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政策

搜索文档
特朗普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被裁定非法
搜狐财经· 2025-08-30 18:52
司法裁决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多国关税缺乏法律授权 [2] - 法院认为该法案仅允许总统应对"异常和特殊威胁"时采取经济措施 但不包括全面征收关税的权力 [2] - 裁决将于10月14日后生效 为特朗普政府向美国最高法院上诉留出时间窗口 [2] 关税政策范围 - 本次裁决不影响特朗普政府基于其他规定(如钢铝关税)实施的关税措施 [2]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强调现有关税仍在生效 并警告取消关税将给美国带来"彻底的灾难" [2] 政策背景与影响 - 特朗普政府自今年1月起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行政令方式推行加征关税措施 [3]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已于5月裁定该行为违法 本次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原判 [3] - 美联社称裁决是特朗普政府的"重大挫折" 其贸易政策已引发金融市场波动和企业利益损害 [2]
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 特朗普:将上诉
新华社· 2025-08-30 14:53
法律裁决核心内容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投票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缺乏法律授权 该法案仅允许总统应对"异常和特殊威胁"时颁布经济措施 但不包括全面关税行动[1] - 裁决明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赋予总统监管进口权力 但未授权通过行政命令征收关税 维持了下级法院关于特朗普政府违法的判决[1] - 裁决将于10月14日后生效 为特朗普政府向美国最高法院上诉留出时间窗口[1] 事件背景与影响 - 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行政令方式实施加征关税措施 规避国会审批程序[1]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已于5月裁定该行为违法 本次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决被视为对政府贸易政策的重大打击[1]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并确认将向最高法院上诉[1]
关税突发!特朗普愤怒回应:将上诉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3:43
司法裁定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投票裁定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多国征收关税的行为违法 [2] - 法院认为该法案仅授权总统在紧急情况下应对特殊威胁 但不允许采取全面行动或通过行政命令征收关税 [2] - 裁决不影响特朗普政府根据其他规定加征的关税(如钢铝关税)且10月14日前不会生效以便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 [2] 特朗普政府行动 - 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令方式出台加征关税措施 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避免国会批准程序 [3]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已于今年5月裁定该做法违法 认为宪法赋予国会的贸易规制权不可被总统紧急权力凌驾 [3]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 并表示将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1][3] 政策影响 - 美媒认为该裁决对特朗普政府激进的贸易政策构成沉重打击 [3] - 特朗普声称若移除关税"将会给美国带来彻底的灾难" [3]
关税突发!特朗普愤怒回应:将上诉
证券时报· 2025-08-30 13:11
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政策非法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投票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大部分全球关税的行为非法 认为该法律仅授权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监管进口 而非征收关税 [4][5] - 裁决维持了今年5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判决 认定美国宪法赋予国会独家贸易规制权 总统紧急权力不凌驾于此 [8] - 裁定不影响特朗普政府根据其他规定加征的关税(如钢铝关税) 且裁决在10月14日前不会生效以便政府上诉 [6] 特朗普回应与后续行动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 批评上诉法院裁决"错误" 并警告取消关税将给美国带来"彻底灾难" [3][9] - 特朗普政府表示将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延续此前对下级法院裁决的上诉策略 [3][8] 政策背景与影响评估 - 特朗普政府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行政令方式实施多国关税措施 规避国会审批程序 [8] - 美媒评价此次裁决是对特朗普激进贸易政策的"沉重打击" 凸显行政权与立法权在贸易政策上的宪法冲突 [8]
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被裁定违法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1:42
司法裁决内容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超越职权范围 [2] - 裁决认定该法案仅授权总统应对"异常和特殊威胁"的经济措施 但不允许通过行政命令全面征收关税 [2] - 裁定结果不影响特朗普政府根据其他规定加征的关税(如钢铝关税) [1] 关税政策时效与上诉程序 - 加征关税措施可维持至10月14日以便美国政府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1][3] - 特朗普政府需在截止日前向最高法院上诉 否则裁决将生效 [3] 政府回应与后续行动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批评裁决"错误" 强调现有关税仍在生效 [1] - 特朗普称移除关税将"给美国带来彻底的灾难"并表明将向最高法院上诉 [1][3] 事件背景与历史裁决 - 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行政令方式出台加征关税措施 [3]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已于5月裁定该行为违法 本次为上诉法院维持原判 [3]
7比4!“特朗普政府遭沉重打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10:14
核心裁定结果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投票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违法 认为该法律未授权总统通过行政令征收关税 [1][2][3] - 法院指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法律文本中从未出现"关税"或相关同义词 [4] - 裁决暂定10月14日后生效 以便特朗普政府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5] 案件背景与法律依据 - 特朗普政府于今年1月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加征关税措施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于5月裁定该行为违法 [2]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下级法院裁决 认为该法律仅允许总统应对"异常和特殊威胁" 但不涵盖全面关税行动 [3][5] - 法院同时援引最高法院判例 要求国际贸易法院重新审理以确定裁决适用范围(仅案件当事人或全美范围) [5] 后续发展路径 - 特朗普政府可选择直接上诉至最高法院或由国际贸易法院重新审理适用范围 [6] - 若最高法院最终裁定撤销关税 美国政府可能面临数万亿美元已缴关税的退还要求 [6]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强调现有关税仍有效 称取消关税将导致"彻底灾难" 白宫声明称将坚持行使关税权力 [6] 潜在经济与外交影响 - 美国政府警告称若关税被撤销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包括财政崩溃及外交尴尬 [7][8] - 美国财长表示裁定关税非法将损害外交政策 商务部长称关税是迫使外国谈判的关键工具 [8] - 全球数万亿美元贸易规模可能受此法律纠纷影响 [6]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特朗普回应
环球网· 2025-08-30 10:06
另据《卫报》报道,民主党籍加州州长纽森也对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的举动迅 速作出反应。他于当地时间30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批评特朗普。 当地时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维持了之前下级法院的裁决,认为特朗普 援引的紧急法案并未授权他征收大部分关税。根据裁决书,该裁决10月14日之前不会生效,以便特朗普 政府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美国当地媒体认为,美国上诉法院的裁决对特朗普政府激进的贸易政策 是沉重打击。 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上台后援引美国《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不经过国会批准、直接颁布行政令的 方式出台一系列加征关税措施。美国国际贸易法院5月裁定特朗普政府此举违法。随后,特朗普政府向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 责任编辑:郝欣煜 外媒 "所有关税仍然有效!"特朗普在帖文开头指责说,"充满党派偏见的上诉法院"错了。他称,如果关税被 取消,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彻底的灾难",随后又对其关税政策进行了一番吹捧。 特朗普最后表示,他将"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帮助下"对相关裁决进行反击。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29日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对多国征收关税时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特朗普“愤怒”回应
环球网· 2025-08-30 09:02
当地时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维持了之前下级法院的裁决,认为特朗普援引的紧急法案并未授权他征收大部分关税。根据裁 决书,该裁决10月14日之前不会生效,以便特朗普政府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美国当地媒体认为,美国上诉法院的裁决对特朗普政府激进的贸易政策是 沉重打击。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29日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对多国征收关税时援引的法律,实际上并没有赋予其征收这些税款的权 力。据英国《卫报》、法新社等媒体报道,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五(29日)晚些时候在其社交平台上发文,对该裁决作出"愤怒"回应。 特朗普最后表示,他将"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帮助下"对相关裁决进行反击。 另据《卫报》报道,民主党籍加州州长纽森也对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的举动迅速作出反应。他于当地时间30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 称,"特朗普是美国最大的失败者"。 "所有关税仍然有效!"特朗普在帖文开头指责说,"充满党派偏见的上诉法院"错了。他称,如果关税被取消,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彻底的灾难",随后又对 其关税政策进行了一番吹捧。 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上台后援引美国《国际紧急经济权 ...
全球供应链撕裂时刻:豆菜粕的"危"与"机"
广发期货· 2025-08-29 20: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多变,2025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及自加拿大进口菜籽数量骤降,美豆价格跌至5年低点,加拿大菜籽同样承压,国内粕类蛋白供应充满变数 报告旨在梳理当前内外市场所面临的供需格局及挑战,并通过情景假设进行分析,以对未来市场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BOT大豆的运行周期 - 美豆有较强的周期性,从2001年到当下,大约每隔5年盘面会走出一轮完整的上涨、下跌及底部运行周期,其原因与美豆种植者的盈利亏损周期和拉尼娜 - 厄尔尼诺循环周期相关 [5] - 美豆的周期底部有显著特征,过去五轮至少有一年的磨底时间,2006年以来底部震荡区间基本落在800 - 1000美分/蒲之间,对应美豆当季种植成本亏损达到15% - 20%的区间,是投资者坚挺的心理底部价位 [5] - 最近一年多,美豆一直维持底部震荡行情,按照周期及成本规律,当前美豆继续下跌空间已不大,在0 - 12个月内不排除会有新的上涨趋势产生 [5] - 2001 - 2015年三轮周期一般由3年上行周期和2年下行周期构成,但近10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多变影响,美豆上行周期有提前结束迹象,下行周期显著拉长,出口需求不佳对价格形成拖累,贸易摩擦会影响周期内美豆波动率及运行节奏 [7] 贸易政策对美大豆及加菜籽的影响 - 本轮美国对华贸易策略影响了新作美豆的正常销售,截至2025年8月14日,美豆2025/26年度新作仅销售585万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54万吨和5年均值1427万吨,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已将2025/26年度的大豆出口预估下调至4640万吨 [8] - 2018 - 2019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下滑幅度超40%,2020 - 2021年接近协议目标,2023 - 2024年度回落,2025年至今约为1657万吨,6月份以来中国已停止美豆船期采购,国内进口大豆基本来自巴西及南美其他国家 [9][10] - 若中美在2025/26年度达成贸易协议,中国采购美豆有望增加至2500 - 3000万吨区间,美豆库销比有望进一步下调,盘面中长期有望上涨至1250美分以上;若无法达成协议,中国进口美国大豆低于1000万吨,库销比有可能重回10%以上,美豆在1000 - 1050美分区间可能形成顶部压力 [11] - 2025年8月商务部认定加拿大油菜籽存在75.8%的倾销幅度,自8月14日起对进口商征收等额保证金,中国进口菜籽对加拿大依赖度超95%,国内需增加新的进口来源,否则每年约250万吨的进口菜籽缺口无法弥补 [12] - 中国未来可能增加澳菜籽的进口,但澳菜籽产量不大且不稳定,年内菜粕价格底部将会有一定抬升,2025年菜粕主力运行区间为2400 - 2700元/吨,底部较2024年提升约200元/吨 [12] - 过往中美及中加关系缓和后,贸易复苏并非立刻显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去消化和改变,目前中美尚未有正式协议达成,不排除年内无法达成协议的可能,25/26作物季度美豆出口销售可能大幅减少 [15] 供应矛盾如何影响国内粕类市场 - 截至2025年8月底,官方尚未通报中国对美新作大豆采购,国内9、10月船期采购已接近完成,但11、12、1月船期还有较大缺口 [16] - 若中美在年内达成协议,国内油厂可能大幅增加美豆采购,驱动豆粕1 - 5价差走弱,美豆预计至少有5% - 10%的上涨空间,国内豆粕被动跟涨或持平 [16] - 若中美未能达成协议,但中国先采购部分美豆合同,对短期行情会有大波动,巴西贴水走弱而CBOT大豆走强,国内供应偏紧格局不能完全缓解,继续支撑单边行情,预计M2601在3000附近有强支撑,上方3250附近有压力,豆粕维持震荡上行格局 [16] - 若中美完全未有窗口打开,巴西农民尚有3000 - 3500万吨左右大豆未销售,可勉强满足中国11、12、1月三个月大豆需求,但伴随库存下滑,巴西升贴水预计加速上涨,美豆在1000美分附近基本持稳,国内M2601合约有望触及3250 - 3500区间 [16] - 豆菜粕绝对价差通常处于400 - 800元/吨的区间,当价差≤400元/吨,豆粕替代菜粕需求显著增强,价差≥800元/吨,菜粕性价比提升,可能吸引豆粕消费转移 [17] - 目前油厂菜粕库存下滑到中等偏低水平,但进口菜粕库存处在历史同期高位,国内菜粕总量依旧过剩,菜粕基差疲弱,近期月度菜粕表观消费量已下滑,后续不排除下滑至20万吨 [17] - 9、10月为水产旺季,10月过后水产需求将大幅下滑,菜粕需求也将明显减弱,菜粕预计在年底将进入供需双弱环节,总体上菜粕供应近松远紧,在扩充菜粕、菜籽进口国的基础上,勉强维持供需平衡 [17][19] - 当前豆菜价差处在均衡区间,且加拿大相关话题已基本被消化,菜粕进一步利多空间有限,水产旺季过后,不排除01豆菜价差有进一步走强的可能 [19]
澳洲联储拉响警报:私人信贷扩张增加金融系统监控难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4:53
全球融资结构转变 - 全球融资正从受监管银行转向私人市场 限制当局监测和应对金融稳定风险的能力 [1] - 澳大利亚央行警告私人市场扩张使监管机构更难遏制金融体系风险 [1] - 私人信贷公司在房地产领域大肆扩张 可能造成系统性冲击 [1] 监管机构应对措施 -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将内幕交易和大型金融机构系统性合规失败列为持续关注重点 [1] - 公司监管机构誓言加强对私人信贷行业的审查 [1] - 金融监管机构委员会负责识别漏洞 监督市场基础设施并确保流动性充足 [1] 资产配置趋势变化 - 养老基金资金大量配置私募股权 信贷和实物资产 重塑澳大利亚资本形成格局 [1] - 房地产行业成为监管机构特别关注的风险领域 [1]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贸易政策设置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影响全球及国内增长与通胀结果 [2] - 相关因素促使贸易模式和供应链重新调整 加剧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分裂风险 [2] - 在极端情况下 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实质性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