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搜索文档
鼎晖联手北京市AI基金,刷新企业级AI Agent融资纪录
投中网· 2025-07-16 11:32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AI时代的"智能精炼厂"来了。 作者丨 簪竹 来源丨 投中网 企业级AI Agent真的火了。 投中网获悉,北京中数睿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数睿智)已完成2亿元A+轮融资,由鼎晖VGC和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简称,北京市 AI基金)联合领投 ,泰亚投资、相城金控、四川文投跟投,并获得深交所上市公司每日互动继续加注。在当前资本审慎的背景下, 该笔国内2B AI Agent领域破纪录级的融资成为Agent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据悉,中数睿智成立于2020年,是首个在能源、军工等战略支柱型行业实现多笔千万级纯软件合同的AI Agent创业公司,中数睿智围绕具备国际先进 性的Agent"新基建-自生成-自学习-自优化-自评估"技术闭环,实现了Agent在集团级复杂场景的应用落地,也彰显出国内B端市场的巨大潜力。 要做AI时代的"智能精炼厂" AI Agent,也就是所谓智能体,是指具备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任务能力,以及自我反思实现迭代的智能系统。 AI Agent的出现,让AI跨过了从简单 的语言交互到"实际做事"之间的鸿沟,真正打开了AI商业化的 ...
首关26.17亿,今天,这家VC募集了一只新基金
投中网· 2025-07-16 11:32
基金募资与战略方向 -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关,规模达26.17亿元[3] - 基金战略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投硬",70%资金用于"从0到1"原始创新,30%用于"从1到10"技术熟化[4][11] - 基石LP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等19家机构[7] 行业布局与投资案例 - 公司自2013年起专注硬科技投资,覆盖光子、半导体、AI等基础设施[6][19] - 代表性案例包括智谱AI(2019年天使轮)、驭势科技(2016年天使轮8000万元)、智元机器人等[21][22][25] - 在算力领域布局光子计算、存内计算、量子计算,并投资智谱AI等模型层头部企业[27] 上海区域战略与孵化模式 - 新基金注册于上海浦东,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相关硬科技[9] - 2023年底在上海设立"超前孵化+深度孵化"模式,已推进原集微等7个项目[32][33] - 上海国资系基金(如上海科创基金)参与合作,契合当地千亿元先导产业母基金政策[13][16] 技术筛选与生态构建 - 项目遴选标准:技术需具备高壁垒、稀缺性及工程化潜力,赛道需兼具知识/经济/社会价值[28] - 通过"好望角"科学沙龙链接科学家、创业者与资本,推动量子、RISC-V等前沿领域跨界合作[34] - 原集微项目孵化成果显著,团队研发出世界集成度最高的二维半导体处理器"无极"[33]
中国AI硬件市场今年将首破万亿元,未来五年还会持续高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7-16 11:27
中国AI硬件市场规模预测 - 2025年中国AI硬件市场规模预计达11020亿元 较2024年9718亿元增长13_4% [5] - 2024年中国AI硬件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万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18% [1][3][5] - 市场分为消费电子(ToC)4610亿元和公共服务(ToB/G)6410亿元 占比分别为41_8%和58_2% [5][6] 市场细分结构 消费电子(ToC) - 智能可穿戴(手表/眼镜/耳机)1190亿元 黑电(含投影)1180亿元 为最大细分品类 [6][7] - 白电760亿元 生活家电480亿元 厨房家电290亿元 呈现阶梯分布 [6] - 教育类智能硬件340亿元 智能家居(安防/娱乐等)370亿元 [6] 公共服务(ToB/G) - 信创相关智能硬件规模1750亿元 占信创总规模35% [6] - 工业级智能硬件1160亿元 医疗/智慧城市/校园等公共服务投资3500亿元 [6] 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拉动(如信创国产化替代)与技术突破(如DeepSeek大模型接入200+企业服务) [3][5] - 应用场景扩展与数据支撑 资本推动2024年AI投融资380亿元 预计2025年达800亿元 [3] AI渗透率现状 消费电子领域 - 传统家电中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床垫AI渗透率90% 电视70% 厨房家电30% [7] - 冰箱/洗衣机/空调综合渗透率20% 投影仪智能语音交互占比87% [7] - AI笔记本机型渗透率50% 平板76% 可穿戴设备85% [8] 新兴硬件品类 - AI耳机在售机型从2023年45款增至2024年77款 眼镜在电子设备中销量渗透率65% [8] - AI门锁渗透率25_4% 摄像头26% 呈现加速普及态势 [8] 技术融合特征 - 交互智能化(语音/手势识别)与技术轻量化(低功耗)成为核心方向 [8] - 场景生态化(跨设备联动)与市场分化(高端溢价与普惠并行)同步发展 [8] - AI体验隐形化 需15分钟深度体验感知产品提升 预示技术向纵深演进 [8]
今天,中科创星宣布首关26亿
投资界· 2025-07-16 11:27
基金概况 -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规模26.17亿元,LP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等多家国资及市场化资本 [1][4][5] - 基金注册于上海浦东,存续期8年,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30%投向成长类项目 [5][6] - 上海国投先导基金出资实现放大倍数5.2倍,总规模约890亿元 [13] 投资策略 - 聚焦AI领域,覆盖芯片层、算力层、模型层、数据应用层全产业链 [9] - 重点投向兼具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硬科技项目,包括量子、光子、合成生物学、航天、脑科学等前沿领域 [5][9] - 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投硬",已累计投资530家企业,管理规模超130亿元 [3][6][10] AI生态布局 - 2019年投资智谱AI,现为估值超10亿元的独角兽,获上海国资战略投资 [10] - 投资组合包括智元机器人、驭势科技、中科闻歌等AI企业,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10][11] - 认为AI技术仍处发展初期,算力需求、成本下降趋势、AGI发展等存在颠覆式创新机会 [11] 上海战略落地 - 首次将主基金设于上海,已投资60多个项目,总额达数十亿元 [13] - 在浦东建设高质量孵化器,7个项目进入"超前孵化"或"深度孵化"阶段 [14][15] - 借助上海人才、平台、资金优势,参与AI先导产业生态建设 [13][15] 行业观点 - 当前是科技资产重估的出手时机,逆周期投资有望带来高回报 [16] - 保持年投70个项目节奏,打造硬科技"雨林生态"支持创业者 [16] - 技术革命向超微观、超宏观、超复杂领域延伸,多学科交叉催生颠覆式创新 [9]
经导调查|山东“智”造升级:354家入选智能工厂,福瑞达生产效率提升16%
大众日报· 2025-07-16 11:25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名单,以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福瑞达智美科创园智能工厂"为代表,总 计354家工厂上榜。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家工厂,注意到很多企业面临生产规模化与需求个性化的矛盾;受访企业通过智能工厂的建设,不仅实现了成本 与效益的双丰收,还通过生产数据的全程追溯,让产业下游的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工厂的生产数据也因为与自动化生产的结合,为企业效益提供了增长 空间。 单条面膜产线用工由60人减为7人 7月11日,经济导报记者来到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瑞达生物股份")"福瑞达智美科创园智能工厂"采访,看到在面膜生产线上,有一位 工人正往设备上放置包装袋,下方的灌装机正迅速灌注面膜液并封口。 实际上,这是经济导报记者在参观面膜生产线时留意到的第一个"有人"环节;而生产线上封装好的面膜,则被传送带送到后续环节,进行自动筛选、赋 码、包装;生产线上的工人盯着屏幕留意各项参数,只是偶尔起身,或取走不合格产品,或调整产线的整体运行。 福瑞达生物股份副总经理王伟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面膜生产曾经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他介绍,多年前, ...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6
湘财证券· 2025-07-16 11:25
核心观点 - 看好电子行业 AI 基建、端侧 SOC、折叠屏手机供应链投资机会,维持“增持”评级;创新药产业拐点确立,海外增量与国内市场打开,成长驱动大级别行情,维持“买入”评级 [6][9] 电子行业 市场表现 - 上周电子行业上涨 0.93%,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表现居前公司有新亚电子等,靠后公司有好上好等 [3] 估值 - 上周电子 PE(TTM)为 53.20X,环比降 0.57X,PB(LF)为 3.64X,环比降 0.04X;PE 处近 10 年 35.16%分位数,PB 处 34.26%分位数 [3] 行业动态 - 7 月 10 日 xAI 发布 Grok 4,有单智能体和多智能体版本,多项测评超其他模型,训练用超 20 万张 H100 GPU 集群,从 Grok 2 到 Grok 4 技术范式不同,训练计算量和推理能力提升 10 倍 [5] 投资建议 - 看好 AI 基建、端侧 SOC、折叠屏手机供应链投资机会,AI 基建关注寒武纪等,端侧 SOC 关注瑞芯微等 [6] 创新药行业 产业拐点逻辑 - 中观维度产业运行至创新成果兑现阶段,微观维度有研发海外授权交易密集、商业化盈利元年、政策支付政策元年等催化因子 [8] 行业判断 - 产业拐点来临,海外增量与国内市场打开,成长驱动大级别行情 [8] 投资逻辑 - 由分母驱动转向分子驱动,分子成主导因素,分母边际影响减弱 [8] 短期节奏 - 第一阶段演绎超跌修复逻辑,外溢有望延续;第二阶段提升成长与估值匹配度高个股 [8] 催化因素 - BD 有望贯穿全年 [8] 投资建议 - 构建三维选股框架,推荐 Pharma 转型创新兑现关注华东医药等,Biotech 持续成长关注潜在产品海外注册落地公司 [8]
独家|孵化中国版“GPT-4o”的无界方舟连续完成亿元级融资,基于自研多模态大模型,打造AI应用的“最强大脑”
Z Potentials· 2025-07-16 11:24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Pre-A & Pre-A+轮亿元级别融资,Pre-A轮由BAce Capital、小饭桌创投联合领投,英诺天使基金、珠海科技集团、吴中金控跟投,Pre-A+轮由柏睿资本独家投资 [1] - 新一轮融资正在紧密推进中 [9] 公司背景与团队 - 公司成立仅一年半,凭借底层多模态大模型研发到软硬一体Agent应用的完整闭环能力,迅速成为中国AI赛道黑马 [1] - 创始人曾晓东博士是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权威学者,拥有15年算法研发及产业化经验,主导研发阿里巴巴第一代机器翻译系统,联合创立蚂蚁技术实验室,获MIT TR35殊荣 [2] - 联合创始人具备深厚互联网大厂产品与设计管理背景,屡获红点奖、iF设计奖等国际顶级奖项 [2] - 核心成员来自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等头部科技企业及国内外顶尖高校,专业能力覆盖AI全产业链 [2] 核心技术 - 自研端到端多模态大模型EVA,对标OpenAI的GPT-4o,解决多模态商业化致命瓶颈,为AI应用赋予"超级感官"与"真大脑" [3] - 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双备案,核心数据资产获广东省首张人工智能模型数据产权登记证书,估值达3.8142亿元,创全国单笔大模型数据资产最高纪录 [3] - 四大核心优势: - "高智商":EVA-1模型在视觉理解、听觉推理和跨模态逻辑推断上表现卓越,比肩GPT-4o [6] - "真人般交互":多模态交互延迟约350毫秒,内置48类细粒度情绪引擎,支持21种主流语言 [6] - 全自动多模态数据合成引擎AutoFusion 4D,每月可生成超10万小时高精度情感多模态数据,成本仅为人工的1/50 [6] - 支持大规模商用落地,多模态调用成本降低95%,单机H20本地部署支持数百并发推理 [6] 产品落地与商业化 - 创立第一年即实现商业化,服务生物医药、金融等行业标杆企业,取得近千万营收 [4] - 国内首家推出对标GPT-4o的自研多模态模型,领先国内大厂半年 [4] - 2024年9月推出AI硬件产品demo"阿奇",实现端到端音视频实时互动、350ms极低延迟反馈、多语种交流与情绪表达 [4] - 首款智能硬件产品将于Q3量产上市,搭载新一代自研多模态大模型 [5] - 计划开源多模态Agent平台,支持开发者低成本创建实时多模态交互的AI Agent软硬件产品 [5] 投资人观点 - 投资人认为公司全栈核心技术自研及产品整合能力独特,成功打通从模型、Agent到终端产品的完整链路 [8] - 多模态模型的先发落地优势显著,极低延迟、精准情绪识别和表达推动人机共处未来愿景 [8] - 商业化进展迅速,已在生物医药、金融、教育及生活娱乐等多个领域落地行业标杆客户 [8] - 融资将用于多模态模型与Agent技术研发升级、重点场景应用落地、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及市场拓展 [8]
云内动力战略布局低空经济 创新驱动打开成长新空间
全景网· 2025-07-16 11:24
近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内动力")与福建德龙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华 闽联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无人机研发、生产及产业投资等领域展 开深度合作。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这家传统动力龙头企业正加速向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以创新驱 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抢抓低空经济新机遇 构建战略协同生态 创新业务多点突破 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尽管半年报预告显示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云内动力在创新领域的布局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开发的 无人智能配送车及智能农机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与中国邮政云南省分公司合作的无人配送车道路测 试正在推进中。这些创新产品覆盖物流配送、园区转运、景区观光等多场景应用,标志着公司创新业务 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在新能源领域,全资子公司铭特科技凭借在充电桩支付系统等领域的领先技术,持续巩固市场优势地 位。公司以柴油机技术为基础,正向新能源、智能化领域拓展,已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的发展格 局。 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根据协议,云内动力将充分发挥在发动机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德龙航空的无人机整机研发能力、华 闽联信基金的产业投资经验形成战略协同。 ...
秦岭的风,西安的暑,与一辆电动车的百万公里性能大挑战
搜狐网· 2025-07-16 11:21
烈日舔舐着秦岭的山脊。蜿蜒的盘山道上,每一次弯道的倾斜,引擎的低吼都仿佛在与重力较劲。车把 在手中紧握,前方是被称为"秦岭四关"的险途——荞麦岭的碎石、流峪飞峡的"发卡弯"、丹江源的骤 雨、黑龙口的横风。目标只有一个:无充电,单日征服。 这不是一个人的孤勇。在西安鼓楼微凉的晨光里,车评人柱子从营商表妹江雪手中接过了那串S75的车 钥匙。指尖触到是某种滚烫的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场电动车挑战,更是一次对两轮电动车出行可能性 的终极叩问。一场席卷百天百城的"百万公里性能大挑战"正拉开序幕,而柱子手中的这台S75,他将率 先驶向秦岭深处那条以严苛闻名的210国道——30公里连续爬坡与险峻弯道,是公认的"续航魔咒之 地"。 "全程二挡,满把!"事后回忆,柱子眼中仍有光。1200W的液冷电机爆发出强劲动力,以54km/h的劲头 在山道上稳稳爬升、超车。最令人屏息的,是抵达终点后仪表盘的数字:30公里极限上坡加30公里下坡 往返,最终抵达终点时,已累计骑行110公里+,电量还剩余两格。实测综合续航高达120公里,击碎了 所谓"续航魔咒"。 最后我朝秦岭比了个手势:你所谓的极限,不过是绿源的下限。 这背后,是绿源数字化电池养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中国人工智能模型是“世界一流”,AI为中国供应链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快讯· 2025-07-16 11:17
英伟达CEO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评价中国人工智能模型为"世界一流" [1] - AI技术正在为中国供应链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1] 行业影响 - 中国AI技术发展水平获得国际科技巨头认可 [1] - 供应链领域将因AI技术应用迎来转型升级机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