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有化
icon
搜索文档
东风汽车资本变阵的“突然与必然”
北京商报· 2025-08-25 00:42
资本市场运作 - 东风汽车推动旗下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登陆中国香港联交所 同时对东风集团股份进行私有化 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的组合模式 两大核心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1][3] - 第一环节为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股东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进行分派 随后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3] - 第二环节为东风汽车在境内的全资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 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 以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的100%控制[3] 东风集团股份现状 - 东风集团股份总市值为391.2亿港元 收盘价为4.74港元/股 PB仅为0.25倍[5] - 今年上半年营收545.33亿元 同比增长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5500万元[5] - 业绩变动主因为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持续下探导致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 同时自主事业领域研发、品牌建设等投入加大[5] 岚图汽车发展 - 岚图汽车正成为东风汽车旗下的"潜力股" 去年交付量达8.5万辆 同比增长约70%[7][8] - 今年7月东风集团股份及东风资产管理对岚图汽车进行增资 其中东风资产管理出资10亿元 认购约9497万元的注册资本[7] - 增资完成后 东风集团股份、东风资产管理及其他股东分别持有岚图汽车约79.69%、3.3%及17.01%的股权[7] 战略调整 - 东风汽车进行品牌梳理与整合 将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东风奕派三大自主品牌的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全链条整合至奕派科技同一主体下[6] - 整合后奕派品牌和纳米品牌将合并为东风奕派 风神品牌则单独保留[6] - 私有化有利于东风汽车规划与调整新战略 避免更多外界干扰[6]
估值逻辑切换!“腾笼换鸟”,岚图拟赴港介绍上市,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退市
华夏时报· 2025-08-23 17:06
交易结构 - 东风集团股份子公司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东风集团股份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2] - 交易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 第一环节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 第二环节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 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100%控制 [3] - 总体收购价格为10.85港元/股 其中现金对价6.68港元/股 岚图汽车股权对价4.17港元/股 中小股东可获得现金对价确定性回报和岚图汽车股权分派价值实现 [4] 市场反应与估值表现 - 公告发布后东风集团股份ADR报价62.22美元 一小时内暴涨超91% 收盘报61美元 涨幅87.69% [2] - 东风集团股份总市值492.68亿港元 收盘价5.97港元/股 市净率仅0.31倍 估值长期低于净资产 [4] - 岚图汽车2024年交付8.6万辆 同比增长约70% 2025年连续5个月销量突破1万辆 7月交付量突破1.2万辆 同比增长102% [7] 战略背景与行业意义 - 东风集团股份受行业转型阵痛影响 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下探导致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 自主事业领域研发投入加大 [5] - 交易是央企深化改革重要探索 为培育汽车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近年港股央企私有化案例频现包括国电科环 雅士利国际等企业 [5] - 岚图汽车上市打破东风集团股份港股低估值束缚 实现估值逻辑切换 通过股权分派让股东共享岚图发展红利 [8] 技术发展与产品布局 - 岚图汽车发布岚海智混技术 是全球首发智能超混800V技术 具备全域800V系统 5C超充和大电量电池 实现纯电续航360-410公里 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 充电效率12分钟从20%至80% [8] - 岚海智混技术将搭载于2026款岚图梦想家 岚图追光L及大六座旗舰SUV泰山三款混动产品 技术代表中国混动第四阶段超级混动水平 [9][10] - 岚图梦想家自2023年起稳居新能源MPV TOP2 新车型岚图FREE+上市15分钟大定锁单11583辆 [7]
东风资本变阵的“突然与必然”
北京商报· 2025-08-23 16:30
核心交易安排 - 东风汽车推动旗下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 同时对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 采用"介绍上市+私有化"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 - 介绍上市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 不在上市时发行新股或涉及融资 仅将现有股东持有的证券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3] - 私有化是指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收购建议者发起的收购活动 全数买回其他中小股东手上的股份 从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 [3] - 交易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 两大核心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 [4] - 第一环节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份类别向全体股东进行分派 随后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4] - 第二环节东风汽车在境内的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 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 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100%控制 [4] 东风集团股份现状 - 东风集团股份受到汽车行业转型阵痛 市场竞争白热化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估值偏低 已基本失去H股上市平台融资功能 [5] - 截至今年7月31日 东风集团股份总市值为391.2亿港元 收盘价为4.74港元/股 PB仅为0.25倍 [5] - 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股份营收545.33亿元 同比增长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仅为55000万元 [5] -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持续下探 导致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 [5] - 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公司在自主事业领域的研发 品牌建设 渠道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投入加大 [5] 品牌战略调整 - 为适应市场变化 东风汽车推出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多个汽车品牌 包括猛士 东风奕派 东风纳米等品牌 [6] - 今年6月奕派科技成立 将东风风神 东风纳米 东风奕派三大自主品牌的研发 生产 供应链 销售与服务全链条整合至同一主体 [6] - 整合后奕派品牌和纳米品牌将合并为东风奕派 风神品牌则单独保留 [6] - 合资品牌份额日渐萎缩 转型破局点在于自主品牌的布局和发展 提升效率 清晰定位 避免内耗 [6] 岚图汽车发展 - 岚图汽车作为东风汽车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正成为东风汽车旗下潜力股 [7] - 2021年岚图汽车CEO卢放首次宣布岚图将成立独立法人公司 同时启动员工持股计划 并明确表示广泛利用资本市场平台 [7] - 今年7月东风集团股份及东风资产管理对岚图汽车进行增资 东风资产管理出资10亿元 认购约9497万元注册资本 [7] - 增资完成后 东风集团股份 东风资产管理及其他股东将分别持有岚图汽车约79.69% 3.3%及17.01%股权 [7] - 增资原因为岚图汽车需要加大投资力度 以提高研发 品牌及营销能力 [7] - 岚图汽车共推出四款车型 分别为岚图FREE 岚图梦想家 岚图知音 岚图追光 [8] - 去年岚图汽车交付量达8.5万辆 同比增长约70% [8] - 2025年乘用车业务收入增长变化主要来源于岚图汽车 毛利率增长来源于岚图汽车与商用车 [8] 战略意义 - 交易是央企深化改革 加快转型的重要探索 将为培育汽车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4] - 岚图汽车独立上市后将以更清晰定位参与全球竞争 依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加速核心技术研发与海外事业布局 巩固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优势 [8] - 交易将进一步推动东风汽车旗下品牌矩阵实现价值重塑 [8] - 私有化有利于之后东风汽车战略规划与调整 避免更多外界干扰 [6] - 独立上市后岚图汽车将有更大自主性 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战略调整 能更有效开展市场工作 [8]
Is The Risk Too High As Guess Stock Skyrockets 26% On Privatization Deal
Forbes· 2025-08-21 23:25
私有化交易 - 公司宣布与联合创始人Maurice和Paul Marciano、首席执行官Carlos Alberini以及Authentic Brands达成14亿美元私有化协议 [2] - 股东将获得每股16.75美元现金补偿 较前收盘价溢价26% [2] - Authentic Brands将获得公司51%知识产权 剩余股份由现有股东持有 [2] - 交易预计在2026年1月结束的当前财年第四季度完成 需获得监管批准 [2] 市场反应与战略意义 - 公告后公司股价单日大涨近26% 显示投资者信心 [3] - 私有化使公司获得战略灵活性 摆脱季度业绩压力和市场监督约束 [3] - Authentic Brands在品牌授权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提升公司全球影响力 [3] 财务表现 - 过去十二个月收入增长9%至31亿美元 最近季度同比增长10.6% [5] - 三年平均收入增长率4.7% 略低于标普500指数的6.1% [5] - 营业利润1.57亿美元 利润率5.1% 营运现金流7100万美元 利润率2.3% [5] - 净利润1400万美元 利润率仅0.5% 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5] 资本结构 - 当前债务达16亿美元 相对于8.76亿美元市值杠杆率较高 [5] - 现金储备1.51亿美元 仅占资产总额的5.3% [5] - 债务股权比为184.6% 显示财务杠杆处于高位 [5]
Dayforce(DAY.US)或迎私有化!Thoma Bravo收购谈判已进至深入阶段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0:23
收购谈判进展 - 私募股权公司Thoma Bravo正就收购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提供商Dayforce进行深入谈判 计划将其私有化 交易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宣布[1] - 谈判存在延迟或破裂的可能性 且不排除出现其他竞购者[1] 目标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Dayforce过去12个月股价下跌约5% 公司市值约为84亿美元[1] - 公司负债约12亿美元 企业价值超过90亿美元[2] - 股票同时在纽约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 收购方近期交易动态 - Thoma Bravo四月同意以106亿美元现金收购波音公司飞行导航部门及其他数字资产[1] - 七月以20亿美元达成收购餐厅软件制造商Olo Inc的交易[1] - 曾就潜在收购Verint Systems Inc进行过洽谈[1] 目标公司业务概况 - Dayforce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招聘、薪酬管理和员工职业发展软件[2] - 客户涵盖医疗保健、零售、酒店及金融服务等行业[2] - 公司去年从Ceridian HCM Holding Inc更名[2]
新世界发展澄清私有化传言:尚未有任何人士就收购本公司股份进行接触
新浪科技· 2025-08-07 16:25
公司澄清公告 - 新世界发展在港交所发布澄清公告称,尚未有任何人士(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及黑石集团)就收购公司股份的要约与公司接触 [1] - 公司建议股东、其他证券持有人及潜在投资者不要依赖有关集团的市场传言 [1] - 有关集团的任何资讯仅应以公司的官方公告为准 [1] 市场传言内容 - 此前有消息称,新世界发展及其控股股东郑氏家族正与黑石集团探讨一项高达25亿美元的融资交易 [1] - 交易形式可能包括优先股或普通股 [1] - 交易最终或演变为郑氏家族与黑石联合提出的私有化要约 [1]
启动私有化 大悦城地产自救未完
北京商报· 2025-08-04 23:57
私有化交易细节 - 大悦城地产拟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申请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每股对价0.62港元,总金额约29.32亿港元 [1] - 交易对方为除大悦城和得茂以外的其他所有股东,协议安排后大悦城控股持股比例将从64.18%增至96.13%,得茂持股3.87% [2] - 私有化价格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37港元溢价67.57%,较停牌前10个及30个交易日平均价分别溢价80.49%和129.66% [5] 公司业务与资产 - 大悦城地产主要业务包括开发经营大悦城品牌城市综合体,拥有投资物业、物业开发、酒店运营、管理输出四大板块 [2] - 截至2024年末已布局五大城市群24个城市及香港,拥有或管理32个商业项目,包括北京中粮广场等优质物业和三亚瑞吉等奢华酒店 [3] - 2024年大悦城地产营业收入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7.79亿元,资产总额1067.71亿元,负债总额735.78亿元 [4] 私有化动因 - 股价长期低于1港元且较每股资产净值折让,流动性偏低限制融资能力,上市地位难以提供足够境外融资支持 [6] - 现有架构增加公司治理复杂性阻碍决策效率,私有化后可精简管治框架提升管理效率 [7] - 摆脱资本市场短期财务指标压力,获得更大战略自主权聚焦长期价值投资和资产优化 [6] 整合与协同效应 - 私有化是中粮集团地产业务整合趋势,将显著优化治理框架整合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 [4] - 母公司持股比例提升后将强化"开发+运营"协同效应,可能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统一资金池管理 [7] - 战略重心可能转向核心商业地产和优质综合体项目,减少分散投资提升资产质量 [6] 未来发展方向 - 购物中心运营将更注重长期品牌价值建设,招商策略转向首店经济和体验业态引入 [8] - 加强数字化升级和会员经济,投入创新业态培育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8] - 深化体验化、艺术、沉浸式场景和潮流文化领域优势,打造城市精神地标 [8]
退市不等于自救 大悦城地产拟用29.32亿港元启动私有化
北京商报· 2025-08-04 19:15
私有化交易结构 - 大悦城地产拟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申请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每股对价0.62港元 总金额约29.32亿港元 [1][5] - 协议安排前大悦城控股持股64.18% 得茂持股2.58% 计划股东持股33.24% 协议安排后大悦城控股持股增至96.13% 得茂持股3.87% [5][8] - 私有化溢价显著 每股0.62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37港元溢价67.57% 较停牌前10个及30个交易日平均价分别溢价80.49%和129.66% [9] 战略动机与预期效益 - 私有化有助于简化治理框架 提升决策效率 摆脱资本市场短期财务指标压力 聚焦长期战略规划 [10][12] - 大悦城控股将增强资产统筹配置能力 促进业务板块资源优化 释放协同潜力 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6][12] - 解决股份流动性偏低问题 上市公司身份难以提供足够境外融资支持 私有化后更注重资产质量提升和现金流管理 [9][10]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大悦城地产已布局五大城市群核心城市 进驻24个城市及香港 拥有或管理32个商业项目及多个优质投资物业、酒店资产 [7] - 2024年大悦城控股营业收入357.91亿元同比下降2.70% 归母净亏损29.77亿元同比下降103.14% [8] - 大悦城地产2024年营业收入198.31亿元 归母净利润7.79亿元 资产总额1067.71亿元 负债总额735.78亿元 [8]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购物中心运营将更注重长期品牌价值建设 招商策略转向首店经济和体验业态 加强数字化升级和会员经济 [13] - 公司在体验化、艺术和潮流文化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未来将深化品牌价值 打造城市精神地标 [14] - 私有化有助于强化"运营驱动"差异化优势 采取灵活资金策略持有优质资产对抗周期波动 [14]
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拟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申请撤销上市地位
快讯· 2025-07-31 21:01
私有化交易 - 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拟通过协议安排私有化 回购除公司及控股股东得茂有限公司外的其他股东所持股份 [1] - 公司持有大悦城地产64 18%的普通股股份 计划注销47 3亿股计划股份 [1] - 以每股0 62港元现金支付 合计金额约为29 32亿港元 [1]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 公司将增厚对大悦城地产的权益 [1] - 有利于提升归母净利润及整体运营效率 [1] 交易条件 - 交易需满足若干条件 存在审批不确定性 [1]
“金融科技第一股”退市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8:06
金融壹账通私有化进程 - 金融壹账通收到控股股东铂煜的私有化要约,拟以每股2.068港元(约合7.976美元/ADS)的价格收购公司尚未持有的全部股份 [4] - 注销价较金融壹账通2月27日在联交所所报收市价1.200港元溢价72.33%,较纽交所2月27日收市价4.349美元溢价约83.42% [4] - 私有化后铂煜将直接持有金融壹账通100%已发行股本,私有化前铂煜直接持股30.18%,平安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合计持股32.12% [5] 股价表现与市场流动性 - 金融壹账通美股股价较上市首日已降超90%,市值缩水至2.92亿美元;港股降超60%,市值缩水至22.8亿港元 [2] - 美国存托股价格累计跌幅超95%,港股日均成交量从上市初期的272862股降至230330股 [8] - 股价低迷、流动性低及市场兴趣有限是推动私有化的主要原因 [8] 财务表现与业务挑战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48亿元,同比下降36.2%,归母净利润亏损4.6亿元 [9] - 2024年一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68亿元,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占比57.16%,归母持续经营业务亏损0.38亿元 [9] - 第三方收入增长乏力,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第三方客户收入占比为41.9%,但收入金额同比下降19% [13] 业务调整与战略转型 - 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对价9.33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173% [11][12] - 终止云服务业务,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营收同比降低48.3% [12] - 境外业务扩展至20个国家及地区,覆盖最多197名客户 [13] 平安集团整合与未来规划 - 私有化后将与更广泛的平安集团生态系统进行整合,铂煜计划注入额外财务资源 [14] - 2022-2024年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占比仍超50%,但来自陆金所的收入占比明显降低 [13] - 2025年2月高管变动,陈当阳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董事长兼CEO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