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最新发声!巩固新能源汽车“内卷式”竞争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券商中国· 2025-07-28 21:04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9.5% [2]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2] - 截至6月底5G基站达455万个,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2] 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 -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2]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应用 [2] - 启动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等产业政策 [3]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3] 重点行业政策动向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3]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4] - 光伏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汽车差异化破局成为结构性行情主线 [5][6] 市场机构观点 - "反内卷"政策已升级为供给侧2.0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协同的政策体系 [5] - 光伏、汽车、农业、周期品将率先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5] - "反内卷"政策强度持续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 [7]
工信部最新发声!事关“反内卷”和扩内需等
证券时报· 2025-07-28 20:55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9.5% [1]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1] - 截至6月底,5G基站达455万个,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1] 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 -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1][2] - 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1]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 -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 -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 [1] - 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1] -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 [1] -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1] 扩大内需与科技创新具体措施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2]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3]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等产业发展政策 [3]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完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3]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3]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4] - "反内卷"政策已升级为供给侧2.0、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协同并进的政策体系 [4] - 光伏、汽车、农业、周期品将率先受益,光伏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汽车差异化破局等构成结构性行情主线 [4] - "反内卷"政策强度不断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 [5]
高效链条牵引科技与产业融合
经济日报· 2025-07-19 06:01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链融合 -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链博会通过成果发布、融资路演等活动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1] - 创新链专区成为链博会亮点,各界共识认为需通过供应链将科技成果链接到实际场景中才能发挥生产力引领作用 [1] - 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核心,对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全球产业链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识产权运用与转化成效 - 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资源库,为45万家企业提供对接服务 [2] - 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累计达102.5万次,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2.7万次,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2] - 数字技术进步加速产业创新,但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复杂性,高科技产业专利交叉集聚趋势显著 [2] 链式协同创新与产业升级 - 简单供需对接已不足,需通过技术渗透、资源整合等链式协同创新降低研发成本,突破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卡点 [3] - 链博会倡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3] - 高科技产业如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研发涉及多领域交叉,创新成果互为支撑 [2][3]
支持全球青年创新创业,上海这场论坛将提供投融资服务
第一财经· 2025-05-06 20:39
论坛定位与目标 - 论坛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核心 已成为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会客厅和服务青年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1] - 论坛亮点聚焦青年 服务 平台三个关键词 旨在汇聚全球青年 助力成长发展和事业进步 [1][2] - 首次创新打造上海青年科创嘉年华 聚焦青年创新创业全过程 全要素 全链条 [1] 服务内容与资源支持 - 提供多层次 多元化 高效率投融资服务 探索投资机构与青年项目融通合作新范式 [1] - 推动7个基地成为青年创业融入上海第一站 在资金 场地 居住 子女教育等方面强化支撑 [2] - 上海创新创业导师团2024年开展专业服务21场 科创服务团服务初创企业280家 开展专业服务25场 [2] 活动形式与赛道设计 - 青年科创嘉年华采用特色舞台+顶尖科技展示+线下匹配空间+线上融合推广方式 融合科创+文创与深度内容+青年氛围 [4] - 设置生命健康 人工智能 前沿科技三个赛道 覆盖文创科技 先进制造 绿色能源 新材料等领域 [6] - 通过分赛道项目路演与点评 促进项目融资及成果转化 为优质项目搭建资本与产业桥梁 [4][6] 产业聚焦与专家参与 - 生命健康与人工智能赛道为全球科技创新核心竞争领域 也是上海科创中心重点布局方向 [6] - 邀请投资人 产业权威专家及龙头企业创始人 通过主题演讲和点评解析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5] - 嘉宾分享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实战案例 提供战略视野与商业洞察助力把握市场机遇 [5]
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 技术+产业融合驱动 激活生命科技增长引擎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06:4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集体外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及生物制药为一体,定位为诊疗一体化方案提供商,加速向生命科技国际领军企业转变 [2] - 公司通过构建"研发-转化-反哺"的创新闭环体系,实现创新效能与经营质量的动态平衡,打造从诊断产品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可持续创新生态 [5] - 公司以产业链纵深多元协同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战略合作、产业并购等方式,打通从体外诊断到生物制药的诊疗一体化产业链 [6]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达3.6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53.36%,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4.79%,新获国内外注册准入证书、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均超200项 [4] - 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注册、准入近1800项,全球在申请且当前有效专利1400余项 [4] - 公司构建了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技术平台,形成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推出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等创新产品 [3][5]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构建呼吸道"6+X"门急诊快速核酸检测方案,一次采样40分钟完成常见流感样病例检测 [2] - 在妇幼健康领域构建宫颈癌防控产品矩阵,在血源感染性疾病领域自主研发血液筛查核酸检测产品(国内首个获欧盟CE List A认证) [3] - 推出传染病数智化系统接入DeepSeek-R1模型,管理效率显著提升,赋能AI+医疗业务场景 [3] 管理体系与运营模式 - 公司设立妇幼、测序、肝炎等垂直产线,成立呼吸道事业部,形成矩阵式管理体系,推动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等深度协同 [2] - 创新打造"医院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三端合一接续性医疗服务模式 [3][4] - 建立以长沙、上海、北京为战略枢纽,叠加长三角产业基地的国际化与供应链优势的产业布局 [5] 国际化与产业生态 - 实施"一国一策""一地一策"国际战略,通过本土化合作、国际课题研究等形式加强国际医疗卫生合作 [6] - 诊疗一体化布局聚焦体外诊断(免疫、测序、POCT等)与生物制造(原材料、生物制药)两大领域 [7] - 战略投资项目如英国QuantuMDx、美国First Light Diagnostics的产业转化进程加快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