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期

搜索文档
问题更严重!电池厂账期反超整车
第一财经· 2025-06-24 10:45
汽车产业链账期问题分析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超长账期问题从整车企业向供应链层层传导,中小供应商财务压力显著 [1][2] - 动力电池厂商账期差(152天)比整车(116天)更严重,头部企业话语权突出 [4][5] - 供应链层级结构导致账期差异,市值越大的零部件企业回款能力越强 [5][6] 整车企业账期现状 - 8家乘用车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平均收款周期66天,付款周期182天,账期差116天 [2] - 17家头部车企6月表态将统一支付账期至60天内 [1] 动力电池厂商账期表现 - 8家上市动力电池厂商2024年平均收款周期103天,付款周期255天,账期差152天 [4] - 宁德时代账期差达194天(收款65天/付款259天),但亿纬锂能等厂商付款周期更长(273-283天) [5] 零部件企业分层对比 - 255家A股零部件企业平均付款周期142天,收款周期116天,账期差26天 [5] - 千亿市值企业:福耀玻璃付款81天/收款76天,潍柴动力付款194天/收款59天 [5] - 500亿+市值企业:平均付款147天/收款77天 [5] - 200亿以下企业(占比超90%):平均付款143天/收款119天 [5] - 头部零部件企业中,万丰奥威付款周期仅44天,新泉股份达211天 [6] 供应链结构影响 - 传统供应链层级(Tier1-Tier3)导致话语权分化,底层中小企业同质化严重且技术壁垒低 [2][6] - 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超30%,曾引发广汽集团"为宁德时代打工"的争议 [3] 行业改善动向 - 头部车企与零部件企业被呼吁加入"账期攻坚战",杜绝占用上游资金行为 [7]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建议头部企业带头反"内卷",推动产业链健康发展 [7]
账期不超60天关键看行动(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04
车企支付账期承诺 - 已有十几家车企公开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包括一汽、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和比亚迪、小米、蔚来等新兴车企 [1] - 该承诺响应6月1日实施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 大型企业应在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1] - 政策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应在3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1] 对产业链的影响 - 缩短供应商回笼资金周期 有利于资金用于原料采购、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 [1] - 稳定可预期的付款时间节点能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 [1] - 有助于遏制行业"内卷"和"价格战" 避免供应商利润被过度压缩 [1] 行业长期效应 - 促使车企调整内部现金流模型 提升组织管理效率 [2] - 提升产业链运作效率 保障产品质量和缩短生产周期 [2] - 有望吸引全球顶级供应商 助力优质创新供应商脱颖而出 [2] 国际比较与政策执行 - 发达国家普遍对大型企业支付时间进行规定以保护中小企业 [2] - 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指导 确保法规执行到位 [2] - 政策实施可能使部分企业面临压力 需要帮助化解 [2]
周钘出任领克常务副总经理,距加入上汽MG仅半年
观察者网· 2025-06-21 16:09
人事变动 - 周钘从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转任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向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汇报 [1] - 周钘在MG任职仅半年即离职,此前曾短暂加入小米汽车7个月 [8][12] - 周钘职业经历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小米汽车、上汽MG,现加入吉利领克 [6][8][12] 职业经历与业绩 - 在上汽通用五菱期间主导五菱宏光MINI EV营销,该车型累计销量140万辆并连续成为中国汽车销量冠军 [6][8] - 在小米汽车担任营销负责人仅7个月即离职 [8] - 回归上汽通用五菱后推动宝骏品牌销量同比增长37.1%至4.36万辆 [8] - 在MG任职期间推动品牌改革,1-5月销量达4.32万辆同比增长30% [11] 品牌改革措施 - 为MG制定"YOUNG FOREVER智领风尚"新品牌主张,强调品牌、产品、营销和渠道全面年轻化 [11] - 成立专门品牌团队并重组营销团队,加强公关和新媒体能力 [11] - 规划"3+3+1"产品计划(三款轿车、三款SUV和一款特殊车型),其中与OPPO合作的MG4为年度重点产品 [11] - 指出MG线下渠道不足(仅240多家门店),加强产品知识培训 [11] 行业影响 - 周钘具有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及新势力跨领域经验,其营销理念在不同企业均有实践 [6][8][11] - 强调全球品牌本土化重要性,提出"如果MG在国内卖得不好,在全球卖得再好也不能算中国人掌握的全球品牌" [9]
“60天账期”,四个争议问题与解释
创业邦· 2025-06-21 08:54
核心观点 - 车企提出的"60天账期"倡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解释空间,供应商的真实账期可能远超60天[5][6][8] - 车企支付方式多样(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供应链金融凭证),供应商实际现金回收存在折价和延迟[11][12][14] - 严格执行60天现金账期可能导致部分车企现金流断裂,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采用"新账新办法、老账老办法"的过渡策略[18][19] - 供应链金融平台在政策鼓励下快速发展,已成为车企延长账期、扩大话语权的重要工具[22][24][26]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账期普遍延长,市场集中度下降引发价格战,供应链压力传导成为行业常态[40][44][45] 账期操作细节 - 账期计算起点存在多种标准(发货/开票/验收),整车厂可通过流程设计延长供应商真实账期[6][7] - 极端案例显示:3月发货9月开票11月付款,会计账期60天但实际账期达8个月[8]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供应商实际回款周期存在本质差异[16] 支付方式分析 -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损失约1%,商业承兑汇票约3%,供应链金融凭证损失可能达50%[12] - 国内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票据使用比例呈负相关:周转天数越长,供应链金融使用越多[14] - 供应链金融凭证未转移支付义务,会计上不终止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计算[12] 车企财务影响 - 特斯拉、广汽、理想货币资金覆盖应付账款,财务安全性较高[19] - 比亚迪通过迪链平台实现快速扩张:2021-2023年应付规模从500亿增至4000亿,同期产能从60万辆增至430万辆[28][29] - 比亚迪财务特征:存货周转天数缩短5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103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45天[33][34]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从2018年480家缩减至当前不足40家[45] - 前五大车企市场份额从74%降至55%,市场分散化加剧竞争[40] - 上汽集团账期从50天延长至110天,票据结算占比从6.9%升至超30%[40] 供应链金融发展 - 国内前十大车企中至少8家已运营供应链金融平台[24] - 全行业供应链平台超500家,年确权规模4-5万亿元[26] - 典型案例:比亚迪迪链、长城链、上汽安吉链等(详见表格)[25][27]
一线调查 | 车企 “60 天账期” 承诺:一场艰难的供应链救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20:45
每经记者|刘曦 孙桐桐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近期,17家车企集体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促使车企集体承诺的正是6月1日生效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其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 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一时间,不少汽车供应商"欢欣鼓舞",准备收回超长拖延账款,但他们也对这一承诺产生担忧: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具体如何兑现,承诺兑现过程中的难点 如何解决⋯⋯一系列问题仍待解答。 "落实60天账期的最大障碍,可能在于部分车企的资金管理能力和内部协调机制。例如,如何在短时间内调整资金流,确保按时支付供应商款项,这是一个 不小的挑战。此外,车企内部的财务、采购、生产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资金的及时调配和支付。"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主机厂:面临现金流考验 所谓"账期",是指供应商向采购方供货后,到采购方实际付款的这段时间周期,其本质上是采购方利用时间差对供应商资金的占用。 实际上,国内车企普遍存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长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上市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 ...
A股大消费产业链支付账期大观——“汽车”篇:车企平均账期超过5个月 海马汽车以“9个月”遥遥领先
新浪证券· 2025-06-20 16:28
汽车行业支付账期现状 - 国内车企对供应商的平均支付账期超过170天(近半年),部分车企甚至超过240天(8个月)[1] - 上游供应商账期通常在上一级基础上再加2个月,导致Tier2/Tier3供应商账期更长[3] - 2024年汽车行业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达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支付账期149.22天(约5个月)[7] 细分行业对比 - 乘用车行业8家公司应付账款及票据余额7639.56亿元(占行业总额一半以上),账期151.57天[8] - 商用车行业支付账期169.09天,摩托车及其他行业161.07天,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 - 汽车服务行业支付账期仅69.32天,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8] - 汽车零部件行业250家公司应付账款4853.82亿元(占行业1/3),账期147.18天[8] 重点车企分析 - 海马汽车支付账期270.41天(9个月)为行业最长,较2023年延长66.32天[11] - 比亚迪应付账款2440.27亿元(+22.95%),账期127.23天(4个月)在头部车企中最短[12] - 上汽集团账期163.63天,较2020年延长近2个月;长城汽车账期163.75天但呈下降趋势[12] - 8家车企账期差异显著(112-270天),均远高于承诺的60天标准[1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大型企业付款期限不超过60天[3] - 部分车企已承诺"60天账期",但行业整体改善仍面临挑战[3][13] - 摩托车及其他行业应付账款同比增长31.17%,增速为行业平均3倍[8][9]
“60天账期”,四个争议问题与解释
远川研究所· 2025-06-19 19:10
车企账期政策分析 账期定义与执行差异 - "60天账期"存在多种解释空间,包括从发货、开票或收票开始计算,不同定义导致供应商实际回款周期差异显著[4] - 整车厂通常以开票日期作为账期起点,但供应商真实账期从发货即开始计算,中间环节(运输、验收、开票)可能被整车厂人为延长[5][6][7] - 极端案例显示:货物3月送达但9月完成开票,若11月付款仍符合会计60天账期,但供应商实际账期长达8个月[10][11] 支付方式对供应商影响 - 整车厂常用三种支付方式: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损失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损失3%)、供应链金融电子凭证(贴现损失可能达50%)[13][14][15][18] - 票据支付在财报中视为付款完成,但供应商需承担贴现成本,且供应链金融凭证流动性最差[17][19] - 行业数据显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长的车企更倾向使用供应链金融,周转天数短的车企票据比例更高[21] 车企现金流压力测试 短期偿付能力评估 - 若严格执行60天现金支付,部分车企可能现金流断裂,关键指标为货币资金是否覆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总额[24][25] - 特斯拉、广汽、理想财务状况较安全,小鹏、赛力斯和小米汽车业务压力较小,但小米数据需单独拆分[26] - 行业普遍采用"新老划断"策略,仅对新采购执行60天账期,存量应付账款需缓冲期清偿[27][28] 长期债务转换路径 - 上汽、小米等车企需约1年缓冲期,比亚迪、长城财务结构相对稳健[32] - 企业利润与偿债能力无直接关联(权责发生制vs收付实现制差异),恒大案例证明盈利≠现金流健康[30] 供应链金融的扩张逻辑 政策驱动与行业实践 - 2017年国务院政策鼓励供应链金融,前十大车企中8家已建立自有平台(如比亚迪迪链、长城链、上汽安吉链)[35][40][41] - 全行业供应链金融平台超500家,年确权规模4-5万亿,覆盖建筑、家电、科技等多领域[41][42] 比亚迪的典型案例 - 迪链规模从2020年百亿爆发至2023年超4000亿,与比亚迪产能扩张同步(销量从16万→427万辆)[43][45] - 财务策略:存货周转天数缩短5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103天,同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45天,形成资金池效应[51][52] - 供应链金融使比亚迪能用经营资本(应付账款)支撑长期资产扩张,实现资产-负债期限错配[48][49]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账期延长的底层动因 - 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15年<1%增至现今规模,前五大车企份额从74%降至55%,价格战加剧[62][64] - 上汽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50天升至110天,票据结算占比从6.9%增至超30%,反映行业整体现金流恶化[63][66] - 新能源车企数量从480家淘汰至40家,存活企业通过延长账期转移竞争压力[73][74] 产业周期与战略选择 - 当前处于规模扩张→价格战→行业出清阶段,头部车企借规模优势主动发起价格战(参照格力、三星案例)[69][70] - 王传福观点:产能过剩引发竞争,竞争促技术突破,行业终将整合为少数赢家[71][72]
大摩周期闭门会议:金融,汽车,房地产,航运行业更新
2025-06-19 17:47
涉及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汽车、航运、房地产;公司:华人之地 核心观点和论据 金融行业 - 观点:贷款增速向理性方向发展,与经济增速匹配较好,银行优化贷款结构比新增贷款快是更好方向;M1和公司存款逐渐回升,企业和平台流动性缓慢恢复 [2][3][4][5] - 论据:四五月份贷款通常不强,银行压缩短期票据类贷款;小微企业普惠金融要求趋于理性,经营贷风险有所暴露;五月贷款增速维持在7%多;M1和公司存款每月小幅回升且在正区间 [2][3][4][5] - 观点:地方平台和产能过剩风险逐渐改善 [6] - 论据:地方专项债、平台债和卖地去年受限后今年缓慢反弹;前几个月PPI微幅但企业利润增速有小幅反弹 [6] 汽车行业 - 观点:今年前五月汽车整体增长,新能源车增长明显,燃油车下滑;后续增长可能放缓,价格战受监管,车企促销锁定订单 [8][9][10][11][12] - 论据:前五月全用车增长约13%达1100万左右,新能源车增长超四成达530万辆左右,燃油车同比下滑;去年八月后批发数基数高;五月部分车企激进价格战,三部委要求车企自我监督 [8][9][11][12] - 观点:终端库存水平不高,但特定车型有清库需求 [15] - 论据:终端整体库存约360 - 370万,约1.7 - 1.8个月库存,低于两个月 [15] 航运行业 - 观点:油运行业大概率偏正面,集运行业6 - 12个月维度偏谨慎 [21][26][27] - 论据:油运方面,被制裁油运输在全球原油运输比例可能减少,合规邮轮运输需求有望增加;集运方面,供给年化高单位数增长,需求年化增长3% - 4%,供给过剩难被塞港等因素扭转 [21][22][27] 华人之地 - 观点:投资人认同投资论点,公司未来中长期有望转型为资产管理者 [28] - 论据:公司商场同店零售和租金增长超预期,开发业务利润虽有下降但租金收入可部分抵消,分拆商业资产有经验和能力 [29][30][31] - 观点:公司价值重估分三个阶段,估值水平有望提升 [32][33][34] - 论据:第一阶段未来6 - 12个月,同店零售和租金增长推动;第二阶段未来一到两年,房价企稳、股息分配比率上升等因素推动;经营性利润占比将从40%上升到60%,股息分配比率有望从37%提升到40% - 45% [32][33][3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汽车行业60天账期问题,付款工具和验货周期影响现金流计算,供应商对60天账期态度不一 [16][17][18] - 航运行业中东局势对油价影响的三种情况,即伊朗原油正常生产、大幅下降、霍尔木兹海峡关闭 [20] - 集运行业美线高运价吸引运力加入,跨太平洋航线周运力超四月初,欧线和南美线运价有支撑 [26][27]
超长账期问题:整车厂之后,零部件巨头该出来说话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22:40
产业链账期问题现状 - 汽车产业链中存在账期矛盾 表面是整车厂与中小供应商的矛盾 实质是大型零配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账期挤压更严重[3] - 整车厂近期承诺60天账期获得市场认可 但产业链更深层的账期问题由大型零配件企业主导[3] - 部分零配件巨头为整车厂控股企业(如上汽控股华域汽车 东风控股东风科技) 其账期问题本质是"内部流转"[3] 典型企业财务数据 - 华域汽车(上汽控股)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达163天 业务覆盖车身零部件/座椅/电子系统[4] - 东风科技(东风汽车旗下)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超196天 主营汽车电子/饰件等六大系统[4] - 宁德时代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维持在60天 但应付款项周转天数高达258天[4] - 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企业应付款项周转天数高于宁德时代[4] 产业链权力结构变化 - 智能化/新能源化趋势使部分供应商集中度提升 话语权增强(如宁德时代反向对整车厂施压)[4] - 大型零配件企业对上游中小企业的账期要求严苛程度超过整车厂标准[5] - 零配件巨头通过独特议价能力或转嫁整车厂压力 加倍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5] 解决方案建议 - 整车厂需超越承诺 在产业链改革中承担更多角色[5] - 倡导大企业公开披露账期政策 建立透明机制(类似整车厂做法)[5] - 强调产业信用生态需回归公平交易原则 避免超长账期破坏正当竞争[5]
观车 · 论势 ||好政策,更要执行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11:16
政策修订与实施 - 修订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于6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大型企业应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1][2] - 几乎所有主流车企在6月10日~11日发声响应新规,承诺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内 [1] - 政策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避免变相延长付款期限 [2] - 政策规范了"背靠背"条款,禁止以第三方付款作为支付条件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企业利润走低、资金链吃紧,中小零部件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1] - 汽车行业"价格战"迫使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年降,幅度达到10% [1] - 经济增速放缓、供需关系失衡导致企业支付能力普遍下降,政策执行面临客观阻碍 [3] - 不同领域、规模的中小企业在账期上有不同特点和需求,需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4] 政策执行机制 - 建议依据拖欠金额、时长及主观恶意程度制定差异化罚款标准 [3] - 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将故意拖欠企业列入黑名单 [3] - 对情节恶劣的拖欠行为,建议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4] - 相关部门应定期评估不同行业、规模企业的账期情况,动态调整政策 [5] 行业支持措施 - 对制造业应制定个性化支付条款,深入调研资金流转规律 [4] - 对小型企业,政策应予以倾斜,鼓励核心企业优先现金支付 [4] - 对中型企业,鼓励通过供应链金融与上下游建立稳定关系 [4] -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情况下,可适当缩短账期限制或提供财政补贴 [5] 行业重要性 -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汽车行业尤为重要 [5] - 解决中小企业账期问题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