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科技企业IPO审核节奏加快,外媒报道宇树科技
环球网· 2025-11-17 09:47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今年以来,科技企业申请在A股IPO的审核节奏加快;自下半年以来,每月新受理项目的占比 逐渐提升,IPO审核效率进一步提高。截至11月21日,本月已有14家IPO企业被安排上会,数量创下年内单月新高。部 分科技企业从受理到注册平均用时不到半年,反映出监管层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联合新闻网发文称,宇树科技在15日完成IPO辅导,有望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预计年底前提交上市申请,计 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宇树科技的IPO辅导周期创近年最快纪录,用时仅132天。 报道还提到,以2024年为例,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元件产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约65%、30%和5%。 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而剩余的20%则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查与消防;人形机器人 则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
北京连续9年登顶全球科研城市 四年稳居国际科创中心前三
北京商报· 2025-11-17 09:36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 - 北京连续9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榜首 [1] - 中国城市首次在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中占据超半数席位,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和杭州6个城市入围 [1] - 北京科研产出增幅超过9% [1]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名 - 北京连续4年位列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排名第三,与旧金山-圣何塞、纽约同属第一梯队 [1] - 中国共有21个城市入围全球百强,其中14个城市排名上升 [1] - 粤港澳大湾区排名跃升两个位次至第四名,在前十强中进步最显著 [1] - 上海排名第十 [1]
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超17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17 09:26
据新华社深圳11月16日电(记者梁希之)记者从16日闭幕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 悉,本届高交会累计入场突破45万人次,现场发布新产品新成果5000余项,共促成1023项供需对接和投 融资项目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本届高交会以"科技赋能产业 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全方位聚合国内外各行业前沿产品、尖端技术、 创新解决方案,汇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知名企业及相关国际组织参展。现场特设国际 友好城市科技展区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区,展现以科技创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优秀 成果。本届高交会共举办重大活动200余场。 ...
“百亿”基金经理,重回百位!这次有何不一样?
券商中国· 2025-11-17 08:18
百亿基金经理人数趋势 - 管理规模超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人数在时隔一年半后重新回到100位以上,目前约114名 [1][2] - 该人数在2022年二季度达到163位的高点后持续下降,至2025年二季度末仅有82位,随后开始探底回升 [2] - 当前百亿基金经理的平均管理规模为174.7亿元,低于2022年高点时的平均超200亿元规模 [2] 百亿基金经理规模分布 - 100亿-150亿元规模区间的基金经理是绝对主力,人数占比为47.7% [5] - 150亿-200亿元规模区间的基金经理占比为24.3% [5] - 20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经理人数逐级递减 [5]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类型 - 第一类为持续受关注的资深基金经理,如易方达张坤管理规模逾550亿元,兴证全球谢治宇和中欧基金葛兰管理规模均超400亿元 [6] - 第二类为年内规模持续增长者,如中欧基金蓝小康规模从百亿边缘增至近250亿元,富国基金范妍规模从95.75亿元增至超170亿元 [6] - 第三类为规模近期快速突破百亿者,如永赢基金任桀规模从11.66亿元增至近130亿元,中航基金韩浩规模从不足20亿元增至150多亿元 [6]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转变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规模增长主要依靠业绩与科技行情共振,而非过往的明星效应和大规模新发基金 [7][8] - 2024-2025年新晋的30位百亿基金经理中,超过50%聚焦科技赛道 [7] - 量化策略尤其是小盘量化贡献了约10%的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凭借分散化持仓和超额收益稳定性脱颖而出 [7] 投资赛道主线切换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主要聚焦科技、价值红利、量化小盘等新核心赛道,反映出从传统内需向科技创新+安全边际的行情主线转变 [7] - 此前百亿基金经理的投资集中于消费、医药、新能源等旧核心赛道 [7] - 主题基金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科技赛道,其高景气度转化为基金业绩增长 [8] 业绩表现与规模良性循环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近三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14%、10.66%和47.23%,显著优于同期A股宽基指数 [8] - 业绩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相关基金2023年之后的新发基金占比仅为16% [8] - 实现规模与业绩良性循环需强化基准约束意识,避免组合偏离度过大,并通过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和完善的持有人沟通机制 [9] 投资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业绩稳定、风格清晰的基金经理,而非盲目追逐明星效应 [10] - 近两年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几乎没有通过明星效应+大规模新发来实现规模增长,与过往非理性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10] - 投资者开始注重规模对投资管理的影响,并认识到百亿基金经理风格的多元化,均衡和价值长跑型选手同样受到青睐 [10]
“百亿”基金经理,重回百位!这次有何不一样?
搜狐财经· 2025-11-17 07:48
百亿基金经理数量变化趋势 - 管理规模超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人数在时隔一年半后重新回到100位以上,目前约114名 [1][2] - 该人数在2022年二季度达到163位的高点,平均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随后持续下降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82人,近期开始探底回升 [2] - 当前百亿基金经理的平均管理规模为174.7亿元 [2] 百亿基金经理规模分布 - 100亿-150亿元规模区间的基金经理是绝对主力,人数占比为47.7% [4] - 150亿-200亿元区间占比24.3%,200亿元以上规模的人数逐级递减 [4]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类型 - 第一类是此前已成名且规模维持在数百亿的基金经理,如易方达张坤管理规模逾550亿元,兴证全球谢治宇和中欧基金葛兰管理规模均在400亿元以上 [4] - 第二类是年内规模持续增长,从百亿边缘迈进百亿乃至两百亿的基金经理,如中欧基金蓝小康规模从初次破百亿增长至近250亿元,富国基金范妍规模从95.75亿元增长至超过170亿元 [4] - 第三类是规模近期从较低基数快速突破百亿的基金经理,如永赢基金任桀规模从二季度的11.66亿元增长到近130亿元,中航基金韩浩规模从不足20亿元增长到150多亿元 [5] 新旧百亿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对比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主要聚焦科技、价值红利、量化小盘等"新核心赛道",反映出从"传统内需"向"科技创新+安全边际"的行情主线转变 [1][6] - 此前百亿基金经理投资集中于消费、医药、新能源等"旧核心赛道" [6] - 2024-2025年新晋的30位百亿基金经理中,50%以上聚焦科技赛道,量化策略贡献了约10%的新晋百亿基金经理 [6]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变化 - 新晋百亿管理规模主要是通过业绩与行情共振的结果,而非依赖"明星效应+大规模新发" [1][7] - 当前35只规模过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12只在2023年底时尚未达到百亿门槛,规模快速扩容的核心驱动力是近两年亮眼的业绩表现 [7]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在2023年之后的新发基金占比仅为16%,且多数规模在25亿元以内,业绩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相关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14%、10.66%和47.23% [7]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者行为变化 - 在主题投资风格管理指引、加强基准约束等政策下,基金产品与特定赛道、指数绑定的程度加深,投资者可通过选择不同赛道的基金经理实现精准资产配置 [8] - 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业绩稳定、风格清晰"的基金经理,而非盲目追逐明星效应,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几乎没有通过"明星效应+大规模新发"来实现规模增长 [9] - 投资者已开始注重规模对投资管理的影响,并认识到百亿基金经理风格的多元化,除了科技型选手,均衡和价值长跑型选手同样受到青睐 [9]
新华财经早报:11月17日
新华财经· 2025-11-17 07:41
全国首家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 应新西兰议会议长布朗利、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长莱恩斯和众议长迪克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将于11月19日至25日对新西兰、澳大利亚进行 正式友好访问。(新华社)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2025年第22期《求是》杂志中发表署名文章《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决策 部署》。文章提出,全面加强自主创新。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文章提到,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饶沃土。要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 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华财经)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八成。其中黄淮海近八成半。分省看,河南近八成,安徽过八成,江苏六成半,山东、陕西近九 成,山西过九成。此外,冬油菜播种基本结束。由于前期连续阴雨导致部分主产区冬小麦播期推迟,当前,各地正抢抓农时,有力推进秋冬种。(央视新 闻) 教育部16日发布留 ...
奋战四季度 确保全年红丨“药”领全球 “谷”兴中原
河南日报· 2025-11-17 07:40
数据里的冲刺力 天方药业 前10个月销售额 达11.8亿元 原料药和部分制剂产品 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月13日,记者走进天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方药业")盐酸林可霉素发酵生产车间,机械臂在精准 作业;在中控室里,电脑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实 时监控、调整优化……这座国家级绿色工厂正以"智""绿"双驱的生动实践,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动人乐章。 "前10个月我们的销售额达11.8亿元!"天方药业运营管理部经理赖珅说。在医药行业洗牌加剧的背景下,这 份"量稳质升"的答卷,彰显了头部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行业引领力。 深耕医药领域56载,天方药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3个生产基地和1个国家级技 术开发中心,资产总额70多亿元,年产原料药5000余吨、口服固体制剂约70亿片、小容量注射剂近8亿 支。"天方"商标成为中国医药界的"金字招牌"。 天方药业螺旋霉素原料药年产能190吨,年产值1.8亿元,占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 以30%的全球占比稳居行业前三,成为抗生素原料药领域的价格风向标。公司两款核心产品通过美国FDA、 ...
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
证券日报· 2025-11-17 07:39
对于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李扬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为科技创新企业 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二是稳步发展衍生品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三是加强上市公司 市值管理,通过合理的分红政策回馈投资者;四是重视并购重组在产业整合中的作用,推动经济结构优 化升级。 在资产管理市场发展方面,李扬预计,2025年中国理财市场规模将突破32万亿元,2026年有望达到45万 亿元。资产管理市场作为将间接融资转换为直接融资的有效机制,其快速发展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 资金来源和多样化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他认为,随着证监会"并购六条"的推出和实施,上市公司现在可以跨行业、跨领域、跨产业进行并购, 这为科技企业整合资源、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便利途径。他表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并购已成 为企业获取前沿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报记者 刘 钊 11月14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 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科技赋能已成为上市公司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他认为,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 ...
重仓赛道从“旧”到“新”主动权益百亿基金经理人数重返百位
搜狐财经· 2025-11-17 07:20
行业趋势核心观点 -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行业出现显著转变,市场偏好从“传统内需”如消费、医药、新能源赛道转向“科技创新+安全边际”的新核心赛道,如科技、红利、量化等方向 [2] - 百亿基金经理人数在经历下行后探底回升,从2022年二季度的163人高点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82人后,于当前三季度重返100人以上,目前约114人,平均管理规模为174.7亿元 [3] - 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发生根本变化,从依赖明星效应与大规模新发产品转向业绩与市场行情的共振,标志着从“规模驱动”向“业绩驱动”的转变 [2][5] 百亿基金经理阵容结构 - 当前百亿基金经理阵容可分为三类:管理规模数百亿的知名老将、年内规模持续增长从百亿边缘迈入百亿乃至两百亿的基金经理、以及近期规模从不足50亿元快速突破百亿的新晋基金经理 [3][4] - 100亿至150亿元规模区间的基金经理是当前主力,占比达47.7%,而200亿元以上人数已显著减少 [3] -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张坤管理规模565.44亿元排名第一,谢治宇和葛兰管理规模均在400亿元以上,刘彦春、周蔚文、刘格菘、胡昕炜管理规模均在300亿元以上 [1][3]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特征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50%以上聚焦科技赛道且业绩优异,例如某移动互联基金2023年至2025年的业绩收益率分别达到44.92%、32.40%和72.90% [5] - 量化策略尤其是小盘量化贡献了约10%的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凭借分散化持仓和超额收益稳定性脱颖而出 [5] - 多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例如永赢基金任桀规模从二季度的11.66亿元增长至近130亿元,中航基金韩浩规模从不足20亿元增长至150多亿元 [4]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近三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14%、10.66%和47.23%,显著优于同期A股宽基指数 [5] - 2024年至今新晋的30位百亿基金经理中,其产品在2023年之后的新发基金占比仅为16%,且仅有2只规模在百亿元附近,其余均在25亿元以内,表明非依赖新发基金 [5] - 当前有35只规模过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其中12只在2023年底时未达到百亿门槛,规模快速扩容的核心驱动力是近两年亮眼的业绩表现 [6]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环境 - 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业绩稳定、风格清晰的基金经理,而非盲目追逐明星效应,与此前新发基金一日售罄的非理性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8] - 投资者已开始注重规模对投资管理的影响,并认识到百亿基金经理风格的多元性,除了科技型选手,均衡和价值长跑型选手同样受到青睐 [8] - 监管环境为基金经理提供了更明确的框架,主题投资指引等政策的落地增强了基金风格约束,避免了过去的风格漂移,为投资者进行精准配置创造了条件 [7]
坚持科技创新 积极回报投资者
新浪财经· 2025-11-17 07:19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主要聚焦两大业务板块:金属材料精密装备生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同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军工领域的专业产品和技术服务,表现同样突出 [1]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生产工具提供者,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装备 [1] - 公司认为未来生产工具必须满足智能化、绿色化、精密化、高档化等“五化”要求,通过走“五化”结合的发展路径以获得更大市场空间和更高价值体现 [1] 商业模式与未来方向 - 公司计划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特别重视前置服务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1] - 公司计划通过提前介入客户的生产规划和技术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专业的解决方案 [1] - 公司有意通过资本运作,吸引和整合AI、数字化、通信等新兴领域的中小企业,利用自身市场优势和资本平台帮助这些企业发展 [2] 研发投入与股东回报 - 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左右用于研发创新,以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并为长远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2] - 公司坚持稳定的分红政策,自2015年以来连续十年为股东分红,用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