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圆通速递(600233):上半年兼顾量利平衡,看好下半年业绩弹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7 21: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上半年经营情况符合预期 二季度营业收入188.23亿元同比增长9.84% 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下降6.76% [7] - 件量实现较高增速 上半年业务量148.63亿件同比增长21.79% 其中二季度业务量80.84亿件同比增长21.84% [7] - 成本大幅优化 二季度单票核心成本0.59元/票同比下降0.07元 其中单票运输成本0.34元/票同比下降0.05元 单票中心操作成本0.25元/票同比下降0.02元 [7] - 看好下半年业绩弹性 7月以来国家邮政局在核心产粮区倡导行业反内卷 快递反内卷提价力度超前 [7] - 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5/50.69/59.9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0%/19.1%/18.2%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58.83亿元同比增长10.2%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31亿元同比下降7.9% [6]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总收入780.09亿元同比增长13.0% [6] - 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42.55亿元同比增长6.0% [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8.6% 净资产收益率5.7% [6] 资本开支与投入 - 二季度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达23.12亿元 同比增长78% [7] - 公司在核心区域土地、AI等方面多维投入 布局长远 [7]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14倍 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4x/12x/10x [7] - 当前市净率1.8倍 [2] - 股息率2.09% [2]
毛利回升至约1000元!草甘膦后市还会涨吗?
中国化工报· 2025-08-27 20:16
价格与盈利变化 - 95%草甘膦原粉价格从2.2万元/吨涨至2.6万元/吨,涨幅接近20% [2] - 行业毛利率由负转正达到3.82%,单吨毛利回升至约1000元 [2] - 出口金额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但出口均价有所下降 [3] 需求端驱动因素 - 6-8月为南美传统出口旺季,制剂订单集中下发推动报价上涨 [3] - 上半年草甘膦出口量33.1万吨,同比增长14.2% [3] -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及百草枯等除草剂被禁用带来中长期需求增长空间 [5] 供给端格局变化 - 全球草甘膦年产能约120万吨,其中国内产能81万吨,海外产能38万吨 [3] - 2018至2025年上半年行业未新增产能,2025年国内有效产能稳定在80万吨左右 [4] - 新建草甘膦生产装置被列为限制类项目,行业扩产以技改为主 [4] 成本与库存状况 - 黄磷上半年均价2.33万元/吨,较2024年均价上涨464元 [4] - 烧碱等原材料上半年均价同比上涨11% [4] - 行业库存从5月初7.89万吨降至8月1日3.06万吨,处于历史低位 [5] 市场预期与订单情况 - 主流企业接单情况良好,部分企业订单已排满,短期内存在供应缺口 [2][5] - 在买涨不买跌心态下,内外贸客户采购积极性增强 [5] - 孟山都破产传闻引发全球供应稳定性担忧,对国内价格形成提振 [3]
太平洋给予恒力石化买入评级:油价震荡及检修影响短期业绩,或受益于行业“反内卷”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42
公司评级与业绩 - 太平洋投资银行给予恒力石化买入评级 [1] - 2025年第二季度盈利承压 主要受油价剧烈震荡及检修影响 [1] 行业趋势与前景 - 炼化板块在行业"反内卷"背景下有望持续修复 [1]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行业上市公司普遍上涨 [1]
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新能车ETF(515700)涨超1.0%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37
行业会议与产能状况 - 磷酸铁锂行业在深圳召开闭门会 探讨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方案 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 [1] - 会议聚焦磷酸铁锂行业落后产能出清 该材料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核心正极材料 [1] - 过去两年正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 新增产能建设放缓 磷酸铁锂材料设备行业进入低迷期 [1]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储能锂电池需求高增长及下一代材料量产放量 行业即将启动新一轮扩产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1] - 全国可利用产能大幅攀升至532万吨 产能基数庞大 [1] - 行业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局面 优质产能稀缺 低端产能过剩 全行业产能有效利用率不高 [1] - 头部企业维持70%以上开工率 二三线中小厂商面临产能闲置困境 落后产能需加速退出 [1] 产能淘汰路径与投资机会 - 高工产业研究认为三种磷酸铁锂产能将被淘汰:跟不上产品升级节奏的企业 破产或现金流枯竭的产能 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达到最新产品要求的产能 [2] -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成分股权重近半为电池行业股票 有望受益行业"反内卷" 盘中涨超1.0% [2]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 电机电控 锂电设备 电芯电池 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包括宁德时代 汇川技术 比亚迪 长安汽车 华友钴业 三花智控 亿纬锂能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格林美 [2] ETF产品信息 - 新能车ETF(515700) 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012698) 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C(012699) 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E(024504) [3]
农林牧渔周观点:猪价承压小幅走弱,关注宠物食品线上销售增长-202508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21:15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生猪养殖行业需重视"反内卷"进程,短期价格走弱叠加政策引导可能重启产能调减,中长期盈利中枢与稳定性有望提升 [4] - 宠物食品线上销售保持增长,7月天猫、京东、抖音平台合计销售额20亿元(同比+5%),1-7月累计169亿元(同比+12%) [4] - 白羽肉鸡季节性反弹持续,商品代鸡苗均价3.48元/羽(周环比+18.4%),毛鸡均价3.35元/斤(周环比+2.6%) [4] - 动物保健行业受益养殖盈利回升,金河生物25H1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51.5%) [4] 市场表现 - 申万农林牧渔指数周跌0.1%,跑输沪深300指数(+2.4%) [5] - 涨幅前五:中粮糖业(+35.9%)、申联生物(+14.0%)、晓鸣股份(+8.9%)、ST天山(+7.0%)、朗源股份(+6.7%) [5] - 跌幅前五:正虹科技(-7.4%)、播恩集团(-6.1%)、新赛股份(-5.4%)、海利生物(-5.4%)、东瑞股份(-4.9%) [5] 生猪养殖 - 8月1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3.67元/kg(周环比-0.5%),出栏均重127.82kg(周环比+0.02kg) [4] - 仔猪价格弱势下跌,断奶仔猪销售均价429元/头(周环比-11元) [4] - 自繁自养利润28.85元/头,外购仔猪养殖亏损157.05元/头 [4] - 建议关注牧原股份、德康农牧、温氏股份等成本优势企业 [4] 宠物食品 - 乖宝宠物7月GMV同比+25%(麦富迪+14%、弗列加特+74%) [4] - 中宠股份7月GMV同比+23%(顽皮+20%、Zeal-21%、领先+48%) [4] - 佩蒂股份7月GMV同比+46%(爵宴+57%、好适嘉-19%) [4] - 国产品牌蓝氏、鲜朗、诚实一口同比增速分别为+70%、+17%、+54% [4] 肉鸡养殖 - 白羽肉鸡:鸡苗供应偏紧推动价格反弹,分割品销售均价9052.85元/吨(周环比+1.2%) [4] - 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均价9.5元/公斤,8月以来涨幅约10% [4] - 建议关注圣农发展(白羽)、立华股份(黄羽) [4] 农产品价格 - 玉米现货均价2438.11元/吨,小麦2394.12元/吨 [23][18] - 豆粕现货均价3096.86元/吨,白糖5980元/吨 [21][29] - CBOT玉米期货384.25美分/蒲式耳,大豆1022.75美分/蒲式耳 [36][34]
吉利汽车(0175.HK):扣非净利大增超预期 看好下半年销量 行业反内卷受惠标的
格隆汇· 2025-08-17 03:55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503亿元,同比增长27% [1] - 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超市场预期 [1] - 毛利率16.4%,同比仅下滑0.3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4%,行政费用同比下降6.1%,反映品牌整合效果 [1] - 研发费用增长21.3%,主要用于新车研发和智驾投入 [1] 销量表现 - 1H25总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 [1] - 新能源销量72.5万辆,同比增长126%,渗透率51.5% [1] - 市占率突破10%至10.4% [1] - 出口销量18.4万辆,同比略有下滑 [1] - 新能源出口4万辆,同比增长146% [1] 下半年展望 - 全年销量目标从270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1] - 下半年将投放约5款主力新能源/电混车型,包括3款银河品牌车型 [1] - 7月批发量达23.8万辆,提供批发基础动能 [1] - 下半年出口扩张可平滑过渡内地车市淡季 [1] - 毛利与现金流改善提高促销与渠道补贴弹性 [1] 行业与竞争 - 行业反内卷政策(限制大幅降价、严控高返利)削弱个别龙头价格主动权 [1] - 市场转向配置、驾驶体验、智能化等综合价值 [2] - 银河品牌在座舱智能化、设计感、NVH等方面有优势 [2] 投资评级与预测 - 上调2025年收入预测9.2%,盈利预测31.5% [2] - 目标价上调至24.21港元,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14.5倍 [2] - 维持买入评级,看好下半年销量放量 [2]
行业反内卷:机会还是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8-16 19:11
行业反内卷政策背景 - 本轮反内卷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而非简单去产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产等方式实现提质目标[1] - 内卷指竞争导致行业整体收益下降而非进步,表现为价格战和全行业利润下滑[1] - 政策依据包括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等法治化手段[7] 工业产能现状 - 2025年二季度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4%,较2021年二季度78.4%持续回落[2] - 非金属矿物制品和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降至62.3%和71.3%,设备闲置问题突出[2] - 钢铁、煤炭、汽车、光伏等行业为产能过剩重灾区,平均过剩程度达49%[6] 分行业过剩数据 - 汽车行业潜在过剩产能1700万辆,光伏硅料过剩183万吨[6] - 钢铁和水泥行业潜在过剩产能分别为11亿吨和18亿吨[6] - 多晶硅产能利用率2025年回升至55%,头部企业超70%[16]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假设钢铁、煤炭、汽车等领域收缩5%产能,对GDP增速影响为-0.22个百分点[8] - 汽车行业单车利润从2024年1.5万元降至2025年1.4万元,价格战边际效应递减[15] - 光伏行业CR6集中度从2024年68%提升至2025年76%,200家中小企业关停[16] 与传统去产能差异 - 上一轮以行政主导(钢铁去产能1.5亿吨硬指标),本轮依赖法治化+市场化手段[12] - 国企承担上轮80%去产能任务,本轮光伏/汽车等民企占比超70%[12] - 当前面临总需求疲软(地产销售下滑15%、出口订单指数48.2),需平衡反内卷与稳增长[13] 分行业政策效果 - 汽车行业通过账期缩短至60天,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15] - 光伏行业通过产能置换(新增1吨需退出1.5吨旧产能)和集体减产30%加速出清[16] - 钢铁行业景气度2024年三季度触底,焦煤价格下跌持续改善行业利润[18] 长期转型方向 - 汽车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推动技术升级与出口升级[15] - 光伏行业目标2027年形成技术标准输出+全球品牌溢价优势[16] - 外卖行业从流量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和虚假折扣[18]
吉利汽车(00175):扣非净利大增超预期,看好下半年销量,行业反内卷受惠标的
交银国际· 2025-08-15 16:1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吉利汽车(175 HK)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24.21港元,潜在涨幅27.8% [1][7] 核心观点 - 扣非净利大幅增长102%超预期,1H25营收1503亿元同比增长27%,新能源销量同比增126%至72.5万辆,渗透率达51.5% [7] - 下半年有望受益行业反内卷政策,银河品牌在智能化、设计感等方面具竞争优势,全年销量目标从270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7] - 毛利率16.4%仅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三费控制良好,销售/行政费用增速分别为6.4%/-6.1%,研发费用增长21.3% [7] 财务数据 - 2025E收入预测上调9.2%至3351亿元,净利润预测上调31.5%至156亿元,对应EPS 1.55元 [3][7] - 2023-2027E收入CAGR达25.1%,净利润CAGR达41.3%,毛利率稳定在16%左右 [3][12] - 2025E市盈率11.2倍,市账率1.76倍,股息率3.9%,ROE达16.8% [3][15] 市场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27.87%,52周波动区间7.70-20.35港元,当前市值1901亿港元 [6] - 1年股价表现跑赢恒生指数,200天均价17.35港元 [5][6] 行业比较 - 在交银国际覆盖的整车厂中,吉利27.8%的潜在涨幅处于中游水平,低于比亚迪(47.4%)和小鹏(73.5%) [10]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动态点评:政策推动七月车市平稳增长,行业整治内卷成果初现
长城证券· 2025-08-13 16:0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5] 核心观点 - 7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4.7万辆和9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12.0%,渗透率达54.0%,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1][2] - 1-7月累计产销达759.0万辆和645.5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35.7%和29.5%,淡季仍显韧性 [2] - 政策组合拳有效抑制内卷,7月新能源车降价力度降至11.1%,降价车型从去年23款减少至17款 [4] 市场表现 - 7月乘用车出口47.5万辆(同比+25.0%),其中自主品牌占87.4%(41.5万辆,同比+34%) [3] - 新能源车出口21.3万辆(同比+120.4%),占乘用车出口总量44.7%,1-7月累计出口119.9万辆(同比+57.1%) [3] - 比亚迪和奇瑞分别出口78,364辆和28,023辆,新势力品牌海外表现亮眼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及免征购置税政策推动市场平稳增长 [2] - 反内卷政策使行业秩序改善,促销回归理性,运行压力减轻 [4]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头部自主品牌的海外拓展及调整后的促销策略 [4]
电池产业链反内卷新动作,新能车ETF(515700)开盘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8-13 09:51
行业反内卷共识 - 干法锂电池隔膜骨干企业包括星源材质、中兴新材、惠强新材、沧州明珠、恩捷股份、博盛新材、天鸿新材、康辉新材8家企业达成价格自律、科学释放产能、暂停扩产、加强产业链合作及接受社会监督五项重要共识 [1] - 会议旨在响应国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部署,企业交流了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生产销售情况及未来投产计划,并讨论产品成本构成 [1] - 行业反内卷行动直接催化新能车ETF开盘上涨,该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1] 指数成分与结构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包括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长安汽车、华友钴业、三花智控、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格林美 [2] - 新能车ETF(515700)设有场外联接基金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C(012699)及E(0245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