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贝莱德:港股吸引力持续凸显 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
智通财经· 2025-07-24 21:01
宏观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和国内财政政策发力节奏将成为主导因素 [1] - 2024年市场风格变化显著 2025年风格转变取决于财政政策出台力度 [1] A股市场 - 上半年GDP增速达5.3%超预期 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 [1] - 成交额连续62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显示投资者情绪持续改善 [1] 港股市场 - 恒生指数PE(TTM)仅11.11倍 显著低于海外主要股指估值水平 [1] - 板块估值呈现结构性分化 部分领域仍存在被低估机会 [1] 投资方向 内需拉动 - 互联网行业具备强护城河和政策友好特性 [2] - 运动服饰/食品饮料/地产/物业等行业基本面触底且现金流强劲 [2] 科技创新 - 工业软件/ERP领域技术差距缩小且替代空间大 [2] - 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低空经济具备产业要素优势 [2] -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领域符合底线思维需求 [2] 复合型行业 - 家电/家居/箱包等行业对外需冲击反应过度 内需有望受补贴拉动 [2] - 纺织服装/CXO/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具备全球比较优势 [2] 战略性资源 - 黄金/铀/稀土等资源品可平衡投资组合地缘风险 [3]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与即将到来的“电力帝国”
36氪· 2025-07-24 20:03
国家战略规划与执行 - 中国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前瞻性,当前热点项目如雅下水电工程早在四五年前已纳入国家规划[1] - 大型基建项目遵循"20年设想-10年论证-5年立项-当前开工"的典型时间轴[3] - 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始于70年代构想,2000年启动初步开发,2014年建成首座干流水电站[4] 雅下水电工程概况 - 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创全球单体工程投资规模纪录[7] - 装机容量6000-81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或300座火电厂,年发电量3000亿度可满足3亿人用电需求[13][14] - 采用"裁弯取直"技术方案,计划在50公里内实现2000米落差,远超自然河道200公里落差的效率[11] 工程技术突破 - 需克服高原冻土、地震带、强辐射等极端环境,混凝土浇筑面临冻结膨胀开裂等技术难题[16] - 采用国产TBM隧道掘进机技术,2008年实现盾构机国产化后已在全球广泛应用[21] - 已掌握高寒高海拔筑坝技术,2023年西藏科技奖提名包含《青藏高原复杂条件碾压混凝土绿色筑坝关键技术》[20] 产业链影响 - 直接拉动土木工程行业,建筑工程/工程机械/民用爆破/水利水电板块股票集体上涨[23] - 施工期将创造20万直接就业岗位,带动100万间接就业,占西藏常住人口28%[23] - 预计提升西藏年均收入30%,新增财政收入200亿元/年,拉动本地消费超100亿元[24] 能源战略价值 - 优化能源结构,水电相比风电光伏更具稳定性,可提供电力系统安全冗余[27] - 支持"东数西算"战略,30亿度低价电+低温环境适合建设数据中心,吸引互联网/AI企业[28][29] - 与核能发展形成协同,2023年7月同时推进钍基熔盐堆、铀矿开发、核电机组和聚变研究[35] 经济外溢效应 - 数据中心余热可转化为农业用途,支持高原蔬菜种植,实现能源梯级利用[30] - 远期或通过特高压输电实现电力出口,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37] - 项目规模表明其战略定位超越区域博弈,旨在获取长期经济回报而非地缘政治工具[34]
逆天改命!新疆变国家级粮仓,比当年的深圳还疯狂
金投网· 2025-07-24 18:35
中国正在创造一个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新疆农业。 如果用卫星图俯瞰新疆,就会发现它的主色调是苍黄色。中国第一、第二两大沙漠盘踞其中,沙漠戈壁 占全疆总面积近四分之一。然而戈壁荒漠间,人们写就了一段农业传奇,足以使我们颠覆对新疆、对农 业的一切想象。 它不再是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大漠,而是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塞外江南。在新疆,农业是一幅画,大地是画 布,丰收的作物是颜料。 近十几年来,新疆人一直在闷声干大事,他们在把戈壁纵横的新疆爆改成渔场。2023年新疆水产品产量 18.39万吨,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新疆水产鱼类共88种,除了白斑狗鱼、哲罗鲑、北极茴鱼这些土著 鱼种,新疆的水域还引入了像虹鳟、罗非鱼等外来户,每年能创造30多亿的产值。 美国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新疆这一逆天改命,也是帮咱们国家摆脱了被老美 卡脖子的困境。今天,我们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接近100%的自给率,再也不怕其他国家卡 我们的脖子了。 袁隆平爷爷曾经说,盐碱地本是不毛之地。以前南疆的土地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你以为是下雪,结果 凑近一看,是一层厚厚的盐碱壳,到了春天还会翻碱,明明没有下雨,但地面会跟下过大暴雨一样出现 大 ...
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不可逆转”
新华社· 2025-07-23 10:48
可再生能源转型趋势 - 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已"不可逆转"且"势不可当",太阳能和风能成本优势超越化石燃料[1] - 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达2万亿美元,比化石燃料多8000亿美元,十年内增长近70%[1] - 太阳能成本从化石燃料的4倍降至低41%,海上风电成本低53%[1] - 可再生能源全球装机容量几乎与化石燃料持平,去年几乎所有新增发电容量来自可再生能源[2] 清洁能源发展的驱动因素 - 2023年清洁能源行业贡献全球GDP增长的10%,就业岗位数量超过化石燃料行业[2] - 可再生能源具备安全性优势,避免价格冲击和地缘政治动荡[2] - 太阳能和风能部署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灵活性更高[2] 能源转型的六大机遇领域 - 国家气候计划需更具雄心[2] - 现代化电网和储能系统建设[2] - 可持续满足激增的能源需求[2] - 保障劳动者和社区公平转型[2] - 通过贸易改革拓宽清洁技术供应链[2] - 为新兴市场调动资金[2] 资金需求与金融改革 - 2030年前清洁能源资金需增长五倍以上以实现1.5摄氏度控温目标[2] - 需改革全球金融体系,提升多边开发银行借贷能力并实施债务减免[2]
“亿吨级”启航!渤海再添能源重器,中国海油垦利10-2项目投产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16
中国海洋能源开发进展 - 中国海油宣布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顺利实现投产,标志着中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迈出新步伐[1] - 该项目展示了中国在海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勘探与开采能力持续进阶[1] 垦利10-2油田群概况 - 垦利10-2油田群是我国海上最大规模的浅层岩性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3] - 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凹陷带,平均水深约20米,属于近海浅海区,具有开发效率与作业可控性优势[3] - 项目分为两期开发,一期工程计划铺设79口开发井,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可达约3000吨[3] 技术突破与环保创新 - 该项目采用的浅层岩性油田开发方案填补了渤海区域在此类地质条件下大规模高效开发的技术空白[3] - 在环保与低碳化运作方面做出诸多创新尝试,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3] 能源战略意义 - 垦利10-2油田群的投产将为中国构建稳定、可持续的油气供应体系注入"硬核"力量[3] - 在能源地缘格局复杂化背景下,夯实本土资源供应能力是提升中国能源战略主动权的关键步骤[4] - 随着二期项目推进,垦利10-2油田或将成为渤海油田群的新"核心引擎"[4]
波兰发现重要油气储藏,或缓解欧洲能源危机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2:32
能源发现 - 中央欧洲石油公司在波兰波罗的海沿岸发现重要常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可能成为该国最大碳氢化合物储藏及欧洲十年来最重要常规能源发现之一 [1] - 发现位于希维诺乌伊希附近的沃林东1号井,距离城市约6公里,初步数据显示含2200万吨可开采原油和凝析油及50亿立方米商业级天然气 [1] - 更大范围租赁区块面积593平方公里,预计蕴藏超过3300万吨原油和凝析油及270亿立方米天然气 [1] 储量影响 - 截至2023年年底波兰石油储量约2020万吨,若发现确认将使储量翻一番以上,成为波兰历史上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储藏 [1] - WE1井钻探由自升式平台完成,位于水深9.5米处,垂直深度达2715米,标志海上勘探技术成功应用 [1] 公司表态 - 中央欧洲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称此为公司和波兰能源行业历史性时刻,沃林东是有前景的油田且能释放波罗的海地质和能源潜力 [2] 能源安全与经济影响 - 发现对波兰能源安全和经济独立性产生深远影响,符合其加强本国能源开采以减少对外依赖的政策方向 [2] - 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地缘政治不稳定背景下,发现可有效提升波兰能源自主性 [2] 欧洲能源格局 - 发现对欧洲能源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欧洲努力减少化石燃料依赖,传统能源补充性供应仍不可忽视 [2] - 波兰本土重大资源发现可为欧洲提供更稳定能源供应,项目发展可能引发欧洲能源市场变革及政策合作变化 [2]
能源安全的战略突围。雅江水电,彻底打通国运的中华民族崛起工程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09
【看,雅江这条巨龙在腾飞 / 来自网络】 吾球商业地理: 雅鲁藏布江的激流奔涌了千万年,如今,它将以一种新的方式滋养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雅江水电工程,这座矗立在雪域高原的超级工 程,不仅输送着清洁电力,更传递着中国发展的智慧、决心和担当。它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见证,更是通向未来的桥梁——连接着中国的强国梦, 也连接着人类共同的绿色未来。 来源:王千马 吾球商业评论 然而,我早已看穿了一切 采写/余徐刚(学者,作家); 主编/王千马; 图片/网络; 编制/大腰精+牛儿响叮当+咿呀丫 2025年7月20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工程的开工建设,这不仅是中国能源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更是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关键落子。 这项规划装机容量高达7000万至8100万千瓦的超级工程,其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能源项目范畴,它承载着破解发展瓶颈、平衡区域格局、提升国 际话语权的多重使命,正在以深远的战略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格局。 能源安全的战略突围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支柱,也是大国博弈的战略焦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结构的深层矛盾始终是制约发展的关键 瓶颈。 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火电占比仍高达 ...
Mhmarkets迈汇:煤炭与清洁能源的角力
和讯网· 2025-07-21 21:35
美国能源政策转向 - 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和《两党基础设施法案》推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燃煤发电比重持续下降 [1] -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能源战略逆转,煤炭被重新列为应对能源缺口的主要手段,计划增加煤炭产能 [1][2] - 煤炭占美国电力结构不到20%,但在政府支持下比例可能反弹 [2] 煤炭产业现状与影响 - 煤炭燃烧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41%,并伴随大量甲烷排放 [1] - 1999年至2020年间,美国480座燃煤电厂排放与约46万例联邦医保覆盖人群死亡相关 [1] - 2008年至2023年美国煤电降幅超过50%,主要被风能和太阳能替代 [1] 特朗普政府煤炭政策 - 签署《重振美国清洁煤炭产业及修订行政命令》,强调能源独立和出口竞争力 [2] - 放宽环保监管,延迟老旧电厂退役,鼓励联邦土地煤矿开采,推动油气增产 [2] - 美国能源部提供2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煤炭技术项目,恢复国家煤炭委员会 [2] - 部分燃煤电厂如JH Campbell和Monroe电厂被要求继续运营或延长寿命 [2] 政策反对与博弈 - 地方政府、公用事业监管部门、环保组织及消费者团体通过法律途径挑战能源部决定 [3] - 反对者认为可再生能源能更高效、低成本满足电力需求 [3] -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批评继续运行燃煤电厂代价高昂、环境有害且违反法规 [3] - 美国能源政策面临两极博弈,未来煤炭产业回暖取决于环保法规、清洁能源扩张及市场反应 [3]
就在稀土还没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浓缩铀
搜狐财经· 2025-07-20 13:15
浓缩铀贸易与供应链 -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对美浓缩铀出口额1.185亿美元 同比降幅超60% [1] - 美国核电系统70%燃料依赖进口 俄罗斯铀供应2028年将完全禁运 [1] - 全球仅10国具备商业化浓缩铀产能 中俄合计占比超50% [3] 美国核电行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核电当前占全国电力供应18% 计划2050年装机容量增至400吉瓦(当前水平4倍) [4] - 本土唯一浓缩铀厂属外资所有 森特鲁斯能源2023年仅生产20公斤高纯度铀样品 [4][7] - 1998年铀产业私有化后 美国浓缩铀公司2014年破产重组 技术人才严重流失 [4][7] 中国核电发展与资源布局 - 中国2024年底在运核电机组57台 总装机59.4吉瓦全球第一 在建27台机组 [9] - 中核国际股价上涨200% 鄂尔多斯发现超大型铀矿加固能源安全 [9] - 2035年核电占比目标10%(2024年4.73%) 2060年目标18% [9] 全球铀市场动态 - 2025年现货铀价79美元/磅 长期协议价80美元/磅 [8] - 哈萨克斯坦占全球铀产量大部 但复产进度影响供应 [10] - 铀储备预计2080年耗尽 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8][9] 战略竞争格局 - 中国浓缩铀出口量从2024年33.8万吨降至2025年前五月12.4万公斤 [5] - 美国禁止俄罗斯铀进口法案2024年生效 2028年全面实施 [5] - 中国海外铀资源布局包括收购纳米比亚罗辛矿 [7]
中国发现大批10万吨铀矿!美封锁失败,造多少核弹我们说了算
搜狐财经· 2025-07-20 12:29
铀矿资源发现与核能自主供应 - 中国在铀矿资源方面取得显著发现,有望实现核能自主供应[3] - 2023年10月28日国际天然铀资源发展会议在北京召开,聚焦中国能源安全未来走向[3] - 中国铀业集团表示国内铀矿探明储量庞大且数量惊人[3] 中国铀矿储量和全球地位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铀矿生产和储备大国之一,储量不逊色于澳大利亚[5] - 凭借完善的工业体系,中国可实现铀矿自给自足甚至出口[5] - 中核集团表明中国铀矿勘探、开采到精加工全链条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6] 铀矿资源与核能应用 - 铀矿是核工业发展核心,为核电站提供必需铀元素并可提取稀土等宝贵资源[6] - 铀矿提炼后的高浓度铀是制造核武器的关键原料[5] - 中国铀矿储备增加对核武器研制规模具有决定性作用[7] 国际竞争与能源战略 - 美国90%以上铀矿依赖进口,而中国通过自主开发不断增加储备[7] - 美国对华制裁促使中国专注于技术创新和资源自主开发[9] - 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紧密协作,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12] 能源可持续发展与技术突破 - 中国在铀矿资源取得成就的同时,仍需解决资源运输和利用效率问题[12] - 中国提出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战略,通过全球化视野解决瓶颈问题[12] - 已研发出沥青再利用技术,充分发挥资源最大价值[12] 行业前景与竞争力 - 中国能源产业持续探索技术创新,借鉴他国经验强化竞争力[14] - 美国制裁推动中国快速进步,能源领域崛起势不可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