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立自强
icon
搜索文档
把握中国资产重估的战略机遇
量化藏经阁· 2025-03-25 00:02
一、 把握中国资产重估的战略机遇 产业趋势与政策共振,科技迎历史发展机遇 :DeepSeek等AI技术的突破,加 速了AI的商业化,推动AI从算力基建向应用层渗透,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 的场景落地或成新增长点,云计算基础设施、芯片制造、智能终端、互联网应 用龙头等企业将显著受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政策聚焦"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通过战略布局与资源倾斜推动科技产业突破,科技迎全方面支 持。 估值仍具吸引力,修复 把握空间显著 :港股科技板块当前估值处于洼地,性 价比凸显,绝对估值和横向对比角度:恒生科技指数PE(25.33倍)显著低于 美股纳斯达克(33倍)及A股科创50(105.3倍),历史分位数处于低位。 资金面支撑:南向资金加速流入,话语权提升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买入港 股,2025年初以来净流入超3900亿港元(接近2024年全年一半),单日峰值达 29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资讯科技、消费、金融为南向资金主要流入领域, 反映市场对科技复苏的强预期。同时南向资金的话语权也在快速提升,成交额 占港股市场的比例达到60%左右。 二、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投资价值分析 恒生科技指 ...
【基础化工】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关注国企改革主线、新产业及提振消费的产业趋势——行业周报(0303-0309)(赵乃迪/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9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围绕国企改革、新产业、提振消费的产业趋势等方面阐述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体会,分析化工行业发展情况及投资价值 [2] 分组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2024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国企改革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3] - “一利五率”纳入考核有望提升国企盈利质量,市值管理纳入考核指标有望增强央国企回报能力 [3] - 2024年前三季度“三桶油”油气当量产量高增长,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3] 分组2:发展新质生产力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4] -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半导体等行业上游材料自主供应能力可提升产业链安全性 [4] - 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及AI推动数据中心规模扩增,有望带动化工新材料和含氟冷却液需求增长 [4] 分组3:扩大国内需求 - 2024年我国经济规模扩大,GDP增长5%,2025年增长目标为5%左右,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5] - 24年以来化工企业盈利环比好转,库存去化,石化化工龙头白马企业具备投资价值 [5] 分组4:板块周涨跌情况 - 过去5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大部分板块上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为+1.7%,位居第13位 [8]
【投资者点题 代表委员共答】助力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必有作为
证券时报· 2025-03-07 08:33
近期,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展现的科技实力受到全世界瞩目,也让国人心潮澎湃。作为一名投资者,我很关心资本市场如何助力科技创新, DeepSeek等公司能否在A股上市? ——证券时报读者 这位网友的提问代表了民众的关切。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资本市场如何助力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 先看一组数据:自科创板开板以来,共有23家未盈利的创新药企先后上市,在科创板合计首发募资近700亿元,为相关企业持续加码研发、发力创新提供了保 障。截至2024年,这些公司已全部实现核心产品的上市或上市申请获受理,诸多研发创新成果正落地生"金",且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药站上世界舞 台。 证监会主席吴清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的表态,更是让科技创新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表示,资本市场将加快健全专门针对 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机制,聚焦科技创新活跃、体现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领域,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更 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制度,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 当然,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不仅只有上市一条路,创投、科创债等都可以有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证监会发布· 2025-03-05 17:4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 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 和安全,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牢牢守住不发 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顺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阶段特征和结构特点,深化金融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政策和科技、产业、财税等政策衔接配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优化资 金供给结构,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 生产力。 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可得性和 金融产品服务供需适配度持续提升,相关金融管理和配套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体系与实 ...
娄勤俭,担任大会发言人
券商中国· 2025-03-04 13:32
3月4日12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 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娄勤俭担任大会发言人。娄勤俭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1日下午闭幕,会 期7天,共安排3次全体会议。 娄勤俭出生于1956年12月,贵州桐梓人,曾任陕西省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等职。2021年10月,任第十三届全 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3年3月,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4年3月4日中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娄勤俭首次以大会发言人的身份亮相,在90多 分钟的时间里回答了中外记者的13个提问,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立法工作、经济高质量发展、中 美关系、科技自立自强、国防预算等多个方面。 "满不满意,在于你们的评价。自己的表现(打几分),要靠群众来打,要靠记者来打。"上述新闻发布会结束 后,娄勤俭对媒体记者这样说道。 作为介绍中国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窗口,发言人一直是外界了解大会信息的重要渠道。发言人的产生有着严格 的法定程序。根据安排,大会开幕前要举行预备会议,之后举行第一次主 ...
A股先扬后抑,全球风险资产调整 | 周度量化观察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3-03 09:42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先扬后抑,呈现"高切低"特征,通信、传媒、计算机行业跌幅最大(-9.64%、-8.00%、-7.82%),钢铁、房地产、食品饮料涨幅居前(+3.18%、+2.22%、+1.77%)[3][22][23] - 恒生科技指数周跌4.97%,但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3] - 两市成交额环比上升4%至19574亿元,中证1000成交占比提升1.32%,沪深300和中证500成交占比分别下降1.43%和4.09%[16][17] - 宽基指数波动率全面上升,中证500波动率周升4.67%至17.93%,中证1000波动率达21.37%[20][21] 债券市场 - 利率债和信用债同步走弱,1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64%,R001资金利率周涨11.45%至2.08%[28][29] - 央行净投放未能缓解资金紧张,存单利率上行压制债市情绪[4] 商品市场 - COMEX黄金失守2900关口,周跌2.30%,美元走强和通胀预期回落形成压制[5][35][37] - 南华商品指数周跌1.70%,黑色系领跌(-2.66%),农产品相对抗跌(-0.69%)[35][37] 海外市场 - 标普500两日跌幅超1%,科技七巨头财报显示高增速可持续性存疑,英伟达业绩超预期[6][7] - 美国服务业PMI跌至49.7(两年新低),初请失业金人数24.2万超预期[31][32] - 特朗普宣布3月4日起对中国关税加征10%,对加墨关税同步生效[6][26] 行业动态 -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能源局要求强化关键技术攻关[26] - OpenAI发布GPT-4.5模型,小米发布SU7 Ultra汽车(52.99万)和15 Ultra手机(6499元起)[26][27] - 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机构化转型[26]
自主可控迎内外催化,行业有望超预期 |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团队
计算机文艺复兴· 2024-07-22 10:30
微软蓝屏事件影响 - 全球约850万台Windows电脑因CrowdStrike软件更新冲突出现蓝屏故障[2] - 故障影响欧美及亚洲多国航空、铁路、医疗、传媒、能源、金融、零售、物流等关键行业IT系统[2] - 事件凸显全球IT系统单一依赖的风险及自主IT架构建设的重要性[2] 自主可控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2] - 政策明确支持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2] - 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2] 财政支持力度 - 2024年起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2] - 国债资金将重点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2] - 1-5月全国财政支出增速为-2.2%,下半年随着国债发行支出力度有望回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