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
icon
搜索文档
大股东退市一个月后,这家上市公司也将被强退!
IPO日报· 2025-05-30 22:04
财务造假与处罚 - 公司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2.46% [1] - 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5.96% [1] - 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2.05% [1] - 2018年至2021年累计虚增收入约86.24亿元,累计虚增利润约1.79亿元 [3][4] - 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款2000万元 [5] - 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被罚款9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 时任财务总监李挺被罚款650万元,禁入市场10年 [5] 退市情况 - 公司因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30日起停牌 [2] - 2018年至2024年连续7年财务造假 [6] - 东方集团因财务造假导致2020年至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61.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60.73亿元 [7][8] - 东方集团股价持续低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面值退市 [8]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12家公司完成退市 [8] 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实际控制的企业通过虚假贸易占用公司资金,累计金额超百亿元 [4] - 公司为关联方提供巨额担保,但均未及时披露 [4] 其他违规行为 - 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直至2024年10月31日才补发 [4] - 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 [4]
上市即巅峰,连续43个跌停,从106跌到0.06,里面散户全线被套!
搜狐财经· 2025-05-29 09:09
公司表现 - 搜于特发行价75元,上市后最高涨至106 49元,随后持续下跌至退市,退市前经历16个一字跌停,退市后进入老三板又经历27个跌停,累计43个跌停,股价从106元跌至0 06元 [2][8] - 公司2010年11月7日于深交所上市,发行市盈率113倍,发行2000万股,募集资金15亿元,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收取100万元保荐费,上市后累计募集资金近40亿元 [2][4] - 退市前股价跌至0 9元时出现单日1亿元成交额,部分投资者抄底后遭遇16个连续跌停,最终退市价定格在0 42元 [6] 行业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为品牌服饰运营及供应链管理,上市时正值品牌服装行业热潮,股价一度成为当时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百元股 [2] - 2015年牛市期间股价短暂反弹,但后续持续下跌,未出现有效回升 [4] 市场反应 - 投资者普遍对公司股价表现不满,从106元跌至0 06元的极端跌幅引发强烈批评,认为其价值甚至低于废纸 [9][11] - 退市后公司大股东获利丰厚,而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 [11]
它今天退市!今年第12家!
IPO日报· 2025-05-28 21:27
*ST吉药退市事件 - 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将于2025年5月29日摘牌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1] - 退市原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3] - 公司前身为通化双龙化工 2014年通过收购金宝药业转型医药领域 形成"化工+医药"双主业模式 [3] - 2017年更名后开启激进并购 三年内收购十余家企业 业务覆盖八大板块 [3] - 2019-2024年累计计提商誉减值超15亿元 导致净利润连续6年亏损 [3] - 2019-2023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32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4.39亿元 [3] A股市场退市情况 - 2025年以来已有11家公司完成退市 与去年同期数量相当 [4] - 退市原因包括:四家面值退市 三家市值退市 两家主动申请退市 一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一家吸收合并退市 [4] 其他上市公司动态 - 2025年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已达21家 [7] - 海峡股份进行25亿关联收购 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待考 [7] - 云迹科技再冲IPO 获阿里腾讯看好 [7] - 襄阳轴承"15天10板"被重点监控 但12年持续扣非亏损 [7]
上市30年,连亏22年的“保壳专业户”终于退市!*ST恒立临死拉个垫背的,火速起诉会所装无辜
市值风云· 2025-05-21 18:36
公司事件 - *ST恒立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触及规范类退市情形 [5] - 公司2023年因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需满足盈利或营收不低于3亿元才能避免退市 [6] -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营收预计3亿至3.5亿元(同比增长169%-214%),但亏损3300万至4300万元(同比扩大187%-275%) [7][8] 审计争议 - 公司2024年末更换年审机构为旭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3个月后双方在重大会计处理上存在分歧,导致年报未按时披露 [10][11][12] - 公司起诉旭泰索赔3827万元,指控其审计程序不当、沟通不及时等,但市场质疑公司故意选择审计能力薄弱的小所 [16][17][26] - 旭泰此前两年仅承接1单上市公司审计业务,2024年曾临时放弃新三板公司翰博设计的审计项目 [26][27] 历史经营问题 - 公司上市29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35亿元,扣非净利润连续22年亏损累计6.7亿元,多次通过变卖资产和政府补贴保壳 [31][32][34] - 业务涉及冷气设备、新能源电池、大宗贸易等但长期亏损,被市场称为"保壳专业户"和"不死鸟" [29][30][34] - 2024年6月新实控人石圣平以1亿元收购公司17.87%股份,半年后因退市面临重大投资损失 [36][37] 市场影响 - 公司股价在退市公告后连续3个一字跌停,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 [38] - 部分专业投资者通过提前识别公司风险避免了损失 [42]
中航产融年报“难产”退市申请获受理 负债率85.13%拟40.7亿清仓两公司股票
长江商报· 2025-05-07 07:28
资产出售计划 - 中航产融控股子公司中航投资拟向控股股东中航工业转让所持中航西飞1.6亿股(占总股本5.76%)和中航机载2267.72万股(占总股本0.47%),转让价格合计约40.67亿元 [1][4] - 中航西飞每股作价23.81元(对应38.13亿元),中航机载每股作价11.19元(对应2.54亿元),价格基于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 [4] - 交易完成后中航工业仍为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不变,中航产融将不再直接持有这两家公司股份 [1][4] 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4423.9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5.13% [3][6] - 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800万元(为2006年后首次亏损),扣非净利润亏损1.89亿元 [2][5] - 业绩下滑主因业务结构转型调整导致收入下降,以及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下滑 [5] 主动退市进展 - 2025年3月末宣布拟通过股东大会决议主动终止在上交所上市,计划退市后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 [7] - 上交所已于4月29日正式受理终止上市申请,目前公司股票处于停牌状态 [2][7] - 退市后暂无资产注入、对外并购或重新上市安排,将重点化解风险 [7] 其他重大事项 - 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原定4月30日的报告披露计划未能实现 [8] - 涉及与中国人寿的子公司股权回购纠纷,被追讨27.1亿元本金及利息,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9][10] - 截至4月2日收盘公司A股股价为3.47元/股,总市值306.09亿元 [8]
造假、退市、被追债,400亿前东北首富栽了,一点也不冤
创业家· 2025-05-02 19:10
核心观点 - 东方集团因财务造假和债务危机导致退市,并被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起诉,涉及金额达19.52亿元 [4][10][15] - 公司通过虚增营收161.3亿元和营业成本160.73亿元维持虚假财报,最终被证监会处以3900万元罚款 [15][16] - 实控人张宏伟曾通过资本运作和金融杠杆扩张商业帝国,但根基不稳导致快速崩塌 [19][20][28] 财务造假与退市 - 东方集团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触及退市条件,于4月15日停牌 [10][14] - 公司通过农产品贸易虚增营收161.3亿元,虚增成本160.73亿元,造假跨度达2020-2023年 [15] - 退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仍有470万手买单,散户被游资炒作吸引接盘 [16] 债务与诉讼 - 民生银行起诉东方集团及张宏伟,涉及金额10.3亿元,案件处于一审阶段 [4][6] - 公司累计新增诉讼金额19.52亿元,涉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10] - 东方集团持有的12.68亿股民生银行股份已全部质押 [24] 商业帝国发展史 - 张宏伟1984年创立东方集团,1994年上市成为东北首富,身价峰值达410亿元 [19][20][27] - 通过参股民生银行、锦州港等金融机构实现资本扩张,形成"东方系"版图 [21][23][25] - 采用"资本+产业"双驱动模式,但过度依赖财务杠杆和关联交易 [25][28] 关联企业影响 - 锦州港同样因财务造假被罚2300万元,虚增营收86亿元 [32] - 民生银行关联贷款风险暴露,泛海系贷款余额从637亿元降至856亿元 [30] - 招商银行、摩根等机构曾逆势买入东方集团股票,股东户数增至13万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