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搜索文档
见证科创板历史性一刻 首批新注册科创成长层公司上市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2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上市 -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体上市,成为首批增量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公司 [2] - 上市仪式有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上海市常务副市长、上交所理事长等高层出席 [2] - 此次上市后,科创成长层公司达到3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92家 [2] 公司上市表现 - 西安奕材开盘价为39.78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61.48% [3] - 禾元生物开盘价为88元/股,涨幅达202.82% [3] - 必贝特开盘价为48.90元/股,上涨175.03% [3] 政策支持与定位 - 科创板肩负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与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双重使命 [4] - 上海将配合科创板制度改革深化,推出‘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为‘硬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搭建桥梁 [4] - 湖北省大力实施‘能级跨越’‘科创引领’等战略,积极创建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培育科创板后备企业军团 [5] - 上交所将坚持‘硬科技’定位,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5] 交易所未来方向 - 上交所将深化发行承销、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的适配性改革,引导要素资源向科创领域集聚 [5] - 坚持强监管,探索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的监管方式,增强市场对科创企业的信心 [6] - 坚持以投资者保护为中心,推进投融资协调发展,培育长期资本,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6] 企业高管观点 - 西安奕材董事长表示制度创新为企业打开资本市场大门,助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7] - 禾元生物董事长称在科创板上市是跨越式发展,有助于加大产业投入和加快生产线建设 [8] - 必贝特董事长认为创新药研发需要政策、资本与企业合力,公司目标在未来三年内推动多款药物上市,并于2027年实现盈利 [8][9] 中介机构角色 - 中介机构为科创企业规范运行和发展保驾护航 [10] - 科创成长层以更包容的上市标准、更契合的监管逻辑为‘硬科技’企业量身打造新赛道 [10] - 保荐机构需成为‘价值的发现者’,为企业精准匹配长期战略投资者,并提供上市后的一站式服务 [11] - 将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是战略性深化变革 [11]
有关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上市公司掌门人、保荐机构、参投机构最新发声!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21:29
10月28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元生物")、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西安奕材")、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必贝特")三家未盈利公司正式在上交所科 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 当天,上市公司掌门人、参投机构、保荐机构等各方也纷纷发声,讲述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背后的故事以 及科创成长层的示范意义。 企业掌门人: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 禾元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杨代常表示:"我们公司在20多年当中,得到不是一个是一批的耐心资本、长 期资本。禾元生物最早的机构投资是2010年,我们的投资者到现在没有一个退出过,都是一批认可禾元 生物技术、认可禾元生物产品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助力禾元生物走到上市。" "如果没有在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上市,公司的产业化进程就没有那么快,就会延缓公司竞争能力的提 升,因此在科创板上市对公司而言是跨越式发展。"杨代常表示。 杨代常表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从原来的跟跑仿制转变为创新,禾元生物上市对生物医药产业 都具有巨大活力,进而促进我国生物医药快速发展。据悉,公司未来可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实现业务的扩 张和发展,同时系统引进大量的科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上新”!各方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28 13:08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公司上市 -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公司于10月28日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截至上市日上午收盘,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股价分别上涨202.96%、210.21%、93.7% [1]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从服务成熟企业转向培育早期企业,上市价值导向从以盈利为导向走向以未来产业为导向 [3] 企业高管观点 - 禾元生物董事长杨代常表示,上市有助于公司加大产业投入,加快生产线速度,缓解市场紧张局面,是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2] - 杨代常指出,公司今年有两个“上市”,一是注射液上市,一是在科创板上市,两者对公司都非常重要 [1] - 西安奕材董事长杨新元认为,科技型企业的阶段性亏损是厚积薄发、磨炼内功的必经之路,并非经营不善 [3] - 杨新元表示,科创板上市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和新起点,未来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 [3] 保荐机构观点 - 国泰海通保荐人王永杰指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的尽职调查重心转向行业、技术、市场和商业模式,需要穿透理解并解释清楚行业趋势及技术的原创性与先进性 [4] - 王永杰介绍,当前的尽职调查是偏向未来的尽职调查,估值需基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而非历史收入利润 [5] - 中信证券孙毅表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以更包容的上市标准、更契合的监管逻辑、更完善的发行机制,为“硬科技”企业量身打造了资本市场新赛道 [5] 投资机构观点 - 参投机构认为,科创板“1+6”政策改革拓宽了退出渠道、提升了投资精准度、优化了资本循环效率,有力推动了“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7] - 必贝特参投机构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表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打破“唯盈利论”桎梏,允许在审企业增资扩股,形成“技术突破—资本反哺—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 [8] - 西安奕材参投机构中网投指出,科创板激发了中国创投行业的投资热情,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8]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上新”!各方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28 12:59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上市事件 -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公司于10月28日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截至上市日上午收盘,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股价分别上涨202.96%、210.21%、93.7% [2] 上市企业观点 - 上市有助于公司加大产业投入,加快生产线速度,缓解市场紧张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5] - 科创板上市激活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从跟跑仿制转变为创新 [5] - 科技型企业前期需投入大量资本进行长期研发,阶段性亏损是厚积薄发、磨炼内功的必经之路,并非经营不善 [5][6] - 科创板上市是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和新起点,公司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构建更坚实的核心竞争力 [6] 保荐机构观点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代表资本市场从服务成熟企业转向培育早期企业,上市价值导向从以盈利为导向转向以未来产业为导向 [8] - 尽职调查重心从财务真实性、内控有效性转向行业、技术、市场、商业模式,需穿透理解并解释行业趋势、技术原创性与先进性 [8] - 估值方法从基于历史收入利润转向基于未来预测,需要科学家具备投资人思维 [9]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相关企业申报IPO意向踊跃 [9]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以更包容的上市标准、更契合的监管逻辑、更完善的发行机制,为"硬科技"企业打造资本市场新赛道 [9] 投资机构观点 - 科创板"1+6"政策改革拓宽投资机构退出渠道,提升投资精准度,优化资本循环效率,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2] - 改革打破"唯盈利论"桎梏,让更多"硬科技"企业获得资本助力,形成"技术突破—资本反哺—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 [13] - 科创板激发中国创投行业投资热情,成为科技创新再次加速前进的"助推器" [13]
推动加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构建科技型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
金融时报· 2025-10-23 14:12
政策导向与总体成效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推动股权投资和并购贷款试点落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 - 2025年以来青岛地区科技贷款较年初增速达到11%,科技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8%,金融支持对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 [2]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指导银行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科技专业支行、建立科技金融中心等形式,打造专业队伍并优化审批流程,针对性满足科技型企业需求 [2] - 加力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运用多维数据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高科技金融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实施差异化不良容忍度制度 [2] - 研发丰富科技金融特色产品,不断完善与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覆盖科技创新全流程的产品体系 [2] 股权投资试点进展 - 自2024年9月试点政策发布以来,青岛推动建立四项机制,实现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基金签约落地 [3] - 目前青岛共签约8只基金,意向总金额152.2亿元,其中农银投资、工银投资完成2只基金注册,注册规模共计12.2亿元 [3] - 农银投资完成省内首笔智驾芯片领域8000万元投资,实现“资金链”对接“创新链” [3] 并购贷款试点成果 - 自2025年3月试点政策发布以来,青岛金监局全面摸排近9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购融资需求,一企一策进行政策适用研究 [4] - 试点政策发布一周内即推动首批两单试点业务落地,效率居全国第二 [4] - 截至9月末,青岛已授信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23笔,授信金额91.3亿元;放款20笔,金额合计67.59亿元 [4] 科技保险创新与银保联动 - 2025年2月青岛市落地全国首单专利密集型产品责任保险,针对专利侵权风险及产品缺陷提供全链条风险保障 [5] - 2025年8月落地全国首批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提供专利实施失败损失、被侵权损失、侵权责任三大保障 [5] - 青岛市首单“科技研发贷款+研发转化保险”及首单“中试贷款+中试保险”保贷联动业务落地,银行融资与保险保障相结合 [5]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连续六年全程参与浦江创新论坛,举办科技金融创孵生态论坛并发布多项方案成果
新浪财经· 2025-09-29 17:34
论坛背景与定位 - 浦发银行作为主要合作伙伴连续第六年全程参与2025浦江创新论坛并助力举办[1] - 浦发银行联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举办"浦江共话:金融赋能创新引擎——科技金融创孵生态论坛"作为浦江创新论坛重要组成部分[1] - 论坛聚焦科技金融与创新孵化深度融合 旨在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1] 参与方与核心议题 - 论坛汇聚政府部门 监管部门 金融机构 创投机构 高校科研院所 科技企业及孵化器代表[3] - 共同探讨科技金融政策创新 服务模式升级与生态共建等核心议题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3]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强调持续优化科技金融生态 强化对科技创新全链条金融支持[5] - 浦发银行表示将深化"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 全方位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5]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联合多家单位推出"浦科e享"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以"政银担"协同为机制核心[7] - 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信贷 投资 担保等多类资源 提供便捷高效数智化金融服务[7][8] - 展示"投后管家"创投服务智慧平台 针对创投机构提供募投管退综合解决方案[10] 生态联盟建设 - 多家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共同启动"科技金融创孵生态联盟"[13] - 联盟将在资源对接 项目孵化 投融资服务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 构建开放协同高效创新生态网络[13] - 启动"浦发银行科学家支持计划" 依托复旦大学-浦发银行F-LAB科学家创业营等平台[14] - 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转化 创业孵化到产业落地全方位赋能 加速硬科技项目市场化[14] 行业洞见与研究成果 - 机构负责人围绕"科创投资新趋势与资本赋能""生命科学工程化之路"等主题发表演讲[17] - 浦发银行就"跨境孵化与跨域赋能"议题分享对构建开放共赢孵化生态的见解[20] - 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发布《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4》 综合评析上海科技金融年度发展[22][23] 未来规划 -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将继续深化与科创生态各方合作 构建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科技金融生态体系[25] - 为上海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25]
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21:45
资本市场定位与政策支持 - 资本市场是连接"科技-产业-金融"的重要枢纽,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1] - 科技部提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健全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为科技领军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提供便利[1] - 推出了科创板改革'1+6'措施,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1] - 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包括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和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1]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成效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71家企业完成发行,合计募集资金达674.06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企业达到45家,占比超六成[2] - 2021年以来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合计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2] - 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达到8000亿元[2] - 自去年9月份"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全市场新增披露并购重组项目突破184单,重组目的多为聚焦主业和产业合作[2]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为288家主体发行超6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2]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机制与优势 - 资本市场通过风险分散、精准定价、便捷退出三大优势有效匹配创新需求[3] - 科创板、北交所等市场定位清晰,聚焦服务"硬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渠道持续拓宽[3] - 试点注册制改革提升市场包容性和效率,一批关键技术企业成功上市[3] -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链条更趋完善[3]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 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支持路径,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展[3] - 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优化各板块定位和衔接机制,畅通"募投管退"循环[3] - 完善基础制度,持续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并加强投资端建设[3]
大连高新区:一体化金融服务为企业纾困
科技日报· 2025-09-01 15:35
文章核心观点 - 大连高新区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支持 促进科技企业发展 [1][2][3] 金融服务措施 - 中信银行为深蓝肽提供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通过科创e贷产品 [1] - 云动力科技获得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缓解研发资金压力 [1] - 金融机构已向区内企业授信14.11亿元 [2] - 采用"一企一策"定制金融解决方案 实现精准滴灌 [2] - 构建"融资+服务+资源对接"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 [2] 企业技术优势 - 深蓝肽实现国内首创抗肿瘤活性肽段研发技术 从海洋生物和中药材提取功能肽 [1] - 云动力科技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产品 兼容超过100种传感器 [1] 服务体系建设 - 举办线下宣讲活动 邀请银行证券律所等机构分享融资策略 [3] - 提供专属融资产品和股权投融资策略等四大维度解读 [3] - 优化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3]
广东证监局:构建并购重组“标的库” 着力提升上市公司并购质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22:35
监管政策导向 - 广东证监局以严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广东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阵地 [1] 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支持 - 优化上市服务体系 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结合板块定位在沪深北交易所相应板块上市 [1] - 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到港交所等境外市场上市 [1] 直接融资工具拓展 - 引导企业用好用足融资工具 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公募REITs知识产权ABS等融资规模 [1] - 交易所债券市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 推动上市公司开展产业并购和转型升级 支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展并购 [1] - 并购六条重组新规在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做出配套规定 [1] - 广东企业行业组织成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 构建并购重组标的库提升并购质效 [1] 耐心资本培育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 - 支持私募股权机构规范发展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 [2] - 深化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建设 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二手份额转让基金(S基金) [2]
让“科技—产业—金融”形成良性循环 济南以金融活水润泽科创沃土(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29 05:54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 济南市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生态链 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1] - 形成"六专四价"工作体系 专营机构支撑 专属产品支持 专项政策引导 专家团队服务 专门板块培育 专业载体聚焦[4] - 实现人才团队可作价 信用数据可定价 知识产权可估价 科创企业可评价的融资机制创新[4] 科创企业融资成效 - 济南科创企业贷款余额从2021年末1098.4亿元增至2024年二季度末3039.78亿元[2] - 科创企业获贷率达42% 较2021年提高3.7个百分点[2] - 建设银行通过"科创桥"产品为芯慧微电子提供首笔200万元贷款 基于知识产权和科技人才要素评估[1] - 晶正电子凭借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获得1000万元"人才贷"[3] 科创企业成长数据 - 济南科创企业数量从2021年6800多家跃升至目前超10000家[3] - 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58%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63%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长3.6倍[3] - 2024年1-6月569家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达278.1亿元[3] - 124个项目(人选)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占全省42.76%[3] 金融服务创新举措 - 发行山东首只科技创新次级债券[2] - 率先设立市级层面知识产权运营基金[2] - 完善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2]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集聚100多家科技企业和100余家金融机构 提供全生命周期科创金融服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