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锚定“排头兵” 坚决“挑大梁”——在改革开放前沿广东观察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新华社· 2025-10-30 22:29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 目标,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豪迈宣言。 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即日起,新华社开设"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专栏,记者深入田间地 头、企业车间、科研院所等基层一线,以融合报道的形式反映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建议》,学习贯彻 落实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面貌。 九天揽月志,一步一脚印。 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系统谋划布局"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中国经济的"排头兵",经济总量超全国十分之一的经济大省,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和"十五五"待启的重要节点,锚定"走在前列"总目 标,深入谋划推进"十五五"发展,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广东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近日在广 ...
在改革开放前沿广东观察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新华社· 2025-10-30 18:43
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系统谋划布局"十五五"经济社会发 展。 广东,中国经济的"排头兵",经济总量超全国十分之一的经济大省,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和"十五 五"待启的重要节点,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深入谋划推进"十五五"发展,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 新广东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近日在广东多地调研看到,四中全会号角催征,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担当、锐意进取,学习贯 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澎湃,振奋人心。 向"新"而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开栏的话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明确 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豪迈宣言。 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即日起,新华社开 设"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专栏,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科研院所等基层一线,以融合报 道的形式反映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 ...
十五运倒计时10天,广州塔全运主题灯光秀展现粤港澳共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3:19
(原标题:十五运倒计时10天,广州塔全运主题灯光秀展现粤港澳共荣) 南方财经记者谭砚文 实习生张启阳 广州报道 10月29日,广州"城市合伙人"主题活动之"广州之夜·比音勒芬时尚大秀"举行,正式拉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10天的帷幕。 (产品代码: 515170) ★ 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跌: -1.55% 当晚,海心桥化作全长198米的巨型T台,广州以一场融合时尚、科技与文化的视听大秀,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邀约,通过多元业态的跨界融合, 展示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蓬勃生机。 活动上,广州塔上演了一场全运主题灯光秀。屏幕中,高尔夫球员挥杆击出的"流星"划破夜空,联动塔尖灯光变换程序,红、紫、绿三色灯光依 次在塔身铺展交融,分别呼应广州红棉、香港紫荆与澳门绿莲,呈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共生共荣。 整场大秀以"织梦"为主线,串联起广州从海上丝路到湾区枢纽的文明演进,不仅以粤剧、英歌舞等表演展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中国工 程院院士、建筑专家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王迎军,以及体育名将冯珊珊、焦刘洋,体育界名嘴韩乔生、孙正平等 亮相现场,彰显广州活力。此外,演员、模特胡兵、郝 ...
深圳湾口岸推出多项便利化措施 为十五运会提供“安全+高效+顺畅”通行体验
央视网· 2025-10-29 14:36
深圳湾口岸客流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深圳湾口岸出入境客流累计突破4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7%,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1] - 客流增长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跨境支付手段、通关模式及系列通关政策持续优化 [1] 十五运会通关保障措施 - 深圳湾口岸作为十五运会推荐及指定口岸,依托“一地两检”优势推出多项通关便利化措施 [2] - 措施包括常态化设置十五运会专用通道,提前掌握参赛人员物资通关情况,实现口岸与赛场快速连通 [6] - 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为赛事人员提供行程引导、语言支持、紧急救助等服务 [6] - 上海沙滩排球队领队证实团队经深圳湾口岸绿色通道通关,体验良好便利 [4]
省委召开正省级老同志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就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征求意见建议黄坤明主持并讲话 孟凡利出席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9 10:29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就推动广东省“十五五”时期发展听取正省级老同志的意见建议 [1] - 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 [1] - 老同志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谈认识说体会,并对谋划好广东省“十五五”发展和规划编制提出意见建议 [1] 产业发展战略 -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2] - 集中资源力量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下功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增创优势 [2] 改革开放举措 - 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谋划推出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2] - 深化实施“五外联动”,在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中增动力激活力 [2] 区域协调发展 - 致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2] - 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取得显著突破,在开拓县域、开发海洋中释放潜力空间 [2] 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 - 建设高水平法治广东、平安广东,抓好风险防范、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御等工作 [2]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2] - 着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 [2]
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广州日报· 2025-10-26 09:44
会议核心精神 - 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研究广州市贯彻落实意见 [2] - 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3] -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3] 广州发展定位与目标 - 从大局大势中把握广州的方位坐标和使命任务,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昂扬姿态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4] - 推动综合实力和城市功能全方位跃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奠定基础 [4] 产业发展重点 -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5] -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5] 区域合作与开放 - 坚持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推动穗港澳全面合作 [5] - 加快建设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扎实推进引领型改革、制度型开放 [5] 城市建设与管理 - 坚持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深入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5] - 积极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强化城市高水平运营、高效能治理,推动超大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5] 民生与社会发展 - 坚持造福人民根本价值取向,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广州生态建设 [5] -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和民生微实事,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 [5]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经济日报· 2025-10-26 06:16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意义与发展历程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和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实践 [1] - 大湾区建设是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2] - 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2017-2019年为战略谋划阶段,签署框架协议并印发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2年为全面实施阶段,密集出台配套政策;2023年至今为纵深推进阶段,被赋予"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全新定位 [2][3]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 [4] -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创业板注册制和基础设施REITs试点落地,促进资金跨境便捷流动 [4] - 广东连续4年荣获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4] -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区内集聚企业超29万家,推动金融开放等制度创新 [4] - 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培育希音等千亿元级跨境电商平台 [4] 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建设 - 构建以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为结合点,广深港、广珠澳为主骨架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5] - 大湾区布局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建成2家国家实验室、16家省实验室、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32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5]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今年跃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一位 [5] - 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初见成效 [5]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规则衔接 - 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深化,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6] -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持续拓展,围绕人才、资金、车辆、数据跨境流通等方面推出系列政策 [7]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有澳资企业7189家,2.8万澳门居民在此就业生活,文旅会展商贸等"四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60% [7] - 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集聚金融机构超500家,深港国际法务区引进法律服务机构超250家 [7] 深港穗科技集群创新表现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排名全球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1.75万件,科研论文发表量为19.36万篇 [8][9] - 深圳专注于技术研发与产业化,2024年企业研发投入总量居全国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 [9] - 广州侧重基础科研与转化生态,2024年全市共发表科研论文7.08万篇,占集群总量的45.32% [9] - 香港在货币自由兑换、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内地企业出海的理想试验田 [9] 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协同发展 - 深圳、广州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4200家,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10] - 比亚迪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研究,与粤芯半导体形成协同效应 [10] - 前海已上线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深圳(前海)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作 [10] - 广州、深圳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打造直通香港的网络专线 [10] 人才集聚与培养机制 - 截至2024年,广州技能人才总量388.82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约37.7%;深圳技能人才超400万人,高技能人才159万人 [11] - 截至2024年8月,香港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收到超52万份申请,获批率67.31%,超23万人抵港 [11] - 粤港高校"1+1+1"联合资助计划多点开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与香港中文大学等签署合作计划,每年投资超3000万元 [11] - 广州、深圳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支持将成果转化净收益的分享比例提高至50%以上 [12] 科技金融与投资生态 - 截至2024年8月,深圳存续私募基金18028只,占全国总量的13.07% [13] - 广州设立15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500亿元创新投资母基金以及100亿元天使母基金 [13] - 2024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香港的耐心资本每1元投资可带动4元的市场长期资金跟投 [13] - 深创投管理资产超5100亿元,投资企业超1700家;广州产投引入重点产业项目超70个,撬动社会资本超千亿元 [13] 交通互联互通建设 - 深中通道通车1年多来总车流量超3155万车次,深圳至中山车程缩短至30分钟 [15] - 广东城际铁路总长度420.5公里,实现旅客随到随走,深中跨市公交日均发送旅客超7000人次 [15] - 截至2024年9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通行的港澳单牌车累计达282.2万辆次,占口岸总车流量近六成 [15]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15] 民生服务与社会融合 - 构建"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支撑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青创项目超6500个,在孵港澳项目占比超40% [16] - 已有8019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便利执业,截至2024年7月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共16.53万人 [16] - "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已吸纳超10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6] - 港澳居民在广东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超34万人次,已有超5万名港澳居民享受广东社会保险待遇 [16] 跨境医疗与消费融合 - "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达45家,实现大湾区内地九市全覆盖,引进港澳已上市药械品种115种,惠及居民近万人次 [17] - 6家保险公司参与广州市创新药械商业保险保障试点,推出6款普惠商业健康保险 [18] - "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已实现粤港澳三地同步服务,服务对象近9000万人次 [18] - 2024年经深圳各类口岸入境的香港居民超7700万人次,内地访客入境香港人次约3404万,跨境消费热潮持续升温 [19]
(粤港澳大湾区)开通七年 港珠澳大桥成大湾区人员和货物往来“大动脉”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07:29
中新社珠海10月22日电 题:开通七年 港珠澳大桥成大湾区人员和货物往来"大动脉" 作者 邓媛雯 黎钊德 陈绮汐 港珠澳大桥自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以来,一张以大桥为纽带的交通网络不断铺设延伸。如今,港珠 澳大桥已成为大湾区人员和货物往来的"大动脉"。 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22日对外公布,截至10月22日8时,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以下简 称:大桥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七年来,港珠澳大桥各项通行政策与时俱进,不断放宽,带动大桥"车畅人旺"。 "2025年至今,经大桥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已分别超过2510万人次和546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 25%。"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站长陈发球表示,随着大桥口岸客流车流增长态势持续,预计2025年全年, 该口岸客流将突破3000万人次,车流将突破600万辆次。 (粤港澳大湾区)开通七年 港珠澳大桥成大湾区人员和货物往来"大动脉"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出入境港澳居民约为450万人次。2025年1月1日至10 月22日8时,经大桥口岸出入境港澳居民数量已超1436万人次。 ...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09:5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表彰概况 - 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0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给予通报表扬 [1] 受表彰的机构与公司 - 受表彰集体包括广州电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梦工场运营有限公司、前海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等 [3] - 受表彰集体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 [4] - 受表彰集体包括中创新航科技(江门)有限公司、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欣捷安汽车电子(茂名)有限公司等 [5] - 受表彰集体包括广州数据交易所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跨境理财通项目团队、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授信管理与资产保全部等 [6] 受表彰的个人及其所属公司 - 受表彰个人包括莫璐怡(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常瑞华(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芳(北京前海时代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等 [8] - 受表彰个人包括陈一家(深圳市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吴寅骁(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雷震(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 [8] - 受表彰个人包括姜新桥(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涛(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少康(惠州市百利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8][9] - 受表彰个人包括弭永利(艾利荣化工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俊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华波(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等 [9] - 受表彰个人包括陈卫(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志刚(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昊(抖音集团大湾区公共事务总经理)等 [10][11]
中国银行协助在港发行75亿元广东省政府债券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20:09
债券发行核心信息 - 中国银行协助广东省政府在香港成功发行7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1] - 债券发行规模为75亿元 包括3年期35亿元绿色债券 5年期25亿元南沙湾主题债券 10年期15亿元蓝色债券 [1] - 债券定价利率分别为1.72% 1.80%和2.09% 簿记定价峰值订单规模达200亿元 订单倍数达2.7倍 [1] 资金用途与项目投向 - 募集资金将投向合格的绿色 蓝色项目及广州南沙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1] - 筹集资金惠及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 市场参与与认证 - 债券受到来自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 资管 基金等投资者高度关注和踊跃认购 [1] - 中国银行以绿色结构顾问身份参与香港金管局《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拟定 并协助债券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绿色和蓝色债券发行前认证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此次发行有利于深化粤港澳紧密务实合作 支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上新水平 [2] - 吸引国际投资者和境外资金投入大湾区项目 有助于推动大湾区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2] - 深化粤港跨境金融合作 支持香港巩固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 公司角色与业务贡献 - 中国银行担任债券发行的联席全球协调人 联席主承销商兼联席账簿行 结算交割行 [1] - 公司提供债券承销 跨境清算 交易做市及市场研究等全方位服务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协助广东省政府在港澳两地成功发行10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