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关税政策
搜索文档
净利润暴跌69%,奔驰发生了啥?
证券时报· 2025-07-30 20:49
奔驰集团业绩下滑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9%至9.57亿欧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2.9亿欧元 [1][2] - 第二季度收入为331.5亿欧元,同比下跌9.8%,息税前利润同比下跌68.56%至12.7亿欧元 [2] - 每股收益从2.95欧元降至0.95欧元,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汽车交付量下降、定价疲软、货币负面影响以及合资企业贡献减少 [2] 奔驰汽车业务表现 -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收入为242亿欧元,同比下跌11%,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同比下跌56%至12.3亿欧元 [3] - 第二季度汽车销量下降9%至45.37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9%至14.04万辆 [1][3] - 电动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20.7%,但全电动汽车销量下降2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交付量增长34% [3] - 厢式货车销量为93400辆,同比下降10%,但电动货车销量增长32% [3] 奔驰集团全年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将大幅低于去年,汽车销量比去年大幅减少 [1][4] - 汽车业务利润率预计为4%—6%,其中包括关税带来的近4.2亿美元影响 [4] - 年初指导目标为营收略微下降,调整后汽车销售回报率为6%—8%,但新指引大幅下调 [5] 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 - 美国和欧盟达成协议,对从欧洲运往美国的汽车征收15%关税,此前为27.5% [5][6] - 奔驰集团是美国-欧盟贸易协议重要受益者之一,因其从欧洲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份额较大 [6] - 公司正在实施绩效计划,包括裁员、将部分生产从德国转移到成本较低国家,并计划削减10%生产成本 [6] 行业对比与中国市场表现 - 保时捷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6.1%至14.64万辆,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8% [1][7] - 中国品牌乘用车1—6月销量同比增长25%至92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5% [1] - 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跌0.3%至1584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大跌33%至67亿欧元 [6][7] - 大众汽车集团因美国关税政策面临13亿欧元损失,旗下保时捷销量同比下降6.1% [6][7]
从日本进口车15%关税,墨西哥进口25%?美国三大车企对美日贸易协议"很不满"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5:41
美日贸易协议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日达成关税协议 美国将对日本进口汽车征收15%关税 其中新增12.5%关税叠加原有2.5%税率 [1] -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AAPC)强烈反对 认为日本15%关税低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 损害本土产业利益 [1][2] - 特朗普政府威胁8月1日将墨西哥汽车关税提高至30% 加拿大提高至35% [2] 关税政策对产业链的冲击 - 北美(墨西哥、加拿大)进口车含美国零部件比例高 本质是"美国制造"延伸 却面临更高关税 [2] - 日本进口车几乎不含美国零部件 但享受更低关税 形成政策矛盾 [2] -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25%关税政策将使全行业成本增加1077亿美元 三大车企增加419亿美元 [1] 车企财务表现 - 通用汽车Q2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 预计Q3影响加剧 股价单日跌幅超8% [3] - Stellantis已因关税损失3亿欧元(约3.52亿美元) 被迫削减出货量和产能 [6] - Stellantis预计2025年下半年关税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6] 其他贸易协议争议 - AAPC曾批评美英贸易协议 英国车企每年可免税出口10万辆汽车 接近其对美全年出口量 [7] - 特朗普政府维持进口汽车25%基础关税 仅对部分零部件提供缓冲 [7]
特朗普关税重击,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上半年预亏损23亿欧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9:38
财务表现 - 预计2024年上半年录得23亿欧元净亏损,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6亿欧元,业绩由盈转亏[1] - 第二季度在北美市场的出货量同比骤降25%[1] - 业绩预警发布后,公司股价一度下跌2%,后跌幅收窄至0.54%[1] 亏损原因 - 产生高达33亿欧元的税前重组费用,主要用于取消氢能源汽车项目及适应欧盟排放法规等战略调整[4] - 受美国25%进口汽车关税政策直接影响,造成3亿欧元的损失[1][4] 经营挑战 - 面临美国市场库存不断增加的问题[4] - 在欧洲遭遇意大利和法国的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整体汽车需求疲软[4] - 欧洲轻型商用车业务向电动化转型缓慢,面临可能高达26亿欧元的欧盟碳排放罚款风险[5] 管理层变动 - 今年5月,前北美业务负责人Antonio Filosa被任命为新任首席执行官,接替临时领导公司的主席John Elkann[3] - 此次管理层变动源于公司业绩急剧恶化,前任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已于去年12月突然离职[3] - 新任首席执行官负责推进一项至关重要的转型计划以扭转公司颓势[3][4] 市场观点与分析 - 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巨额重组费用表明董事会正在采取果断措施,有望改善公司未来的营业利润率[5] -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相比,公司在美国拥有高度本地化的生产能力,并遵守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贸易协定,这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更高关税的冲击[5]
通用汽车(GM.US)暂停部分美国制造车型对华出口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21:50
通用汽车停止向中国出口部分美国本土制造车辆 - 公司因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停止向中国出口部分美国本土制造车辆[1] - 该决定已向经销商及负责中国出口业务的员工确认[1] - 公司在中国合资企业中持续录得亏损数据[1] - 公司是受特朗普政府汽车关税冲击最严重的美国公司之一[1] 中美贸易关税现状 - 美国对中国商品新增关税高达30%(芬太尼20%+对等关税10%)[1] - 新增关税暂定期限为90天[1] - 若加上2018年加征的关税,美国对华商品实际税率介于40%-50%之间[1]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为1934年以来最高,接近20%[1] 汽车关税政策影响 - 汽车零部件产品自5月3日起面临25%关税[2] - 整车进口25%关税于4月3日生效[2] - 关税政策覆盖美国每年价值超过4600亿美元的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进口[2] 通用汽车中国市场调整 - 公司决定重组"杜兰特协会"并优化中国市场的经营业务[2] - "杜兰特协会"是公司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高端进口与生活方式平台[2] - 该平台于2022年推出,旨在销售公司最具标志性和精英类型的产品[2] 通用汽车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美股盘初交易中小幅上涨0.3%,报50.190美元[2] - 今年以来股价跌超6%,跑输标普500指数[2] - 过去52周股价波动区间在38.96美元至61.25美元之间[2]
美进口零部件关税“破坏性更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9 09:13
关税政策实施 - 美国对进口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 墨西哥和加拿大符合《美墨加协定》的零部件可豁免 [2] - 关税采用叠加征收方式 在原有关税基础上额外征收 整车加税政策4月3日生效 零部件加税政策5月3日生效 [3] - 美国去年进口800万辆汽车 占全年销量一半 本土组装汽车中本土零部件价值占比仅40%-50% [3] 供应链调整挑战 - 车企调整供应链面临现实难度 工厂迁移和零部件替换需长时间完成 [3] -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指出 短期内实现本土生产将付出更多代价 关税不确定性是最昂贵因素 [3] - 美国设置2年减税期 第一年补偿上限为零售价3.75% 第二年降至2.5% 2027年取消 [4] 免税条件与影响 - 符合《美墨加协定》的汽车零部件继续适用零关税 但需满足40%-45%零部件由时薪16美元以上工人生产 [5] - 墨西哥向美国出口825亿美元零部件中大部分不满足免税条件 加拿大零部件大多符合标准 [5][6] - CNN预测即便有补偿 每辆汽车平均额外关税仍可能达4000美元 通用福特需承担数十亿美元额外成本 [4] 日韩产业冲击 - 韩国去年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135亿美元 占该品类出口总额36.5% 现代起亚本土采购占比不足20% [7] - 日本去年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额85亿美元 占对美出口总额5.8% 为第二大出口品类 [8] - 韩国4月对美汽车出口同比骤减16% 日韩政府已出台扶持措施应对关税冲击 [7][8] 中国出口影响 - 2024年中国对美零部件出口额171.5亿美元 占零部件出口总额15.6% 锂电池出口额153.2亿美元占25.1% [8] - 预计短期内中国对美零部件出口将下降 企业正通过全球化布局和供应链调整应对风险 [8] 行业广泛影响 - 零部件关税影响较整车关税更广泛 跨国车企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将受巨大冲击 [9] - 每辆美国本土生产汽车成本将增加2000-12000美元 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9] - 4月下旬美国新车需求已现疲软 维修保养和保险费用也将上涨 [9] 企业应对措施 - 福特预计关税导致今年利润损失15亿美元 撤回2025年业绩预期 [10] - 通用预计利润减少40-50亿美元 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期至82-101亿美元 [10] - 丰田考虑将关税成本反映到产品价格 爱信精机下调年度预期 电装协商成本分摊 [10]
宝马Q1息税前利润同比暴跌23%,维持盈利指引不变,称部分汽车关税将是暂时的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5-07 16:53
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主要受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和全球交付量下降影响 [1][2] - 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预计将对第二季度业绩产生显著影响,公司可能因此损失约10亿欧元 [1][3] - 电动汽车销量成为亮点,同比增长32%,欧洲市场增长达64% [3] 财务表现 - 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7 8%至337 6亿欧元,不及市场预期的351 4亿欧元 [2] - 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降5 6%至292 1亿欧元,低于预期的301 5亿欧元 [2] - 净利润21 73亿欧元,同比下降26 4% [2] - EBIT暴跌23%至31 4亿欧元,低于预期的28 2亿欧元 [2] 交付量及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球交付量586117辆,同比下滑1 4%,低于预期的594537辆 [2] - 中国市场销量下滑17%,创2020年以来最差一季度表现 [2] - 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欧洲市场增长64% [3] 关税及行业影响 - 美国汽车关税政策预计将使公司今年损失约10亿欧元 [3] - 公司考虑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工厂增加轮班以减轻关税影响 [3] - 其他汽车制造商如梅赛德斯、Stellantis和大众也受到关税政策冲击 [3] 未来展望 - 公司维持全年财务指引不变,预测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在5%至7%之间 [3] - 预计部分关税是暂时性的,通胀稳定和利率下调可能提振市场需求 [3]
福特CEO预警:特朗普关税将持续三年,全行业涨价或从夏季开始
华尔街见闻· 2025-05-07 12:18
关税政策影响 - 福特汽车CEO预计特朗普的汽车关税政策将持续至少三年 [1] - 关税可能导致行业普遍涨价 最早今年夏季开始 [1] - 约一半美国进口汽车面临5000美元或更多关税 [1] - 关税政策预计使福特今年利润损失15亿美元 [1][3] 财务表现 - 福特Q1调整后EPS 0.14美元 超分析师预期的亏损0.043美元 [3] - Q1净收入4.71亿美元 同比下滑64% [3] - Ford Blue(传统车型)EBIT 12亿美元 Ford Pro(商用车)EBIT 13.1亿美元 [3] - 电动车部门Model E亏损8.49亿美元 但低于预期 [3] 业务调整与挑战 - 福特撤回2025年业绩指引 原预计营业利润70亿至85亿美元 [3] - 若剔除关税因素 基础业务活动符合之前业绩指引区间 [4] - 将墨西哥生产迁移至美国可能导致Bronco Sport SUV等畅销车型成本上涨 [1] - 全部在美国生产将导致新车价格超出消费者承受能力 [4] 市场反应 - 加拿大总理与特朗普会谈消息刺激福特等汽车股上行 [1] - 福特CEO悲观预期导致日内涨幅回落至2.6% [1]
民营经济促进法本月施行,美国调整汽车关税政策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5-05-03 10:38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 自5月20日起施行 [2]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写入法律 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2] - 从公平竞争 投资融资 科技创新等7个方面建立健全制度 保障民营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竞争 [2] - 将民营经济相关方针政策和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 提供更明确稳固的法治保障 [3]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 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重点清理15类违规设置准入壁垒的情形 [4] - 旨在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消除"玻璃门""弹簧门"等堵点卡点 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 [4][5] - 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和建立长效机制 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透明的准入环境 [4][5] 稳就业稳经济五大举措 - 国家推出支持就业 稳定外贸 促进消费等五方面举措 推动高质量发展 [6] - 加快实施5万亿元国家层面投资资金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 [6] - 商务部将推出内外贸一体化改革 开拓国际市场等增量稳外贸政策 [7] - 央行将从加大金融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7] 4月制造业PMI回落 - 4月制造业PMI为49% 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重新回落至荣枯线以下 [8]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仍保持52.1%的扩张区间 部分行业景气度较高 [8] - 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回落 显示需求收缩倾向有所显现 [8]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 - 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 为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9] - 净出口拖累GDP达4.83个百分点 企业因担忧关税上升而大规模囤积库存 [9] - 特朗普将经济萎缩归咎于上届政府 华尔街经济学家纷纷下调增长预期 [9] 美乌签署矿产协议 - 美乌签署协议建立重建投资基金 采取各占一半的股权结构共同管理 [10][11] - 协议明确乌克兰拥有境内矿产资源所有权 未要求偿还美国援助债务 [11] - 特朗普称美国将获得远超3500亿美元的收益 [11] 美国调整汽车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文件放松汽车制造商关税负担 进口汽车免叠加钢铝关税 [12] - 给予在美组装汽车3.75%退税 加墨汽车零部件免25%关税 [12] - 调整源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汽车行业现金流压力和消费者情绪恶化 [12]
铝类市场周报:供需双增逐步降库,铝类或将有所支撑-20250430
瑞达期货· 2025-04-30 17: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沪铝主力震荡,周涨跌幅 -0.6% 报 19910 元/吨,氧化铝震荡偏弱,周涨跌 -4.11% 报 2729 元/吨 [6] - 国际上特朗普放松汽车关税政策,美与匿名国家达成贸易协议,欧洲在关税问题参与度不佳;国内下达 81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6] - 原料端几内亚雨季临近铝土矿集中发运,港口库存短期充裕后续供应季节性递减;氧化铝供给收缩需求坚挺,电解铝供需双增库存去化 [6] - 建议沪铝主力合约轻仓逢低短多交易、氧化铝主力合约轻仓震荡交易 [6] 各部分内容总结 周度要点小结 - 沪铝主力震荡,氧化铝震荡偏弱 [6] - 国际有汽车关税政策及贸易协议相关动态,国内下达资金支持消费 [6] - 铝土矿供应后续或减少,氧化铝供需有变化,电解铝供需双增库存去化 [6] - 给出沪铝和氧化铝主力合约交易策略 [6] 期现市场 - 沪铝收盘价涨 0.33% 报 19975 元/吨,伦铝收盘价涨 3.59% 报 2465.5 美元/吨 [9] - 电解铝沪伦比值涨 0.27 至 8.11 [10] - 沪铝持仓量降 2.96% 至 512828 手,前 20 名净持仓减少 875 手 [13] - 铝锌期货价差减 70 元/吨至 2530 元/吨,铜铝期货价差减 720 元/吨至 57310 元/吨 [18] - A00 铝锭现货价涨 0.7% 至 20090 元/吨,现货贴水降 30 元/吨 [21] - LME 铝近月与 3 月价差增加 2.76 美元/吨至 -30.2 美元/吨 [20] - LME 、上期所、社会电解铝库存及上期所、LME 电解铝仓单均减少 [25] 产业情况 - 3 月铝土矿进口量环比增 14.26% 、同比增 39.06% ,1 - 3 月同比增 29.93% [29] - 氧化铝期价跌 2.38% 至 2745 元/吨 [32] - 3 月氧化铝产量同比增 10.3% ,1 - 3 月累计产量同比增 12% ;3 月进口量环比减 73.13% 、同比减 96.31% ,出口量环比增 42.86% 、同比增 114.29% ;1 - 3 月累计进口同比减 87.94% [35] - 3 月电解铝进口量同比减 10.94% ,1 - 3 月累计进口同比减 23.51% ;3 月出口量 0.87 万吨,1 - 3 月累计出口 2.1 万吨;2024 年 1 - 11 月全球铝市供应过剩 29.51 万吨 [38] - 3 月电解铝产量同比增 4.4% ,1 - 3 月累计产出同比增 3.2% [43] - 3 月铝材产量同比增 1.3% ,1 - 3 月累计产量同比增 1.3% ;3 月进口量同比减 10.6% ,出口量同比减 1.1% ;1 - 3 月进口量同比减 14% ,出口量同比减 7.6% [46] - 3 月铝合金产量同比增 16.2% ,1 - 3 月累计产量同比增 13.6% ;3 月进口量同比减 7.14% ,出口量同比增 3.93% ;1 - 3 月进口量同比减 2.81% ,出口量同比减 7.95% [49] - 3 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 93.96 ,较上月增 0.17 ,较去年同期增 2.1 ;2024 年 1 - 3 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减 24.8% ,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减 2.51% [53] - 2024 年 1 - 3 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 11.5% [56] - 3 月中国汽车销售量同比增 8.2% ,产量同比增 11.86% [56] 期权市场分析 - 鉴于铝价预计震荡运行,可构建双卖策略做空波动率 [60]
综述丨美政府不堪压力松绑汽车关税政策
新华社· 2025-04-30 15:31
美国政府松绑汽车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签署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制造商进行补偿 补偿金额在2025年4月至2026年4月期间最高可达汽车零售价的3.75% 2026年5月至2027年4月期间上限降至2.5% [1] - 政策目的是鼓励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国内组装汽车 减少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的依赖 2024年美国民众购买的1600万辆车中一半为进口车辆 另一半在美国组装的汽车中国内零部件价值占比约40%至50% [1] - 新措施使汽车制造商免于被加征多重关税 例如只需为某个汽车零部件支付25%的关税 而无需再支付零部件中使用钢铝材料的关税 [1] 汽车行业反应与影响 - 政策调整源于汽车制造商高管的直接游说 多名首席执行官致电白宫抱怨高额关税将对美国汽车业的生产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2] - 六大汽车行业组织联名致信美国政府高层 警告对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将扰乱全球供应链 导致汽车售价上涨、销量下降 并使售后服务和维修成本上升 [2] - 专家认为新政策是政府对行业游说的妥协 旨在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汽车价格上涨和公众批评 [2] 关税政策实施时间表 -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已于4月3日生效 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措施将不迟于5月3日生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