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金花股份涨2.01%,成交额3456.1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2.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4:3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0日盘中上涨2.01%,报收7.63元/股,成交金额3456.10万元,换手率1.22%,总市值28.4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2.69万元,大单买入金额613.28万元(占比17.74%),大单卖出金额675.97万元(占比19.56%)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95%,但近期表现向好,近5个交易日上涨4.95%,近20日上涨4.81%,近60日上涨2.97%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成立于1996年2月14日,于1997年6月1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药品销售,占比达99.71%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概念板块包括抗流感、中药、微盘股、生物医药、创新药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6万户,较上期减少2.63%,人均流通股为18162股,较上期增加2.71%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减少1.90%,归母净利润为619.50万元,同比减少34.5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1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58.14万元 [3]
康弘药业跌2.01%,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8.5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13:3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下跌2.01%,报34.16元/股,总市值314.72亿元,成交额1.19亿元,换手率0.50%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8.59万元,大单买入1463.03万元(占比12.28%),卖出1801.62万元(占比15.1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9.79%,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2.62%,近20日下跌13.01%,近60日下跌8.44%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21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4亿元,同比增长6.95%;归母净利润7.30亿元,同比增长5.41%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40亿元 [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生物药54.83%,中成药32.49%,化学药12.50%,其他0.18% [1]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40万户,较上期增加0.20%;人均流通股28565股,较上期减少0.2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股2727.50万股,较上期减少531.59万股 [3] - 大成睿享混合A(008269)为第六大股东,持股1225.38万股,较上期增加48.93万股;大成竞争优势混合A(090013)为第七大股东,持股1159.65万股,较上期减少52.77万股;大成策略回报混合A(090007)为第八大股东,持股1034.18万股,较上期减少179.74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90.40万股;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01505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3日,于2015年6月2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化学药、中成药及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创新药、生物医药、中药、阿尔茨海默、眼科概念等 [1]
港股科技强劲反弹,零跑汽车涨逾7%,阿里巴巴-W涨4.9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3:3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盘劲升2.41%,报25854.98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飙升3.2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攀升2.46% [1] - 市场半日成交额为1454.20亿港元 [1]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半日收涨2.49% [1] 个股表现 - 成分股零跑汽车涨逾7%,阿里巴巴-W涨4.99% [1] - 华虹半导体上涨4.62%,中芯国际上涨4.27% [1] 行业驱动因素 - 港股科技板块在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创新突破、流动性持续改善的"三重共振"下展现出投资价值 [1] - 港股市场汇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芯片半导体、造车新势力等前沿领域的优质企业 [1]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与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或带来业绩提升与价值重估的双重机遇 [1] 投资工具分析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精选30只市值大、研发投入高的科技龙头 [1] - 该ETF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达77%,覆盖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及理想汽车、百济神州等新兴势力 [1] - 投资组合全面覆盖"软硬件+新消费+创新药+造车新势力"热门赛道 [1]
赤天化涨2.11%,成交额4148.2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2.7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13:3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11%,报收2.42元/股,总市值40.87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4148.22万元,换手率为1.36% [1] -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1.26%,近20日下跌7.63%,近60日上涨2.11%,今年以来股价无涨跌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2.76万元,特大单卖出132.57万元占比3.20%,大单买入687.01万元占比16.56%同时卖出917.21万元占比22.11%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18日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28日,于2000年2月21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氮肥和甲醇化工业务、医药流通业务、医药制造业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尿素55.06%,甲醇28.10%,复合肥7.61%,医疗服务4.31%,其他(补充)3.29%,硫酸铵0.76%,煤炭0.64%,硫磺0.18%,其他0.05%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农化制品-氮肥,概念板块包括民营医院、干细胞、中药、阿尔茨海默、生物医药等 [2] 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0亿元,同比增长5.86% [2]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894.89万元,同比减少33.22%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78万,较上期增加1.38%,人均流通股18843股,较上期减少1.36% [2] 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77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0.00元 [3]
康希诺涨2.02%,成交额4323.9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9.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0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74.17元/股,成交金额4323.95万元,换手率0.51%,总市值183.5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9.86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09%和5.13%,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82%和11.78%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1.49%,近5日、20日和60日分别变动-1.47%、-12.28%和9.07%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13日,于2020年8月13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符合中国及国际标准的创新型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 [1] - 主营业务收入中疫苗及相关产品销售占比97.84%,其他收入占比2.16%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疫苗,涉及概念板块包括猴痘概念、生物医药、疫苗、抗流感、GDR概念等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75万户,较上期减少1.92%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6.00%,归母净利润为-1348.54万元,同比大幅改善94.02%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98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3]
百济神州涨2.04%,成交额3.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99.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0日盘中公司股价上涨2.04%至279.24元/股,成交金额为3.02亿元,换手率为0.95%,总市值达4302.1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99.86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171.03万元(占比7.19%),卖出3322.11万元(占比11.00%),大单买入7478.73万元(占比24.77%),卖出6927.50万元(占比22.9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42%,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1.73%,近20日下跌11.51%,近60日上涨11.8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3%,归母净利润为4.50亿元,同比增长115.63%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药品销售,占比达99.10%,合作安排收入占比为0.90%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28日,于2021年12月15日上市,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33万户,较上期减少3.90%,人均流通股为4976股,较上期增加4.11%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为第四大股东,持股482.54万股,较上期增加124.36万股 [2] - 万家优选(161903)为第六大股东,持股300.00万股,较上期减少50.00万股,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001717)为第七大股东,持股270.00万股,较上期减少30.01万股 [2]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新进为第九大股东,持股172.59万股,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2] 行业分类与市场关注度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概念板块包括抗癌治癌、抗癌药物、创新药、生物医药、百元股等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2025年9月2日 [1]
神州细胞涨2.00%,成交额8650.7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9.5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10: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53.95元/股,总市值240.26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8650.76万元,换手率0.36%,主力资金净流出59.51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8.91%,但近60日下跌36.49%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7月4日龙虎榜净买入8753.22万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同比减少25.50%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3377.11万元,同比减少126.87%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9754户,较上期减少12.74% [2] - 人均流通股45656股,较上期增加14.60% [2]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70.25万股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35.79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2] 公司基本信息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物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覆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1] - 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销售商品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创新药、生物医药、抗癌药物等 [2]
泽璟制药涨2.03%,成交额6852.9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3.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0:3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03.55元/股,成交额6852.92万元,换手率0.25%,总市值274.1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3.69万元,特大单买入342.89万元(占比5.00%),卖出196.54万元(占比2.8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6.19%,但近20日下跌7.96%,近60日下跌22.42%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新药及生物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药品销售(占比99.97%)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56.07%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7280.35万元,亏损同比减少9.42%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8795户,较上期增加16.75%,人均流通股30097股,较上期减少14.35%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在第二季度增持268.75万股,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816.63万股) [2] - 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和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在第二季度分别减持117.14万股和30.53万股 [2] -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和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新进入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广发多因子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2] 行业与业务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 - 公司业务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抗癌治癌、AI医药、抗癌药物、生物医药、创新药等 [1]
加大科创资产配置力度!中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党贵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10-20 07:37
编者按: 科技浪潮,奔腾不息;金融活水,汩汩向前。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保险资 管坚持守正创新,躬身实践并勇于探索,奋力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即日起,证券时报社联合中国 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推出"银保资管业探路科技金融"系列专栏,敬请关注。 本篇为专栏第一篇。 银行理财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管形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资管业的排头兵和生力军。作为连接近31万亿 元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银行理财行业在支持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肩负重要使命。 "要积极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注入到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去,努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 循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近日,中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党贵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 专访时说。 在黄党贵看来,银行理财用好这些资金,发挥好"桥梁"优势,把握好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要求,既能助力发 展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能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这是理财需要探索的路径和方法。 加大科创领域配置力度 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黄党贵表示,随着我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 ...