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水平开放
搜索文档
【金融街发布】央行:拓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 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新华财经· 2025-10-24 22:55
会议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旨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1][2][3] 过往政策成效与当前经济环境 -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部署,先后出台一揽子货币政策举措,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坚定支持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1] -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的稳健发展之路 [1] “十五五”规划与金融强国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是指导“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 - 全会对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扎实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2] 未来重点工作方向 -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 -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力度、时机和节奏,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 - 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做好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工作 [4] -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体系 [4] - 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深化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5]
五大重点工作!央行最新发声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22:55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 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落实主要金融单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要求, 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各党委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运行的关键时点,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部署推出 增量政策,有效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国人民银行按 照党中央部署,先后出台一揽子货币政策举措,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坚定支持股市、债 市、汇市等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会议认为,过去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着力构建新发展格 局,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的稳健发展之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 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 ...
央行: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力度、时机和节奏,充分释放各项货币政策效能|快讯
华夏时报· 2025-10-24 21:56
货币政策框架 -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处理好短期与长期、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业自身健康性、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2] - 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力度、时机和节奏,充分释放各项货币政策效能 [2] - 动态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加强货币政策执行和传导,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 金融风险防范 - 健全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 [2] - 拓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 - 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工作 [2] - 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金融立法 [2] 金融供给侧改革 -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3] -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适配性,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3] - 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体系 [3] - 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 [3] 金融开放与国际化 - 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3] - 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有序深化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3] - 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推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3] - 持续建设和发展自主可控、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务实开展金融外交和多双边货币金融合作 [3]
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重磅发声
第一财经· 2025-10-24 20:34
央行政策方向 -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4] -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把握政策力度、时机和节奏 [4] - 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 - 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5] -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5] - 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 [6] 证监会工作部署 - 着力增强资本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群体,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9]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强化债券和期货市场功能 [9] - 提升监管执法有效性和震慑力,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活动,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 [9] - 推动资本市场更深层次开放,统筹开放与安全,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9] 金融监管总局工作重点 - 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健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11] - 扛牢强监管严监管政治责任,持续强化五大监管,增强监管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 [11] - 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服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1]
央行: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第一财经· 2025-10-24 19:25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 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落实主要金融单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要 求,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各党委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运行的关键时点,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部署推 出增量政策,有效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国人民银行 按照党中央部署,先后出台一揽子货币政策举措,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坚定支持股市、 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会议认为 , 过去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着力构建新发展 格局,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的稳健发展之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 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认为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 ...
央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9:08
每经AI快讯,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强 调,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 用,有序深化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推进上海、香 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建设和发展自主可控、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积极践行全 球治理倡议,务实开展金融外交和多双边货币金融合作,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
第八届立信金融论坛在沪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0-24 11:09
第八届立信金融论坛日前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和中国社科院财经战 略研究院《财贸经济》编辑部共同主办,主题为"金融强国建设与金融高水平开放"。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艳表示,建设金融强国与推动高水平开放,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 展之路的重要路径。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肩负先行先试使命,应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贡 献核心力量。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表示,构建中国特色、全面 覆盖、高效灵活的金融监管体系至关重要,尤其要聚焦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推动其创新发 展;要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同,倡导支持型、服务型监管理念,在确保金融安全与激发创新活力间寻 求最佳平衡。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莉亚表示,强监管和促发展在微观机制上 是内在统一、并行不悖的。她建议,要通过监管智慧和银行能力的共同进化,推动监管引导银行从"被 动合规"转向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动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文锋表示,政府部门内和部门间的取向一致 性均是实体效应的重要来源,其中在经济类和执行类 ...
第八届立信金融论坛召开,与会嘉宾共议“金融强国建设与金融高水平开放”
金融时报· 2025-10-22 12:33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莉亚在题为《何以兼顾安全与发展》的主 旨报告中表示,通过对监管处罚与银行经营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监管处罚通过驱动银行经营范式 转型,促使其信贷行为得到重塑、风险定价趋于理性。这种微观层面的范式转变也转化为了实体经济效 应,表现在银行机构受到处罚之后,贷款利率呈现下降,同时企业的主营收入呈现提升。刘莉亚表示, 强监管和促发展在微观机制上是内在统一、并行不悖的。她建议,通过监管智慧和银行能力的共同进 化,推动监管引导银行从"被动合规"转向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动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文锋在题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测度及其 实体效应: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方法》的主旨报告中表示,研究发现,2016年以来中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 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且面临外部冲击时能保持调整至较高水平。吴文锋表示,政府部门内和部 门间的取向一致性均是实体效应的重要来源,其中在经济类和执行类政策领域更为显著。政策一致性不 仅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水平,还改善了企业的投资效率。 10月18日,第八届立信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扎实迈向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金融时报· 2025-09-29 10:05
金融高水平开放,高水平是核心,扎实是关键。在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金融开放已不 仅仅是"开门迎客",而是要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实现制度型开放,同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 风险的底线。 可以明确的是,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国金融业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构建互利共赢金 融发展格局的决心不会改变,推动建立更加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决心不会改变。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开放步伐坚定而稳 健,取得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扎实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 向开放,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作为我国整体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开放的"施工图"清晰,成果具体。 五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营商环境更加友好包容,在开放格局下的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在9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有了“高速路” 一年多来完成上千亿元结算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14:13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发展现状 - EF账户自2023年5月6日上线以来完成超1700亿元跨境资金流动结算 资金往来覆盖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 [2] - 截至2025年8月全省银行系统开设500余家EF账户 收付规模超1700余亿元 [5] - 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为61家境内外市场主体开立EF账户 累计办理资金汇划601笔 金额合计279.29亿元 [5] EF账户制度特点与定位 - EF账户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遵循"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管理原则 [2] - 账户资金与境外国际金融市场划转实现高度自由便利 与国际市场深度对接形成高度国际化新市场空间 [2] - 超过一半EF账户开户企业为境外企业 [2] 适用企业类型与业务优势 - 适用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境外放款需求企业、外债需求企业及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企业 [4] - EF账户被比喻为资金跨境流动的"高速公路" 相比普通账户跨境资金流动途径具有更高自由便利度 [4] 企业应用案例与成效 - 元诚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作为儋州市首家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 2025年8月末跨境结算业务量较去年同期翻倍增长 离岸转手买卖业务规模达8.20亿美元 [4] - 日升燃料(海南)有限公司2025年8月末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结算规模达4.30亿美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