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价格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会议纪要:FOMC投票,决定延长美元及外币互换额度。部分与会者就4月上半月资产价格典型相关性的变化发表了评论。
快讯· 2025-05-29 02:14
部分与会者就4月上半月资产价格典型相关性的变化发表了评论。 美联储会议纪要:FOMC投票,决定延长美元及外币互换额度。 ...
美联储会议纪要:部分与会者评论了四月上半月资产价格之间典型相关性变化。
快讯· 2025-05-29 02:03
美联储会议纪要分析 - 部分与会者注意到四月上半月不同资产价格之间典型相关性出现异常变化 [1]
知名经济学家狂买黄金,押注债务危机“不可避免”!
金十数据· 2025-05-26 13:29
黄金投资趋势 - 长期投资者麦嘉华持有黄金占总投资组合的25%并建议客户囤积黄金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金条需求达257公吨同比增长13% [1] - 普通投资者加入抢购黄金热潮推动金价上涨 [1] 黄金需求驱动因素 - 对美元疲软美国经济衰退及政府债务赤字的担忧刺激黄金需求 [1] - 经济负面情绪恶化如消费者信心和通胀预期助推黄金购买 [1] - 市场动荡事件如美国关税政策和债务评级下调引发"金条"搜索激增 [2] 黄金产品创新与客户行为 - Genesis Gold Group推出"末日准备金条"可分割便于危机交易 [2] - 该公司客户持有实物黄金比例从20%升至70% [2] - 总统大选后"末日准备金条"需求短暂激增Q1增长20% [2] 投资者心理与市场预期 - 部分投资者担忧极端事件如恶性通胀或战争但预测需求将持续 [1] - 普通投资者购买黄金对冲美元风险及股市波动 [2][3] - 分析师认为经济不确定性将维持黄金强劲需求 [3] 黄金价格展望 - 世界黄金协会预计2025年金价支撑位和上涨轨迹有利 [3] - 市场共识显示"事情越是艰难黄金越会站稳脚跟" [3]
贸易摩擦缓和期资产价格如何走——以2018-19年为例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的行业为金融市场,包括股市、债市、外汇市场、大宗商品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 - 2018 - 2019 年中美贸易摩擦四次缓和期内各类资产价格表现有规律可循 [2][3][4] - 各类资产价格中长期走势取决于基本面,短期波动受外界冲击影响大 [2][3][4] - 市场对负面信号敏感,对正面信号反应迟钝 [2][3][4] - 不同资产对贸易摩擦事件敏感度差异显著,股票与外汇市场最敏感,债券市场主要受基本面与政策取向影响,大宗商品市场与贸易事件相关度较低 [2][3][4] - **论据** - **第一次缓和期(2018 年 5 月)**:美国宣布加征 25%关税致缓和期仅 10 天,中美股市分化,中国股市因国内经济下行调整,美股因基本面强涨至 2018 年 9 月;中美国债利率均下行,中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 11 个基点,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 29 个基点;人民币先稳后 6 - 8 月大幅贬值,美元指数先小幅上升后快速上行;大宗商品先平后商品研究局指数震荡下行 [1][2] - **第二次缓和期(2018 年 12 月初至 2019 年 4 月)**:两国元首会晤暂停升级关税,资产走势受国内政策及基本面主导,中国股市在央行降准等因素推动下反弹,恒生指数反弹 21.6%,上证综指反弹 34.7%,美股因美联储降息预期上涨 25.9%,后贸易摩擦升级中美股市同步调整;中国国债收益率冲高后下行,美债收益率降约 47 个基点;人民币先升后贬,美元指数稳定;大宗商品 CRB 指数震荡偏弱,金价震荡向上 [1][3] - **第三次缓和期(2019 年 6 月底至 7 月底)**:G20 日本峰会达成阶段性协议,缓和持续约 1 个月,对市场短期冲击有限,港股和 A 股高开高走后横盘震荡,美股标普 500 指数微涨 1.9%;中美债市震荡;人民币波动不大,美元指数上升,大宗商品价格稳定 [1][3] - **第四次缓和期(2019 年 10 月)**:华盛顿第 13 轮高级别经贸磋商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资产价格走势分化,美股因降息预期向上,中国股市因经济修复有波折震荡;债市反应平淡;人民币快速升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震荡推动 CRB 指数上行 [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以2018-19年为例:贸易摩擦缓和期资产价格如何走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5 22:12
报告核心观点 - 回顾2018 - 19年中美贸易摩擦,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变化有三点规律:中长期走势取决于基本面;市场对贸易负面信号更敏感;不同资产敏感度不同,股、汇更敏感,债市影响小,黄金配置价值随摩擦持续上升 [1] 2018 - 19年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窗口期情况 - 共经历四次缓和窗口期,分别为2018年5月华盛顿会谈后、2018年12月阿根廷G20峰会双方元首会晤、2019年6月大阪G20峰会后、2019年10月华盛顿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缓和期时长不一,前三次因美方因素中断,谈判和缓和有较大不确定性 [3][8] 各缓和期资产表现 2018年5月缓和期 - 缓和期仅10天,股债“买预期,卖现实”,缓和中断后市场定价基本面影响。股市方面,首轮谈判后港股、A股短暂上涨后震荡调整,缓和期恒指涨跌幅 - 0.8%、上证 - 1.8%,美股震荡,标普500微涨0.3%,缓和中断后AH股下跌,恒指、上证最大跌幅 - 22.1%、 - 22.3%,美股在基本面支撑下延续上涨至9月后下跌;债市方面,缓和期中美债利率下行,中国10Y国债利率下行11个BP,美国10Y国债利率下行29个BP,缓和期结束后中债收益率震荡下行,美债收益率先上行后下行;汇率方面,缓和期人民币汇率稳定,美元指数小幅上行,谈判中断后美元指数震荡上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年内最大贬值幅度约9%;大宗商品方面,缓和期走平,谈判中断后CRB指数和金价下跌 [9][11] 2018年12月缓和期 - 缓和期超4个月,资产走势受国内政策与基本面主导,谈判中断冲击边际减弱。股市方面,缓和信号释放后港股、A股短暂反弹后探底,19年1月央行降准后AH股反转,缓和期恒指最大涨幅21.6%,上证34.7%,美股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标普500最大涨幅25.9%,19年5月摩擦升级,中美股市下跌调整;债市方面,缓和当日中债利率冲高后下行,缓和期延续低位震荡,美债在降息预期下下行约47个BP,摩擦升级后中美利率均下行,中债下行幅度小;汇率方面,缓和期人民币汇率略升值、美元震荡,谈判中断后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4%,美元指数平稳;商品方面,CRB指数震荡偏弱,金价震荡上行,谈判中断后明显上涨 [19][20] 2019年6月缓和期 - 缓和期约1个月,关税短期冲击有限,中期依赖政策与基本面。股市方面,中美达成协议后AH股首个交易日高开高走,随后横盘震荡,缓和期恒生指数、上证指数分别微跌2.9%、2.1%,标普500微涨1.9%,8月摩擦重启,中美股市下跌后在流动性转松等因素助推下反弹;债市方面,缓和信号影响不明显,缓和期中美债市震荡,中国10Y国债利率下行约7个bp,美国10Y国债利率上行约2个bp,8月摩擦重启后中美债市走牛,短期中美1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最高下行17bp、61bp;汇率方面,缓和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大,美元指数上行,摩擦重启后人民币持续走贬;大宗商品方面,缓和期价格稳定,摩擦重启后黄金价格走高,CRB指数下跌 [24][25] 2019年10月缓和期 - 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缓和信号明确,资产价格反应分化,股市与汇率敏感,债市平淡。股市方面,缓和信号释放后中美股市先涨后分化,协议达成后均上行,10/11 - 12/12期间标普500涨幅7.8%,恒指涨跌幅5.0%,上证 - 1.1%,12月协议达成后中美股市上涨至2020年初疫情爆发前;债市方面,缓和信号释放后债市反应平淡,缓和期美债利率上行14个BP,国债利率持平,协议达成后一周内中美利率略有上行,国债利率上行3个BP,美债利率上行10个BP;汇率方面,人民币汇率整体升值,协议达成后当日升值1%,美元指数震荡走弱;商品方面,缓和期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协议达成后CRB指数和黄金上行 [31][34] 四次缓和期资产表现启示 - 资产价格中长期走势取决于基本面,虽短期受多重因素扰动,但最终回归基本面定价,如2018 - 19年上证综指走势与国内基本面高度相关 [36] - 市场对贸易领域负面信号更敏感,复盘发现资产价格对谈判负面消息反应程度更大,对缓和信号相对平淡,如恒指前三次缓和信号后短暂反弹,谈判中断信号后跌幅更大 [37] - 不同资产对摩擦事件敏感度不同,股市、汇率敏感度高,前三次缓和中断后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达成协议后升值,贸易事件对债市影响不明显,债市走势取决于国内政策面和基本面,且随着贸易摩擦持续,黄金避险属性上升 [40]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贸易摩擦缓和期资产价格如何走
中美贸易摩擦与资产价格表现 - 2018-19年中美贸易摩擦历时近两年 期间经历四次缓和窗口期 包括2018年5月华盛顿会谈 2018年12月G20峰会 2019年6月大阪G20峰会 2019年10月华盛顿会谈 前三次因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中断 [1] - 资产价格呈现三点规律:中长期走势取决于基本面 如中国股市与国内基本面高度相关 市场对负面信号反应更敏感 股汇敏感度高于债市 黄金配置价值随摩擦持续上升 [1] 四次缓和期具体资产表现 2018年5月缓和期 - 缓和仅持续10天 美股震荡后分化 AH股因关税和去杠杆持续下跌 美股因基本面支撑回升 中美国债利率下行 人民币汇率稳定 美元指数小幅上行 [2] 2018年12月缓和期 - 缓和持续超4个月 A股港股短暂反弹后探底 2019年1月央行降准后反转 标普500最大涨幅25.9% 5月摩擦升级后中美股市同步调整 中债低位震荡 美债因降息预期下行 人民币略升值 美元震荡 [2] 2019年6月缓和期 - 缓和约1个月 AH股首日高开高走后横盘 8月摩擦重启后中美股市下跌 中美债市震荡 人民币波动小 美元指数上行 [2] 2019年10月缓和期 - 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中美股市先涨后分化 协议落地后均上行 债市反应平淡 协议后小幅上行 人民币整体升值 美元因降息震荡走弱 [2] 资产表现的规律性特征 - 资产价格中长期回归基本面定价 短期受多重因素扰动 市场对谈判负面消息反应程度大于缓和信号 股市汇率敏感度高于债市 债市走势取决于国内政策面和基本面 [3]
宏观经济宏观周报: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推动工业品价格回暖-20250525
国信证券· 2025-05-25 19:59
经济增长 - 5月23日所在周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A由正转负为-0.43,指数B有所回落录得98.5,指数C录得-5.0%(-0.8 pct.),显示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回落[11][13] - 春节后2 - 3个月内指数B平均每周上升0.17,本周指数B标准化后下降0.43,表现弱于历史平均水平[11][13] 资产价格 - 本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为63BP,下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测值高于当前值,预计将上行;上证综合指数预测值低于当前值,预计将下行[16][19] - 本周(2025年5月23日所在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1.71%,预测值2.34%;上证综合指数均值3372.84,预测值3117.30;南华工业品指数均值3485.40,预测值3826.17[20] CPI情况 - 本周(5月17 - 23日)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拟合值较上周下跌0.35%,非食品综合高频指数较上周下跌1.5%[23][28] - 预计5月CPI食品环比约为-1.0%,非食品环比约为-0.2%,整体环比约为-0.4%,同比回落至-0.4%[11][33][36] PPI情况 - 5月中旬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较上旬上涨0.1%,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价格上涨,石油天然气等价格下跌[37] - 预计5月PPI环比约为-0.2%,同比回落至-3.1%[12][38] 风险提示 - 海外市场动荡,存在不确定性[2][40]
《伟大的博弈》戈登对话刘俏:游戏应该公平,关税只是牌桌上的“筹码”
凤凰网财经· 2025-05-22 15:24
中美关税博弈进展 - 美方取消对中方91%的加征关税 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 [1] - 关税战降温标志着新一轮大博弈周期开启 市场情绪在狂热与恐慌间摇摆 [1] 历史周期与市场泡沫 - 人类每隔20年重复泡沫周期 源于对新技术的集体狂热与遗忘 [5][7] - 典型案例包括1927年航空股泡沫 90年代互联网泡沫及房地产泡沫 [5][6] - 自由市场本质是"正和游戏" 华尔街140年发展证明资本流动的经济活力 [8][9] 关税战对全球经济影响 - 高关税可能导致全球贸易萎缩 极端情况退回到封闭的本地市场 [10] - 特朗普关税策略本质是谈判筹码 旨在推动公平贸易规则 [11] 资本市场角色演变 - 华尔街历史上推动铁路普及 每英里建设成本3万美元 [13] - 当前资本聚焦AI等创新领域 中国需转向创新消费驱动型经济 [15] - 美国"星际之门"计划耗资5000亿美元 显示资本对前沿技术的支撑 [15] 全球化与投资机会 - 全球化提升股市流动性 促进跨市场投资组合多元化 [16] - AI与气候变化领域蕴藏巨大投资机会 将催生伟大公司 [17] 投资策略与市场规则 - 历史经验显示应避免追涨杀跌 巴菲特遵循价值投资积累1860亿美元财富 [18] - SEC通过提高保证金比例至40%-50%抑制市场波动 [20] - 需建立法治框架约束垄断 技术手段提升信息透明度 [22]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国70%金融资产通过机构持有 中国个人投资者占比80%但信息劣势明显 [23] - 中国股市将向机构主导转型 公募基金重要性提升 [23] 资本市场社会责任 - 政府需通过规则监督社会责任 ESG价值应纳入定价机制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