列为清洁低碳氢应用的核心瓶颈,规模化管道输氢、固态储氢项目加速推进 [5] - 技术验证与创新成为现阶段关键,需避免技术"胎死腹中"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示范项目对技术迭代至关重要 [5] -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ALK/PEM/AEM)及关键材料(隔膜、电极、催化剂等)的工艺创新是产业突破重点 [10][17] 行业活动与产学研合作 - DT新能源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江苏举办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聚焦ALK/PEM/AEM技术、绿氢项目趋势及产学研合作 [6][10] - 论坛设置三大主题: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现状、碱性/PEM技术进展、AEM材料与应用,并涵盖青年论坛、PEM技术对接会等同期活动 [10][11][12] - 往届论坛覆盖电解槽企业(隆基氢能、阳光氢能等)、关键材料商(东岳高分子、赢创等)、投资机构(昆仑资本、火山石投资)及300+行业专家 [27][28][29] 技术细分领域进展 - 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关注高电密趋势下供应链迭代,PEM制氢聚焦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材料性能优化 [10][17] - AEM制氢技术处于产业化初期,阴离子交换膜、膜电极等核心材料开发是突破重点 [11][17] - 绿氢项目应用场景扩展至氢氨醇一体化、工业微电网、船舶等领域,储能可能成为制氢新驱动力 [10]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要素保障体系加速构建
国家能源局· 2025-06-03 14:26
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要素保障体系加速构建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被全球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正加快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近期,国 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我国氢能 产业在生产供应、应用场景、国际合作、标准体系、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2025年氢能产业的 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奠定了基调。 二、多元场景应用示范不断释放市场潜力 化工领域绿氢替代是重点应用领域。《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气消费3650万吨,合成甲醇、合成 氨氢气消费量占细分氢气消费领域前两位,总占比超五成,其次是炼化和煤化工氢气消费占比不足三 成,交通、供热、冶金等领域氢气消费占比不足两成,与全球灰氢主要用于炼化和冶金(占比约四成) 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与此同时,宁夏宁东煤化工可再生氢耦合应用、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 化工程项目取得进一步成效或进展,这表明在绿氢成本尚无法与灰氢持平的情况下,绿氢的规模化应用 将主要依赖工业领域的灰氢替代场景, ...
【倒计时3天】探索“氢能+”,打开氢能应用新思路
势银能链· 2025-05-18 15:03
氢能行业背景 - 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与化石燃料紧缺矛盾凸显,环保理念兴起推动清洁能源替代需求 [2] - 氢能因清洁、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成为焦点,被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定义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2] - 氢能并非新事物,16世纪被发现后长期应用于化工、医学等领域,当前被赋予能源新身份 [2]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氢能发展初期效仿日本路径,过度聚焦氢燃料电池车,导致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终端消纳场景单一 [3] - 氢能技术已实现重大突破,但消纳端配套不足导致项目推迟或关停,赛道拥挤亟需拓展新应用场景 [3] 研讨会核心议题 - 主题为探索"氢能+"应用新思路,聚焦技术-成本-标准三角博弈、生态协同破圈法则、全球化供应链重构等议题 [4][5] - 圆桌论坛讨论资本视角下的氢能新场景投资逻辑,从硬技术到软生态的转型需求 [5] 会议信息 - 主办方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与势银(TrendBank),规模60-80人,形式包括主旨报告、供需联动及圆桌论坛 [4][5] - 议程涵盖氢能新场景开发、生态协同、底层创新等方向,完整议程需扫码获取 [5][6] 参会配套信息 - 活动地点为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A区1号楼,提供出租车、公交(地铁大兴线+接驳公交)、自驾(需办理进京证)三种出行方案 [7][10][11][13] - 推荐入住示范区内蒲绒酒店,定位健康智能商务,提供精细化服务 [16][18] 赞助与合作方 - 视频版合作企业包括鲲华科技、中鼎恒盛,图文版涉及枡水科技、中汽创智等氢能产业链公司 [19]
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 (2024年版)
搜狐财经· 2025-05-06 16:23
- 价格下降:全国氢价指数呈下降趋势,生产侧和消费侧氢价指数均创新低,示范城市群降幅更明显。政策引导是氢价下降的主要因素。 今天分享的是: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 (2024年版) 报告共计:30页 《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2024年版)》由国能氢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发布,旨在反映氢能价格变化,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1. 指数概述:中国氢价指数按月更新,通过对超50个城市、200个样本点跟踪统计,涵盖生产侧和消费侧,分区域呈现氢能价格变化。配套的中国氢价竞争 力评估工具,能研判氢能制备成本及竞争力,两者共同支撑氢能市场体系建设。 2. 运行情况 - 指数分化:示范城市群氢价指数分化明显。生产侧,广东城市群价格高,郑州城市群成本优势大;消费侧,各城市群价格变化趋势不同。 - 差值收窄:生产消费指数差值呈收窄趋势,反映出氢气储运效率提升,各城市群差值变化有所不同。 - 竞争力突破:可再生氢竞争力取得显著突破,相对竞争力稳步上升,区域发展有差异,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提升突出。 3. 形势预测 - 价格分化持续:示范城市群价格水平将进一步分化,郑州、河北和京津冀城市群氢价有望下行,上海和广东城市群相对稳定。 - 存量氢源 ...
我国氢能产业逐步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 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
央广网· 2025-05-04 09:10
张修军:在包头有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潜力和基础,尤其当地有很好的风光发电以及制氢的能源基 础,同时也有很好的重卡市场应用场景基础。 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 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氢储能调峰电站及风光氢储车一体化项目——格罗夫木垒项目在新疆木垒哈萨克 自治县加紧建设,项目有关负责人郝义国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05亿元,规划建设6座日加氢能力5 吨的加氢综合能源站和600台氢能重卡的采购和运营,目前已完成项目总进度的60%。 徐继林:持续推动氢能产业政策接续发力,积极落实氢能纳入能源管理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氢能领 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促进"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 央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记者韩萌 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近期,多 个氢能产业项目建设提速,我国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 徐继林: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