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视觉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探寻(影石创新、思看科技、汉朔科技、泰禾股份)
2025-06-24 23:30
新股探寻(影石创新、思看科技、汉朔科技、泰禾股 份)20250624 摘要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全球领先,市占率达 67.2%,线上线下销售均衡,线 下与苹果深度绑定。2023 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 364.7 亿人民币,年增速 14.3%,全景相机市场 50.3 亿人民币,未来全景与 运动相机融合及新兴领域应用将扩大市场。 思康科技是工业级 3D 激光扫描仪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第 二,与比亚迪、宝马等合作。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 2.1 亿、2.7 亿、 3.3 亿元,年均增速 20%-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 亿、1.1 亿、 1.2 亿元,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较高,一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均超 20%。 汉朔科技是全球第三大电子价签供应商,国内市占率约 12%,产品覆盖 50 多国,服务超 400 家客户。预计 2028 年全球电子价签市场规模达 350 亿元人民币。欧美市场渗透率高,受益于人工成本上升、通货膨胀 及商店竞争,公司与泡泡玛特合作提升市场关注度。 汉朔科技 2022-2024 年营收从 28 亿增至 44.9 亿元,年均增速超 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 ...
走进“机器人之眼”:21世纪卓越董事会系列调研之奥比中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8:15
行业趋势 - 机器视觉作为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正引起广泛关注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一起列为需要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 [1] - 3D视觉技术成为决定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关键一环,能够实时采集空间、人体、物体三维数据 [1] - 3D视觉感知技术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共性技术,支撑三维扫描、3D打印、MR/AR/VR等应用及元宇宙发展 [1] - 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专用领域向通用化、拟人化发展的深刻变革 [2] 公司概况 - 奥比中光是国内最早深耕机器人视觉赛道的企业之一,自2016年起为服务机器人提供3D视觉感知能力 [2] - 2022年公司专门为机器人业务设置产品线,加大对机器人业务的布局 [2] - 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领域,奥比中光市占率超过70%,领跑全球3D视觉感知市场 [2] - 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助推了工业、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 [2]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31.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309.5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预计2025年1-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3.63亿元,同比增长117.18% [2] - 预计2025年1-5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5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643.86万元 [2]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将科技金融列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方向 [2] - 2022年4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制定面部识别、指静脉、虹膜等智能化识别系统的全国统一标准和安全规范 [3] - 2024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提出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在移动终端领域的技术要求 [3] 行业展望 - 以奥比中光为代表的底层技术企业将推动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加速突破与应用普及 [3] - 相关技术进步将助力智能机器人产业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正循环 [3]
奥比中光20250618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奥比中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优异**:2025 年 1 - 5 月总收入 3.6 亿元,同比增长 117%,经营规模扭亏为盈至 5500 万元,一季度净利率 12.7%,四五月份提升至 17.6%;预计 2025 年收入达 10 亿元,对应市值 200 亿元,2026 年收入超 15 亿元,对应市值 300 亿元;今年前五月利润约 5500 万元,全年预估利润接近 1.5 亿元,明年预期收入 15 亿以上,利润接近 3 亿元[2][3][13][15][16][17] -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产品分高、低毛利两类,3D 视觉为高毛利产品,占营收 55%左右,毛利率超 60%;生物识别和 NFC 模组为低毛利产品,占营收 45%,生物识别模块预计 2025 年收入 2.4 - 2.5 亿元,毛利率约 30%,NFC 模组预计收入约 2 亿元,毛利率约 25%,低毛利产品综合毛利率 26% - 27%[4][5] - **3D 视觉技术优势**:与 2D 相机技术有显著区别,利用光折射原理,通过激光扫描物体形状和距离,识别精度在 20 米内达亚毫秒级,比激光雷达更精确[6] - **市场供应商格局**:消费级市场主要供应商有苹果、英特尔 RealSense 和奥比中光,苹果用于自身产品,英特尔 RealSense 和奥比中光服务非苹果客户市场[7] - **技术壁垒**:3D 视觉模组生产有技术闭环和商业化闭环两大核心壁垒,技术闭环确保设备准确发射、接收、处理信号,商业化闭环需根据不同环境适配;技术面临“温漂”挑战,核心壁垒在于算法层面的场景适配,测试周期长[2][8][9] - **产业发展情况**:2024 年产业模式差,下游需求有限、缺爆款产品且研发成本高;自 2020 年起,AGV 机器人转向自动避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对 3D 视觉需求增加;2025 年下游市场逐步爬坡,各子分类渗透率低但在提升[2][10][11][12] - **盈利模式与估值**:当前盈利模式优质、格局良好,关注收入增长速度和净利率;3D 视觉行业处于低渗透率、高成长阶段,估值相对合理[14][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保守估计可达 2.4 亿元,同比翻倍;第一季度总收入 1.9 亿元,净利润 2500 万元[13] - 公司相机模组售价 2000 多元,硬件成本仅几百元,研发投入已到位,两三年内不会增加边际成本[13] - 2025 年 AMR 机器人海外自动搬运量增加,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量达几千台至万台,3D 打印设备全球出货量从去年几百万台增长至约 700 万台,智能割草机采用 3D 视觉方案[12]
研判2025!中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及市场规模分析:行业爆发式增长,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共筑黄金发展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9 09:44
行业概述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利用光学原理、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获取物体空间几何形状、纹理、颜色等属性并转化为数字化三维模型或数据 [2] - 产品分为工业级、专业级和商业级三类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80-2000年为萌芽期,三维扫描技术诞生但精度与效率受限,主要应用于科研及高端制造领域 [4] - 2001-2010年为市场培育期,激光扫描与结构光技术实现商业化突破,推动行业向工业检测领域渗透 [4] - 2011-2020年为多元化应用期,AI与3D视觉技术融合推动应用场景向非工业领域拓展 [5] - 2021年至今为生态构建期,多技术融合与便携式设备普及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及零部件、软件服务、生产设备等 [8] - 中游为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研发环节 [9]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交通、工业机械、航空航天、能源电力、医疗健康等 [9]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亿元,同比增长34.72% [1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爆发式增长、清洁能源领域国家战略推动以及AI+3D视觉技术融合催生新场景 [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思看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0.87亿元,同比增长26.38%,归母净利润为0.27亿元,同比增长21.23% [16] - 先临三维2024年营业收入为12.02亿元,同比增长18.07%,毛利率为69.10%,同比增加2.24个百分点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驱动场景深化,非工业领域成为新增长极 [20] - 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核心器件自主化 [21] - 全球化布局加速,中国方案重塑国际产业秩序 [23]
奥比中光预计前五月营收增长117% AI端侧应用快速发展助推业绩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18:33
奥比中光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时代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致力于让所 有终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奥比中光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 备。公司依托3D视觉感知一体化科研生产能力和创新平台,不断孵化拓展新的3D视觉感知产品系列, 已在AIoT、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等市场上实现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应用。 AI端侧应用领域快速发展,推动3D视觉龙头奥比中光(688322)今年前五月业绩快速增长。 奥比中光6月18日晚间发布1月至5月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根据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预计1月至5 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7.18%左右;净利润5500万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加 8643.86万元左右。 2024年以来,通过持续推动研发效能提升与运营模式优化,奥比中光在AIoT领域的业务呈现较快增长 态势,成功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经营利润转正。随着智能终端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与公司智能制造基 地产能的快速提升,奥比中光已形成"技术迭代-量产提速-成本优化"的正向循环驱动范式,技术壁垒与 规模效应产生的战略纵深优势有望驱动公司未来的盈利和 ...
0602评级日报
2025-06-04 09:50
涉及行业和公司 - 行业:3D视觉、食品饮料、汽车零部件 - 公司:奥比中光、东鹏饮料、科达利 核心观点和论据 奥比中光 - **核心观点**:公司是3D视觉龙头,有望受益于服务机器人市场扩张,且可能切入蚂蚁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 **论据**: - 近三年每年研发支出超2亿,研发人员占比近50%,自研芯片并布局6大3D视觉感知技术,技术比肩海外巨头;25Q1营收1.9亿,同比+105.63%,单季度扭亏[2][5] - 产品覆盖生物识别、AIoT、工业三维测量领域;依靠3D人脸识别,24年中国移动支付达2110亿笔,同比+14.0%,助力板块营收2.31亿,同比+18.2%;25年全球3D打印、3D扫描仪市场规模有望达234.1、21.6亿美元,3D打印&扫描仪配套创想三维出海;国内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占率超70%;子公司新拓西安针对工业三维测量需求迭代产品,经营加速[2][5] - 梳理30家人形机器人公司41款产品,3D深度相机配置率达78%,为主流方案;公司产品迭代升级,技术获微软、英伟达认可,Gemini335对标英特尔D435i;25年2月蚂蚁集团招聘相关工程师,公司有望凭合作和股权优势切入供应链[3][5] 东鹏饮料 - **核心观点**:品类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全国化持续深化 - **论据**: - 25Q1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营收分别为39.0亿、5.7亿、3.7亿元,同比增速+25.7%、+261.5%、+72.6%,电解质饮料营收占比从4.5%提至11.8%[5] - 25Q1运动饮料CR4达80.7%,旗下补水啦市场份额同比增7.4%至12%,主打流汗场景,在多场景扩圈[5] - 25年一季度上新1L大瓶装果汁茶,建议零售价5元/瓶,延续“1元乐享活动”,市场反馈积极;23年大即饮在饮料行业规格段占比从6.4%(2019年)提至11.3%[5] - 25Q1各区域营收同比均增长,基地市场广东区域占比降3pct至23.2%;产品出口25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尼和越南设子公司,海南和昆明生产基地将成面向东南亚的枢纽[5] 科达利 - **核心观点**:结构件龙头地位稳固,布局机器人领域有明显弹性 - **论据**: - 绑定宁德时代及二线电池厂,国内结构件出货份额超50%,全球份额超30%;2024年海外产能投产,国内外市场增长,收入120亿元,同增14%,归母净利14.7亿元,同增23%,毛利率稳定20%+,净利率稳定10%+[5] - 与盟立合资成立科盟布局谐波减速器,持股40%,发布PEEK材料谐波减速器,性能领先;与盟立、伟创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执行器总成;测算2030年谐波减速器全球空间超370亿,旋转关节全球空间近600亿,公司有望实现10亿左右归母净利[5] 其他重要内容 - 研报来源涉及国金证券、中泰证券、东吴证券,分别对奥比中光、东鹏饮料、科达利进行分析,日期均在2025年5月29 - 30日[6]
擂台之上 “慧眼”助力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 国产“慧眼”如何让机器人精准识敌
广州日报· 2025-05-29 03:01
机器人格斗赛事技术突破 - 宇树G1格斗比赛展现机器人稳定性与瞬间抗冲击能力超预期表现 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风向标 有望带动机器人行业新一轮行情 [1] - 比赛机器人采用力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 视觉方案等感知技术 以及谐波减速器 电机等核心传动装置 其中视觉感知技术是理解环境的核心能力 [1] - 参赛G1机器人配备双目深度相机和3D激光雷达 实现360度环境感知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调整姿态完成高强度动作 [2] 机器视觉技术路线对比 - 特斯拉Optimus采用2D摄像头视觉方案 延续车端纯视觉感知技术路线 [2] - 国内厂商主要采用3D视觉(结构光/ToF/双目)结合激光雷达方案 相比2D视觉增加深度信息 提升环境建模与导航精度 [2] - 奥比中光在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市场占有率超70% 为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 [2][4] 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 - 当前比赛采用"手动遥控"方式 依赖"机器人选手+真人选手操控"协同配合 [3] - 人形机器人重大进展体现在关节灵活度和平衡运动控制方面 人为指令执行效果超预期 [3] - 未来全自动格斗需机器人具备自动化感知决策能力 视觉传感器感知数据将成为重要基础 [3] 行业发展趋势 - 12月深圳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机甲拳王"自由格斗赛 打造开源竞技联盟 推动跨界融合 [4] - 奥比中光已将双目结构光系列产品送样 适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 [4] - 机器人格斗竞技将加速技术迭代和场景落地 国产3D视觉感知技术 多维传感技术 精密传动技术等供应链将加速崛起 [4][5]
“杭州六小龙”的背后是一个懂企业需求的政府和一群执着创新的“极客” “我负责阳光雨露 你负责茁壮成长”
广州日报· 2025-05-27 03:32
杭州民营经济与科创生态 - 杭州形成以"六小龙"为代表的科技新锐集群,重构民营经济版图,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高精尖领域[1] - 余杭人工智能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创新聚落构成城市产业图谱,推动数字经济发展[1] - 2025年杭州将实施"三个15%"科技投入政策,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超15%,集中培育新质生产力[17] 脑机接口行业突破 - 强脑科技实现全球首个便携式高精度脑机接口产品10万台量产,与Neuralink并列全球融资超3亿美元的两大脑机接口企业[2][3] - 公司攻克脑电信号采集难题(仅50微伏),开发自适应AI解码算法,使系统响应延迟低于300毫秒[6] - 产品线覆盖智能仿生手/腿,用户可实现钢琴演奏(《大鱼》演奏流畅度达专业级)和极限运动[2] 机器人技术商业化 - 云深处科技"绝影"机器狗实现95%国产化,落地29城400+项目,防护等级达IP67(-20℃至55℃工况)[7][9] - 技术突破包括:深度强化学习多专家体系(Science Robotics封面)、自适应步态算法、电力系统海外首单[8] - 2023年推出人形机器人DR01,八年累计融资超B+轮,浙大系员工占比初期达50%[10][11] 3D视觉感知技术 - 蓝芯科技开发全球首批3D视觉感知移动机器人,拥有156项专利(41项发明),服务30国1000+客户[13][15] - 技术迭代使生产线物流效率提升3倍(光伏花篮搬运案例),SMT上下料延误率保持0%[12] - 2019年订单达1500万元,现筹备IPO冲刺"3D视觉机器人第一股",研发人员占比超50%[14][16] 政府支持体系 - "春晖计划"2024年减负450亿元,发放2.5亿元/年算力券,政策兑付最快8分钟到账[18][19] - 产业基金集群规模2442亿元(民营项目占90%),专精特新贷担保费率低至0.24%[18] - 人才政策覆盖A-E五类人才,应届生补贴标准:本科1万/硕士3万/博士10万,2024年已发放23万人次[21][22] 产学研协同机制 - 浙大系形成"斯坦福-硅谷"模式,"六小龙"中50%与浙大深度关联,教师创业政策支持成果转化[27] - 良渚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提供脑机接口研发支撑,政府协助对接电网/湿地等测试场景[6][10] - 企业需求驱动政策创新,如余杭区打造"六小龙"联合展区降低接待压力,实现"无事不扰"[29]
3D视觉核心优势,物理AI第一步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思看科技、行创公司、先临 3D 公司、海克斯康、卡尔蔡司、联赢光、奥普特、铂力特 [1][17][21] - 行业:3D 扫描技术行业、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文物保护、医疗、游戏 [1][10][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思看科技市场地位和产品特征 - 市场地位:国内市占率第一,全球市占率第二 [2] - 产品特征:产品包括手持式扫描枪、跟踪式扫描设备及一体化质量检测设备,精度可达 0.03 毫米以下,具有高毛利率和高净利率特点,广泛应用于逆向工程、质量检测等高端制造领域 [1][2] 思看科技发展方向 - 深耕工业专业领域和拓展机器人应用,探索新应用场景如 3D 打印,通过与 FDM 3D 打印机结合实现更高效精确建模和打印 [1][3][4] 思看科技重要客户及应用场景 - 重要客户:商飞集团、比亚迪等 [1][5] - 应用场景:客户用跟踪式扫描设备进行大物体、大面积工件扫描,一体化质量检测设备用于高端制造业质量检测,如汽车制造中对车门建模并与理想图纸对比 [5] 思看科技软件算法优势 - 软件算法全部自主研发,能无缝兼容主流 CAD 格式,提供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在质量检测系统中可快速识别工件误差并实时反馈 [1][6] 思看科技财务状况和收入结构 - 财务状况:过去几年收入稳健增长,毛利率稳定在 76%左右,净利率接近 40%,经营性现金流每年保持 1 亿元以上净流入 [1][7] - 收入结构:海外收入增速显著,目前海外市场贡献约占总收入的 40%,得益于替代海外同类产品和经销模式 [1][7][8] 思看科技国内外市场增速预期 - 海外市场:增速预计保持乐观,得益于直销点落地带来客单价和利润率提升 [1][9] - 国内市场:增速可能放缓,因 2022 年汽车行业资本开支高峰已过,采购周期进入相对平缓期 [1][9] 思看科技产品结构 - 产品包括手持式 3D 扫描仪(价格 10 万元以上)、大型跟踪式 3D 扫描产品、工业级自动化检测系统,新发布消费级产品价格约 2000 美元,正在拓展专业级及消费级市场,增长潜力大 [1][11] 思看科技技术优势 - 体现在识别重建、立体延伸和立体标定三个方面,通过 FPGA 和 SoC 模块进行端侧计算,实现无线状态和多波段复合扫描,在 3D 重建领域有显著竞争优势 [3][13] 扫描技术发展趋势 - 非接触式扫描精度提升,有望替代接触式扫描,未来占据 80%市场份额,思看科技非接触式产品具显著竞争力 [3][14] 思看科技未来驱动力 - 全球高端制造业出海,产品渗透率和市占率稳步提升;物理计算 AI 的应用,在机器人及工业侧有更多应用场景 [15][16] 全球 3D 扫描仪市场参与者 - 主要参与者有行创公司、先临 3D 公司、海克斯康、卡尔蔡司,市场规模目前不大但未来发展潜力大 [17] 3D 扫描技术应用 - 工业领域用于高精度设备如焊缝质量检测;专业级领域用于文物保护、医疗、游戏场景等 [18] 物理 AI 与 3D 扫描技术结合 - 构建完整物理场和生成更多场景,避免传统测试问题,确保数据质量,适用于家居和工业级机器人视觉系统 [19] 思看科技消费级产品及机器人视觉优势 - 消费级产品不断拓展,结合算法有望相同精度下实现更低成本,进入更多机器人场景,在工业级机器人视觉模块输出上表现突出 [20] 思看科技未来盈利预测 - 专业级领域预计翻倍以上增速,工业级预计维持 25% - 30%增速,增速快且盈利水平高,市盈率有提升空间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思看科技股东结构稳定,由三位浙大系创始人组成一致行动人,还有员工持股平台 [12] - 余杭区政府曾推送思看科技与斯泰科技合作,通过脑机接口捕捉电信号实现截面 1:1 复刻 [18]
奥比中光:让机器人从“看得清”到“看得懂”
证券时报· 2025-05-23 01:2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1.91亿元 同比增长10563% [2] - 归母净利润约2432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4年3D视觉传感器生产量达8884万台 同比增长171% [5] 技术实力 - 累计申请专利1868件 [2] - 完成五代深度引擎芯片 三款dToF感光芯片 两款iToF感光芯片的开发和量产 [2] - 具备结构光 iToF 双目 dToF Lidar 工业三维测量等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 [3] - 深度相机Femto Bolt被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团队用于"空间智能"研究 [3] 市场地位 - 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4] - 与超百家机器人企业达成业务合作 [2] - 为全球超1000家客户与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产品和服务 [2] 产品应用 - 工业机器人领域实现精准测距 智能避障等功能 应用于智能工厂 仓储物流等场景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和Gemini系列双目结构光深度相机达到行业领先 [4] - 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 [4] 生态合作 - 接入Mac生态 接入NVIDIA Isaac平台 [2] - 与微软 NVIDIA AMD等国际巨头建立稳定生态合作 [2] - 发布多款开发者生态套件与解决方案 [2] 产能建设 - 顺德基地2023年10月投产 [5] - 佛山顺德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 [5] - 一期已顺利投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