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质押
icon
搜索文档
统联精密: 关于子公司以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37
交易概述 - 公司子公司精密模具和智能制造拟向高新投小额贷款申请融资授信额度 其中精密模具以一项专利作为质押担保申请2000万元授信额度 智能制造申请1500万元授信额度 总额度不超过3500万元 [1] - 高新投融资担保为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公司控股股东杨虎及其配偶王小林对担保进行反担保 授信期限为360天 资金用于日常业务运营 [1] 审批情况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及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2025年度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担保的议案 本次申请额度在总授信额度内 无需另行审议 [2] - 控股股东及配偶提供反担保构成关联交易 但属于上市公司单方面获得利益的交易 根据上市规则可免予按关联交易方式审议和披露 [2] 保荐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认为反担保事项有利于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和日常经营资金需求 符合相关规定 不存在损害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2] - 保荐机构同意杨虎及其配偶为公司本次不超过3500万元的授信事项提供反担保 [3] 经营影响 - 根据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措施 公司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申请不超过实际综合融资成本70%的补贴 最高100万元 [3] - 本次授信业务有利于降低财务成本 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不会带来重大财务风险 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3]
政策“输血”、金融“活血”、服务“造血” “政银企”携手助力科技企业“知产”变“资产”
和讯网· 2025-06-20 10:45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泸州银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服务",旨在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落实泸州市"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部署 [1] -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联动政策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从"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1] 创新金融产品 - 泸州银行创新推出"酒城产融贷",将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纳入质押范畴,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支持 [2] - 已向11家企业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600万元,另与5家企业达成5300万元贷款合作意向,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 [2] - 在纳溪区,泸州银行为某科技公司办理30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实现"当日审批、当日放款",创区域效率记录 [2] - 在龙马潭区,以"6项专利质押+信用贷款"组合模式为某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1000万元低息贷款,置换高息负债 [2] 政银企联动机制 - 泸州银行与政府部门、产业园区、担保机构深度合作,形成"政策引导、金融赋能、企业受益"的良性循环 [4] - 根据泸州市政策,首次使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可获LPR的30%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4] - 泸州银行入驻泸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知识产权评估、质押登记到贷款发放的"一站式"服务 [4] 产业带动效应 - 在合江县,泸州银行以商标权质押为某竹笋加工企业发放250万元贷款,助其建成川南最大竹笋加工基地,带动400余户农民增收 [3]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精准灌溉,推动专利、商标成为科技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5][6]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推31件实事,打造副中心“暖商”新生态
新京报· 2025-06-19 13:21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制定《2025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细化31项任务举措,推动副中心营商环境提升[1] - 方案从六个维度推动准入提速、监管提效、服务升温,包括规范便捷制度环境、平等有序市场环境等[1] - 企业设立登记全面实现"一日办结",外资企业全程网办同步提速,为重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链条服务[1] - 食品经营许可进一步扩大免现场核查范围,年内持续推进许可"瘦身"[1] 智慧监管与执法创新 - 试点推行大型游乐设施"一台一码"智慧监管,完善"扫码检查"全链条工作机制[1][2] - 非现场监管实施范围扩大,非现场检查占比将达50%以上[2] - 依托"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模型,"无事不扰"白名单企业扩容至全区企业总数10%以上[2] - 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运用提醒告诫等方式防止"小过重罚",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送达"[2] 企业服务与支持 - 深化"知识产权管家"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1] - 加大企业参与质量奖申报服务指导力度,鼓励认证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认证服务[2] - 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服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2] - 深化京津冀区域协作,推进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和领取,提升跨省迁移、注销便利度[2]
龚正: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快讯· 2025-06-18 10:59
科技信贷与科技型企业融资 - 2024年末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接近1 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6% [1] - 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更快 贷款需求更加旺盛 [1] - 金融机构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服务 [1] - 下一步将优化增量信贷供给 帮助科技型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便利性 [1] 新型生产要素金融服务 - 信贷服务将适应技术 数据 人才等新型生产要素的特点 [1] - 完善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贷款服务 [1]
深圳开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涉32家银行,额度可达两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14 16:08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概况 - 广东省及深圳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涉及深圳32家银行超50个产品,包括科创贷、科技投联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2] - 产品针对深圳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知"产特点,普遍支持线上办理质押登记,满足无抵押融资和贴息需求[2] - 借款主体涵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形成梯队分布[2] 贷款产品具体条款 - 贷款额度集中在500万-3000万元,部分达2亿元,期限多为1-3年(一年期为主),国有大行提供最长10年期固定资产贷款[2] - 年化利率普遍3%-5%,部分银行参照LPR下降20BP,国有大行利率更具竞争力[2] - 还款方式差异明显: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多采用按月还息到期还本,城商行一年期以内可一次性还本付息,一年期以上需半年至少还本一次[3] 银行产品竞争态势 - 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为拟上市企业提供最高2亿元1年期贷款,利率可降20BP[3] - 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对高成长科技型企业综合贷款额度8000万,利率3%-5%,支持组合抵押增信[3] - 邮储银行深圳分行科创贷最高1亿元,年化利率2.8%起且无需抵押,微众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最高2000万,利率3.5%-24%[3] 市场数据与政策导向 - 深圳2024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504.21亿元(1886笔),连续五年全省第一,其中2000万及以下普惠贷款1617笔居全国试点城市首位[4] - 政策旨在推动创新主体通过清单自主选择金融产品,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4]
工信部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金融资本深度参与试点
证券日报网· 2025-06-10 18:4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工作 - 工作目标聚焦先进制造和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成果,通过中试熟化、孵化、市场推广等途径加快科研成果向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试点申报分为试点区域和试点单位两大类,试点单位包括产业化实施类(项目单位、应用企业、中试机构等)、第三方服务类(项目管理机构、孵化器等)和金融服务类(银行、基金、保险等) [1] 金融机构参与试点的作用 - 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和间接融资双向发力,疏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堵点,将金融"长钱"精准匹配到科技创新长线需求中,为高技术企业和原始创新项目提供早期资金支持 [2] - 金融服务类试点单位需向推介成果或其他试点单位倾斜投资,设计针对性金融产品,整合资源为企业治理、市场拓展、融资上市等赋能,并构建协同服务机制 [2] 金融产品创新方向 -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需设计长周期、灵活应对风险的金融产品,如股权投资转债权投资或延长投资期限,以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 [2] - "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订单融资"组合产品适合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财富,结合订单融资缓解资金压力 [2] - 金融机构需打破传统抵押逻辑,依托科技保险、成果转化基金、专利质押等手段构建"资本+技术+制度"协同框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3]
唤醒沉睡“知产” 促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金融时报· 2025-06-10 09:4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工具,通过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获得贷款 [1][3] - 湖南天联城市数控有限公司通过49件专利质押获得光大银行1000万元贷款,用于研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 [1][3] - 贵州某高新科技企业通过工行贵州贵阳分行获得1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产能升级 [3] 行业数据与增长趋势 - 2024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555.7亿元,同比增长33.4% [4] - 2024年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放户数达26545户,同比增长23.4% [4] 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扩展 - 商业银行将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纳入知识产权评价体系 [5] - 深圳、浙江、湖北等地探索商业秘密质押贷款,嘉齐扬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商业秘密质押获得120万元贷款 [6] - 浙江锦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商业秘密融资授信方案获得兴业银行1000万元贷款 [6] 知识产权评估创新 - 建设银行首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方法(内评法),累计评估专利40余万件次,估值金额近3000亿元 [7][8] - 内评法实现评估由外部转向内部、经验转向标准、人工转向智能,提升融资效率 [7][8]
广东省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力度 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6-09 15:39
政策发布与产品清单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金融监管局、深圳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的通知》,汇总发布103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金融产品 [1] - 清单明确产品名称、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特色及申请流程等要素,为广东首次全省范围梳理和公开发布 [1] - 政策旨在为创新主体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满足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融资需求,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1] 政策实施与推广 - 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通过清单自主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强风险防范 [1] - 要求各级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政策宣讲、银企对接等活动,推广知识产权金融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 试点工作已征集近百家企业需求,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2] 政策效果与目标 - 政策通过靶向破解企业质押融资难题,以"及时雨"式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2] - 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等措施落地,全方位宣传知识产权金融政策 [2]
金融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07: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发布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的通知》,汇总并发布103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最新金融产品 [2] - 产品清单涵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多个方面,明确产品名称、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信息 [4] - 这是广东首次对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进行梳理汇总和公开发布 [2] 政策背景与需求 - 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对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需求迫切 [2] - 传统信贷模式下,轻资产、重研发的科技型企业因缺乏传统抵押物较难获得融资 [2] -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其价值日益重要但转化难 [2] 政策亮点 - 清单具有全面性和透明度,为企业提供丰富选择,搭建金融机构竞争合作平台 [4] - 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提高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双赢 [4] - 政策搭建起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对接的桥梁 [3] 政策影响 - 满足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在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方面的各类融资需求 [6] - 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流动资金,解决研发和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6][7] -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8] -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创新领域,促进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互动 [8] - 为全国积累宝贵经验,助推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 [8]
重庆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服务架起成果转化“金桥”
科技日报· 2025-05-30 15:42
知识产权运营成果 - 运营中心已收集分析专利供需信息近3000条,完成专利转化100余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200余万元 [1] - 2024年运营中心完成专利技术作价入股、转让、许可500余件次,涉及企业近百家 [4] - 通过运营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10余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200万元 [6] 专利转化案例 - 西研院以"转让+入股"方式转让7项专利技术,合同金额达200余万元 [2] - 北京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以4件专利及3项软件著作权作价30万元入股桥安物联 [3] - 桥安物联研究成果已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桥梁应用,并向多个领域拓展 [3] 质押融资案例 - 唯哲科技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近300万元,其中200万元已到账 [5]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盘活无形资产、降低融资门槛、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5] 运营中心建设 - 运营中心托管高价值专利成果3000余件,建立梯度分类台账和专利数据库 [5] - 成立明月湖知识产权运营联盟,成员单位达70余个 [7] - 建成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站、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等支撑平台 [7] 行业趋势 - 企业从早期专利保护转向深度运营,重视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4] - 运营中心通过系列活动促进专利转化,加强产业专利分析和专业导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