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色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300多家涉海龙头企业集结2025中国海博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9:23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于10月28日在深圳开幕,展览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 [1] - 展会汇聚超过300家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企业 [1] - 本届海博会首次实行市场化办展,核心原则为“市场主导、以会促展、突出深海、国际多元” [1] 核心展区与产业覆盖 - 展会设海洋能源、深海科技、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四大核心前沿展区 [3] - 展会延伸覆盖海洋现代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三大高潜力应用领域 [3] - 参展企业包括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汇聚沿海经济强省和重点海洋城市的产业集群 [3] 论坛活动与国际合作 - 海博会重点策划七大核心论坛,话题覆盖蓝色经济增长、海洋法治建设、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领域 [3] - 展会特别引入APEC国际海洋研讨会等高端国际会议,实现“全球智慧为海洋所用” [3] - 在蓝色经济新增长论坛上,组委会将首次发布蓝色创新企业榜单、卓越展商系列奖项以及蓝色经济贡献奖 [5] 产业服务与平台价值 - 展会聚焦全产业链服务,从企业需求对接、产业资源链接到交易合作促成,全方位为涉海企业打通堵点 [1] - 平台支持优质企业进行展览展出、产品发布、品牌传播与投融资对接,助力企业提升行业影响力与全球竞争力 [5] - 通过榜单发布和奖项设置,集中展示中国海洋产业的前沿成果和新兴力量 [5] 科普教育与公众参与 - 展会策划“向阳红10”科学考察船和“海洋地质十号”地质调查船公众开放日、极地知识进校园等海洋科普活动 [5] - 展会期间举办“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启航仪式,该行动旨在创新海洋科考范式,联结科学-产业-公众 [7] - 海博会期间推出海洋周系列主题活动,覆盖艺术、知识、味道、运动、休闲、生态六大板块,近50场民众活动 [7]
葛红亮:东盟以合作韧性引领区域未来
搜狐财经· 2025-10-28 07:15
为实现这一目标,东盟国家对内强化经济共同体建设,例如推动《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 (DEFA)、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第二议定书的修订。对外,东盟则致力于深化现有合作、拓 展新伙伴关系,以编织新的国际贸易网络来增强区域韧性。 建立和推动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全面生效落实及 其持续深化是近些年来东盟以自身为中心增强区域发展韧性与包容性极具代表性的举措,而依据今年东 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言,马来西亚举办第五届RCEP领导人峰会将继续为该协定的落实 与深化注入新动力。 今年,东盟与中国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谈判与签署,以自贸区3.0版的"蝶变"来直 面世界经济变局加速演进和"逆全球化""对等关税"等外部挑战,紧扣新科技革命、工业4.0的大潮与可 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 作为双向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拓展与成熟的同时,也双向展 现出对包容与韧性的坚定承诺,更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共同成为区域发展韧性与 包容性进步的关键支柱。(作者是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 如今,世界正在经历着 ...
帆船之都汕尾:粤东海滨小城逐浪蓝色经济|粤动21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2:20
赛事活动与城市品牌建设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帆船项目在汕尾举行,吸引来自17个省份的228名运动员参与10个竞赛小项的角逐 [1] - 汕尾凭借455.2公里的海岸线资源,以各项国际国内品牌大赛为抓手,致力于打造中国“帆船之都” [1] - 汕尾首次举办高规格国际赛事为1996年的亚太地区帆板锦标赛,吸引2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名运动员参赛,开启了“以赛立名”的历程 [3] - 近三十年的大型赛事历练使汕尾在赛事组织、裁判执裁、安全保障等方面形成成熟体系,并提升了在国际帆船领域的知名度 [3] - 赛事带动下,汕尾建立起全国帆船帆板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形成完备的帆船人才链条 [3] 体育旅游与消费带动 - 今年“五一”假期超20万游客涌入金町湾,酒店民宿入住率高达95% [4] - 上半年汕尾全市旅游总收入达58亿元,同比增长29.3%,规上文化体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 [4] - 通过举办星夜帐篷节、海洋音乐会等活动将体育元素融入文旅,打造独特的帆船旅游业态 [4] - 芒果卫视综艺节目《假期中的她们》在汕尾取景,再次带火当地帆船运动 [4] - 汕尾计划继续创新以帆船、游艇、冲浪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并出台政策支持水上运动产业,吸引更多赛事落户 [4] 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 - 今年上半年汕尾海洋生产总值增速达10.4% [1] - 汕尾今年投入14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总投资达36亿元,其中包括总投资1.55亿元的华润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 [5] - 海洋牧场项目创新构建“鱼—贝—藻协同共生系统”,试养的红鳍东方鲀市场价达每公斤120元,并同步推进300公顷牡蛎立体养殖带,预计年增产1万吨 [5] - “拿海即开工”的政策创新吸引中广核、华润等央国企加快投资,打造“海上粮仓+蓝色能源”融合发展路径 [5] - 广东海上项目训练中心具备优越自然条件,全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风速9.2米/秒,海风年可利用小时数约3700小时 [2] 城市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汕尾以“融湾先行”为方向,深度融入深汕特别合作区增长极建设与深惠汕发展轴空间发展体系 [6] - 专家认为发展海洋经济是汕尾实现突围的唯一路径,建议加大开放,引进深圳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海洋科技项目,实现“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7][8] - 从传统渔业现代化转型到新兴产业“融湾”生长,驱动城市在蓝色经济中发展 [8] - 帆船运动被视为城市全面转型的发展引擎,其网红和品牌效应可为发展海洋科技、旅游、商贸带来新动力 [4]
2025海博会首推市场化办展“新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20:39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会主题为“数智深蓝 共创未来” 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 [1] - 首推市场化办展新机制 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让市场活力成为核心驱动力 [1] 产业与市场聚焦 - 展会精准锁定海洋产业核心赛道 重点覆盖海洋智能装备 海洋电子信息 海洋新能源 海洋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 [1] - 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亿元 拥有11万家涉海市场主体 [4] - 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实现2000万吨以上稳产 [4] 重要活动与合作 - 策划七大论坛 涵盖蓝色经济 海洋法治 全球治理等话题 [3] - 将首次发布蓝色创新企业榜单 卓越展商系列奖项 蓝色经济贡献奖三大蓝色榜单 [3] - 五方将签署共建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协议 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研发机构 [3] - 将举办深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 并首次举办蓝色浪潮大会以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3] 配套活动与行业地位 - 将举办近50场海洋周主题活动 覆盖艺术 知识 运动 休闲等多个板块 [3] - 深圳船舶金融租赁资产规模达179亿元 稳居华南第一 [4] - LNG接卸量连续四年领跑 在游艇方面跻身“千艇之城” [4]
首次市场化办展,2025海博会10月28日在深圳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9:42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概况 -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面积为4万平方米,主题为“数智深蓝 共创未来” [1] - 本届海博会首次全面实行市场化办展,核心原则为“市场主导、以会促展、突出深海、国际多元”,旨在通过全链条服务让市场活力成为展会核心驱动力 [1][3] 海博会核心亮点 - 亮点一为新机制,即首推市场化办展,聚焦全产业链服务,为企业打通堵点、衔接断点 [3] - 亮点二为新前沿,即聚焦深海科技,重点覆盖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海洋现代服务业等核心赛道,致力于打造“技术-产业-应用”新生态链 [3] - 亮点三为新标杆,将在蓝色经济新增长论坛上首次发布蓝色创新企业榜单、卓越展商系列奖项及蓝色经济贡献奖三大“蓝色榜单” [3] - 亮点四为新窗口,即打造国际交流平台,策划覆盖蓝色经济增长、海洋法治建设等前沿领域的七大核心论坛,并引入APEC国际海洋研讨会等高端国际会议 [4] 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亿元,集聚了11万家涉海市场主体和6000多家“四上”涉海企业,并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 [1][7] - 具体产业成就包括: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稳产2000万吨以上,船舶金融租赁资产规模达179亿元,LNG接卸量连续四年领跑,游艇产业跻身“千艇之城” [7] 深圳海洋产业支撑体系 - 科技创新方面,深圳加快海洋大学等创新载体建设,已集聚370多个涉海科研团队,2024年涉海企业发明专利增至8万多项,头部科技企业如华为持续落地“无人+”应用场景 [7] - 政策与金融支持方面,深圳成立了海洋金融联盟,其中国开行涉海融资余额超300亿元,建行提供300亿元专属授信,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并计划设立产业引导基金 [7] 深圳海洋经济国际影响力 -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四,拥有275条国际班轮航线连接全球10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 [8] - 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并已签约20个成员国,深圳还承接了3项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 [8] - 在《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中,深圳总排名第11位,跻身全球海洋城市第二梯队头部,其中科技创新排名第四、经贸活力排名第七 [8] 中国海洋经济宏观背景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稳步提升至7.8% [6]
未来五年 中国经济里蕴藏这些新机遇
央视新闻· 2025-10-24 19:15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机遇 - 新兴支柱产业将催生多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集群 [3] - 未来产业蓄势发力,涵盖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领域 [3] - 未来10年这些产业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5] 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增长潜力 - 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约11万亿元 [7] - 未来五年绿色低碳产业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将通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 [7] 传统产业优化与新市场空间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在未来五年将新增约10万亿元市场空间 [9] - 产业优化过程将涌现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就业岗位,使传统产业优势更加明显 [9] 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 未来五年国家预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 [11] - 投资策略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将成为重要发力点 [11]
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亿元,海博会将于下周举办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18:34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概况 - 博览会将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主题为“数智深蓝 共创未来” [1][6] - 展会包含展览、论坛、配套活动三大板块,核心亮点概括为“四个新”:新机制、新前沿、新标杆、新窗口 [6][7] - 将首次发布三大“蓝色榜单”:蓝色创新企业榜单、卓越展商系列奖项、蓝色经济贡献奖 [6] 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亿元,拥有11万家涉海市场主体和6000多家“四上”涉海企业 [3] - 船舶金融租赁资产规模达179亿元,稳居华南第一,LNG接卸量连续四年领跑 [3] -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四,拥有275条国际班轮航线连接全球10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 [4] 海洋科技与创新进展 - 深圳集聚了370多个涉海科研团队,2024年涉海企业发明专利增至8万多项 [3] - 海洋大学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海洋智能装备公共服务平台等已揭牌运营 [3] - 展会将重点覆盖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海洋现代服务业等核心赛道 [6] 政策与金融支持 - 今年7月成立海洋金融联盟,国开行涉海融资余额300余亿元、建行提供300亿元专属授信同步落地 [4] - 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聚焦技术研发,并计划设立产业引导基金进行精准扶持 [4] - 水下机器人、游艇产业等专项规划相继出台,致力于打造最优发展环境 [4] 国际合作与重点项目 - 大洋协会将携手多方签署五方共建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协议,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研发机构 [8] - 国际红树林中心已落户深圳并签约20个成员国,深圳承接了3项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 [4][5] - 将举办深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蓝色浪潮大会等,助力培育深海科技新兴产业链 [8]
未来5年蕴藏哪些新机遇?透过数个“新增长点”看中国经济值得期待
央视网· 2025-10-24 17:58
央视网消息:通过24日的这场新闻发布会,能够看到未来五年中国经济里怎样的新机遇?来看记者的观察报道。 "十五五"也就是接下来5年,中国经济有哪些新的增长点? 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24日举行。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的解读当中,记者注意到,他的回答里就蕴藏着 不少新机遇。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好几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 场。新的增长点还有未来产业,比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称:"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在投资上,未来5年,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力点,这当中也会涌现出不少新机遇。"十五五",我们国家预 计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 今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经济,值得期待。 新闻发布会上还提到了"蓝色经济"和"绿色经济",这也都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现在,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绿色 ...
香港财富传承学院与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基金会携手 推动私人家族资本投入可持续蓝色经济
智通财经· 2025-10-22 19:47
据悉,随着全球投资者对蓝色经济的重视日益增加,香港正把握机遇,将金融实力与海洋生态健康议题 相互结合。作为大湾区资本枢纽及海上门户,香港位处亚洲新兴蓝色金融活动的核心。有最新研究显 示,大湾区海洋生态系统价值达4.9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地生产总值逾35%,突显可持续投资在经济及 生态层面的迫切需求。 香港财富传承学院今日(10月22日)与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基金会(Prince Albert II of Monaco Foundation 或FPA2),结合家族财富与环境创新力量,推动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此战略伙伴合作透过学院的 Impact Link(iLink)平台启动,标志着推动私人家族资本投入可持续蓝色经济迈出重要一步。透过Impact Link,学院与基金会将连结家族慈善家、投资者及创新者共同支持蓝色经济项目,包括可持续航运、减 塑污染、离岸能源及可持续蓝色食品。凭借香港的金融专长及摩纳哥的长期保育使命,此计划旨在加强 以影响力为导向的资本部署。相关经济规模至2050年预期可达5.5万亿美元。 香港财富传承学院主席郑志刚表示,此战略合作体现了他们的共同信念,环境保育应成为传承规划的核 心一部分。香港可 ...
回眸“十四五”|海洋强国:“蓝色引擎”迸发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0-19 09:10
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浩瀚海洋蕴藏丰富矿产、油气和生物资源。"十四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 破10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34%,占国内生产总值7.8%。 海洋是资源宝库。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供应,愈发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安全 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当前,海洋油气资源正成为增储上产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 70%以上。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2024年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海 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近30%。 海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介绍,我国已经成为海洋产业门类 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我国已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规模大、势头好。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位 列全球第一,老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越来越多了,"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以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能和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已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到全球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过每天290万 吨,天津滨海新区已建成国内首条全国产海水淡化生产线。海洋药物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